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概述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是心房与心室之间,由解剖或机能失常造成的永久性或暂时性心房冲动传导延迟或不能传导至心室。房室阻滞可以发生在房室结、希氏束及双束支等不同的部位。二度阻滞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阻滞表现为传导时间进行性延长,直至一次冲动不能传导。Ⅱ型阻滞表现为间歇出现的传导阻滞,可由于生理性或病理性原因引起。二度房室阻滞症状取决于心室率的快慢与伴随病变,可引起心搏停跳、脱漏感,或引起疲倦、乏力、头晕、晕厥、心悸症状,也可无症状,应根据病因及症状选择治疗方案。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secondarydegreeA-Vblock ,Ⅱ AVB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 治疗周期: 视具体情况而定 临床症状: 心悸、头晕、乏力 好发人群: 有心脏基础疾病及冠心病高危因素者、老年人 常用药物: 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 常用检查: 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 疾病分类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也称莫氏Ⅰ型或文氏房室传导阻滞,其特点是心房冲动传导逐渐受阻。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也称莫氏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其特点是心房冲动传导突然受阻。

病因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病因可分为生理性病因和病理性病因,生理性病因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病理性病因有各种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损伤、洋地黄中毒等,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好发于有心脏基础疾病者、有冠心病危险因素者和老年人,感染、劳累、电解质紊乱等引起心脏负担加重的因素可能诱发本病。

主要病因

生理性病因

部分健康的成年人、儿童及运动员可发生二度Ⅰ型房室阻滞,可能与静息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病理性病因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炎、心内膜炎、多发性肌炎、心肌病、急性风湿热、主动脉瓣狭窄伴钙化、心脏肿瘤(特别是心包间皮瘤)、先天性心血管病、原发性高血压、心脏手术损伤,也可见于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药物中毒(如洋地黄)、黏液性水肿及心脏浸润性病变(如淀粉样变、结节病或硬皮病)等。老年持续性房室阻滞以原因不明的传导系统退行性变多见,如Lev病(心脏纤维支架的钙化与硬化)。

诱发因素

感染、劳累或情绪紧张

感染、劳累或情绪紧张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脏潜在疾病。

药物、电解质紊乱

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美托洛尔会引起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低钾血症等会影响心脏传导,引起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流行病学

关于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国内尚无明确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美国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对于有心脏病的老年患者,比例为10%,在有心脏病的患者中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为2.7%。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常见于健康人,尤其见于运动及睡眠时,这主要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其预后良好。二度Ⅱ型房室阻滞易发展成为高度或完全性房室阻滞,至少有2/3的患者存在双束支甚至三束支病变,病人发展到高度房室阻滞而需植入起搏器的发生率不明确,与是否存在传导障碍有关。

好发人群

有心脏基础疾病者

心肌炎、心肌病、心肌缺血等会累及心肌传导系统导致传导阻滞。

有冠心病高危因素者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烟、酒嗜好等,因为冠心病导致传导系统缺血也可引起缓慢性心律失常。

老年人

老年人传导系统退行性变导致心房冲动不能传导到心室。

症状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可引起心搏脱漏,可有心悸症状,也可无症状,可能会引起心悸、乏力、心功能不全、头晕或晕厥等症状,听诊时可有第一心音减弱及心搏脱漏。

典型症状

无自觉症状,阻滞程度轻时,所致心室漏搏很少,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可无明显症状。

心悸,自觉心跳减慢、不规律、停搏或都有。

伴或不伴有乏力、头晕、晕厥,取决于心室率的快慢与伴随病变。心室率过低小于50次/分时,会引起运动耐量减低、乏力、头晕等心排出量不足症状。

其他症状

因心室率过慢导致脑供血不足,病人可出现暂时性意识丧失,甚至抽搐,称为阿-斯综合征,严重者可致猝死。

并发症

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不经有效控制,可能会发展为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即心房冲动完全不能下传到心室,心房心室电活动完全分离。

心力衰竭

当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导致心室率过低、心排出量过低、患者不能耐受时会引起心力衰竭症状,如寒冷、出汗、尿量减少、心绞痛、晕厥等。

就医

发生任何房室传导阻滞症状都应及时就医,如自觉心跳不规律、心前区不适、头晕等症状,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不良事件发生。

就医指征

对于有心脏基础疾病患者,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重视体检中的心电图检查。当心电图提示房室传导阻滞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治疗。

当出现心悸、乏力、心前区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当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持续胸痛数分钟不能缓解,反复黑蒙、晕厥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就诊科室

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出现心前区不适时优先考虑去心血管内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因为什么症状就诊?

症状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每次发作持续多长时间?严重程度如何?

是否有使症状加重、诱发或缓解的因素?

是否有慢性心血管疾病?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是否正在服用药物?具体名字是什么?

近期是否接受手术或其他有创操作?

