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肺气肿

概述

阻塞性肺气肿是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道弹性减退、肺泡损伤等导致的持续异常含气量过多和肺容积增大,可同时伴有肺泡和细支气管破坏的病理状态。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两种表现特征,多数慢阻肺患者两者并存。发病早期可无症状,之后可出现劳力性气促、咳嗽、咳痰,可通过药物、手术等方法治疗。

阻塞性肺气肿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急诊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obstructive pulmonary emphysema 疾病别称: 肺气肿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自发性气胸、慢性呼吸衰竭 治疗周期: 长期持续性治疗 临床症状: 劳力性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咳嗽、咳痰 好发人群: 长期吸烟者、接触职业粉尘者、接触化学物质者 常用药物: 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盐酸氨溴索 常用检查: 肺功能检查、胸部X线检查、胸部CT检查 疾病分类

根据病变的解剖学部位,将阻塞性肺气肿分为肺泡性肺气肿和间质性肺气肿两大类,前者多见。

肺泡性肺气肿

病变发生于肺腺泡,依其发生部位和范围不同,可分为腺泡小叶中央型肺气肿、全腺泡小叶型肺气肿和肺泡小叶周围型肺气肿(又称隔旁肺气肿)。

间质性肺气肿

常由于胸部外伤或肋骨骨折引起,成串的小气泡呈网状分布于肺叶间隔、肺膜下,气体可扩散至肺门、纵隔等部位,甚至胸部皮下引起皮下气肿。

病因

阻塞性肺气肿的病因和很多因素有关,如吸烟与室内外污染、免疫功能紊乱、气道高反应性、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年龄增大等。阻塞性肺气肿好发于吸烟者、接触粉尘及化学物质者、免疫功能紊乱者,病毒感染、空气污染等因素容易诱发。

主要病因

炎症机制

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参与了发病过程。中性粒细胞的活化和聚集是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释放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引起慢性黏液高分泌状态并破坏肺实质。

氧化应激机制

氧化物可直接作用并破坏许多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脂质、核酸等,导致细胞功能障碍或细胞死亡,还可以破坏细胞外机制,引起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促进炎症作用。

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机制

蛋白水解酶对组织有损伤破坏作用,抗蛋白酶对弹性蛋白酶等多种蛋白酶具有抑制功能,蛋白酶增多或抗蛋白酶不足均可导致组织结构破坏。

诱发因素

吸烟

吸烟,包括被动吸烟,是最重要的环境发病因素。烟草中的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化学物质具有多种损伤效应,如损伤气道上皮细胞和纤毛运动,使气道净化能力下降,诱发肺气肿形成。

感染因素

病毒、支原体、细菌等可以造成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损伤和慢性炎症。

空气污染

大量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气等可损伤气道黏膜上皮,使纤毛清除功能下降,黏液分泌增加,为细菌感染增加条件。

流行病学

阻塞性肺气肿常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死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1992年在我国北部和中部地区对102230名农村成年人进行了调查,慢阻肺的患病率为3%。2018年新发布的我国慢阻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慢阻肺的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13.7%。在我国,慢阻肺是导致慢性呼吸衰竭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约占全部病例的80%,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病人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慢阻肺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至2020年,慢阻肺将占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五位。

好发人群

吸烟者

包括被动吸烟者,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损伤气道上皮细胞,诱发肺气肿的形成。

接触粉尘及化学物质者

接触粉尘或化学物质浓度过高或接触时间过长,均可能促进阻塞性肺气肿发病。

症状

阻塞性肺气肿可出现慢性咳嗽、气短、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症状,晚期病人可出现乏力、食欲下降、发热等。阻塞性肺气肿可以出现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典型症状

慢性咳嗽、咳痰

随病程发展可终身不愈,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阵咳或排痰。

气短或呼吸困难

早期在较剧烈活动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

喘息和胸闷

部分病人特别是重度病人或急性加重时出现喘息。

其他症状

出现呼吸衰竭,可表现出乏力、头痛、睡眠倒错等全身症状。

出现肺心病、右心功能不全时,可表现出尿少、下肢水肿、食欲下降、体重减轻、腹胀、心悸等症状。

合并感染时出现发热、寒战、伴有脓性痰等。

并发症

慢性呼吸衰竭

常在急性加重时发生,其症状明显加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临床表现。

自发性气胸

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者并不少见,多为肺大疱破裂而成。患者一般基础情况较差,即使气体量不多,临床表现也较重,需积极救治。如有突然加重的呼吸困难,并伴有明显发绀,患侧肺部叩诊为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应考虑并发自发性气胸,通过X线检查可以确诊。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由于病程发展引起肺血管床减少及缺氧,致肺动脉收缩和血管重塑,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导致有心功能不全。

