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神经官能症

概述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症状。常因情绪激动,持续过度兴奋,长期忧虑,导致中枢神经正常活动发生紊乱,受植物神经调节的心血管系统继而失调。临床上以心悸、心前区痛、呼吸憋闷,全身乏力、易激动、多汗、颤抖、失眠为特点。

心脏神经官能症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Cardiovascular neurosis 疾病别称: 功能性心脏不适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 治疗周期: 长期间歇性治疗 临床症状: 心悸、心前区痛、全身乏力、易激动、多汗、失眠等 好发人群: 更年期妇女 常用药物: 咪达唑仑、β受体阻滞剂 常用检查: 心电图、心脏超声、运动负荷试验 疾病分类

轻度

心悸、失眠等症时作时止,可自行缓解。

中度

心悸不安经常发作,服药治疗后可缓解。

重度

心悸、怔忡等症频繁发作,程度加重,即使服药后有时也难以控制,影响生活和工作。

病因

心脏神经官能症病因尚不清晰,考虑可能与家族遗传、神经类型、环境因素、性格以及β受体过敏有关。尤其女性好发心脏神经官能症,需要引起注意。

主要病因

遗传性

家族中患有焦虑障碍和神经症。患者往往同一家族父母、兄弟、姐妹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症表现,易患有此病。

个性特点

患者往往情感较为脆弱、容易抑郁、好强、爱面子、要求完美,生活上压力大,遇事容易较紧张,即可诱发本病。

对心脏疾病认识不足

患者一旦听到某位亲人或同事因心脏病猝死,便整日惶恐不安,紧张担心自己也患有此病,经常反复进行心脏检查,也易诱发本病。

心理因素

患者不幸的婚姻生活、不良的家庭成员关系、人际交往能力差都会是风险因素。童年负性生活事件都有可能成为易感因素。

其他

某些症状如心慌、心悸可能与β受体过敏综合征(β受体功能亢进)相似,故有人认为机体对β受体过敏是引起本病主要原因之一。

流行病学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在有心脏血管症状的患者中,心脏神经官能症约占10%。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大多数发生于青壮年,女性患者以35岁以下及更年期较多见。

好发人群

女性易发生心脏神经官能症,尤其是更年期妇女。

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心前区痛、气短或过度换气,运动后或情绪激动时症状明显。主要特征是主观感受的心血管症状与神经系统失调表现并存,时轻时重,病程长达数年至10余年之久。

典型症状

心悸

是心脏神经症中比较常见的临床表现。患者主观常感觉心动过速或心跳有力,安静或独处时明显,活动后减轻。这与心血管疾病所致的心悸症状不相符,客观检查不能发现异常或有时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

胸痛

大多患者自认为心绞痛,但往往疼痛描述为针刺样、位置相对不固定,常休息时明显,活动后减轻,大多不能被硝酸甘油、速效救心挖等等扩血管药物缓解。

胸闷

患者时常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在人多拥挤室内或者通风不良的地方较易发作,叹气式呼吸后自觉症状会有所减轻。

伴有其他症状

如焦虑抑郁状态、失眠、多思多虑、紧张害怕、注意力不集中等。

并发症

关于本病的并发症非常少见,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病人因对本病缺乏正确的了解,因本病的种种症状而产生焦虑、抑郁的症状,随着时间的延长,症状逐渐加重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对本病的治疗极为不利,甚至出现典型的神经官能症,如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等。

就医

当患者存在心理障碍及躯体不适的症状使患者感到很痛苦时,即使未发现明确的器质性的心脏疾病也应及时入院治疗,以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就医指征

患者出现以下临床表现时应及时就医,如心率增快、呼吸急促、胃肠不适、出汗多、情绪抑郁、睡眠障碍、疲乏无力、憋闷或气短、濒死感等。

就诊科室

多数患者可至心血管内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是否出现心慌心悸、情绪低落、入睡困难等情况?

既往有无甲状腺疾病、心脏疾病、高血压病病史?

近期有无情绪激动、焦虑、精神创伤或过度劳累等诱因?

症状发作时,若服用急救药物能否缓解,服药多久会缓解?

发生什么情况会造成症状加重?

