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鳞癌
肺鳞癌是肺癌的组织病理学分类中的一种,是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病理学分类,发病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确。肺鳞癌是我国最主要的肺癌类型,好发于老年男性,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通常中早期患者可行手术治疗,晚期患者死亡率较高。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胸外科、肿瘤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squamouscelllungcarcinoma 疾病别称: 肺鳞状上皮细胞癌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存在一定的遗传易感性 并发疾病: 上腔静脉综合征、胸腔积液、癌性发热、骨转移疼痛 治疗周期: 早期患者可短期治愈,中晚期患者需要终身治疗 临床症状: 发热、咳嗽、痰中带血、咯血、胸痛 好发人群: 老年男性、长期吸烟者 常用药物: 顺铂、吉西他滨、紫杉醇、多西他赛、培美曲塞 常用检查: 胸部X线影像学检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ET-CT)、支气管镜检查、针吸细胞学检查、开胸肺活检 疾病分类按照分化程度进行分类:
角化型
角化型肺鳞癌恶性度比较高,而高低分化主要与正常成熟组织的细胞形态相比较。形态越接近正常组织细胞,分化程度越高,恶性程度越低。
非角化型
非角化型鳞癌是鳞状细胞癌的一种组织类型,属于中度分化,比角化型鳞癌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
按照解剖学分类:
中央型肺癌
肺鳞癌以中央型肺癌多见,并有向管腔内生长的倾向,早期常引起支气管狭窄导致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癌组织易变性、坏死,形成空洞或癌性肺脓肿。鳞癌最易发生于主要支气管内,发展成息肉或无蒂肿块,阻塞管腔引起阻塞性肺炎。
周围型肺癌
肺鳞癌有时也可发展成周围型,倾向于形成中央性坏死和空洞。
按照疾病分期进行分类:
Ⅰ期属于早期,肿瘤位于肺组织中,尚未转移。
Ⅱ期属于中期,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肺门附近淋巴结。
Ⅲ期属于中晚期,癌细胞已经转移到纵隔或肺外淋巴结。
Ⅳ期属于晚期,肿瘤出现胸膜转移、胸腔积液或全身多处转移,如肝、脑、骨等。
病因肺鳞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临床认为可能与吸烟、职业致癌因子、空气污染、电离辐射、遗传与基因突变等多种因素有关。
主要病因 肺鳞癌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吸烟
大量研究表明,吸烟是肺癌死亡率进行性增加的首要原因。烟雾中的尼古丁、亚硝胺和少量放射性元素等均有致癌作用,尤其易致鳞状上皮细胞癌和未分化小细胞癌。与不吸烟者比较,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危险性平均高9~10倍,重度吸烟者至少可达10~25倍。吸烟量与肺癌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量效关系,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吸烟累积量越大,肺癌发病率越高。
职业致癌因子
已被确认的致人类肺癌的职业因素包括石棉、铬、镍、煤焦油、芥子气、三氯甲醚、烟草的加热产物以及铀、镭等放射性物质衰变时产生的氮和氮子气,电离辐射和微波辐射等。这些因素可使肺癌发生危险性增加3~30倍,接触石棉者的肺癌、胸膜和腹膜间皮瘤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潜伏期可达20年或更久。
空气污染
包括室内小环境和室外大环境污染。室内被动吸烟、燃烧燃料和烹调过程中均可产生致癌物。有资料表明,室内接触煤烟或其不完全燃烧物为肺癌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对女性腺癌的影响较大。烹调时加热所释放出的油烟雾也是不可忽视的致癌因素。
电离辐射
大剂量电离辐射可引起肺癌,不同射线产生的效应也不同,如在日本广岛原子弹释放的是中子和α射线,长崎则仅有α射线,前者患肺癌的危险性高于后者。
饮食与营养
