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

概述

乳腺炎是由于乳腺导管阻塞、乳汁淤积、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常见于哺乳期妇女,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乳房肿胀、疼痛甚至脓肿,还有的表现为慢性乳房肿块,症状较重会导致乳房剧痛,哺乳期乳腺炎可能导致哺乳期被迫缩短,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

乳腺炎

就诊科室: 乳腺外科、普通外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Mastitis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无 治疗周期: 7天~1个月,或可持续数年 临床症状: 高热、寒战、乳房疼痛、肿胀甚至脓肿 好发人群: 产后哺乳期妇女、先天性乳头凹陷患者、感染棒状杆菌患者、不注意个人卫生患者 常用药物: 青霉素、苯唑西林钠、甲硝唑 常用检查: 体格检查、乳腺彩超、钼靶X线检查 疾病分类

乳腺炎根据疾发病时间及临床表现分为哺乳期乳腺炎和非哺乳期乳腺炎。非哺乳期乳腺炎又包括浆细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

哺乳期乳腺炎

患者多为产后哺乳期妇女,尤其以初产妇多见,经产妇少见,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

非哺乳期乳腺炎

包括浆细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多为处于非哺乳期女性,目前病因不明,临床也称慢性乳腺炎。

浆细胞性乳腺炎

为最常见的哺乳期乳腺炎,多由于乳腺导管分泌物异常增多,刺激乳腺导管扩张,使分泌物溢出导管外,从而引发的非细菌性炎症性病变。

肉芽肿性乳腺炎

临床相对少见,主要病理表现是乳腺慢性炎症,主要侵犯乳腺小叶,又称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多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分泌的乳汁刺激引起。

病因

乳腺炎大多为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主要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哺乳期乳汁不能排尽,蓄积引起乳腺导管阻塞,金黄色葡萄球菌大量繁殖引起急性乳腺炎。

主要病因

哺乳期乳腺炎

乳汁蓄积

哺乳期奶水丰富,哺乳时未能排尽,导致乳腺导管阻塞,容易滋生细菌引起炎症反应。哺乳期乳腺小叶及导管膨胀、扩张,分泌物外溢至小叶结缔组织内引起局部超敏反应,形成小叶肉芽肿性炎症。

乳头皴裂

喂养时宝宝吮吸乳头引起乳头皴裂,没有做好乳房护理,引起继发感染。

先天乳头凹陷

由于发育不良,乳头会诱发局部乳管周围炎细胞浸润,继发细菌感染。

非哺乳期乳腺炎

发病原因尚未明确,目前认为引发浆细胞性乳腺炎主要与乳管阻塞、细菌感染、吸烟史(包括二手烟)、乳头内陷等因素有关。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发生与泌乳因素、感染因素相关,其他可能的因素还包括创伤、体内激素水平、口服避孕药物等。

诱发因素

乳房污染,如用手抓挠乳房导致乳房细菌感染,诱发乳腺炎。

穿戴过紧的内衣,影响乳房的血液循环,容易引发乳腺炎。

流行病学

急性乳腺炎占乳腺感染性疾病的75%,产后妇女急性乳腺炎发病率达9.5%~16%。非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组发生在非哺乳期、病因不明、良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以浆细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发病率最高,约占乳腺良性疾病的1.41%~5.36%。

好发人群

产后哺乳期妇女

产后自身体抗力降低、育儿疲惫、乳汁丰富,可出现乳汁蓄积,宝宝吮吸乳头可出现乳头皴裂,容易感染。

先天性乳头凹陷者

发育不良乳头会诱发局部乳管周围炎细胞浸润,继发细菌感染。

感染棒状杆菌者

感染棒状杆菌后,会触发某种机制产生自身免疫反应,加速乳腺小叶破坏。

不注意个人卫生者

宝宝吮吸乳头可引起乳头皴裂,不注意个人卫生,没有认真清洗乳房,可引起继发感染。

症状

乳腺炎的典型症状是寒战、高热、乳房肿胀、疼痛甚至脓肿,还有的患者表现为慢性乳房肿块。大多数病人都有明显的乳房疼痛,少数只表现为无意中触及乳房肿块。

典型症状

哺乳期乳腺炎

疾病初期的乳腺炎患者可表现为乳房胀痛、皮温增高,伴有压痛,乳房某一部位出现边界不清的硬结。若乳腺炎急性发病,可有寒战、高热,通常为持续高热、体温波动小,乳房肿胀、疼痛甚至脓肿。

