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束支传导阻滞
右束支传导阻滞是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可见于正常人,以儿童和青年人较多,以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较常见,约1%的正常青年人有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如无症状,则无需接受治疗,其症状多表现为引起右束支传导阻滞原发病的症状,如冠心病的症状,如心悸、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等,其治疗则主要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该病一般预后良好。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是否常见: 是 并发疾病: 有可能会增加猝死的风险 治疗周期: 长期治疗 临床症状: 无症状或出现胸闷、气短、心悸 好发人群: 冠心病患者、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肌病患者 鉴别诊断: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肌梗死 常用检查: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光片 疾病分类目前临床上常分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和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该病可单独存在于正常人身上,也常和其他心血管病等疾病共存。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可见于无心脏病的健康人,通常无病理意义,即正常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会对其有影响。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束支传导阻滞中的一种类型,束支的传导时间差别超过40毫秒以上,延迟传导一侧的心室就会被对侧传导过来的激动所激动,从而表现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病因右束支传导阻滞多见于右侧心脏受累的疾患,以及心肌缺血、传导系统慢性退行性变的患者身上,而一些正常人也可出现。所以,右束支传导阻滞不一定是病理性的。
主要病因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常出现于先天性心血管畸形、部分冠心病及心肌病、部分慢性肺部疾患,轻度的右心室肥厚或扩张等情况。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患者绝大多数有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钾血症、Lev病、Lenegre病或经过心脏直视手术等。
右束支传导阻滞是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可见于正常人,以儿童和青年人较多,以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较常见,约1%的正常青年人有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在器质性疾病中常见于房间隔缺损等先天性心脏病或高血压性心脏病。
好发人群本病常见于有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等疾病的患者。
症状右束支传导阻滞属于心内科常见疾病,单纯存在往往没有症状,出现症状往往是导致本病出现的原发病症状。
典型症状患者多无明显典型的症状,且多数是无症状的。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因为原发病导致的,如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双分支或三分支阻滞时,其症状多表现在引起右束支传导阻滞原发病的症状,如冠心病者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时则会出现胸闷、气短、心悸等。
并发症由于单纯的右束支传导阻滞多数无症状,且很少引发血流动力学的异常,故并发症少见,但是因某疾病出现双分支或三分支阻滞时,即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或右束支传导阻滞与左束支传导阻滞交替出现等时,则有可能会增加猝死的风险,但是什么时候出现或能否出现没法确定。
就医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多数没有症状,患者往往不知道自己患有该病,常常是在体检或者得了其他疾病进行检查时发现该病。在有心肌梗死或心肌炎等的患者在出现两分支或三分支传导阻滞时,要定期复查心电图,如有不适立即就诊。
就医指征平时身体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眼睛黑蒙、晕厥等任一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如因体检心电图发现右束支传导阻滞可到医院就诊,需在心内科医生的综合评估下给与相应的意见,如果患者既往没有右束支传导阻滞,而是新出现的右束支传导阻滞,要给予重视。
如果患者既往是右束支传导阻滞,其后右束支传导阻滞与左束支传导阻滞交替出现,或右束支传导阻滞伴有左前分支或左后分支传导阻滞时应到心内科就医。
就诊科室多数患者考虑去心血管内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有无胸闷、气短、心悸、眼睛黑蒙、晕厥等症状?
既往做心电图检查发现有过异常吗?
既往心脏进行过哪些检查?
近期应用什么药物了吗?
既往有无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肺栓塞等疾病?
