针灸时晕灸的表现和处理方法
晕灸是罕见的针灸副作用。多为轻症,但也有严重症状的人。应该引起注意。其临床表现与预防和处理方法大致相似。
关于晕灸的机理,有人和休克混在一起。其实,晕灸和晕针一样是血管抑制性晕厥。由于强刺灸等刺激,迷路神经反射,血管床(特别是周围肌肉)扩张,周围血管阻力下降,心血量下降,心脏输出量下降,血压下降,暂时广泛的脑血流量下降,晕厥。
1、原因
关于灸晕的原因,常见者如下。
(1)体质原因是最主要的诱因之一。体质虚弱,精神过于紧张、饥饿、疲劳,尤其是过敏体质,血管神经功能不稳定者。许多没有明显原因的艾灸者通常可以从体质中找到原因。
(2)刺激原因穴位刺激过强,可引起灸晕。所谓过强,因各人情况不一,很难度量比较。在刺激的种类上,以艾灸多见。
(3)体位原因一般来说,正坐位或直立施灸时易发生晕灸。
(4)环境原因:环境和气候因素也可以促进气压低的闷热季节、诊室空气混浊、声噪音等晕灸。
2、临床表现一般分为以下三期。
先兆期:头部各种不适感,上腹部或全身不适,眼花,耳鸣,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打呵欠等。有些患者可无先兆期。
发作期间:轻者头晕。想吐,身体发软,摇晃不稳定,瞬间失去意识。重者突然失去意识,昏昏欲睡,唇甲青紫,汗流浃背,脸色灰白,眼睛翻转,失禁。少数可伴惊厥发作。
后期:经及时处理恢复后,患者可有显著疲乏,面色苍白,嗜睡及汗出。轻症则仅有轻度不适。
晕灸大多发生于针灸过程中,但也有少数患者在取针后数分钟乃至更长时间始出现症状,被称为延迟晕灸,应特别注意。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35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