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
早搏是心脏过早搏动的简称,心脏异位起搏点在正常窦房结发出电活动以外的心房、交界和心室等部位的异位起搏点发出激动,引起的心脏搏动,是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早搏也称为期前收缩、期外收缩。对于早搏患者临床上主要进行药物以及手术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患者预后与自身心脏有关,发现早搏问题应积极尽早治疗。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Premature beat,PB 疾病别称: 期前收缩、期外收缩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源性猝死 治疗周期: 无明显症状无需治疗、症状明显需要2~3周期 临床症状: 心悸、心跳停顿、心跳有力 好发人群: 患有器质性心脏疾病患者、长期口服抗肿瘤药物、抗癫痫药物、抗抑郁药的人群 常用药物: 利多卡因、胺碘酮、普萘洛尔 常用检查: 体格检查、标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24h动态心电、冠状动脉影像检查 疾病分类按早搏发生部位分类
可分为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和室性早搏。
按异位起搏点的数量分类
起源于相同部位的早搏在同一心电图导联上形态相同,称为单形性或单源性早搏。同一导联上观察到形态不同,提示早搏为多源性早搏或多形性早搏。
按发作规律分类
可分为单个早搏、二联律、三联律。
病因形成早搏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正常人因异位起搏点发出过早冲动,可以引起早搏,交感神经兴奋,心脏结构异常,心肌病变等都可以出现早搏,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器质性心脏病者更容易出现早搏。
主要病因早搏有生理性,也有病理性早搏。心脏早搏可发生于正常人,但心脏神经官能症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更易发生。
情绪激动、神经紧张、疲劳、消化不良、过度吸烟、饮酒或喝浓茶等均可引起发作,亦可无明显诱因。
洋地黄、奎尼丁,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离子紊乱、酸碱失衡等药物对心肌的刺激,以及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等对心肌的机械、电、化学性刺激也可引起早搏。
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常易发生早搏。
诱发因素无心脏病的病人紧张、焦虑、饮酒是好发因素。
理化因素、某些药物和诊疗操作也会诱发早搏。
对于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感染、贫血、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都会诱发早搏。
流行病学目前尚无早搏发病率流行病学数据,但是早搏是临床常见症状,发病广泛,正常人和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早搏,早搏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正常人和合并心脏病的病人都可能发生早搏。
好发人群早搏好发于患有心脏病的病人,且年龄越大发病可能性越大,酗酒、吸烟等因素也可导致早搏的出现。长期口服抗肿瘤药物、抗癫痫药物、抗抑郁药的人群也可出现。
症状大部分病人早搏时可有心悸或者心跳暂停感,还有一些患者有咽部紧缩感,持续时间比较短,每次持续1~2秒钟就可以缓解,缓解后完全正常。频发早搏可导致患者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原有心脏病者可因频发的早搏加重心绞痛或者心力衰竭,出现心绞痛的加重或者躺不平,不能平卧。
典型症状心悸、心跳有力感
心悸和心跳有力感是早搏至正常心搏的间期延长而心脏过度收缩引起的,这是早搏最常见的症状。
心跳停顿感
早搏至下一个正常心搏间隔较长带来的心脏停搏感,心跳停顿感是较常见症状,当患者发生早搏时自己触摸脉搏会感觉到脉搏不齐或脉搏减弱。
供血不足
早搏会干扰心脏节律影响心脏泵血功能,从而影响身体其他器官供血,早搏严重时会出现虚弱、疲乏的症状,患者还会表现为焦虑、头晕、目眩、胸闷,甚至心力衰竭、心绞痛发作等症状。
其他症状如果早搏伴有其他心律失常,或伴有其他疾病,往往症状比较明显,伴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晕厥、意识丧失,伴有冠心病,有可能会出现胸痛、心肌缺血的表现。
并发症早搏会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心源性猝死。
就医如果经常感到明显的心悸、心跳异常或胸闷不适等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确诊早搏发作时要及时到心内科就诊,由主治医生进行相应治疗。根据症状和心脏听诊可以初步诊断早搏,心电图表现是确诊的依据。
就医指征若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若自感心脏有漏跳感、心悸等情况,频发发生影响生活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
就诊科室出现心脏早搏的患者需要就诊于心血管内科。
医生询问病情是否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明显的心跳加速等情况?
症状持续多久,是否存在黑朦、晕厥、一过性意识丧失?
既往有无其他的心脏病病史?
有无家族中是否有人患过心脏病史?
目前在服用何药物,是否接受过抗肿瘤、抗癫痫、抗抑郁等药物治疗?
最近睡眠怎样,是否存在顽固性失眠?
