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的心理调动
家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基础。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多种复合因素,积极引导和调动孩子的情感和心理因素使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我们亟需探讨的一个关键问题。
家庭中家长是实施家庭教育的责任人,把孩子养育成人是人生之大事,也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在孩子的身上寄托着父母亲的全部希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教育孩子并不像理想中那样快乐,总是产生很多烦恼,甚至痛苦,辛苦也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例如,孩子的反抗心理,轻则不听话,重则反抗,厌学,自卑,压抑,孤僻,过度敏感,还有孩子的心理发育偏差,行为守护偏差,感情障碍,身心障碍的出现。在孩子方面也有问题,自己怎么努力都不能满足父母的要求,自己有很多想法也不能理解。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涌动着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人民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家庭作为社会组成的最基本的单元,商品经济的影响最充分。在社会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今天,机遇与挑战并存,如果仅凭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教育孩子,以古板的方式,以居高不下的态度,以斥责的口吻教育孩子,笔者认为成功的概率不会太高。如果没有原则的转移,满足不合理的要求,期待他们在新世纪的未来成功,这种教育是失败的。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比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这充分说明了人类心理现象的复杂性、多向性、多层次性。孩子是独立存在的人,是成长过程中的人,是独立存在社会的人,不是家庭的东西,玩具,也不是家长们支配的附属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个特定的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发育规律(身体、心理)。人类认识世界是通过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注意为实现的,心理学中对上述几种心理现象称之为“心理认识过程”。人类对依据客观事实是不是合乎自身的需求和愿望产生的态度体会,又称情感过程,(如开心、愤怒、悲伤等)人类要实现既定目标,克服各种困难需要付出的代价,又称意志过程,这种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合称心理过程,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统一,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共同部分。心理学认为,共同心理过程在每个具体人群中都具有与他人不同的独特稳定特征,称之为个性(人格特征),会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精神风采差异。例如在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上的不同将为心理行为的定向导航则相异。又如在能力气质性格上差异而出现明显的个性色彩,因此尊重客观规律,结合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及非智力因素形成状况,走近孩子的心灵,采用积极,灵活的方法,激活孩子心理,因人施教,将事半功倍!
1、确立平等观念,尊重孩子的人格,学会和孩子交朋友。
孩子虽小,但他们是活生生的一个人,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有美好的希望,期望,向往,亦有极其丰富的情感,曾有一位作家非常形象的描绘孩子们的情感:“如一颗富含汁水的葡萄,但其表皮极薄,如果用对待硬壳核桃的方法对待它,其后果十分不妙,必将汁水四溅,粉身碎骨”。因此重视他们的心灵感受,倾听他们的心声,让孩子感到亲切和信任及依靠。充分考虑孩子的自尊心,不以父母的意志为基准,不强迫孩子违反自己的意志(当然是正确的),防止孩子的心理受伤,感情受挫,与父母产生心理和感情的差距。充分承认孩子的成长、发展具有主导性、天性。客观承认家庭背景、社会经验、家长思维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各自的发展不同。正如教育发展史上很多哲学家一样,教育家把孩子比作树木花草,家长应该像园丁一样,相信种子可以发芽和成长的能力,准备适当的土壤、营养、除草、灭虫,全力创造树木花草成长的良性环境,使幼苗自己成长承认孩子有差异,发掘潜力,为孩子创造更多的选择机会,有助于发挥他们的主导性和创造性,真正达到材料教育的目的。
2、家长充分理解宽容的深刻内涵,学会用肯定对待孩子。
宽容是提供内心氧气,点亮内心正气的火把。宽容不等于放纵。宽容包括理解、宽容、指导、纠正等多个方面。惩罚只会产生抵触和反抗,不利于纠正缺点和错误。在指责中成长的孩子不容忍他人,甚至严厉对待他人。宽敞的胸部需要宽松的环境来培育。孩子从小就不能没有缺点和错误,也不能遭受挫折。父母站在什么角度来处理这样的问题重要。笔者认为,放弃骂体罚等不文明的传统做法,在爱情的前提下,耐心细致的思想交流方式,互相交流,震动幼小的心灵,让孩子积极认识错误的地方,让孩子积极改正是教育上的策略。
“肯定”是孩子心灵成长的动力。“知心姐姐”的调查问卷中反映的真实情况佐证了这一点。3671份问卷中56%的孩子回答:“希望父母看到自己的进步”44%孩子要求“希望父母不要把自己和别人相比”。这充分说明了孩子的心理期望得到家长的认可,一旦失去肯定,内心的失望,失落乃至无助将会使他们失去方向感。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改变思维,充分理解孩子对肯定的心理需求,充分理解对孩子的心理激励作用。我们要相信孩子,信任他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有宝贵的积极因素,培养,有助于克服孩子的消极因素。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57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