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抗生素用药报销制度急需改变 多种方案助力解决临床细菌耐药难题
美国医疗保险和公共医疗补贴服务中心(CMS)公布的2020年住院患者预付款系统(IPPS)实施方案,在过去的两年里,医院抗生素用药报销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对新批准的抗生素和抗耐药复方抗生素给予了特殊支持,给临床抗生素的规范合理使用带来了诸多好处。鼓励制药公司加大抗耐药菌新药研发投入,临床医生更喜欢使用新型抗生素,或者是解决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问题,保证患者尽快治愈,有效降低治疗成本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也面临着耐药菌感染的问题,缺乏新的菌新药是有目共睹的。由于传统观念,临床上使用新型抗耐药抗生素和复方抗耐药抗生素的积极性较低,仍在长期使用老抗生素,其中不乏耐药性高的高价老抗生素。在此背景下,国内制药公司开发新型抗生素的积极性持续下降。业界普遍认为,在严格遵循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的情况下,灵活选择新型抗菌药物是新时期解决细菌耐药问题的举措。
及时纠正传统错误的用药理念,创新方案。
美国IPPS方案提出优先使用新型抗生素,有效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及时弥补以往政策的不足,对新型抗生素报销的支持明显增加,尤其是那些获得QIDP认证的新型抗生素,将于2019年10月1日起实施。新方案不再要求QIDP类抗生素满足重大临床优势即可享受NTAP补贴,补贴金额从以前的50%提高到75%。
随着美国重大临床优势要求的取消,获得QIDP认证的新型抗耐药菌抗生素品种可以进入美国NTAP。随着医疗保险数量的增加和报销金额的增加,各大医院逐渐重视新型抗生素在日常治疗中的合理使用,真正使社会和患者及时获得新药带来的更多好处,推动各大商业保险公司(或医疗保险)制定更有利于此类抗生素的赔偿政策。
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推进北京国际交流中心功能建设。发布会介绍,北京积极推进国际医疗服务建设和医疗领域对外开放,初步形成了以公立医院国际部和社会办高端医疗机构为主体的国际医疗服务格局。国际医疗服务环境的不断优化将为国际交流中心的建设提供健康保障。
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李昂在会上表示,十三五期间,北京市为外籍患者提供了12.7万人的诊疗服务。在推进国际医疗服务发展改革方面,北京确定了8家试点医院,明确了10项重点任务,推进了国际医疗管理机制、人才引进、语言服务、药品和设备临床应用,优化了外国人就医服务等创新发展,推进了创新政策的先行先试,在试点医疗机构实施了医疗保险政策支持,按规定自主定价,进口了急需的临床药品。北京开展国际医疗服务探索,国际医疗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医疗领域对外开放不断加大。以中日友好医院为牵头单位,建立国际医疗联合体,在朝阳区建立国际医院前急救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国际医疗试点单位国际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国际医疗人才建设,在国际远程会诊、医疗稿件翻译、国际保险支付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期间,北京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满足多元化、国际化的医疗服务需求。通过政策支持和项目建设,引进国际高水平医疗资源,规划建设一批重点地区具有示范效果的国际医院,引进国际高水平运营管理团队,提高国际医疗服务能力;支持公立医院设立和发展国际医疗部,制定国际医疗服务诊疗标准和中医医院国际医疗部建设指南。此外,北京将加快医疗服务,支付体系与国际接轨,支持试点医院开展国际医疗服务管理认证和国际商业保险认证,促进商业保险与医疗机构的合作与对接;做好支持国际医疗服务医疗保险配套政策实施工作,推进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有效衔接;推进以全科医疗为主,专科医疗为补充,预约诊疗为特色,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个性化医疗服务;推进家庭医生合同制服务,满足连续性、个性化等服务要求。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42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