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

概述

急性胆囊炎可分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和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二者病因和治疗方法各不相不同。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初期的炎症可能是结石直接损伤受压部位的胆囊黏膜引起,细菌感染是在胆汁淤滞的情况下出现。主要原因有胆囊管梗阻、细菌感染,致病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急性发作主要是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厌食、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如病情发展,疼痛可为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一般无困难。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最终需手术治疗,原则上应争取择期手术。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病因仍不清楚,约70%的病人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本病病理变化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相似,但病情发展更迅速。临床表现与急性胆囊炎相似,腹痛症状常因病人伴有其他严重疾病而被掩盖,易误诊和延误治疗。对危重的严重创伤及长期应用肠外营养的病人,出现右上腹疼痛并伴有发热时应警惕本病的发生。若右上腹压痛及腹膜刺激征阳性,或触及肿大胆囊Muphy征(墨菲征)阳性时,应及时作进步检查。发病早期超声检查不易诊断,CT检查有帮助,而肝胆系统核素扫描后约97%的病人可获得诊断。因本病易坏疽穿孔,一经诊断,应及早手术治疗。

急性胆囊炎

就诊科室: 肝胆外科、普外科、消化内科、急诊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acute cholecystitis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胆囊穿孔、急性腹膜炎、慢性胆囊炎 治疗周期: 8~10天 临床症状: 腹痛、发热、恶心、呕吐 好发人群: 女性多见 常用药物: 头孢拉定 常用检查: 血常规、腹部B超、腹部CT 疾病分类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多数是由于胆囊颈结石嵌顿,胆汁淤滞于胆囊并且浓缩,高浓度的胆汁酸刺激胆囊壁,胆囊黏膜充血、水肿,继而并发细菌感染,胆囊壁产生化脓性炎症,严重者会产生胆囊黏膜坏死,甚至胆囊穿孔。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本病的病因不十分清楚,常见于机体遭受严重的创伤,如大手术、大面积烧伤或危重疾病之后,发病率占急性胆囊炎的4%~8%。可能是因机体的应激反应影响到胆囊的血供而诱发本病。另外,长期禁食、胃大部切除术、迷走神经切断术后,胃排空延迟而导致胆汁淤滞、胆汁的粘稠度增高,若发生细菌感染,就有可能在没有胆囊结石的情况下产生胆囊急性化脓性炎症。由于本病多发生于严重创伤之后,病人的抵抗力低下,病情常发展较迅速,约75%的病人出现胆囊坏疽,15%的病人出现胆囊穿孔。

病因

急性胆囊炎为胆囊急性化脓性炎症,其中80%患者伴有胆囊结石,少部分患者也可无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主要病因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胆囊管梗阻

胆囊结石移动至胆囊管附近时,可堵塞胆囊管或嵌顿于胆囊颈,嵌顿的结石直接损伤黏膜,以致胆汁排出受阻,胆汁滞留、浓缩。高浓度的胆汁酸盐具有细胞毒性,引起细胞损害,加重黏膜的炎症,引起水肿甚至坏死。

细菌感染

致病菌多从胆道逆行进人胆囊、或经血液循环或经淋巴途径进入胆囊,在胆汁流出不畅时造成感染。致病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其他有克雷伯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常合并厌氧菌感染。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病因仍不清楚,通常在严重创伤、烧伤、腹部非胆道手术后如腹主动脉瘤手术、脓毒症等危重病人中发生,约70%的病人伴有动脉粥样硬化;也有学者认为是长期肠外营养、艾滋病的并发症。致病因素主要是胆汁淤滞和缺血,导致细菌的繁殖且血供减少,更容易出现胆囊坏疽、穿孔。

诱发因素

暴饮暴食、经常饱餐者,容易发生急性胆囊炎。

喜食油腻食物者。

比较大型的手术也是急性胆囊炎的诱发因素。

流行病学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胆囊炎发病率逐年上升,女性多见,50岁前为男性的3倍,50岁后为1.5倍。

好发人群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女性多见,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多见于男性、老年人。

症状

急性胆囊炎主要表现为上腹持续性绞痛,可放射到右肩、背部,患者常有轻度至中度发热,伴有恶心、呕吐。

典型症状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腹痛

急性胆囊炎的典型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胀痛,伴阵发性绞痛,疼痛常向右肩部、右肩胛部或右侧背部放射。腹痛常于饱餐、进食油腻食物之后发作,也有部分病人在夜间发作。