需要做的检查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检查是诊断早搏的首选检查,对于早搏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心电图发现早搏时就可以明确诊断疾病。
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可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明确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疾病,寻找早搏原因。
冠状动脉影像检查
冠状动脉影像检查可以明确冠脉病变,帮助寻找早搏发生原因,是否与心肌缺血和坏死有关。
心脏磁共振成像
早搏病人做心脏磁共振成像可以评估是否存在心肌病等疾病,帮助寻找早搏原因。
动态心电
用于评估早搏数量,形态,评估早搏风险
心内电生理检查
用于寻找发出早搏的异位起搏点位置,以指导进一步射频消融术。
诊断标准对于早搏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相应的体格检查,最客观的指标就是心电图或者动态心电图的检查。患者出现心悸、心跳有力感、心跳停顿感、焦虑、头晕、目眩、胸闷,甚至出现心绞痛发作等症状时,心电图异常,可确诊。
鉴别诊断早搏和其他心脏疾病的表现较为相似,有时难以区分,当出现心悸、胸闷、心脏停跳感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医生进行鉴别诊断,并给予合适的治疗。
治疗早博一般是从两方面进行治疗的,一方面是去除诱因,另一方面是治疗原发疾病。首先建议患者要避免紧张,失眠以及焦虑的情况,去除引起早搏的诱因,比如失眠、茶、咖啡、酒精刺激、应激、感染、失血等诱因,另一方面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针对原发基础心脏疾病的治疗,比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改善心肌缺血,改善心衰等。药物治疗还包括针对早搏 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早博是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对于早搏的危害和治疗需要因人而异。建议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配合医生。
治疗周期 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过早搏动,大多不需特殊治疗。有器质性病变的需要治疗2~3疗程。 药物治疗治疗心脏早搏的药物有很多,比如普罗帕酮、美西律、比索洛尔、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维拉帕米、胺碘酮 ,这些药物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早搏,但是要根据患者早搏的不同类型以及严重程度来选择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因为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也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
手术治疗导管消融是治疗早搏手术方法,导管消融主要是通过股静脉或颈静脉将导管送入心脏,在标测技术找到异常位点后,通过导管头端释放能量将异常位点消除而达到根治。手术方法主要适用于症状明显的频发单源性室性早搏患者,每日早搏次数大于10000次或者曾经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但效果不明显或无效的患者,有些药物虽然有效但副作用,但让患者无法耐受,或频发早搏已使心功能明显受损,此时也应该做导管消融。
中医治疗早搏是心律失常的一种,相当于中医的心悸。心悸的形成常与心血不足、心阳不足、水饮內停、淤血阻滞有关。
归脾丸
用于治疗心血不足一般是饮食不规律,损害脾胃导致的气血生化无源。
桂枝甘草汤
用于治疗心阳不足一般是心病久治不愈导致阳气衰弱,不能温养心脉。
苓桂术甘汤
用于治疗水饮内停是脾肾阳虚不能化水导致饮邪上泛。
预后早博预后取决于原发疾病,对于不伴结构性心脏病的患者预后良好。室性早搏大部分预后良好,预后取决于原发心脏疾病。无器质性心脏疾病的频发室性早搏可引起心脏扩大,影响心功能,控制室早后,心脏结构和功能可恢复正常。对于器质性心脏病伴有心功能不全者,室早是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因素。
能否治愈其他因素导致的心脏早搏只要去除诱因和不良因素是能够治愈的。特发性室早可以通过射频消融术根治早搏。器质性心脏病早期合并早搏,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可以积极基础心脏疾病,寻找病因,针对性的用药,一般情况下可以消除早搏,但器质性心脏疾病的终末期,比如心衰终末期,缺血性心脏病室壁瘤形成出现的多源性室早很难根除。
能活多久早搏一般不会影响预期寿命,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早搏,延迟时间越长,心脏病的风险就越高,心脏病的死亡率很高的,因此必须保持警惕。
饮食戒烟、戒酒是心脏早搏饮食上要注意的,因为这是心脏早搏的一些致病因子。饮食不易过饱,少吃刺激性食物,宜清淡,并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尽量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少喝浓茶或咖啡,可使心肌兴奋性增高,容易诱发早搏。
饮食调理饮食不过饱,少吃刺激性食物,可以适当增加活血化淤的食物,如黑木耳等。
戒烟限酒,少喝浓茶、咖啡等,这是在心脏早搏的饮食上首要注意的,因为都是心脏早搏的一些致病因子。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辣椒,因为蔬果有利于各种维生素的补充,以利于许多疾病的预防,适当摄入辅酶Q10,有效预防心脏早搏。
多吃点鱼类,因为多吃鱼有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预防由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进展。
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尤其心衰和高血压患者,应低盐饮食,限制盐的摄入。
护理早搏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十分重要,无结构性心脏病的患者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没有明显症状,可每半年至一年复查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如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有结构性心脏病的患者应该遵医嘱用药,根据医生制定的随诊计划按时就诊复查,如出现症状加重也应及时就诊。
日常护理保持生活作息规律,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进行适当体育锻炼。
避免熬夜,避免接触烟草、酒精、咖啡因等物质可以改善症状。
定期医院体检,注意病情变化,一旦发现病情变化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要保持心情舒畅,学会压力管理和自我调解,避免情绪高度紧张。
特殊注意事项日常身体状况相对较好者,并且没有基础性心脏疾病的患者,如果是出现偶发的早搏,并不需要进行系统的治疗,但是一定要避免刺激,如伴随明显的症状时,要明确早搏是否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明显影响心功能、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预防平时预防早搏应注意保持规律的生活,注意劳逸结合,睡眠充足。不要过度熬夜,不要长时间看电视或长时间坐在电脑前,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要戒烟戒酒、避免饮浓茶、咖啡等,而且要保持情绪稳定。
预防措施主要是通过放松情绪,规律的作息,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来预防。
平时生活中不要喝浓茶、咖啡、奶茶等刺激性的饮料,清淡饮食,不要吸烟和饮酒。
平时生活中适当的多锻炼,改善心肺功能可以预防早搏。
参考文献
[1]段志军主编.内科学-高级医师进阶[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1:222-224.
[2]赵玉沛,陈孝平主编[M]外科学(全2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05-408.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