一些研究已表明,较少食用含胡萝卜素的蔬菜和水果,肺癌发生的危险性升高。血清中,胡萝卜素水平低的人,肺癌发生的危险性也高。流行病学研究也表明,较多地食用含β胡萝卜素的绿色、黄色和桔黄色的蔬菜和水果,可减少肺癌发生的危险性,这一保护作用对于正在吸烟的人或既往吸烟者特别明显。
遗传和基因改变
经过长期探索和研究,现在已经逐步认识到肺癌可能是一种外因通过内因发病的疾病。与肺癌关系密切的癌基因主要有ras和myc基因家族、c-erbB-2、bcl-2、c-fos以及c-jun基因等。
诱发因素美国癌症学会将结核列为肺癌的发病因素之一,有结核病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10倍,其主要组织学类型是腺癌。此外,病毒感染、真菌毒素等,对肺癌的发生可能也起一定作用。
流行病学目前肺鳞癌是常见的肺癌类型,既往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其发病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存在地域差异,我国东部最高,其中中部、西部相对较低。
长期抽烟的人,尤其是每天抽烟超过一包,也就是20支,连续20年人群。
老年男性,老年男性机体免疫力弱,体内对于癌变基因的清除能力弱,且男性吸烟人数高于同龄的女性。
常年生活在二手烟环境下、空气不好,经常接触雾霾,这部分人群也是容易得肺病,尤其是肺癌。
症状肺鳞癌的临床表现与肿瘤大小、发展阶段、所在部位、有无并发症或转移有密切关系。5%~15%的患者无症状,仅在常规体检、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其余的患者可或多或少表现与肺癌有关的症状与体征,分为早期症状和晚期症状。
早期症状早期肺鳞癌一般无症状,又称无症状期,短则数月,长则几年,因人而异,此时患者一般很少就医,所以临床上较难发现。部分患者早期症状为干咳,常为无痰或少痰的刺激性干咳。胸痛、低热、咳血等一般呼吸道症状,与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容易混淆,很难引起注意。
中期症状咳嗽
肺鳞癌因长在支气管、肺组织上,通常会产生呼吸道刺激症状而发生刺激性咳嗽。
低热
肿瘤堵住支气管后,往往有阻塞性肺叶存在,肺鳞癌的中期程度不一,轻者可能仅有低热,重者可出现高热,用药后可暂时好转,但很快复发。
胸痛
早期肺鳞癌患者胸痛症状较轻,中期患者症状加重,主要表现为闷痛、隐痛、部位不一定,与呼吸活动关系并无一致性。
痰中带血
肿瘤炎症导致组织坏死、毛细血管破损时会有少量出血,往往与痰液相混,呈间歇性或断续性出现。
晚期症状呼吸困难
肿瘤向支气管内生长,或转移到肺门淋巴结致使肿大的淋巴结压迫主支气管或隆突,或引起部分气道阻塞时,可有呼吸困难、气短、喘息,偶尔表现为喘鸣,听诊时可发现局限或单侧哮鸣音。
体重下降
消瘦为恶性肿瘤常见症状之一。肿瘤发展到晚期,由于肿瘤毒素和消耗以及感染、疼痛所致食欲减退,可表现消瘦或恶病质。
胸水
约1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胸水,通常提示肿瘤转移累及胸膜或肺淋巴回流受阻。
声音嘶哑
癌肿直接压迫或转移至纵隔淋巴结压迫喉返神经,可发生声音嘶哑。
咽下困难
癌肿侵犯或压迫食管,可引起咽下困难,尚可引起气管-食管瘘,导致肺部感染。
其他症状肥大性肺性骨关节病
常见于肺癌,也见于局限性胸膜间皮瘤和肺转移癌。多侵犯上、下肢长骨远端,发生杵状指和肥大性骨关节病。
男性轻度乳房发育和增生性骨关节病
合并异位促性腺激素的肺癌不多,大部分是大细胞肺癌,导致男性轻度乳房发育和增生性骨关节病。
厌食、恶心、呕吐和体重减轻及精神变化
不适当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可引起厌食、恶心、呕吐等水中毒症状,还可伴有逐渐加重的神经并发症。高钙血症可由骨转移或肿瘤分泌过多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引起,常见于鳞癌。患者表现为嗜睡、厌食、恶心、呕吐和体重减轻及精神变化,切除肿瘤后血钙水平可恢复正常。
并发症上腔静脉综合征
临床常见的急症,可呈急性或亚急性发作。肿瘤侵犯或压迫是引发上腔静脉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其中肺癌占70%左右。
胸腔积液
肺癌患者如果出现胸腔积液大多表明其病情已经进入中晚期,并且直接影响肺癌患者的心肺功能和生存期,预后较差。
癌性发热
癌性发热是与肺癌有直接关系的一种非感染性发热,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往往无效,如果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可能加重患者体能消耗以及全身衰竭,加重病情,加速死亡。
骨转移疼痛