就医

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可多年不出现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逐渐出现劳力性气促、咳嗽、咳痰等症状,此时应及时到呼吸内科、急诊科就诊,以免耽误治疗。患者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等检查来确诊,并与自发性气胸相鉴别。

就医指征

出现劳力性气促、胸闷等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出现气短、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

出现自发性气胸、意识障碍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优先考虑去呼吸内科。

出现突发胸痛、意识障碍等急性症状,去急诊科。

医生询问病情

此次就诊的主要原因?

目前出现的症状?(如气促、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痰等)

症状加重或环节的因素?

家属有无类似症状?

有无吸烟史,工作环境如何?

需要做的检查

胸部X线检查

早期胸片无异常变化,以后可出现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消失,胸廓增大,心胸比变小等。

胸部CT检查

可用来判断肺气肿的严重程度,高分辨率CT对辨别肺气肿的类型和范围,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肺功能检查

是判断是否存在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70%,可确定为持续气流受限。

血气检查

对确定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有重要价值。

其他

合并细菌感染时,血常规检查外周白细胞计数增高,核左移,痰培养可能查出病原菌。

诊断标准

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原则上根据病史、体征、X线检查和肺功能测定等综合判断而定。

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尘肺、支气管扩张等慢性肺病史,或可见于老年瘦弱者。

临床表现气急、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同时具有桶状胸、肺部叩诊过清音、听诊呼吸音低等肺气肿体征。

X检查可见肺容积增大,肺野透亮度增强,肋骨平行,肋间腺增宽,横瞞活动度减弱,位置低平,心影缩小,常呈垂直位。

心电图检查一般正常或呈低电压。

肺功能检查残气量增多,最大通气量降低,第1秒时间肺活量降低。

鉴别诊断

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有突然加重的呼吸困难,并伴有明显发绀,患侧肺部叩诊为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阻塞性肺气肿也有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但肺部叩诊呈过清音,X检查可见肺容积增大,肺野透亮度增强,由此可进行鉴别。

治疗

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需要长期持续治疗,目的主要是改善呼吸功能、缓解或控制症状,可以通过一般治疗、急症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办法来缓解病情。

治疗周期 阻塞性肺气肿需长期持续性治疗。 一般治疗

戒烟及脱离环境污染

戒烟是有吸烟史的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重要干预措施,家人也应戒烟,避免在二手烟环境中停留。

吸氧

对于严重低氧血症的患者,可给予长期家庭氧疗,可明显改善肺气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提倡低流量、鼻导管吸氧。

急症治疗

急性加重者,有严重喘息症状时可给予较大剂量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治疗。

病人发生低氧血症时可用鼻导管进行低流量吸氧,吸入的氧浓度为28%~30%,应避免吸入氧浓度过高引起二氧化碳潴留。

当病人呼吸困难加重,咳嗽伴痰量增加、有脓性痰时,应根据病人所在地常见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情况积极选用抗生素治疗。

对于并发较严重呼吸衰竭的病人可考虑使用机械通气治疗。

药物治疗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如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可舒张支气管,改善呼吸困难,缓解症状。

抗胆碱药

如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可舒张支气管、减少粘液分泌,常见不良反应有口干、心率加快等。

茶碱类药

可增强呼吸肌的力量以及增强气道纤毛清除功能,从而起到舒张支气管和气道抗炎作用。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及多尿等。发热、妊娠、患有肝、心、肾功能障碍及甲状腺功能亢进者需慎用。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如沙美特罗加氟替卡松、福莫特罗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可直接对呼吸道发生作用,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降低血管通透性,改善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可增加运动耐量、减少急性加重频率、提高生活质量。

