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破裂

概述

脾破裂又称脾损伤,是常见的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之一。尽管脾位于左上腹深部,受胸廓、腹肌及背部保护,但整个脾实质非常脆弱,稍受外力即容易发生破裂,是腹腔内最容易因外伤而发生破裂的脏器。脾破裂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为10:1,以20~40岁发病率最高,约占全部脾破裂患者的70%。

脾破裂

就诊科室: 急诊科、普外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Splenic rupture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失血性休克、腹腔感染 治疗周期: 1个月左右 临床症状: 面色苍白、腹痛、肌紧张、反跳痛 好发人群: 腹壁薄弱者 鉴别诊断: 肝破裂、急性胃肠炎 常用检查: 体格检查、血常规、腹腔穿刺术、腹腔灌洗术、X线检查 疾病分类

下面三类中前两种因被膜完整,出血量受到限制,故临床上并无明显内出血征象而不易被发现。如未被发现,可形成血肿而最终被吸收。

中央型破裂

破在脾实质深部。

被膜下破裂

破在脾实质周边部分。

真性破裂

破损累及被膜。在某些微弱外力的影响下,可以突然转为真性破裂,导致诊治中措手不及的局面。

病因

脾破裂病因主要以外伤为主,也可由慢性病理病变(如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等)引起,该类情况下脾更易破裂。

主要病因

外伤性破裂

由外界暴力的作用引起,如坠落、碰撞、冲击、挤压、拳打脚踢等钝性暴力。

自发性破裂

病理性肿大的脾脏,如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等,可因剧烈咳嗽、打喷嚏或突然体位改变等原因引起脾破裂。

医源性损伤

医源性损伤导致的脾破裂常由胃或左半结肠手术中对脾结肠韧带或胃脾韧带过分牵拉、手法探查时过于粗暴,或牵拉器官直接施压而引起。

诱发因素

自发性脾破裂都有诱因,如剧烈咳嗽、打喷嚏、突然体位改变等,可能会使已经有问题的脾脏发生破裂。

流行病学

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占20%~40%;在开放性损伤中,脾破裂约占10%左右。临床所见脾破裂,约85%是真性破裂。全脾切除术治疗脾损伤已有近200年的历史,而且效果较好,使脾损伤的死亡率由90%~100%降低至5%左右。

好发人群

腹壁薄弱者

受外伤时脾易被伤害到。

症状

脾破裂的症状因伤情不同而不同,患者可以无明显症状体征,也可出现重度休克甚至病危。本病可能并发失血性休克、腹腔感染等病症。

典型症状

腹腔内(或腹膜后)出血,包括面色苍白、脉率加快,严重时脉搏微弱。

可有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腹痛常呈持续性,一般较轻,多发生于中上腹部。

轻症患者也可无明显症状。

其他症状

外伤性脾破裂时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明显。有时患者血液刺激左侧膈肌可出现左肩牵涉痛,当深呼吸时疼痛加重,即克尔征。

并发症

脾脏储存血丰富,一旦破裂,出血量大就会造成失血性休克,脉率加快,血压不稳。

出血如不及时处理就会引起腹腔感染,神经系统损害、多器官功能障碍等。

就医

一旦在体检中发现脾破裂的体征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发现腹腔内(或腹膜后)出血、面色苍白、脉率加快等症状,高度怀疑脾破裂时,应及时就医。大多患者多考虑去急诊科就诊。本病要与肝破裂等疾病相鉴别。

就医指征

一旦在体检中发现脾破裂的体征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发现腹腔内(或腹膜后)出血、面色苍白、脉率加快等症状,高度怀疑脾破裂时,应及时就医。

出现血压降低,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甚至失血性休克,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症状较轻者可前往普外科就诊,而患者症状严重、存在失血性休克等,多考虑去急诊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什么时候发生的?

持续多长了时间?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面色苍白、脉率加快等)

最近是否有外伤史?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包括腹部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的程度及范围,是否有肝浊音界改变或移动性浊音,肠蠕动是否受抑制,直肠指检是否有阳性发现等。还应注意腹部以外部位有无损伤,尤其是有些火器伤或利器伤的入口虽不在腹部,但伤道却通向腹腔而导致腹部内脏损伤。

血常规

红细胞、血红蛋白与血细胞比容下降,表示有大量失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是机体对创伤的一种应激反应,对确定诊断意义不大。血淀粉酶或尿淀粉酶升高提示胰腺损伤或胃肠道穿孔,或是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但胰腺或胃肠道损伤未必均伴有淀粉酶升高。血尿是泌尿系损伤的重要标志,但其程度与伤情可能不成正比。

腹腔穿刺术和腹腔灌洗术

阳性率可达90%以上,对于判断腹腔内脏有无损伤和哪一类脏器损伤有很大帮助。

X线检查

胃右移、横结肠下移,胃大弯有锯齿形压迹(脾胃韧带内血肿)是脾破裂的征象。

超声检查

诊断脾的损伤,能根据脏器的形状和大小提示损伤的有无、部位和程度,以及周围积血、积液情况。

选择性血管造影

脾破裂时,动脉像的造影剂外漏、实质像的血管缺如及静脉像的早期充盈。

诊断标准

患者有外伤病史。

临床有内出血(如脸色苍白、脉率加快等)的表现。

腹腔诊断性穿刺抽得不凝固血液,说明是腹腔内出血,可考虑脾破裂。

实验室检查发现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进行性降低。

患者满足以上四点,即可确诊本病。

鉴别诊断

肝破裂

肝破裂在各种腹部损伤中占15%~20%,右肝破裂较左肝多见。肝、脾破裂的主要表现为腹腔内出血和出血性休克,脾破裂时血性腹膜炎所致的腹膜刺激征多不明显。但肝破裂后可能有胆汁进入腹腔,因此,腹痛和腹膜刺激征常较脾破裂者更为明显。肝破裂后,血液有时通过胆管进入十二指肠,患者出现黑便或呕血,需要进行腹部影像学检查(B超、CT等)进行鉴别,必要时需要剖腹探查。

