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概述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多数由鼻病毒引起,少数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塞、喷嚏、流涕、发热、咳嗽、头痛等,发生率较高,多呈自限性。可引起支气管炎及肺炎,也可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等慢性疾病。本着对症治疗的方法,如无并发症,短期内可治愈。

感冒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急诊科、感染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cold 疾病别称: 伤风、急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病毒性心肌炎、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治疗周期: 5~7天 临床症状: 鼻塞、流鼻涕、咳嗽、喉咙不适、发烧 好发人群: 婴幼少儿、体质虚弱者、老年人、熬夜的办公族、有心脏病及慢性呼吸道基础疾病的人 常用药物: 复方阿司匹林、布洛芬、马来酸氯苯那敏、右美沙芬 常用检查: 胸部听诊、血常规检查、X线检查 疾病分类

普通感冒

实际上并不是指单一的某种病毒感染,而是很多病毒性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的一部分。感冒是一种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最常见病种,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高。在感冒高峰季节,成人平均发生6~8例/(千人·天),每人每年发生感冒2~4次。在儿童,感冒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的主要特点为抗原多变性、季节流行性强,对人群和社会都影响巨大。流感病毒在各个年龄组均可引起呼吸系统的感染性疾病,常可造成高死亡率,其中老人和慢性病患者是主要高发人群。

病因

感冒的发病机制是多数由病毒引起,少数由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侵入上呼吸道黏膜,与黏膜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在黏膜细胞内增殖、播散,使上呼吸道产生炎症反应,进而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炎性表现。此外,引起感冒的主要病因有病原体感染和身体防御能力下降两方面的因素。

主要病因

病原体感染

病毒和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尤以病毒为多见,约占原发性感染的90%以上。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常见细菌感染以溶血性链球菌最为多见;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中,在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从呼吸道分泌物中排出,并经飞沫传播。流感的传染性很强,由于这种病毒容易变异,即使是患过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他仍然会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

身体防御能力降低

感冒原因不但取决于病毒或病菌的侵入,而且与身体的防御能力密切相关。人的上呼吸道中,正常情况下存在着一定的病毒和细菌,由于人体具有较强的防御能力,正常情况下不致于引发疾病。在气候多变的季节,如春夏、秋冬之交,多数人呼吸道的适应性下降,或者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在局部迅速繁殖引起发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患病。

诱发因素

淋雨受凉、气候突变、过度疲劳

淋雨受凉、气候突变、过度疲劳均会造成身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感冒。

贫血、维生素缺乏

贫血或维生素缺乏严重则会导致营养不良,进而降低人体防御能力。

环境因素

人群拥挤的环境、大气污染使空气不流通,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诱发感冒。

流行病学

上呼吸道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季多发,季节交替时多发,且可在气候突变时小规模流行。发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免疫力低下的儿童是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流行感冒传播方式包括呼吸道直接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经呼吸道进入人体。流感病人可排出大量的流感病毒,是重要的传染原,有些感染了流感病毒的人可能没有症状,成为隐性感染者,不易被人们发现。但这些隐性感染者同样可以通过唾液飞沫排放病毒,也会传播流感,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这些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健康人吸入了这种带有流感病毒的空气后,病毒进入呼吸道后就有可能引起流行性感冒。

好发人群

婴幼少儿

由于孩子对各类病毒缺乏免疫能力,机体防御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婴幼儿患感冒后极易合并支气管肺炎、喉炎、中耳炎、扁桃体炎等病症。群体传染正是少儿多发感冒的主要原因,而学习紧张、身心疲惫,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感冒病菌更容易乘虚而入。

体质虚弱的女性

妇女因生理特征和在特殊的生理周期,导致体质相对虚弱。尤其在孕期、哺乳期、更年期,机体免疫力低下。怀孕妇女反复感冒,不仅损害自己的健康,还会影响到腹中的胎儿正常发育。

老年人

人到老年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和呼吸道防御功能减退,不仅容易患感冒,而且感冒后病程多较长,易反复发作,可引起肺炎,也易并发支气管炎、中耳炎、肾炎、心肌炎及败血症等严重疾病。

熬夜的办公族

办公楼内的人群最易患反复感冒,办公楼内的自然通风条件差,容易大范围传染,加之熬夜平时缺乏锻炼,身体素质和锻炼时相比自然会有下降,一经传染上感冒就不易好,也最易患反复感冒。

有心脏病及慢性呼吸道基础疾病的人

心脏病患者也要预防感冒,因为它也是心肌梗死发作的诱因。感冒首先侵犯并损害的就是上呼吸道黏膜,慢性呼吸道疾病病人本来脆弱的呼吸道和肺部由于感冒病毒的侵入而受到更严重的侵害。

症状

感冒起病相对比较急,潜伏期1~3天不等,主要表现是鼻腔部的症状,多数人临床表现都为鼻塞、流鼻涕、喉咙不适、咳嗽、发烧等,一般没有发热和全身的症状,或者仅仅有高热、畏寒、头痛等,若不及时治疗可慢性发展成严重的并发症,比如急性鼻窦炎、急性肺炎等。