非哺乳期乳腺炎

肉芽肿性乳腺炎

乳腺局部肿块伴疼痛较常见,常表现为乳房一侧疼痛性肿块,发病初期局部肤色、温度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约有37%患者形成脓肿,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发热、寒战、皮疹等全身症状。

浆细胞性乳腺炎

乳腺肿痛、肿块形成、腋下有肿大的淋巴结。

并发症

乳腺炎如治疗不及时,病情严重者细菌感染入血可出现菌血症,出现高热、恶心、头晕甚至昏迷,或出现乳腺囊肿,表现为感染部位的肿块坚硬、疼痛。

就医

乳腺炎是乳房组织感染导致的,如果患者出现乳房的红、肿、热、痛,局部肿块、脓肿形成、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等,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治疗。

就医指征

哺乳期妇女出现高热、乳房肿胀,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发现乳房疼痛、肿胀,高度怀疑乳腺炎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乳腺炎的患者,若疼痛加剧、乳房肿胀明显、乳房变硬或者肿胀部位有波动感,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大多数患者优先考虑去乳腺外科就诊,也可去普通外科进行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乳房疼痛持续多久了?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高热、乳房肿胀等)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哺乳情况怎么样?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可通过视诊和触诊观察有无肿块、有无乳汁蓄积、乳头异常溢出液、乳房肿胀、腋下有无肿大淋巴结等判断是否为乳腺炎。

血常规

通过血常规可检测到是否存在感染,出现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升高。

乳腺彩超

超声检查明确乳房肿胀情况,如果有明显的脓肿,还可以在超声引导下切开引流。

钼靶X线检查

适用于因乳腺肿块、乳头溢液、乳腺皮肤异常、局部疼痛或肿胀就诊的患者,可作为鉴别乳腺炎与乳腺癌的依据。

组织病理学检查

可帮助诊断非哺乳性乳腺炎的类型,可以用来鉴别乳腺乳腺炎与癌。

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可用乳汁或抽到的脓液进行培养,明确病原体种类,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乳管镜检查

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的特点,是乳头溢液病因诊断的首选手段。

其他检查

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催乳素等指标,有助于病因的明确。

诊断标准

典型乳腺炎症状

寒战、高热、乳房疼痛、肿胀或是慢性乳房硬结、腋下有肿大淋巴结即可确诊。

乳腺彩超

能够对肿块的性质作出判断,对于疑似乳腺炎的患者,乳腺超声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鉴别诊断

炎性乳腺癌

炎性乳腺癌和哺乳期乳腺炎共同的表现是乳房红肿热痛。不同点是炎性乳腺癌的皮肤改变较广泛,往往累及整个乳房,而哺乳期乳腺炎炎症较局限。哺乳期乳腺炎常有寒战、高热症状,而炎性乳腺癌通常无明显全身症状,而且炎性乳腺癌还会出现乳房瘙痒、乳房皮肤呈现凹凸不平的橘皮样,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多正常,可通过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进行鉴别。

糖尿病性纤维乳腺病

患者病变多为双侧无痛性包块,常合并有长期胰岛素依赖糖尿病或甲状腺疾病史,彩超表现为低回声包块,伴有后方显著声影。而哺乳期乳腺炎形成脓肿时,表现为无回声区,周边可看到高回声脓腔壁。根据病史及辅助检查可对二者进行鉴别。

乳房结核

乳房结核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形成的脓肿可导致乳房瘘管形成,容易与非哺乳期乳腺炎混淆。但乳房结核能伴有肺结核的症状,如低热、盗汗等,进行结核杆菌培养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进行鉴别。

乳管内乳头状瘤

乳管内乳头状瘤多表现为乳头溢液和乳腺肿块,和浆液性乳腺炎的症状类似,通过乳管镜可直接观察溢液乳管的上皮及管腔内情况,并可进行活检,所以可通过乳管镜及病理学检查对二者进行鉴别。

治疗

乳腺炎的治疗首先是消除诱因,选择局部或全身应用抗菌药物,根据病人的病情决定疗程长短。如果乳房有脓肿或者肿块,还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 单纯急性乳腺炎一般治疗7天左右,病情较重可以持续1个月。 一般治疗

了解乳腺炎存在的诱因并及时消除,比如排尽乳房中的乳汁,做好乳房护理。

药物治疗

哺乳期乳腺炎

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初期可选用青霉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首选,或用耐金葡球菌β-内酰胺酶的苯唑西林钠,若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应禁用可改为红霉素。因抗菌药可通过乳汁而影响婴儿的健康,因此,应避免使用四环素、氨基糖苷类、磺胺药和甲硝唑等药物。

非哺乳期乳腺炎

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非急性期,一般不采用药物治疗。而在病变急性期,应使用广谱抗生素联合甲硝唑控制炎症反应。

