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角膜炎

概述

细菌性角膜炎是指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角膜炎症,导致角膜上皮缺损和角膜基质坏死,又称为细菌性角膜溃疡,是眼科常见病,多见于外伤后,多单眼发病。临床症状表现患眼有畏光、流泪、疼痛、眼睑痉挛、视力障碍等。病情多较危重,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可以发生角膜溃疡穿孔,甚至眼内感染。即使病情能控制也残留广泛的角膜瘢痕、角膜新生血管或者角膜脂质变性等后遗症,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细菌性角膜炎

就诊科室: 眼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Bacterial Keratitis, BK 疾病别称: 细菌性角膜溃疡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虹膜睫状体炎、后弹力膜膨出、角膜穿孔、角膜瘘、角膜新生血管 治疗周期: 一个月 临床症状: 患眼畏光、流泪、疼痛、眼睑痉挛、视力障碍 好发人群: 配戴角膜接触镜者、角膜创伤患者、有慢性泪囊炎以及眼表疾病者、机体抵抗力下降者 常用药物: 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 常用检查: 裂隙灯显微镜、角膜共焦显微镜、涂片培养、药敏试验 疾病分类

细菌性角膜炎按照感染类型主要分为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和少见细菌感染。

根据革兰染色不同分为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细菌角膜炎。

根据致病细菌不同分为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角膜炎。

病因

可以引起细菌性角膜炎的细菌种类繁多,但最常见的有细球菌科、链球菌科、假单胞菌科、肠杆菌科,从世界范围看表皮葡萄球菌所占比例已升至首位,但我国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角膜溃疡却占第一位。细菌性角膜炎的诱发因素包括眼局部因素以及全身因素,多为角膜外伤后感染或者剔除角膜异物后感染所致。配戴角膜接触镜者、角膜创伤者、慢性泪囊炎者等都是本病的好发人群。

主要病因

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肠道杆菌等感染角膜,造成细菌性角膜炎。

随着抗生素和激素的滥用,一些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也日益增多如草绿色链球菌、克雷伯杆菌、沙雷菌等,这些病菌在诱发细菌性角膜炎的发病中扮演极其重要角色。

诱发因素

眼睑功能异常、眼表疾病、全身疾病、年老体弱等均容易诱发细菌性角膜炎。

流行病学

细菌性角膜炎是眼科角膜病专业门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尚不确切。美国北部发病率2/10万,全球每年有10万细菌性角膜炎患者,细菌性角膜炎是发展中国家角膜盲的首要原因。

好发人群

配戴角膜接触镜者、角膜创伤、慢性泪囊炎、眼表疾病、全身应用免疫抑制剂、糖尿病、酗酒等人群。

儿童、年老体弱者病情更严重,这些年龄段的人机体抵抗力弱,对细菌易感程度更高。

青壮年角膜受外伤机会多,临床更常见,外伤会破坏人体屏障,使患病几率增加。

症状

细菌性角膜炎临床症状为病人患眼有畏光、流泪、疼痛、眼睑痉挛、视力障碍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浸润灶迅速扩大,继而形成溃疡,溃疡表面和结膜囊多有脓性分泌物。

典型症状

眼睛疼痛,表现为眼睛异物感、烧灼感、刺痛、磨痛,睁眼或者眼球转动更明显。

角膜炎引起邻近组织炎症反应,尤其是虹膜睫状体眼,光线刺激可以引起疼痛加重,患者怕见阳光。

眼睛疼痛引起神经反射导致泪腺分泌泪液增多,出现流泪。

眼睛疼痛,反射性引起眼轮匝肌痉挛,导致眼睑痉挛。

角膜组织水肿混浊溃疡都会引起视力下降,溃疡愈合后角膜瘢痕引起角膜不规则散光,也会阻挡光线,均可以引起视力下降。

结膜囊分泌物增多,病变早期角膜上皮脱落,细菌感染导致其致密的浸润灶,周围组织水肿。随着病情发展,浸润灶迅速扩大,继而形成溃疡,溃疡表面有脓性分泌物。

并发症

虹膜睫状体炎

细菌性角膜炎炎症累及虹膜、睫状体,炎症渗出的白细胞使前房房水混浊,沉积于前房角成为前房积脓,炎性纤维渗出可以引起虹膜后粘连或者虹膜周边前粘连,发生继发性青光眼。

后弹力膜膨出

角膜溃疡深及角膜基质深层,使组织溶解坏死,可以导致抵抗力强的角膜后弹力暴露,不足以抵抗正常眼压而使后弹力层向外突起,形如“黑色小泡”向前突起。瞬间的眼压增高如咳嗽、打喷嚏等可以引起穿孔。

