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间质性肺炎

概述

急性间质性肺炎为肺的急性损伤性病变,起病急剧,在数日至数周内即可起病,表现为发热、咳嗽和气急,继之出现呼吸衰竭,常规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病死率极高,超过60%,多数患者在1~2个月内死亡。早期、大量、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控制病情。

急性间质性肺炎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acute interstitial pneumonia,AIP 是否常见: 否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呼吸衰竭 治疗周期: 1年左右 临床症状: 发热、咳嗽、气急 好发人群: 病毒感染者、长期接触有害物质者 常用药物: 泼尼松、甲泼尼龙 常用检查: 血常规、血气分析、胸部X线、胸部CT 病因

急性间质性肺炎无明显发病病因,虽然目前已将之归入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范畴,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及病理表现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几乎一致,而其发病时又无明确病因,因此推测其发病与病毒急性感染密切相关。

主要病因

推测其发病与病毒急性感染密切相关,病毒感染会激活肺泡上皮细胞的Ⅰ型胶原基因,病毒基因是活化因子,可调节RNA蛋白转录和修改细胞的生物特性,从而导致急性间质性肺炎的发生。

诱发因素

职业和环境的影响,如长期接触有毒气体烟雾、粉尘等,可诱发急性间质性肺炎。

药物的影响,如使用抗肿瘤药物、抗癫痫药物等,容易诱发急性间质性肺炎。

流行病学

急性间质性肺炎暂无明确的流行病学,为一种罕见的、发展迅速的暴发性肺损伤,类似于原因不明的特发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绝大多数患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平均发病年龄49岁,无明显性别差异。本病死率极高(>60%),多数患者在1~2个月内死亡。

好发人群

免疫力低下者以及老年人。

长期接触高危因素,如粉尘、苯等有害物质的人群。

症状

多数急性间质性肺炎患者既往体健,起病突然,突然出现发热、干咳、咳脓痰、胸闷、乏力等,病情进展迅速,可迅速出现呼吸功能衰竭,多需要机械通气维持,平均存活时间很短,大部分在1~2个月内死亡。

典型症状

呼吸困难

当患者突发急性间质性肺炎时,表现为呼吸困难,随着时间推移,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

紫绀

当患者呼吸困难时,吸入的氧气减少,可出现嘴唇紫绀,指甲呈青紫色。

胸闷

患者可出现胸闷的现象,可伴有胸部紧迫或束带感。

咳嗽

急性间质性肺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干咳,继发感染时可有脓痰。

发热

超过一半的患者因为炎症反应可导致体温升高。

乏力

患者因呼吸困难,全身感到不适,身体消耗过大而感到乏力。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还会有脉搏快等症状。

并发症

呼吸衰竭

急性间质性肺炎常并发呼吸衰竭,可出现口唇发绀、脉搏减弱、意识障碍等症状,呼吸衰竭是急性间质性肺炎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就医

患者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应该积极就诊,及时查明原因,避免急性进展至呼吸衰竭的阶段。急性间质性肺炎可通过血液常规检查、生化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主要需要与其他相关疾病进行鉴别。

就医指征

患者出现发热、干咳、胸闷、乏力等症状应该积极就诊,查明原因。

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当患者有发热、咳嗽、胸闷、乏力、发绀、喘鸣等症状,应于呼吸科就诊;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等症状时,需到急诊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

工作、居住环境如何?

是否有接触粉尘、有害烟雾等?

是否有基础疾病?