典型症状

鼻塞

感冒最明显的症状就是鼻塞,不管是哪个类型的感冒都会出现鼻塞,所以生活当中出现鼻塞以后就要积极的预防,多喝水,避免忽冷忽热也能够防止病情严重。

流鼻涕

在感冒最初的时候患者会出现流鼻涕的情况,并且最开始是清鼻涕,病情慢慢有所好转的时候变为黄色浓稠的鼻涕,等到鼻涕消失,感冒也随之康复。

喉咙不适

常见感冒还会使患者出现喉咙肿痛伴有口干的情况,如果是这种类型的感冒很可能是由于风热感冒造成的,可以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咳嗽

感冒严重的时候患者就会出现咳嗽,并且吞咽时会感觉嗓子疼痛。如果咳嗽特别严重的话,说明感冒特别严重,应该尽快的进行治疗。

发烧

严重感冒就会使患者出现发烧,在发烧以后除了要及时的退烧以外,还要合理用药,保持病情减轻。

其他症状

高热

体温高于38.5℃,患者出现体温持续升高的状态。

畏寒

患者会出现畏寒的症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怕冷,由于体温调节中枢所致。

全身酸痛

感冒后出现发烧症状,主要是发热导致肌肉乳酸代谢过盛,机体不能及时排泄,引起全身肌肉酸痛。

并发症

病毒性心肌炎

感冒为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可以引起病毒性心肌炎,这也是很严重的并发症,患者会出现胸闷、心悸、心跳加快,要及时的处理,改善心肌供血,防止猝死的发生。

肺部感染

病人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易诱发肺部感染,要根据痰培养药敏的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原有的呼吸道基础急病加重,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表现为粉红色泡沫痰。

就医

通常感冒的病情较轻、病程短、可自愈,但也有极少数患者会引发严重并发症或危及生命。因此,患者在出现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

就医指征

如果有鼻塞、流鼻涕、咳嗽等症状,应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如果患者有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就诊科室

应首先考虑到呼吸内科及感染科就诊。

如果患者情况严重出现呼吸困难、高热、惊厥等症状,应及时去急诊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感冒多长时间?

用过什么药吗?

目前有什么症状?(鼻塞、流鼻涕、咳嗽、发烧)

有对什么药物过敏吗?

以前是否有过基础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根据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发炎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主要为胸部听诊,对于疾病的初步诊断以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实验室检查

可以通过进行血常规检查,以及血液白蛋白检查,检查患者是不是存在淋巴细胞和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高的情况,以及有没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C反应蛋白增高的情况,帮助诊断疾病。

影像学检查

可以通过做胸部X线查看是否存在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是否受到损伤,排除肺部疾病。

病原学检查

因病毒类型繁多,且明确类型对治疗无明显帮助,一般无需病原学检查。需要时可用鼻拭子、咽拭子或鼻咽拭子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血清学诊断或病毒分离鉴定等方法确定病毒的类型。细菌培养可判断细菌类型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诊断标准

根据以下三点可以确诊为感冒:

根据临床出现咽干、咽痒、打喷嚏、鼻塞咳嗽、流眼泪、头痛等症状。

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胸部X线阴性提示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可能诱发感冒。

鉴别诊断

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产生的症状和普通感冒最相似,而变应性鼻炎是一种非传染性的疾病,有典型的喷嚏、鼻漏和鼻塞症状,病程超过一周,而且有明确的季节性和过敏史。

血管运动性鼻炎

无过敏史,表现为上呼吸道对非特异性环境诱因如温度和湿度变化、暴露于吸烟和强烈气味时出现高反应性,根据病史以及无脓涕和痂皮等可与感冒诱发的鼻炎相鉴别。

萎缩性鼻炎

鼻腔异常通畅,黏膜固有层变薄且血管减少,嗅觉减退并有痂皮形成及臭味,容易鉴别。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镜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急性鼻窦炎

能较快地出现喉痛,脓性分泌物及白细胞増多。小儿多由链球菌感染引起咽充血,排出稀薄脓性分泌物,而中耳炎常在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过程中出现。在感冒的恢复期也常常合并有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等二次感染。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表现为咳嗽、咳痰,血白细胞计数可升高,鼻部症状较轻,X线胸片常见肺纹理增强。而感冒一般不伤及肺部。

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

很多病毒感染性疾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肝炎和心肌炎等疾病前期表现类似。初期可有鼻塞、头痛等类似症状,应予重视。但如果在一周内呼吸道症状减轻反面出现新的症状,需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治疗

感冒治疗中主要遵循积极而理性、综合治疗和全面达标、治疗措施个体化等原则,以达到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和防止并发症的目的,明确病因,积极治疗。

治疗周期 一般5~7天即可痊愈。 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多饮水,要进食容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通风。

药物治疗

解热镇痛药

如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者,可选用解热镇痛药,如复方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去痛片、布洛芬等,咽痛可用各种喉片如溶菌酶片等口服。