需要做的检查

心电图

通过心电图检查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窦性心动过速。

动态心电

帮助发现心电无法发现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帮助排除是否存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非持续性室速等器质性心脏疾病。

心脏超声

检查可排除心脏、大血管和瓣膜的结构异常。

运动负荷试验

对于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但心脏症状不典型,无法鉴别诊断是否存在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患者,可帮助寻找心肌缺血心绞痛的证据,筛查是否存在冠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疾病。

诊断标准

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主要根据下列表现:

心血管失调的症状较多,而又缺乏阳性体征,同时有神经症表现。

尽可能排除器质性心脏病。

已证实有器质性心脏病,但症状多与心脏情况不相称,应考虑二病并存。

鉴别诊断

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居多,多数有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例如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吸烟史。心绞痛常发生在体力活动、运动或情绪激动过程时,疼痛部位较固定,多为胸骨后,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3~5min,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疼痛。如果仅从症状表现难以鉴别时,可做运动心电图、核素心肌显像检查,必要时做冠状动脉造影。

甲状腺功能亢进

典型表现有甲状腺肿大、颈部血管杂音、双手细颤动、突眼、怕热与消瘦等,鉴别不困难。不典型表现时与心脏神经官能症较难区别,测定血清T3、T4、TSH可做出诊断。

心肌炎

通常在起病前1~2周有明确感染(病毒或细菌)病史,典型表现有心脏扩大、心音减弱、奔马律、心电图P-R间期延长,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等。不典型或轻症者较难鉴别。病原学检查,例如血清病毒中和抗体滴定度,以及动态观察心肌酶、肌钙蛋白、心脏核磁有辅助诊断价值。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二尖瓣脱垂可以有很多症状酷似心脏神经官能症,而且在以往被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中有一小部分是二尖瓣脱垂而被误诊。仔细听诊在二尖瓣脱垂常可听到收缩期喀喇音和收缩期杂音,而超声心动图检查常可做出确切的诊断。

治疗

首先要正确认识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功能性疾病,医生和患者应建立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共同详细分析发病的因素,必要时进行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心得安试验等检查,向患者仔细解释病情,让患者解除不必要的顾虑。一般不必卧床休息,应生活有规律,去除不良生活习惯,适当参加体力活动。适当使用减轻症状的药物。

治疗周期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个慢性、易复发的疾病,需要全病程长期治疗。 药物治疗

焦虑症状较明显患者可选用各种安定类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多虑平、百优解等。

失眠严重患者酌情使用咪达唑仑或佐匹克隆;绝经期妇女可以短阶段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

对有心率加快或高动力循环状态症状者,可给予β受体阻滞剂。

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进行手术治疗。

心理治疗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治疗方法可分为心理动力学疗法以及行为疗法。

心理动力学疗法

主要通过运用自由联想法和释梦挖掘患者“潜意识”中创伤性体验;利用人本主义治疗,以患者为中心,让患者畅所欲言。

行为疗法

利用暴露法、厌恶法、技能训练法等治疗手段,看到自己生理变化以及脏器活动情况,学会控制这些变化活动,维持在理想和所需要的水平上。

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该症多因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气滞血瘀,心脉闭阻所致。症状以心悸、胸痛、胸闷气短为主,辨证可分心虚胆怯、心血不足,阴虚火旺、血瘀痰阻四型论治。

预后

心脏神经官能症大多不是心脏器质性疾病,只要积极治疗一般都能恢复,预后良好,但长期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能否治愈

此病经过积极治疗可以治愈。

饮食 饮食调理

心脏神经官能症饮食上并无需特殊注意,健康饮食,合理膳食即可。

护理 日常护理

心脏神经官症以心理治疗为主,所以其护理尤为重要。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可以培养良好的心境,还对身体健康有帮助。

特殊注意事项

心脏神经官症患者不宜住院治疗,当确定好治疗方案以及调整好患者心态后,可使患者在家或门诊治疗,住院治疗反而容易使病情恶化。

预防

此病的预防包括消除诱因,如忧虑、紧张、烦恼,纠正失眠;保证一般意义上正常人规律的生活;避免过度劳累、环境嘈杂不良等因素的影响。

预防措施

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如打太极拳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生活有规律,合理安排生活,尽量做到劳逸结合。

避免过度紧张,不宜从事持续时间过长、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

严重失眠者可选用安定、利眠宁、健脑合剂、谷维素、多种维生素、参松养心胶囊等,或者辨证选用中成药归脾汤、朱砂安神丸、黄连阿胶汤、交泰丸等,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邓长金,舒春明.临床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与诊治[M].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119-1127.

[2]张铭,郑炜平.心血管内科医生成长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886-904.

[3]刘梅颜,史大卓.心血管内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856-1876.

[4]李瑞玲,任宝书,张敏.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M].河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470-486.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101.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