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缺铁性贫血

概述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其发生的根本病因是体内缺乏铁元素,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发生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临床上除可出现贫血外,还可因缺铁而降低许多含铁酶的生物活性,进而影响细胞代谢功能。使机体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循环功能障碍、免疫力低下、精神神经症状以及皮肤黏膜病变等一系列非血液系统的表现,可通过补充铁剂使症状得到改善。

小儿缺铁性贫血

就诊科室: 儿科、血液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n children 疾病别称: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异食癖、萎缩性胃炎 治疗周期: 4~5个月 临床症状: 烦躁不安、皮肤及黏膜苍白、淋巴结轻度肿大 好发人群: 6~24个月婴幼儿 常用药物: 小儿硫酸亚铁糖浆、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小儿生血糖浆 常用检查: 生化检查、血常规检查 病因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病因较为复杂,可以从先天储铁不足、铁摄入量不足、生长发育因素、铁的吸收障碍、铁的丢失过多来分析其病因,多发于6~24个月的婴幼儿。

主要病因

先天储铁不足

胎儿从母体获得的铁以妊娠最后3个月最多,故早产、双胎或多胎、胎儿失血和孕母严重缺铁等均可使胎儿储铁减少。

铁摄入量不足

这是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人乳、牛乳、谷物中含铁量均低,如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生长发育因素

婴儿期生长发育较快,5个月时和1岁时体重分别为出生时的2倍和3倍。随着体重增加,血容量也增加较快,1岁时血液循环中的血红蛋白增加2倍。未成熟儿的体重和血红蛋白增加倍数更高。如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则易致缺铁。

铁的吸收障碍

食物搭配不合理可影响铁的吸收,慢性腹泻不仅会使铁的吸收不良,而且会增加铁的排泄。

铁的丢失过多

正常婴儿每天排泄铁量相比成人多,每1毫升血含铁约0.5mg,长期慢性失血可致缺铁。如肠息肉、梅克尔憩室、膈疝、钩虫病等可致慢性失血,用不经加热处理的鲜牛奶喂养的婴儿可因对牛奶过敏而致肠出血(每天失血约0.7ml)。

诱发因素

意外大量失血,导致铁供应量不足,从而造成小儿缺铁性贫血。

流行病学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甚至超过50%。

好发人群

6~24个月的婴幼儿

因为孩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需要的能量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身体摄入的营养成分跟不上身体发育需要,就容易出现小儿缺铁性贫血。

症状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患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6个月至2岁最多见。发病缓慢,其临床表现随病情轻重而有所不同。一般会出现烦躁不安或者精神不振、造血器官异常、神经精神变化、代谢受到影响、心脏功能变化这些症状,也可能会出现异食癖、萎缩性胃炎等并发症。

典型症状

患者可出现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皮肤及黏膜苍白。最为明显的是口唇、口腔黏膜、甲床和手掌,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常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轻度肿大以及心脏扩大和杂音。部分患者可出现烦躁不安,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降低。

其他症状

患儿常发生感染,并且部分患者会出现反甲,即指甲变薄,像勺子一样。

并发症

少出患者可出现异食癖,出现嗜食泥土、纸片等。

可出现口腔炎、舌炎或舌乳头萎缩,重者可出现萎缩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

明显贫血时心率增快,严重者心脏扩大,甚至发生心力衰竭。

就医

小儿如果出现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皮肤及黏膜苍白等情况时,建议去儿科及血液科就诊。进行常规检查、生化检验等检查,排除地中海贫血、铁粒幼细胞性缺血等疾病,以确诊小儿缺铁性贫血。

就医指征

出现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皮肤及黏膜苍白等症状,及时就医。

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加快、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优先考虑去儿科或者血液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孩子哪里不舒服?

注意力集中情况如何?

最近几天食欲如何?

最近几天精神状况如何?

出生时体重为多少?

是否为母乳喂养?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询问患儿及家属,了解患儿饮食状况、出生体重、是否足月等,观察患儿皮肤是否苍白,可对患儿的病情有初步的了解。

血常规检查

贫血患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均降低,特别是血红蛋白,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

生化检验

当贫血时,肝脏和骨髓中的铁蛋白与含铁血黄素含量减少,血清铁蛋白减少,评估患儿身体状况。

B超检查

在B超的提示下,可发现患者的肝脾肿大、心脏扩大。

诊断标准

如若患者的血象检查显示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均降低,以及生化检验结果显示患者的肝脏和骨髓中,铁蛋白与含铁血黄素以及血清铁蛋白含量减少,则表明患者确实患有小儿缺铁性贫血。