需要做的检查

常规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在全国各级医院都已普及,无论门诊、急诊还是病房都能进行该项检查,操作简便、无创伤性,且短时间内即可出报告,根据图形判断是否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是否其他类型心律失常,是诊断心律失常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

动态心电监护仪

对于心律失常为间歇性或阵发性的患者,一次或数次的常规心电图可能不足以对病情的诊断提供有效的信息,此时需要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患者进行连续24小时的记录,可能会为心律失常的诊断提供更有力、更全面的依据。

心脏彩超

明确心脏的大小、结果是否异常,还可评估心脏的功能。

诊断标准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也称莫氏Ⅰ型或文氏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其特点为:

一系列规则出现的窦性P波后,P-R间期依次逐渐延长,直到P波不能下传心室,即P波后未随之QRS波群,发生心室脱漏。在心室脱漏后的第一个P-R间期又恢复至初始的时限,然后再次逐渐延长,这种周而复始的现象称为文氏现象。

P-R间期延长的增量逐次递减,使R-R间期进行性缩短,直到心电图脱漏时出现明显变长的R-R间期。

发生心室脱漏时的长R-R间期短于正常P-R间期的两倍。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也称莫氏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其特点为:

一系列规则出现的窦性P波后,P-R间期相等(可正常或延长),但有周期性P波不能下传心室,发生心室脱漏。

发生心室脱漏时的长R-R间期等于短R-R间期的两倍或整倍数。

鉴别诊断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与窦性心律不齐的鉴别

窦性心律不齐P-P间期长短不一,P-P间期没有规律的逐渐变化,心室率不齐。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与干扰性文氏现象的鉴别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的文氏现象P波出现在舒张中期及晚期,发生阻滞性传导延迟或中断。而干扰性文氏现象房性P波多出现在收缩期或舒张早期,发生干扰性传导延迟或中断。当心房率减慢至异位房性P波出现于舒张中期时,即可恢复1:1的房室传导使文氏现象消失。

2:1传导的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与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的鉴别

2:1传导的房室传导阻滞者所有P波形态一致,P-P间期基本规则。而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提前的P波与窦性P波不同,P-P间期不规律。

治疗

该疾病的治疗首先应根据阻滞程度及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其次针对病因治疗,如心梗病人及时开通罪犯血管,积极治疗心肌炎,抗生素控制感染,阿托品解除迷走神经高反应性等。如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出现心率明显减慢,在无条件行心脏起搏时应急治疗时可使用药物,如异丙肾上腺素等,条件许可及必要情况下及时行心脏起搏治疗。

治疗周期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通常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手术安置心脏起搏器短期治疗即可。 药物治疗

阿托品适用于阻滞位于房室结的患者,异丙肾上腺素适用于任何部位的房室阻滞,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慎用。药物治疗适用于无心脏起搏条件的应急情况,药物应用数日后效果不佳且容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条件许可时应及早给予临时性或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

手术治疗

常用的起搏方式为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二度Ⅱ型房室阻滞的阻滞部位几乎均位于希-浦系内,易发展成三度房室阻滞,常需要起搏治疗。

预后

二度Ⅰ型房室阻滞的阻滞部位多位于房室结,常是良性的,预后较好,无需特殊治疗。二度Ⅱ型房室阻滞常需要起搏治疗,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能否治愈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目前尚不能治愈,经过临床治疗后症状可得到缓解。

能活多久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预后取决于病因、阻滞程度及治疗是否及时。二度Ⅰ型预后良好,二度Ⅱ型安装起搏器后可以避免心源性猝死和晕厥,不影响寿命。

复诊

没有采取特殊治疗的无明显症状的二度Ⅰ型可一个月内复查一次。

安装起搏器者,一开始两周到三个月内复查一次,比较顺利者一个月一次,2~3次之后过渡到三个月复查一次,半年后可一年复查一次,快没电时三个月复查一次,直到更换起搏器。

饮食

饮食方面需要注意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避免吸烟、喝酒,以免导致心律失常。同时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适当加强营养,同时注意保证足量蛋白质的供应。

饮食调理

发病初期少食多餐,流质为主,避免过冷、过热,膳食可适当进食瘦肉、鱼、水果等。

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多种维生素、高蛋白饮食,避免饱食,保证营养摄入同时减少诱发心脏疾病风险。

避免进食辛辣食物、浓茶、咖啡、烈酒等刺激食物,防止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影响,加重病情。

护理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护理以保证心血管系统稳定、保证心脏血供为主,还需防止过度劳累、感染及紧张、焦虑情绪等。

日常护理

一般不需要口服药物,因其他病情需要服用洋地黄、普萘洛尔等影响心脏功能药物时,应密切观察身体情况,出现不适时及时报告医生调整用药。

日常生活注意劳逸结合、预防感冒,保持正常心态,避免情绪有大的起伏,避免过度劳累。

病情监测

无明显不适者每月随访心电图检查,密切关注身体情况,出现心前区不适、头晕、低血压、乏力时立刻就医。

特殊注意事项

安置起搏器患者需要妥善保管并随身携带起搏器植入卡,就医及乘坐飞机等需要时出示。

病人应跟医生学习自己数脉搏,出现脉率比设置频率低10%或再次出现安装起搏器前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不随意抚弄起搏器置入处,注意观察,当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时及时就医。

避免出入高电量、高磁场场所,避免剧烈运动。

预防

当出现心前区不适、心悸、头晕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日常生活中应做到熟悉自身的传导系统,经常进行心电图检查,饮食有节、起居规律、心情舒畅、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早期筛查

有心前区不适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预防措施

饮食清淡、低盐、低脂,不饱食,不食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在身体允许情况下适度锻炼,不可剧烈运动,控制体重,尤其是有冠心病危险因素者。

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

定期参加体检,便于及早发现疾病。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分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葛均波,徐永健,王辰主编.内科学[M].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89.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