角膜穿孔

角膜后弹力膜因为一过性眼压升高可以导致破裂,使患者突然感到猛烈疼痛和热泪流出,原有疼痛症状消失,前房变浅甚至消失,继而虹膜、晶状体向前移位,与角膜接触形成不同并发症如前极白内障、虹膜脱出、角膜粘连白斑、角膜葡萄肿等。

角膜瘘

其是角膜穿孔后愈合不完全形成的,容易引起细菌感染导致眼内炎、全眼球脓眼。角膜瘘可以使用荧光素染色进行诊断,出现Siedle征阳性即漏液将绿色泪膜冲开。

就医

细菌性角膜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病情、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极其重要,尤其对于高危患者(如配戴角膜接触镜者、角膜创伤、慢性泪囊炎、眼表疾病等)。对于有疑似细菌性角膜炎临床表现的患者,更应该及时去眼科就诊以明确诊断。

就医指征

对于高危人群如配戴角膜接触镜者、角膜创伤者等,定期到眼科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以排除角膜感染性疾病发生。

病人眼部出现畏光、流泪、疼痛、异物感或者烧灼感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患者突然感到眼部猛烈疼痛和视力下降、热泪流出,需要立即眼科检查。

就诊科室

患者优先去眼科或者眼科角膜病专业门诊。

医生询问病情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眼部疼痛多久了?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患眼畏光、流泪、疼痛、眼睑痉挛等)

有没有视力障碍?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有无外伤史?

外院就诊经过?

需要做的检查

裂隙灯显微镜

眼睑、球结膜水肿,睫状或者混合充血,病变早期角膜上出现界线清楚的上皮溃疡,溃疡下有边界模糊、致密的浸润灶,周围组织水肿。随着病情发展,浸润灶迅速扩大,继而形成溃疡,溃疡表面和结膜囊多有脓性分泌物,前房可有不同程度积脓。

角膜共焦显微镜

通过该检查可辅助感染性角膜炎诊断以及鉴别诊断排除真菌性角膜炎、棘阿米巴角膜炎等。

其他检查

角膜涂片或者刮片培养和药敏试验,这些检查可以帮助选择性敏感药物治疗。

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

根据有关相关危险因素病史,典型的临床症状(患疼痛、视力障碍等)以及体征(角膜上致密的浸润灶、溃疡,前房不同程度积脓)等,细菌性角膜炎诊断通常不困难,但是应强调病因诊断。

实验室诊断

涂片或者刮片进行革兰染色或者吉姆萨染色,进行早期病原诊断,并且细菌培养,为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

鉴别诊断

真菌性角膜炎

眼睛多有被植物损伤史,起病缓慢或者亚急性经过,刺激症状轻伴有视力障碍,角膜白色或者乳白色基质浸润、致密,表面欠光泽呈现牙膏样或者苔垢样外观。实验室检查找到真菌和菌丝,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可见真菌病原体。

棘阿米巴性角膜炎

多见于患眼配戴隐形眼镜而且使用不洁水清洗隐形眼镜史,多是单眼发病,患眼畏光、流泪伴有视力下降、眼痛剧烈,病程长达数月,感染初期上皮混浊、微囊样水肿或者假树枝状,随着病情进展角膜出现中央或者旁中央环状浸润或者盘状病变基质水肿增厚并且有斑点或者片状混浊。实验室刮片培养、染色可见包囊。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可见棘阿米巴包囊。

治疗

细菌性角膜炎的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溃疡愈合和减轻瘢痕形成。细菌性角膜炎宜选择用敏感的抗菌素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决定选择全身使用抗生素药物。细菌性角膜炎炎症控制后溃疡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减轻炎症反应,角膜溃疡穿孔或者即将穿孔需要进行角膜移植等方法治疗。