发热

病人多有体温上升,感染严重者毒素吸收过多,体温可高达40℃。

消化道症状

部分病人出现恶心、呕吐、不思饮食等消化道症状。

黄疸

急性胆囊炎病人中约有25%出现轻度黄疸,其原因可能是急性胆囊炎发作时肿大的胆囊压迫胆总管或炎症刺激Oddi括约肌痉挛。另外,如果胆囊结石进入胆总管或Mirizzi综合征也可形成梗阻性黄疸。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常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相似,大多数病人出现持续性右上腹胀痛、寒战、高热,亦可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并发症

胆囊穿孔

少数急性胆囊炎患者可并发胆囊穿孔,由于胆囊炎症发展迅速,胆囊穿孔,胆汁流入腹腔,引起急性腹膜炎,病情较危重。

慢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经过保守治疗后得到一定缓解,但因反复发作,可发展为慢性胆囊炎,同时可并发胆囊积液等。

就医

急性胆囊炎起病迅速,且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所以当患者出现腹痛、呕吐、寒战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就医指征

对于平时喜食油腻者,需定期至医院进行检查。

对于有胆囊结石的患者,若出现腹部绞痛、发热、寒战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若饱餐后出现腹痛,且为持续性胀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需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肝胆外科就诊,但也可到相关科室进行诊治,如普外科、消化内科等。若患者腹痛难忍、体温升高、意识不清等症状时,应到急诊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腹痛症状?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腹痛、寒战、恶心、发热等)

以前是否做过检查?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做过相关治疗或者服用过药物吗?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右上腹胆囊区域可有压痛,程度个体间有差异,炎症波及浆膜时可有腹肌紧张及反跳痛,Murphy氏征(墨菲征)阳性。有些病人可触及肿大胆囊并有触痛。如胆囊被大网膜包裹,则形成边界不清、固定压痛的肿块;如发生坏疽、穿孔则出现弥漫性腹膜炎表现。

血常规

85%的病人白细胞升高,老年人可不升高。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常升高,约1/2的病人血清胆红素升高,1/3的病人血清淀粉酶升高。

超声检查

可见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4mm),明显水肿时见“双边征”,胆囊结石显示强回声,其后有声影,对急性胆囊炎的诊断准确率为85%~95%。

CT检查

若右上腹压痛及腹膜刺激征阳性,或触及肿大胆囊Murphy征阳性时,应及时做进一步检查。发病早期超声检查不易诊断,CT检查有帮助,而肝胆系统核素扫描后约97%的病人可获得诊断。

肝功能检查

发生急性胆囊炎的患者,可伴有血清胆红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指标的升高。此外,还可见肝功检查中其他指标异常,可帮助诊断。

诊断标准

通过以下标准即可诊断为急性胆囊炎,具体如下:

病史

急性胆囊炎常见喜食油腻食物者,或以往有疾病发作史。

临床表现

腹痛,位于右上腹,常突然发作,呈绞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寒战等。

辅助检查

白细胞计数常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也增高,B超显示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3~5mm。CT或MRI显示胆囊结石。

鉴别诊断

急性胰腺炎

均有严重腹痛,但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尿淀粉酶会增高,B超可发现胰腺肿大等改变。

高位阑尾炎

高位阑尾炎患者不会出现胆囊肿大和胆囊结石。

消化性溃疡穿孔

X线检查发现膈下游离气体是上消化道穿孔的典型表现。病人既往可以有溃疡的病史,突发的上腹部刀割样疼痛迅速蔓延至全腹部,明显的腹膜刺激症状,典型的板状腹。查体可见肝浊音界消失,X线检查膈下游离气体即可确诊,部分病人发病前可以没有溃疡的病史。

肝脓肿

肝脓肿的患者X线检查可发现肝区有暗性液区,在早期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发烧、肝区疼痛、厌油、恶心、腹胀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时会有明显的体温升高、肝区压痛、反跳痛、叩痛以及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在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腹部彩超等这些检查的时候,就能够发现。

胆囊癌

胆囊癌的病理形态不规则,需要通过活检进行鉴别。其可能会侵犯到周围的其他的正常组织和结构,还有可能会出现区域淋巴结的转移,甚至会出现远处的转移。

结肠肝曲癌

最早期可有腹胀、不适、消化不良样症状,而后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秘次数增多,腹泻或便秘,便前腹痛。稍后即可有黏液便或黏液脓性血便。