约30%~70%的肺患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发生骨转移,其所引起的疼痛症状将直接影响到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就医肺鳞癌患者早期无症状,很难早期就诊,易引起各种并发症。因此,当患者出现刺激性干咳、低热、胸痛,甚至痰中带血时,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进行胸部影像学、核磁共振等检查项目,以进行判断。另外,还需与肺炎、肺结核、肺脓肿进行鉴别。
就医指征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须及时就医:
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咯血、乏力和发热等症状。
不明原因、反复出现喘鸣,不断加重的胸闷、憋气等症状。
除外减肥等个人因素外,短期内体重下降。
体检时疑似肿瘤的情况。
就诊科室当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到呼吸科就诊。
当确诊为肺癌时,可到胸外科、肿瘤科及相关科室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喘息等)
症状发现了多长时间?
是否定期体检,上一次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是多久前?
是否有吸烟史?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是否有肿瘤家族史?
需要做的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
是发现肿瘤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可通过正侧位X线胸片和胸CT发现肺部阴影。
磁共振显像
与CT相比,在明确肿瘤与大血管之间的关系上有优越性,而在发现小病灶(<5mm)方面则不如CT敏感。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
利用肿瘤细胞摄取放射性核素与正常细胞之间的差异,进行肿瘤定位、定性和骨转移诊断。常用方法为放射性核素肿瘤阳性显像和放射免疫肿瘤显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ET-CT)
PET-CT扫描对肺癌的敏感性可达95%,特异性可达90%,对发现转移病灶也很敏感,但对肺泡细胞癌的敏感性较差,评价时应予考虑。
痰脱落细胞检查
如果痰标本收集方法得当,3次以上的系列痰标本可使中央型肺癌诊断率提高到80%,周围型肺癌诊断率达50%,但是有很多因素可影响其准确性。
支气管镜检查
对诊断、确定病变范围、明确手术指征与方式有帮助。可见的支气管内病变,其刷检诊断率可达92%,活检诊断率可达93%。
针吸细胞学检查
可经皮或经支气管镜进行针吸细胞学检査,还可在超声波、X线或CT引导下进行。目前常用的主要为浅表淋巴结和经超声波引导针吸细胞学检查。
纵隔镜检查
纵隔镜检査是一种对纵隔转移淋巴结进行评价和取活检的创伤性手术。它有利于肿瘤的诊断及TNM分期。
胸腔镜检查
主要用于确定胸腔积液或胸膜肿块的性质。
开胸肺活检
若经痰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和针刺活检等项检查均未能确立细胞学诊断,则考虑开胸肺活检,但必须根据患者的年龄、肺功能等仔细权衡利弊后决定。
肿瘤标记物检查
目前研究表明,一些特异性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时,对肺癌的诊断和对某些肺癌的病情监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诊断标准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综合评价即可做出诊断。
主要病因
存在吸烟、职业致病因子、电离辐射等病因。
临床表现
出现咳嗽、痰中带血、发热、胸痛、短时间内体重减轻等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查
胸部X线或CT存在肺部占位,且排除胸部感染性炎症的可能。
PET-CT扫描结果提示肺癌,PET-CT对肺癌的敏感性可达95%,特异性可达90%,对发现转移病灶也很敏感。
肺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指标升高明显,其具有提示作用。
病理学是诊断肺鳞癌的金标准,可以根据肿瘤的情况选择相适应的方法,例如在CT引导下,经肺穿刺活检,若存在淋巴结转移,行淋巴结的活检或者穿刺。存在胸水的患者可行胸腔穿刺术,确认是否为癌性胸水;中央型肺鳞癌可行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下取病理,送检病理,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肺结核