是否服用其他药物?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通过观察患者面部是否发紫,以及呼吸状态、精神状态,结合病史等做初步判断。

血常规

医生可通过血常规检查,判断患者是否有感染,以及感染的类型。

血气分析

医生可以通过血气分析,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衰竭。

胸部CT

胸膜下玻璃样变不常见,有渗出、增殖、纤维化改变。

血生化

医生可通过血液生化结果,观察某些指标是否有异常,协助诊断。

X线胸片

胸片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肺部病变情况。

诊断标准

本病并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诊断指标,通常是结合症状、体征,如发热、咳嗽、胸闷、乏力、发绀、喘鸣等症状,及辅助检查,如血常规白细胞升高、血培养发现病原微生物阳性、血气分析发现通气换气障碍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本病注意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相鉴别,后者往往有比较明确的诱因。若要明确诊断,需要依赖临床诊断和肺组织活检,尤其是开胸肺活检,病理上证实有机化性弥漫性肺泡损害时,可诊断急性间质性肺炎。

治疗

急性间质性肺炎是一种具有潜在逆转可能的急性肺损伤性疾病,如在病变早期及时治疗,可能会康复而不遗留肺部阴影或仅有少许条索状阴影。本病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反应尚好,应该早期、大量和长期应用。

治疗周期 急性间质性肺炎需治疗一年以上。 药物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

常用药物有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应该早期、大量和长期应用,病情稳定后方逐渐减量,持续时间视病情发展而定,但疗程不宜短于一年。如果减量过程中病情复发,应当重新加大剂量以控制病情。如果病情凶险,可使用冲击疗法,即静脉注射甲泼尼龙持续3~5天,病情稳定后再改为口服。

免疫抑制药

激素可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甲泼尼龙加环磷酰胺加长春新碱,可取得满意疗效。

抗纤维化药

可使用抗纤维化的药物吡非尼酮,当患者肺部因损伤后机体呈纤维性修复,修复后的肺组织不具备肺泡功能,可使用吡非尼酮抑制肺部纤维化,改善肺功能。

手术治疗

该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对于特发性肺纤维化,或疾病进展的结缔组织系统性硬化相关间质性肺炎等患者,可以使用气管插管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或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

预后

急性间质性肺炎的平均死亡率为78%,极易反复发作,虽然尚无能够预示存活率的组织病理指征,但存活者多有严重的肺实质损害。

能否治愈

急性间质性肺炎不能治愈,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都能改善症状,但是本病极易反复发作。

能活多久

急性间质性肺炎死亡率较高,少数患者在病变早期及时治疗可完全康复,而不影响正常自然寿命。

复诊

急性间质性肺炎患者需每月复查,行血清学检查,如血常规、血气分析等,以及胸部CT检查。

饮食 饮食调理

急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应注意膳食多样化,避免不规律进食、暴饮暴食。注意少食用刺激、生冷食物,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及优质蛋白质等。

宜吃
胡萝卜 丝瓜 番茄 草莓 栗子 猪肝 花生 夏威夷果
少吃
巧克力 韭菜 腌肉 油条 炸鸡排
慎吃
酒 葱 羊肉 辣椒 糖蒜 护理

急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应注意居住、工作环境的通风,避免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及气体,注意补充营养。同时调整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情绪,保证充足睡眠。

日常护理

了解相关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遵医嘱正确服药。

日常注意休息,保持室内通风。

注意戒烟戒酒。

可适当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外出时注意保暖。

病情监测

患者定期返院检查血常规、血气分析、胸部CT,定期返院调整药物用量。

特殊注意事项

注意激素药物使用的规范性与持续性,不可随意用药和停药,需遵医嘱服用。

预防

急性间质性肺炎病因不明,因此无明确的预防方法,日常应加强运动,增强营养,避免病毒感染,避免长期处于有害环境,避免接触有害物质、有害气体。

早期筛查

长期接触有害物质者、工作居住环境不佳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主要检查血常规、痰培养、胸部X线片等。

预防措施

注意增强抵抗力、增加营养,避免长期接触有害物质。

注意饮食卫生安全,有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者应及时就诊。

年龄大的老人应注意清淡饮食,日常多戴口罩外出走动,保持身体活力。定时体检,监测肺部功能。

参考文献

[1]叶仁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蔡柏蔷,李龙芸.协和呼吸病学[M].第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

[3]林殿杰,靳长俊.急性间质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J].山东医药杂志,2005.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226.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