小肠憩室穿孔

多见于儿童,可表现为反复大量便血,呈鲜红色或酱紫色,少数为柏油样大便。而成人临床表现主要为脐周或右下腹痛,可伴恶心、呕吐。

右侧肺炎

患者多有受凉、劳累、感染等病史,发病时患者通常会高烧,并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咳浓痰或咯血。

胸膜炎

胸膜炎最常见的症状为胸痛,胸痛常突然出现,程度差异较大。由于深呼吸可致疼痛,故常引起呼吸浅快,患侧肌肉运动较对侧为弱。

肝炎

巩膜及皮肤可出现黄疽,肝脾可肿大,肝区触叩痈明显,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还有出血倾向,可发生腹水、下肢浮肿、蛋白尿、管型尿等,并可出现烦躁不安、谵妄、狂躁等精神症状,随后进入肝昏迷状态,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治疗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最终需手术治疗,原则上应争取择期手术,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一经确诊,需及时手术。

治疗周期 急性胆囊炎治疗周期为10天左右。 保守治疗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保守治疗如下:

禁食、输液、营养支持、补充维生素、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抗感染可选用对革兰阴性细菌及厌氧菌有效的抗生素和联合用药。需合并用解痉止痛、消炎利胆药物。

对老年病人,应监测血糖及心、肺、肾等器官功能,治疗并发疾病。

治疗期间应密切注意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如病情加重,应及时决定手术治疗。

大多数病人经非手术治疗能控制病情发展,待日后行择期手术。

药物治疗

若发现患者有感染迹象,需使用抗生素抗感染。常见药物如氨苄青霉素、甲硝唑、头孢拉定等。

手术治疗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胆囊切除术

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也可应用传统的或小切口的胆囊切除。

部分胆囊切除术

如估计分离胆囊床困难或可能出血者,可保留胆囊床部分胆囊壁,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破坏该处的黏膜,将胆囊其余部分切除。

胆道造口术

对高危病人或局部粘连解剖不清者,可先行造口术减压引流,3个月后再行胆囊切除。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可减低胆囊内压,急性期过后再择期手术。适用于病情危重又不宜手术的化脓性胆囊炎病人。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容易发生坏疽、穿孔,一经诊断应及早手术治疗。可选用胆囊切除或胆囊造口术。未能确诊或病情较轻者,应在严密观察下行积极的非手术治疗,一旦病情恶化,及时施行手术。

预后

大多数急性胆囊炎患者经过系统规范治疗,可得到有效控制,预后良好,若采取保守治疗容易反复发作,所以应密切关注病情。

能否治愈

急性胆囊炎患者如果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无其他并发症情况下,可治愈。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其他并发症,预后较差。

能活多久

急性胆囊炎患者如果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急性胆囊炎患者可在3个月后进行复诊。

饮食

急性胆囊炎患者应以清淡饮食为主,限制脂肪的摄入,忌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少食多餐,勿暴饮暴食。

饮食调理

急性胆囊炎宜多进食蔬菜、水果,如西瓜、玉米。

忌食鸡蛋、羊肉等,鸡蛋含胆固醇较高(尤其是蛋黄),而胆结石形成的因素之一包括胆固醇代谢失衡。

少吃
虾 护理

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平时应注意饮食控制,不要暴饮暴食,不宜食用油腻、肥甘厚味的食物,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日常护理

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以防止感染。

积极进行有氧运动,但应适度,同时保持正常体重。

家属也应对疾病有充分的认知,以起到监督患者的作用,共同管理生活方式。

病情监测

急性胆囊炎患者应随时关注自身病情,在过饱或进食油腻性食物后,出现腹部疼痛、恶心、呕吐时,应立即就诊。

预防

急性胆囊炎是由胆囊管梗阻和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多数患者发病和胆囊结石有关,而胆囊结石的形成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因此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疾病发生,或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有益处。

早期筛查

对于喜食油腻食物的人群,应定期进行检查。

患有胆囊结石的患者,往往在一定诱因下可发生急性胆囊炎,所以需随时关注自身病情,并定期进行复查。

预防措施

合理膳食,三餐规律,控制脂肪摄入,少食多餐。宜清淡饮食、低脂少油。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应规律,不熬夜。

保持心情愉悦,长期心情不畅可引起胆汁淤积、排出不畅,增加形成胆结石的几率。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M].中华医学会编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5-103.

[2]]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主编.外科学.第9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43-445.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404.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