肺结核球
多见于年轻患者,病灶多见于结核好发部位,如肺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一般无症状,病灶边界清楚、密度高,可有包膜,有时含钙化点,周围有纤维结节状病灶,多年不变。
肺门淋巴结结核
易与中央型肺癌相混淆,多见于儿童、青年,多有发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结核菌素试验常阳性,抗结核治疗有效。肺癌多见于中年以上成人,病灶发展快、呼吸道症状比较明显,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应与弥漫性肺泡细胞癌鉴别。通常栗粒型肺结核患者年龄较轻,有发热、盗汗等全身中毒症状。X线影像表现为细小、分布均匀、密度较淡的栗粒样结节病灶。
肺炎
若无毒性症状,抗生素治疗后肺部阴影吸收缓慢,或同一部位反复发生肺炎时,应考虑到肺癌可能。肺部慢性炎症机化,形成团块状的炎性假瘤,也易与肺癌相混淆。但炎性假瘤往往形态不整、边缘不齐、核心密度较高,易伴有胸膜增厚,病灶长期无明显变化。
肺脓肿
起病急,中毒症状严重,多有寒战、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等症状。影像学可见均匀大片状炎性阴影,空洞内常见较深液平。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癌性空洞继发感染,常为刺激性咳嗽、反复痰中带血,随后出现感染、咳嗽加剧。
治疗对于肺鳞癌的治疗,建议早发现、早诊治,且遵循科学化和个体化原则进行,即根据患者的状态、肿瘤分期进行。如肺鳞癌中早期患者主要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晚期患者以化疗为主,辅以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治疗周期 患者需要终身治疗。 药物治疗化学药物
联合化学药物治疗可增加生存率、缓解症状以及提高生活质量,可达30%~40%的部分缓解率,近5%的完全缓解率,中位生存期为9~10个月,1年生存率为40%。因此,若患者行为状态评分W2分,且主要器官功能可耐受,可给予化疗。
常见的药物有顺铂、卡铂、长春瑞宾、吉西他滨、紫杉醇、多西他赛和培美曲塞等。目前一线化疗推荐治疗方案为含铂两药联合化疗,如紫杉醇+卡铂、多西紫杉醇+顺铂,或长春瑞宾+顺铂、吉西他滨+顺铂等。
分子靶向药物
是以肿瘤细胞具有的特异性(或相对特异)的分子为靶点,应用分子靶向药物特异性阻断该靶点的生物学功能,从分子水平来逆转肿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甚至肿瘤消退的目的。
对于可耐受手术的Ⅰa、Ⅰb、Ⅱa、Ⅱb期患者首选手术。对于Ⅲa期,若患者的年龄、心肺功能和解剖位置合适,也可考虑手术。术前化疗可使许多原先不能手术者降期而可以手术,胸腔镜电视辅助胸部手术主要适用于Ⅰ期肺癌患者,也可用于肺功能欠佳的周围型病变的患者。
放射治疗如果患者的原发瘤阻塞支气管引起阻塞性肺炎、上呼吸道或上腔静脉阻塞等症状,应考虑放疗。也可对无症状的患者给予预防性治疗,防止胸内病变进展。
中医治疗祖国医学有许多单方及配方,在肺癌的治疗中可与西药治疗起协同作用,减少患者对放疗、化疗的反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在巩固疗效、促进、恢复机体功能中起到辅助作用。
其他治疗转移灶治疗
伴颅脑转移时可考虑放疗。术后或放疗后出现的气管内肿瘤复发,经纤维支气管镜给予激光治疗,可使80%~90%的患者缓解。
预后肺鳞癌的预后取决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期患者及时治疗,预后较好,晚期患者治疗不及时,预后较差。
能否治愈少数中早期患者可通过手术治疗结合根治性放疗及根治性综合治疗得到治愈,但是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多数患者发现为晚期,无法治愈,故存活率较低。
能活多久由于早期诊断不足致使肺鳞癌预后差,86%的患者在确诊后5年内死亡,只有15%的患者在确诊时病变局限,5年生存率可达50%。随着以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和放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进展,近30年肺癌总体5年生存率几乎翻了一倍。
复诊1.手术治疗结束后前3年,3~6个月复查一次。
2.手术治疗结束后第4~5年,每年复查一次。