急性胃肠炎

患者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但多有不洁饮食史,很多患者伴有腹泻。一般没有外伤史,无失血征象,影像学检查可以鉴别。

治疗

脾破裂的处理原则是“抢救生命第一,保脾第二”,一旦发现脾破裂的体征都需要积极处理,在不影响抢救生命的前提下,才考虑尽量保留脾脏。治疗以手术为主,且要及时治疗,一旦延误会有生命危险。

治疗周期 脾破裂患者的治疗周期在1个月左右。 一般治疗

脾损伤后具有自行止血的功能,有极好的愈合能力。即使有出血,脾脏损伤大多是与脾轴呈垂直的段间破裂。因此,损伤脾门的大血管较少见,即大多不与段间血管相连,短时间内即可自行停止。该治疗适宜以下人群,即单纯性脾破裂、年龄<50岁、非开放性损伤、伤后血流动力学稳定、临床症状逐渐好转。

手术治疗

脾修补术

适用于脾包膜裂伤或线形脾实质裂伤。轻微的损伤可用粘合剂止血,如效果不满意者采用修补术。手术的关键步骤是先充分游离脾脏,使之能提出至切口外,用无损伤血管钳或手指控制脾蒂血流,缝扎活动性出血点再缝合修补裂口。修补后的针眼渗血可用热盐水纱布压迫或敷以止血剂直至出血完全停止。

部分脾切除术

适用于单纯修补难以止血或受损的脾组织已失去活力,部分脾切除后有半数以上的脾实质能保留者。手术应在充分游离脾脏、控制脾蒂的情况下进行,切除所有失去活力的脾组织,分别结扎或缝扎各出血点,切面渗血用止血剂贴敷及热盐水纱布压迫直至完全停止,最后用带蒂大网膜覆盖。

全脾切除术

适用于脾脏严重破碎或脾蒂断裂而不适于修补或部分脾切除者。适当的手术前准备对抢救伴休克的伤员有重要意义。输入适量的全血或液体可提高伤员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若经快速输入600~800ml血液,血压和脉搏仍无改善者,提示仍有继续活动性出血,需在加压快速输血的同时紧急剖腹控制脾蒂。控制活动性出血后,血压和脉搏就能很快改善,为进一步手术处理创造了条件。在血源困难的情况下,可收集腹腔内积血,经过滤后回输补充血容量。

腹腔镜下外伤性脾切除

具有微创的优点,但其手术操作难度较大,主要是术中出血在腔镜下止血困难。采用手助式腹腔镜脾切除术易于显露手术视野,有效控制出血,可显著减小开腹创伤。

脾动脉栓塞术

具有创伤小、无需特殊麻醉、手术时间短,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等特点。但目前对于介入治疗脾破裂的指征和适应证尚未达成统一意见,脾栓塞后伴随的不反应也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原因之一。

预后

脾破裂的轻者愈合后一般恢复良好,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均可治愈,不影响寿命及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重者难以治愈。

能否治愈

脾破裂患者可以治愈。

能活多久

脾破裂患者轻者不影响寿命,重者短期内可死亡。

复诊

如出现腹痛、面色苍白要及时复查,可复查CT。

饮食 饮食调理

目前对于脾破裂患者无针对性饮食宜忌,但生活中注意均衡饮食,补充营养,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以清淡为主,有助于提高机体的耐受力,促进治疗。

护理

患者要注意卧床休息,应该对脾外伤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以消除紧张的心理,同时也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一定的心理预期。

日常护理

患者术后应注意卫生,防止继发感染。 

患者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适当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改善精神面貌。

保持患者生活环境安静、舒适,减少外界不良刺激。 

病情监测

严密观察病人的情况一般,及时发现其症状,若有腹痛、头晕、面色苍白症状时,及时就医。

注意病人的伤口护理,及时换药,以防感染。

心理护理

在患者进行治疗前,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缓解其心理压力,消除其紧张顾虑的心情。

预防

平时日常生活要注意安全,避免坠落、碰撞、冲击、挤压、拳打脚踢等钝性暴力。若出现腹痛、低血压等疑似脾破裂的情况,应及早进行腹腔穿刺。

早期筛查

有病理性脾肿大的患者可做超声筛查。

疑似脾破裂应及早进行腹腔穿刺,穿出不凝血可确诊有腹腔内出血。

预防措施

要养成良好的行车习惯。

加强体育锻炼预防。平时要多锻炼身体,通过锻炼身体,强化机体免疫能力。

有病理性脾肿大的患者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

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外伤。

参考文献

[1]赵玉沛,陈孝平.外科学:上册.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王陇德,马冠生.营养与疾病预防.医护人员读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吴肇汉,秦新裕,丁强.实用外科学:上册.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397.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