需要做的检查心电图
诊断右束支传导阻滞最常用的诊断方法,同时往往能发现患者有无心肌缺血等改变。
心脏超声
能方便快捷准确了解心腔的大小、心瓣膜情况和心脏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有无先天性心脏病等,从而有助于对引起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血管疾病进行诊断。
胸部X光片
有助于肺部疾病的发现,以及引起右束支传导阻滞原因的判断。
诊断标准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检查,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QRS时限≥0.12秒;右胸V1、V2导联的QRS波呈rsR′、R′波粗钝,V5、V6导联qRS,S波显著宽大,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图形与上相似,但QRS时限<0.12秒。
鉴别诊断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心电图显示QRS时限≥0.12秒,V5、V6导联R波宽大,顶部有切迹或粗钝,其前方无q波。右胸V1、V2导联呈宽阔的QS波或rS波形,V5、V6导联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不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图形与上相似,但QRS时限<0.12秒,根据以上特点可以鉴别。
心肌梗死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通常不影响前壁、前间壁、前侧壁等心肌梗死的诊断,但影响正后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图形。下壁心肌梗死图形可受到轻微影响,假阳性率约为3%。当正后壁心肌梗死扩展到下壁和前侧壁时,V4~V6、I及II、III、aVF导联的R波异常消失,而出现病理性Q波等心电图改变是一项可靠的诊断指标。肺心病伴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时,V1、V2、II、III、aVF导联可出现Q波,此与肺心病的右心室肥大有关,而非心肌梗死所致的Q波,据此可以鉴别。
对于无症状的右束支传导阻滞不用治疗,定期观察。如果由于右束支传导阻滞或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发其他疾病导致晕厥等情况时,可以考虑心脏起搏器治疗,同时针对不同的原发病进行对症治疗。
治疗周期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需要进行长期治疗。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通常无病理意义,保持观察即可。 药物治疗如果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没有不适症状,可以不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引起该病的病因及原发病进行治疗,如冠心病引起的,则可应用倍他乐克、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治疗;如为高血压引起的,则可应用降压药,如络活喜、缬沙坦等。
手术治疗如果由于右束支传导阻滞或右束支传导阻滞伴发其他疾病导致晕厥等情况时,可以考虑心脏起搏器治疗,单纯的右束支传导阻滞多数是无症状的,常常不需要治疗。
预后单独存在的右束支传导阻滞通常预后良好,往往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该疾病,对于没有明显症状的患者无需治疗,一般对患者的寿命影响不大。
能否治愈右束支传导阻滞往往会长期存在,此病单独存在时预后良好。合并有明确器质性心脏病的室内阻滞患者,其预后与损害的广泛程度及心室功能有关。
能活多久对于只是单独患有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人群,其寿命常常与正常人的平均寿命相似。
复诊对于已诊断右束支传导阻滞、但又没有症状的患者不用长期反复复诊,但是对于新出现的右束支传导阻滞要短期进行复诊,或者右束支传导阻滞进展,如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应立即复诊。在临床上复诊往往见于导致该病的原发病的病情变化时,如冠心病患者有右束支传导阻滞,在用药治疗冠心病时,冠心病的症状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或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也应定期复诊,以便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定期系统的综合评估。
饮食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本身饮食没有特殊要求,平时清淡饮食,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低盐、低脂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戒烟、限酒等。
饮食调理平时可以进食以瘦肉、禽肉、鱼、豆制品为主的低动物脂肪性食物,以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为平时食用油,多吃苹果、香蕉、樱桃等新鲜的水果,多吃新鲜的绿叶蔬菜,少吃咸菜、泡菜等高盐食物,每日钠的摄入量<3g/d,减少浓茶、咖啡等的摄入,有规律的三餐饮食,避免过饱、过饥。
护理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本身常常没有症状,不需要特殊或一般的护理,但是当引起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原发病出现症状时,需避免情绪过分激动,避免劳累,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日常护理合理安排日常的工作、生活,保持乐观的心态,适当参加室外活动,避免熬夜,避免或减少嘈杂的环境,避免身心压力过大等。
病情监测对于单独存在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多数长期没有症状,因此不用频繁的进行病情监测,可定期复查心电图,如果出现心悸、气短、晕厥等,无论是否为该病导致的,都应进行病情监测。
特殊注意事项当患者出现了与右束支传导阻滞相关的症状时,如心悸、胸闷、气短、晕厥甚至阿斯综合征时,考虑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能加重,并有进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可能,可能涉及到心脏起搏器的治疗。同时对于引起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原发病,当其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加重时,也必须要重视。
预防右束支传导阻滞的预防主要在病因、原发病的控制与管理,如冠心病心肌缺血、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的管控,同时一部分正常人也可以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所以说右束支传导阻滞并不一定是病理性,故对于正常人群,通过减少外界环境刺激,减轻工作压力等情况,可能有一定的预防意义。
早期筛查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右束支传导阻滞简单、有效的确诊方法,因此是该病筛查的主要手段,对于易导致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原发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心电图不但能进行该病的早期筛查,还能对引起右束支传导阻滞原发病的其他情况做出评估,如有无心肌缺血,有无左室肥厚、心房的增大等。
预防措施避免工作过于紧张、压力过大,劳逸结合,多参加户外的活动。
生活作息要有规律,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浓茶、浓咖啡,戒烟、限酒等。
同时注重可能引起右束支传导阻滞原发病的控制与管理,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04.
[2]王建安,王辰.内科学八年制[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夏宏器,邓开伯编著.心律失常临床诊疗手册[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491.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