鉴别诊断

地中海贫血

地中海贫血是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是遗传基因缺陷导致,是一种遗传性贫血,伴有脾肿大,而小儿缺铁性贫血是缺铁导致的。地中海贫血其可见靶形红细胞,血清铁蛋白、骨髓可染铁、血清铁和铁饱和度不低且常增高。而小儿缺铁性贫血靶形红细胞,血清铁蛋白、骨髓可染铁、血清铁和铁饱和度均降低。

铁粒幼细胞性缺血

铁粒幼细胞性缺血是铁利用障碍性贫血,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与小儿缺铁性贫血的鉴别点为,骨髓检查可见大量环形铁粒幼细胞。

治疗

小儿缺铁性贫血主要治疗原则为去除病因和补充铁剂,其中去除病因,包括治疗长期慢性失血这一诱因,以及患者本身红细胞的缺陷,后者则为给患者用能够补充铁元素的药物。

治疗周期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周期为4~5个月 病因治疗

如果是由其他疾病引起,则治疗原发病,如慢性腹泻、寄生虫病等。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让患者口服小儿硫酸亚铁糖浆、小儿生血糖浆或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三者均可为患者补充铁元素,前二者食用较为方便,后者中含有干酵母及中药可减轻铁剂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注射铁剂适用于不能耐受口服铁剂、腹泻严重而贫血又较重的病儿。

手术治疗

小儿缺铁性贫血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对于肠道畸形等,在贫血纠正后应行外科手术或驱虫。

重度贫血合并严重感染、心力衰竭、急需外科手术者,需进行输血治疗。

预后

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预后良好,经用铁剂治疗,一般可痊愈。

能否治愈

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预后良好,一般可痊愈。

能活多久

小儿缺铁性贫血不影响寿命。

复诊

复查血常规,治疗3~4周可达到正常,网织红细胞治疗5~7天达高峰。

饮食

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宜多摄入含铁量高的食物,如果有条件,采用母乳喂养。多摄入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促进胃肠对铁的吸收。

饮食调理

孕母和乳母膳食

孕母和乳母多吃含铁丰富食物,如鱼、瘦肉、猪肝、猪血、鸭血等,以保证供给胎、婴儿有足够的铁摄入。

婴儿期膳食

如采用纯母乳喂养,则至少喂养4~6个月。如需人工喂养,应采用铁强化奶粉、牛奶应加热处理以减少因肠道过敏或肠道发生病变而导致的隐性出血。

幼儿期膳食

每日主餐有瘦肉或禽蛋、肝、鱼25克,每天鸡蛋1个、豆制品15~25克、牛乳或豆浆250毫升,既有丰富铁,又有优质蛋白质。

每天必须摄入足够蔬菜和水果,并于进餐时同食,以保证体内维生素C需要,促进铁吸收。

每天必须进食谷类,如米、面、面包。

护理

对于小儿缺铁性贫血,无特殊的护理,注意服用铁剂后的不良反应,补铁不可过量,保证患儿的休息。

日常护理

服用铁剂后家长需注意小儿不良反应,若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或胃部不适应及时就医。

应保证充足的休息,在孩子休息时尽可能保证房间的安静与舒适,穿着柔软舒适的衣服休息,定时更换尿不湿,以免造成患儿不适。

特殊注意事项

补铁不可过量,补铁过量会导致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肝细胞瘤等后果。

预防 早期筛查

出生时检查相关指标,如血容量以及血红蛋白的浓度。

预防措施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

提倡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者从2~4周开始补铁,直至1周岁。不能母乳喂养者采用铁强化配方乳,一般不需额外补铁,1岁以内不宜采用单纯牛乳喂养。

足月儿

尽量母乳喂养至生后4~6月,如此后继续纯母乳喂养,应及时添加富含铁的食物。未用母乳喂养者服用铁强化乳配方奶,并及时添加蛋黄等含铁丰富的食物。对血红蛋白刚达正常值低限的儿童可间断口服铁剂,每周1~2次,连续3个月。

孕妇预防

加强营养,摄入富铁食物,从孕期3月开始补铁,必要时延续至产后。

参考文献

[1]胡金华.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研究概况[J].中国处方药,2017,15(05):32-33.

[2]周兰.浅析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5):58+62.

[3]顾芳.0~3岁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管理与饮食因素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19,5(11):102-104.

[4]褚丽华.对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要点分析[C].国际数字医学会.2017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论文集.国际数字医学会:湖南中医药大学期刊杂志社,2017:853-854.

[5]李国华.小儿内科学,高级医师进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217-220.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294.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