抗组胺药

感冒时常有鼻黏膜敏感性增高,如频繁打喷嚏、流鼻涕,可选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

镇咳药

镇咳剂对于咳嗽症状较明显者,可给予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镇咳药。

拟肾上腺素药

对于鼻塞、鼻黏膜充血水肿的患者,可以使用盐酸伪麻黄碱等药物。

抗生素药

普通感冒无需使用抗生素。有白细胞升高、咽部脓苔、咳黄痰和流鼻涕等细菌感染证据,可根据当地流行病学史和经验选用口服青霉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药物或喹诺酮类药物。16岁以下禁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极少需要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抗病毒药

由于目前药物滥用而造成流感病毒耐药现象,所以对于无发热、免疫功能正常、发病不超过2天的病人一般无需应用抗病毒药物。对于免疫缺陷病人可早期常规使用,奥司他韦和利巴韦林有较广的抗病毒谱,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缩短病程。

手术治疗

感冒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

感冒为中医中以外感风邪为主的四时之气(六淫)或兼夹时疫之气所引起的一种外感发热性疾病,可辨证给予清热解毒或辛温解表和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有助于改善症状,缩短病程,需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之下对症用药。

预后

绝大多数感冒症状较轻,且有自限性,体质良好,且无基础疾病的患者病程短、可自愈,预后良好。但少数年老、体弱、基础疾病较多,尤其合并严重的心肺疾病可因严重并发症导致预后不良。

能否治愈

感冒患者如无并发症,短期内即可治愈,如果合并严重慢性疾病,可能危及生命。

复诊

建议一周后复查,看呼吸道感染是否减轻。

饮食

感冒患者应多吃稀烂、清淡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适量补水。在保持均衡饮食的前提下,补充足够的维生素以增强体质,使疾病早日恢复。

饮食调理

多饮水,感冒多数有发热、出汗的情况,需要给机体补充必要的水分,以维持正常的水、盐代谢平衡,可予温水、果汁、橘汁、甘蔗汁、奶汁、面汤、菜汤、蛋花汤、米粥汤等饮食来补充机体所需要的水分。

补充维生素,感冒病人对维生素的损耗和需要量增加,应及时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以及B族维生素。通过食用橘子、广柑、红枣、苹果、荔枝、桂圆、梨、西红柿等来补充维生素,对提高机体的抗病力和恢复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多吃有利于增加食欲的食品,如味鲜爽口的榨菜、黄瓜、肉松及新鲜绿叶蔬菜等,少吃鱼肉和油腻食品。风热感冒不宜食用生姜、辣椒等辛热食品。

宜吃
提子 海苔 苹果 鸡汤 鸡腿 面包 鱼肉 山竹 山核桃 查看更多>
少吃
鸡爪 鸡肉卷 鸡翅 饼干 蛋糕 瘦肉 煎蛋 虾粥 奶 查看更多>
慎吃
炸鸡 鸡排 烤肉 鱼虾 鱼生 鱼干 虾仁 辣条 鱼 查看更多> 护理

感冒一般病程较短,日常生活管理有助于恢复病情,需要重视。一旦病情严重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期间应遵循医嘱,合理用药。

日常护理

患者应充分休息,避免劳累,同时注意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保持房间卫生、干净,有利于疾病恢复。

对于发热的病人,应注意体温变化以及做降温处理。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增强体质。

病情监测

治疗期间定期复查,一旦情况严重及时就医。

特殊注意事项

遵照医嘱,按时服药,不要滥用抗生素。

儿童发热慎用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类药物。

孕妇、哺乳期妇女应特别慎用感冒药物,轻症者不建议使用药物。

预防

感冒预防首先要切断感染途径,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疾病发生,对于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有益处,预防感冒目的在于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

早期筛查

感冒筛查的易感人群

感冒应针对婴幼少儿、孕妇、老年人和有慢性肺部基础病的人进行早期筛查,因这些人群都相对抵抗力薄弱,所以为易感人群。

感冒筛查方法

应在换季时候多做体检,实验室检查以及胸部X线或胸部CT检查作为常用检查方法。

预防措施

平时不要穿着过多或过少,气温变化时应增减衣服。

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在感冒流行季节尽量不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必要时可戴口罩或服用板蓝根、大青叶等中药预防。

及时治疗容易诱发感冒的疾病,如营养不良、锌缺乏、维生素A缺乏、佝偻病。

坚决戒烟,限制饮酒,香烟可致气道免疫功能下降,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患病率也越高。烟酒可以使支气管上皮受损,容易刺激呼吸道导致咳嗽。

应加强室内通风,避免有害粉尘、烟雾和有害气体吸入。

坚持适度有规律的户外运动,同时应进行耐寒锻炼,如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免疫力与耐寒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清兰,胡成平.呼吸疾病症状鉴别诊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钟南山,刘又宁.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KasperDL,FauciAS,HauserSL,etal.王辰,詹庆元译.哈里森内科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分册[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7.

[4]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194.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