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胎

概述

葡萄胎因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而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串,形如葡萄而得名,又称水泡状胎块。

葡萄胎

就诊科室: 妇产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Hydatidiform mole,HM 疾病别称: 水泡状胎块 是否常见: 否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大出血、侵袭性葡萄胎、绒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治疗周期: 周期性治疗 临床症状: 停经后阴道流血、妊娠呕吐、高血压、腹痛、卵巢黄素化囊肿 好发人群: 既往有葡萄胎病史者、营养不良者、高龄孕妇 常用药物: 氟尿嘧啶、甲氨蝶呤、放线菌素-D 常用检查: HCG测定、超声检查 疾病分类

完全性葡萄胎

肉眼观形如葡萄串,水泡直径由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水泡由纤细的纤维素相连,葡萄胎组织中常混有血块及蜕膜碎片,癌变发生率为15%~20%。

部分性葡萄胎

肉眼观仅部分绒毛变为水泡,常合并有胚胎或胎儿组织。胎儿多数已死亡,少数幸存胎儿常合并宫内生长迟缓或多发性畸形,癌变发生率约为4%。

病因

葡萄胎病因极为复杂,至今未完全阐明。总的来说,可能与年龄、既往葡萄胎病史、营养不良等密切相关。

主要病因

本病病因暂不明确,可能与受精卵发育不全有关。

流行病学

葡萄胎属于少见病,我国的发病率是0.78‰,葡萄胎有两个高危因素,即年龄和葡萄胎病史。年龄位于两极者(大于35岁或小于20岁)发病风险增加,40岁以上者是21~35岁妇女的7.5倍,葡萄胎患者既往多有自然流产史。此外,初次葡萄胎后重复性葡萄胎发生的风险会增加1%,而两次葡萄胎后再发的风险为15%~20%。

好发人群

营养不良者

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及其前体胡萝卜素和动物脂肪者,发生葡萄胎的概率显著升高。

高龄孕妇

大于35岁和40岁妇女的葡萄胎发生率分别是年轻妇女的2倍和7.5倍,而大于50岁的妇女妊娠时约1/3可能发生葡萄胎。

既往有葡萄胎史者

有过1次和2次葡萄胎妊娠者,再次发生率分别为1%和15%~20%。

症状

葡萄胎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会出现异常妊娠症状,如腹部疼痛及阴道不规则流血等症状。早孕反应也通常比普通的妊娠妇女表现得更剧烈、更严重,甚至持续时间更长,并且妊娠高血压等并发症也比正常妊娠更早到来。

典型症状

完全性葡萄胎

停经后阴道流血

为最常见的症状,一般在停经8~12左右开始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多少不定。葡萄胎组织有时可自行排出,但排出前和排出时常伴有大量流血。

子宫异常增大、变软

因葡萄胎迅速增长及宫腔内积血导致子宫大于停经月份,质地变软,并伴hCG水平异常升高。但部分患者的子宫可与停经月份相符或小于停经月份,可能与水泡退行性变有关。

妊娠呕吐

常发生于子宫异常增大和hCG水平异常升高者,出现时间一般较正常妊娠早,症状严重且持续时间长。

子痛前期征象

多发生于子宫异常增大者,可在妊娠24周前出现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但子痫罕见。

甲状腺功能亢进

如心动过速、皮肤潮湿和震颤。

腹痛

因葡萄胎增长迅速和子宫过度快速扩张所致,表现为阵发性下腹痛,一般不剧烈,能忍受,常发生于阴道流血之前。

部分性葡萄胎

部分性葡萄胎也常表现为停经后阴道流血,有时与不全流产或过期流产过程相似。其他症状较少,程度也比完全性葡萄胎轻。

并发症

大出血

葡萄胎如未及时诊断、处理,可发生反复出血,如宫腔积血造成的失血,也可在自然排出时有可能发生大流血。在已经贫血的基础上,可发生出血性休克,甚至死亡。

侵袭性葡萄胎

葡萄胎通过组织植入及静脉播散侵犯子宫肌层而形成侵蚀性葡萄胎,大约15%侵蚀性葡萄胎有肺转移或阴道转移。葡萄胎妊娠终止后,通常根据持续性升高的HCG诊断为侵蚀性葡萄胎。

绒癌

绒毛膜癌由绒毛滋养细胞发展而来,恶性上皮性肿瘤的特征包括异常的滋养细胞增生和不典型增生、HCG分泌、绒毛缺失、出血及坏死。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可继发于葡萄胎妊娠清宫后,起源于胎盘种植部位的间质滋养细胞,主要由肌层间浸润的单核中间型滋养细胞组成,无绒毛。与绒毛膜癌相比,较少出现血管浸润、坏死和出血。

就医

孕期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腹痛、妊娠呕吐严重等情况,应及时到院就诊,明确诊断,高龄孕妇、既往有葡萄胎史等人群更应严密关注自身不适症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葡萄胎的治疗以及预防并发症尤其重要。

就医指征

凡停经后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妊娠呕吐严重且持续时间长,均需及时就诊。

若阴道排出葡萄样水泡组织,需立即就诊。

就诊科室

若出现停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妊娠呕吐严重等情况,可至妇产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阴道流血多久?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阴道流血等)

是否发生过葡萄胎?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

血HCG

葡萄胎时血HCG滴度明显高于正常孕周的相应值,并且在孕8~10周后持续增高。

经阴道彩超

超声检查时宫腔内无胎儿、胎盘、羊水影像,仅见“落雪样”或蜂窝状回声。如有出血,则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