祛痰药

如盐酸氨溴索,能够稀释痰液,降低痰液黏稠度,而使痰液容易咳出。

抗生素

如合并细菌感染,应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

手术治疗

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

是指在胸腔镜的指引下,将肺大疱切除的一种微创手术方法,住院时间短、痛苦轻、效果好的特点。

肺减容手术

切除功能严重减退的肺组织,使正常肺组织更好的发挥功能,改善患者呼吸。

肺移植术

肺损伤严重且无其他有效治疗方法时可进行肺移植,但存在技术要求高、供体资源有限、手术费用昂贵等问题。

其他治疗

康复锻炼

进行各种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做体操,可改善呼吸循环功能。可做缩唇呼吸,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做吹口哨样,以延缓呼气流速下降,提高气道内压,使等压点移向中央大气道一侧,防止气道过早闭合。亦可做腹式呼吸,加强膈肌活动,采用上身前倾位,做深缓呼吸,以增大潮气量,减少无效腔通气量,改善肺内气体分布,使异常的通气/血流比率得到改善。

营养治疗

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负荷加重,能量消耗增高,因气急、缺氧等原因,饮食摄人又不足,导致患者营养不良。故应通过肠外营养的方式增加营养素的摄入,改善营养状况。

预后

阻塞性肺气肿目前不能治愈,疾病严重者并发呼吸衰竭和肺心病均会影响寿命。患者可能会出现气促、咳嗽、咳痰等,建议出现症状时,及时去医院复查。

能否治愈

阻塞性肺气肿病变无法逆转,目前尚不能治愈。

能活多久

阻塞性肺气肿如治疗规范及时,护理得当,可以延缓疾病进展,但都会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疾病严重者并发呼吸衰竭和肺心病则会成为主要致死原因。

后遗症

由于阻塞性肺气肿病变不可逆,会终身存在肺组织破坏,伴有气促、咳嗽、咳痰等症状。

复诊

如再次出现气促、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加重等症状应及时复诊,以免病情加重。

饮食 饮食调理

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肺部极其敏感,易受到各种刺激。患者的饮食与其健康同样息息相关,应少吃多餐,多食用宜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高刺激性食物。另外,还可多食用具有止咳化痰、润肺功效的食物,如梨、甘蔗等。

宜吃
乌鸡肉 藕 青萝卜 山楂 木瓜 猪肝 核桃 茼蒿
少吃
羊肉 花椒 洋葱 茴香 榴莲 烤冷面
慎吃
葱白 肥肉 螃蟹 对虾 酸辣粉 护理

阻塞性肺气肿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并且其并发症多,治愈率低,病情通常会随着病人病期延长而愈加严重。有效的日常生活管理措施能够有效的缓解病人的病情,对于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日常护理

戒烟是最有力的干预措施,可以减缓病情的发展与演变。

外出或工作时可佩戴口罩,以防吸入刺激性气体或粉尘。

应保持患者居住环境的清洁,使空气保持清新,对温度性变化及季节性变化加强注意,注意及时增减衣物,尽量避免在人员较密集场所活动。

病人应合理安排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提高肺活量。

病情监测

应密切监测病人的血压、体温、呼吸、脉搏、心率等基础生命体征,必要时应监测病人动脉血氧饱和度以便及时发现患者的缺氧症状。

心理护理

患者因得知自己患病或已出现严重症状而容易紧张、恐惧、焦虑等。 护理人员可与其进行积极、温柔、充分的交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制等,使其了解疾病的一般知识,消除患者焦虑、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以积极心态面对疾病,增强治疗信心。

特殊注意事项

如出现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时,应立即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预防

阻塞性肺气肿的病变虽不能逆转,但疾病本身是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预防和改善的,争取做到早发现、早就医、早治疗。

早期筛查

存在高危因素者,如长期吸烟、长期接触粉尘或化学物质者可定期进行胸部X线检查、肺功能监测,以尽可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

预防措施

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戒烟,在疾病的任何阶段戒烟都有助于慢阻肺的发生。

尽量避免接触粉尘及刺激性化学物质,工作时可佩戴口罩保护自己。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可以帮助改善机体一般状况。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能够有效的降低病情的加剧。

参考文献

[1]夏书月,杨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理学演变与影像学分析[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9,05(01):393-398.

[2]葛俊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0-27

[3]苏亚菲.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及预防[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04):66.

[4]于宁,董华伟,罗正武,孟维利等主编;石绍夫,江世银,李文兵,李伟佳等副主编.现代内科疾病诊断与治疗[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06):231-233.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224.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