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屈光不正

什么是屈光不正?相信很多人对于屈光不正疾病并不是十分的了解,只是知道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部疾病,其中包括远视、近视及散光。因此为了使能够的人可以深刻的了解屈光不正这种疾病,下面就由我院的眼科专家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到底什么是屈光不正疾病。

什么是屈光不正:

什么是屈光不正

眼的屈光:又称眼的折射、眼折射、眼的屈折、眼的屈光作用。眼球能使从外界远近物体发出的或反射出来的光线,经过屈光系统的屈折和调节后,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缩小倒立的物像,眼的这种生理功能,称眼的屈光。

眼的屈光系统:光线通过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经折射有聚焦的机能系统,称屈光系统。以适应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结成清晰的物像。

眼三屈光中间质:又称眼屈光间质、眼介质。指角膜(与前房水成一凸镜片)、晶状体、玻璃体透明质。具有屈光作用,使外界光线经该屈光系统屈折后成像在视网膜黄斑上,完成视觉器官的作用。其前间质是空气,后间质是玻璃体。

眼的屈光指数:空气光学密度与眼的屈光间质密度的比值。如角膜屈光指数为l.3771,房水屈光指数1.3374,晶状体屈光指数1.4371,玻璃体屈光指数l.3360,空气屈光指数1.0000。

不胜数眼的三屈光面:又称眼屈光表面。即具有屈折作用的屈光间质弯曲面,角膜前面、晶状体前面和晶状体后面为三屈光面。因角膜后面和晶状体前面曲率半径相近,可以把两者认为是一个屈光面。

屈光面弯曲度 :又称屈光面曲率半径。自屈光面上任意一点至该屈光面圆心的距离,称屈光面弯度。曲率半径的倒数称为曲率。曲率愈大,表示曲线的弯曲程度愈大。眼球不同部位的曲率半径(单位为毫米):按Gullstrand氏测量的结果为:角膜前面7.7,角膜后面6.8,晶状体前面10.0,晶状体后面6.0。其测量方法可根据purkinje氏现象间接测量角膜和晶状体的表面弯曲度。在Purkinje氏现象中,第一像是直立的像,比较亮,是由角膜前面所形成的;第二像是直立像,较第一像大,是由晶状体前面所形成的;第三像是小的倒像,是由晶状体后面所形成的。由于这三个像,可以看出角膜前面和晶状体前面在性质上如同凸面镜,晶状体后面如同凹面镜;借各面成像的大小,可间接测量角膜和晶状体的表面弯曲度。

眼的屈光组:即参与屈光系统的组成部分的屈光质,又称眼的屈光单元。屈光系统分为三个屈光单元,即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

动态屈光:又称动态折射、活动折射、眼活动状态。即与调节力同时存在的屈光状态。

静态屈光:又称静态折射、固有屈光状态、正常屈光状态、眼安静状态。平行光线入眼后,在不用任何调节的情况下,能准确地集合在视网膜上成像,此种屈光状态,称静态屈光。

视网膜焦点:平行光线入眼后,经过屈折在视网膜上所成之点。如为正视轴眼,此焦点正常约在角膜后23.5毫米处,视乳头与黄斑之间。

视网膜焦线:由于眼球屈光面结线垂直不等,平行光线入眼后,经屈折所在视网膜上或前或后结成的线,称焦线。多见于规则性散光,即单纯性远视散光、单纯性近视散光、复性远视散光、复性近视散光、混合性散光。

视网膜最小弥散圈:又称最小像差圈、最小漫射环。根据斯氏光锥的原理,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入散光眼后,于视网膜前聚成前后二条焦线,在二条焦线间散光度数中点处,焦像成正圆形,此称最小弥散圈。例如:视网膜位于最小弥散圈处即称对称性混合散光,视网膜位于前后焦线之间形成混合性散光;视网膜位于后焦线之后形成复性近视散光;视网膜位于前焦线之前形成复性远视散光;视网膜位于后焦线处形成单纯性近视散光;视网膜位于前焦线处形成单纯性远视散光。

散光眼的屈光面在不同径线上的屈光力不尽相同,一般认为垂直径线上的曲率半径小而屈光力大,水平径线上的曲率半径大而屈光力小,垂直径线和水平径线分别经屈折后形成两个不同位置的光锥,称斯图姆氏光锥。斯图姆(sturm)氏距离 Sturm's interval 又称焦间距。垂直径线所形成的光锥和水平径线所形成之光锥之间的距离。此距离之大小与散光度数之大小有密切关系。验光时,必须求出此距离方可得出散光度数之大小。

屈光不正:指眼在调节放松时,平行光线不能清晰地聚焦在视网膜上而看不清外界的物体。它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三种状态等。

什么是屈光不正?想必各位患者已经通过上述的介绍对屈光不正疾病有了相应的了解,希望对您在预防和治疗屈光不正时能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屈光不正的相关常识,欢迎您在线咨询我院专家。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1612.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