测胎心

听正常妊娠在2个月后,多普勒可以听到胎心,但在葡萄胎时只能听到一些子宫血流杂音。

X线检查

子宫虽已超过5个月妊娠大小,但腹部X线摄片见不到胎儿骨骼。

病理学检查

是确诊葡萄胎的方法,清宫后将标本进行病理学的检查,可明确葡萄胎的性质。

诊断标准

超声检查

图像特点为“落雪状或蜂窝状”,宫腔内多发无回声区。部分性葡萄胎患者胎盘部位可见囊性回声,多合并死胎,极少数为活胎。胎儿生长发育延迟,多合并畸形,胎儿存活和孕龄相关。

HCG

可检测尿和血液标本,数值和病变大小有关,葡萄胎患者血清HCG比正常妊娠高。完全性比部分性高,血清HCG通常>100000IU/L。

鉴别诊断

正常妊娠流产

可以利用DNA倍体分析等进行鉴别,正常妊娠流产一般不会出现异常,而葡萄胎时可见结果异常,据此可以进行分析鉴别。

双胎妊娠

双胎妊娠无阴道流血症状,B超检查可明确,葡萄胎会出现不规则的阴道流血。

治疗

对于有生育需求者,葡萄胎的初始治疗最好选择吸宫和刮宫术,术后需预防感染并进行预防性化疗防止恶变。对于年龄较大或无生育要求的葡萄胎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全子宫切除术。

治疗周期 葡萄糖一般进行周期性治疗。 药物治疗

为降低恶变率,对高危患者满足化疗指征者(年龄大于40岁;滋养细胞高度增生或有间变;刮出之葡萄组织以小葡萄为主;HCG持续不下降或下降后又上升者;无随访条件者 ),可进行预防性化疗,可选用甲氨蝶呤、氟尿嘧啶或放线菌素D等,一般采用多疗程治疗至HCG阴性。

手术治疗

清宫

清宫既可取得组织学证据,明确诊断,还能清除葡萄胎,尽量不残留。因此一经诊断,尽快行清宫术。清宫术后要观察生命体征情况,复查血HCG,评估疗效。1周后复查B超,若有部分组织残留,再次清宫后,症状和体征迅速消失,HCG正常,一般无严重后果。如再次刮宫后,仍未见症状和体征好转,HCG持续3个月不降,B超影像无特异性,可靠性差,需结合HCG和临床表现,注意与恶变鉴别。

预防性全子宫切除术

无生育要求,接近绝经患者可按意愿切除子宫,保留两侧卵巢,但全子宫切除术并不能改善预后。另外,除非有其他手术指征,否则不推荐子宫切除术。

卵巢黄素化囊肿的处理

囊肿在葡萄胎清宫后会自行消退,一般不需处理。若发生急性蒂扭转,可在超声引导或腹腔镜下作穿刺吸液,囊肿也多能自然复位。若扭转时间较长发生坏死,则需作侧附件切除术。

预后

葡萄胎初始治疗后HCG一旦降至正常,只有不到1%的患者再次出现HCG升高,所以预后较好,部分高危群体可能出现恶变。

能否治愈

本病积极治疗后,能治愈。

能活多久

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葡萄胎患者清宫后必须定期随访,以便尽早发现滋养细胞肿瘤并及时处理。患者需在葡萄胎清宫后每周一次进行hCG测定,直至连续3次阴性,以后每个月一次共6个月,然后再2个月一次共6个月,自第一次阴性后共计一年。

饮食 饮食调理

患者在饮食上无特殊要求,均衡饮食即可。

护理

护理应贯穿患者的整个疗程,可从情绪、定期复查等方面入手。

日常护理

患者未能成功怀孕,需要调整情绪,应和家人朋友及时沟通,舒缓情绪。

清宫术后禁止盆浴和性生活1个月,保持外阴清洁,以防感染。

病情监测

随访期间应注意月经是否规律,有无异常阴道流血,有无咳嗽、咯血及其他转移灶症状,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

特殊注意事项

患者术后一般建议至少避孕1年,但hCG正常后的6个月内意外妊娠,不需要终止妊娠。在早孕晚期行超声检查证实胎儿发育无异常后,妊娠期暂停随诊,妊娠终止后6~10周测hCG水平,以确保无疾病复发或新发疾病。

若患者接受了预防性化疗,为避免化疗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则建议避孕1~2年。避孕方法首选避孕套,也可选用口服避孕药,一般不选用宫内节育器,以免穿孔或混淆子宫出血的原因。

预防 预防措施

目前还没有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方法,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疾病发生,或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有益处。孕期应注意合理膳食,摄入足够营养素,以防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高危人群早孕期应定期产检,及早明确是否为正常妊娠;如出现阴道流血等症状,应立即就诊。

参考文献

[1]谢幸.妇产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24-328.

[2]秦佳乐,王双燕,吕卫国.超声在葡萄胎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8,20(1):41-43

[3]蒋诗阳,李玲,赵峻等.预防性化疗对40岁以上侵蚀性葡萄胎患者治疗结局及预后的影响.中华妇产科杂志,2017,52(6):398-402

[4]王丽娟,冯凤芝,林仲秋.2020 NCCN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第一版)解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0,36(01):74-79.

[5]石翠玲.精编护理操作技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8:298-300.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585.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