肉芽肿性乳腺炎以类固醇激素治疗为主,先用激素缩小病灶然后再手术治疗。类固醇激素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感染加重等。

手术治疗

哺乳期乳腺炎

对乳腺脓肿已形成者应尽早切开引流。

乳晕范围脓肿可沿皮肤与乳晕交界线作环状切开。

较深的脓肿,以乳头为中心作放射状切口,必要时可做两个切口作对口引流以保证引流通畅。

乳房后脓肿可沿乳房下缘作弧形切口,经乳房后间隙引流。

非哺乳期乳腺炎

出现乳房肿块或乳头溢液,需根据不同部位、肿块大小及患者对乳房外观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对皮肤未破溃、脓液稀薄、单发小脓肿(直径<3cm)的乳腺炎在彩色超声引导下行脓肿穿刺冲洗术治疗。未破溃、多分隔、较大脓肿或脓液黏稠的应用置管冲洗引流术,采用脓肿切开病变组织切除加切口闭合冲洗引流为主要治疗手段。

瘘管型,本型唯一可靠的方法是手术切除瘘管及周围部分正常组织,如果瘘管口周围皮肤红肿、瘘口有脓液流出时不宜急于手术,应先行抗感染治疗。一般给予抗革兰阳性球菌和厌氧菌的抗生素,待炎症控制后再行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

哺乳期乳腺炎可在中医指导下使用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的药物进行治疗。也可应用黄金散,黄金散在加热后疗效更佳,敷于患处,可以促进乳房局部和乳腺导管的血管扩张,缓解局部不适症状。

其他治疗

乳管镜冲洗可用于缓解浆细胞性乳腺炎所引起的乳管炎,一般需每周进行一次,冲洗频率应根据具体情况由医生决定,平均需治疗6~8次可缓解。

预后

乳腺炎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均可治愈,能够减轻或消除乳腺炎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

能否治愈

本病能治愈,部分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会出现反复感染的现象,较顽固。

能活多久

本病一般不会影响寿命。

复诊

哺乳期乳腺炎可完全治愈,病情好转后复查血常规,血象正常后无需继续复诊。非哺乳期乳腺炎可以半年或每年复查乳腺彩超。

饮食 饮食调理

乳腺炎患者一般无特殊饮食注意事项,乳腺炎与饮食相关性较小,维持正常饮食即可。如有服用药物,如中药等,注意忌食辛辣、发物,防止影响药效。

宜吃
鱼肝油 馒头 牛排 柿子 鱼油 红参 鹌鹑蛋 维生素C 西瓜 查看更多>
少吃
鸡心 糖果 皮蛋 甜的 狗肉 羊肉汤 羊肉串 海鲜 生姜 查看更多>
慎吃
鱼肉 羊肉 鸡汤 酸菜鱼 护理

乳腺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乳房卫生,保持干燥、洁净,避免继发感染,但不用过分紧张。

日常护理

口服用药

乳腺炎患者应了解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按照医嘱正确规范的服用。

日常清洁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做好乳房护理,可以用干净的湿毛巾擦拭乳房和乳头,以保持清洁卫生。

保证休息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身体恢复。

内衣选择

佩戴合适的内衣,避免过度挤压乳房。

病情监测

乳腺炎患者复诊时需检查血常规和乳腺彩超,明确是否还有炎症存在。

特殊注意事项

乳头皴裂的患者,哺乳时会有刺痛感,哺乳期乳腺炎如果病情较轻,治疗期间无需暂停哺乳,患者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要畏惧哺乳,哺乳可以使乳汁排空,有利于乳腺炎病情的好转。

预防

乳腺炎常与乳汁蓄积、感染有关,要注意排尽乳汁、做好乳房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乳房干燥是预防感染的主要措施。

早期筛查

对初次发生乳腺炎者应彻底治疗,避免形成慢性炎症。

预防措施

合理膳食、三餐规律、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可少食多餐。宜清淡饮食,低脂、少油、少糖、少盐,定时定量进餐。

哺乳期间做好乳头护理,勤换内衣,经常清洗擦拭乳头的毛巾。

每次哺乳后应将乳房吸空,若宝宝吸不完,可用吸奶器将两侧乳房吸空。

参考文献

[1]王森.非哺乳期乳腺炎手术治疗疗效评估[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2):105-106.
[2]张子毅,吴喜宏,王志刚等.浆细胞乳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新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05):597-598.
[3]刁岩,单昌友,赵阳等.头孢克洛配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白细胞介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9,14(10):1548-1550.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380.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