治疗周期 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通过治疗一般一个月内可以痊愈。 药物治疗

细菌性角膜炎宜选择用敏感的抗菌素药物治疗,以局部药物为主,滴眼液或者球结膜下注射抗生素。急性化脓性角膜炎药物治疗方法以冲击疗法为主,其主要包括频繁点眼、联合用药和结膜下注射。频繁点眼用于治疗最初3天内,主要使用氟喹诺酮类联合氨基甙类滴眼液。冲击疗法方案主要选择氟喹诺酮+氨基甙或者氟喹诺酮+头孢霉素。另外,还可以根据病情选择全身使用抗生素药物。

对于分泌物多者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者3%硼酸冲洗,局部使用胶原酶抑制剂如谷胱甘肽、半胱氨酸等抑制溃疡发展,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B有助于溃疡愈合。炎症控制后溃疡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减轻炎症反应。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时需要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如托比酰胺滴眼液散大瞳孔。

手术治疗

手术适用于即将角膜穿孔的患者,此类患者可以考虑结膜瓣遮盖或者羊膜移植角膜移植手术。角膜瘢痕的患者可以考虑准分子角膜激光切削术或者角膜移植手术治疗。

预后

细菌性结膜炎的患者若正确诊断、及时治疗一般预后好。如恢复期因为角膜瘢痕影响视力,可以考虑激光角膜削切术或者角膜移植手术。

能否治愈

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通过规范化治疗,一般会治愈。

能活多久

细菌性角膜炎患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细菌性角膜炎的患者治疗刚开始7天内,需要每天复查一次;炎症控制后可以隔日或者3天一次;病情稳定后一周复查一次。

饮食

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饮食。不吃辛辣刺激食品,不吃肥甘厚腻食物。宜清淡饮食,多食水果、蔬菜。粗纤维食物,可以使大便保持通畅,避免便秘。

饮食调理

患者宜高蛋白、高能量饮食,如鸡蛋、瘦肉、牛奶、豆制品。

多食水果、蔬菜,如苹果、梨、橘子、西红柿、西瓜等,维生素B如小米、大米、玉米、小麦等。

不要吃辛辣刺激食品,不吃肥甘厚腻的食物和腥荤食物,如生葱、大蒜、辣椒等。

患者要避免吸烟、饮酒。

宜吃
黑芝麻 木耳 胡萝卜 花菜 青菜 柚子 青枣 椰子汁 甘蔗 查看更多>
少吃
黑莓 油条 奶油 鱿鱼 皮皮虾
慎吃
酒 辣椒油 护理

细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护理以促进患者眼痛缓解病情痊愈,视力提高或者稳定为主,并且要减少并发症,消除患者焦虑。

日常护理

了解抗生素滴眼液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遵医嘱正确使用。

保持休息环境安静、舒适,病房或者家庭适当遮光,减少光线刺激眼睛。

注意多休息、充足睡眠,减少眼球转动,避免剧烈运动。

患者禁止翻转眼睑,避免用力压迫眼球,防止角膜穿孔。不能揉眼睛,避免咳嗽、打喷嚏、用力大便等。

病情监测

患者要在细菌性角膜炎的前三天急性期严密监测病情的变化,注意患者自觉症状如眼痛、畏光、流泪等,以及视力,角膜病灶和分泌物的变化,并注意有无角膜穿孔症状。如角膜穿孔,房水从穿孔处急剧涌出,虹膜被冲至穿孔处,可出现眼压降低,前房变浅或消失疼痛突然变轻等临床表现。一旦出现以上情况或症加重,要立即就医。

预防

细菌性角膜炎发生绝大多数是角膜损伤基础上细菌感染引起,尤其是配戴角膜接触镜者、角膜创伤等高危人群,所以规范配戴角膜接触镜、避免角膜外伤等是主要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使用角膜接触镜需要规范化操作,定期眼科检查,确保眼睛安全。

避免角膜外伤,工作尤其是户外工作者使用防护眼罩或者眼镜。

积极治疗慢性泪囊炎,对眼表疾病及时治疗。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正常,不吸烟不饮酒,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定期眼科体检。

参考文献

[1]孙旭光.眼科临床指南解读细菌性角膜炎[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杨培增,范先群.眼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刘彩凤等主编.现代临床护理技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06.426.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900.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