3.治疗结束5年以上,每年复查一次。
饮食肺鳞癌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也需要注意饮食,维持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食物。对于一些不利于康复的食物,肺鳞癌患者应该避免食用,以防造成健康隐患。
饮食调理宜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有油菜、西红柿、小白莱、韭莱、山楂、猕猴桃及柠檬等。
忌吃辛辣、油腻食物,忌吃冷、硬食物。
食用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等,食用易消化的食物。
护理目前对于肺鳞癌患者的护理主要在于对症,如咳嗽者需要保证水分摄入,多喝水;如长期卧床者需要在受压处垫气圈,以防褥疮的发生。另外,患者还需要注意皮肤卫生,以防加重皮肤破溃,进而感染。
日常护理保证水分摄入,每天饮水1500ml以上。其可以保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有利于病变黏膜的修复,也有利于痰液的稀释和排出。
褥疮预防:肺癌晚期患者营养状况一般较差,有时合并全身水肿,极易产生褥疮,且迅速扩展、难以治愈,预防褥疮发生尤为重要。需要减轻局部压力,按时更换体位,可在身体易受压部位用气圈、软枕等垫起,以避免长期受压。
保持皮肤清洁,尤其对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对已破溃皮肤应用烤灯照射,保持局部干燥。
病情监测积极监测病情变化,如有任何不适,积极就诊。
心理护理肺鳞癌病人一般会出现恐惧、焦虑等心理症状,也常常会出现孤独、冷漠等情绪。这时家属一定要用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给其创造出一个温暖的环境。需要多多鼓励、关心患者,时刻关注肺鳞癌的治疗方法。
家人或者朋友在生活中一定要随时关注患者情绪,及时开导,防止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在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在生活中要做好护理。
特殊注意事项患者关注自身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及时随诊,积极学习肺癌相关知识,调整心态。
预防避免接触与肺鳞癌发病有关的因素,如吸烟和大气污染,加强职业接触中的劳动保护,可减少其发病危险。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肺鳞癌化学预防措施,不吸烟和及早戒烟可能是预防肺鳞癌的最有效方法。
早期筛查40岁以上长期重度吸烟者或有危险因素接触史者应该每年体检,特别是低剂量CT筛查。对有任何可疑肺癌症状的患者及时进行排除检查,应重点排查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或有下列可疑征象者:
无明显诱因的刺激性咳嗽持续2~3周,治疗无效;
原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咳嗽性质改变;
短期内持续或反复痰中带血或咯血且无其他原因可解释;
反复发作的同一部位肺炎,特别是肺段性肺炎;
原因不明的肺脓肿,无中毒症状、无大量脓痰、无异物吸入史,抗炎治疗效果不显著;
原因不明的四肢关节疼痛及杵状指(趾);
影像学提示局限性肺气肿或段性、叶性肺不张;
孤立性圆形病灶和单侧性肺门阴影增大;
原有肺结核病灶已稳定而形态或性质发生改变;
无中毒症状的胸腔积液,尤其是呈血性、进行性增加者。
预防措施增强体质、积极锻炼、避免劳累、防止感冒。
戒烟、保持良好的作息、健康饮食。
接种流感疫苗及肺炎疫苗,可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改善生活卫生环境,出门佩戴口罩。
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中老年人群增强防癌意识、积极学习相关健康知识、定期体检。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呼吸系统疾病.内科学[M].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
[2]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8版)[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8,30(12):793-824.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