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

概述

胆管癌是发生在肝外胆管,即左右肝管至胆总管下段的恶性肿瘤。本病病因仍不明确,多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于女性,本病可能与肝胆管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有关,胆管癌患者大多数会出现黄疸,通常为无痛性、进行性加重的黄疸,二便异常,大便灰白呈白陶土样,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样,胆管中下段癌可出现胆囊肿大。

胆管癌

就诊科室: 肝胆外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carcinoma of bile duct 疾病别称: 胆管细胞癌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肝功能衰竭、胆道感染、胆源性肝脓肿 治疗周期: 长期持续性治疗 临床症状: 梗阻性黄疸、腹痛、胆囊增大、胆管感染、体重下降 好发人群: 胆结石患者、吸烟酗酒者、50~70岁男性 常用药物: 顺铂 常用检查: 肝功能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超声检查、经皮肝穿胆管造影(PTC)、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剖腹检查 疾病分类

根据部位可分为:

高位胆管癌:指的是胆管癌发生于胆囊管开口水平以上至左右肝管之外。

中段胆管癌:指发生于胆总管十二指肠上段、十二指肠后段的肝外胆管癌。

下段胆管癌:指发生于胆总管胰腺段、十二指肠壁内段的胆管癌。

根据性质分为近段胆管癌,其可以分为四个类型:

Ⅰ型:癌肿位于左、右肝管汇合处以下的肝总管,左、右肝管相通。

Ⅱ型:癌肿已向上侵犯左、右肝管分叉处,致使左、右肝管不相通。

Ⅲ型:Ⅲa型癌肿位于肝总管及右肝管;Ⅲb型癌肿位于肝总管及左肝管。

Ⅳ型:癌肿已侵犯肝总管,左、右肝管,并达更高部位。

远端胆管癌

远端胆管癌为原发于胆总管下端及胆管壶腹部的肿瘤。此外,来自于十二指肠黏膜的壶腹癌、壶腹周围癌、胰头癌等,虽来源不一,但引起的症状、体征都有相似之处,其治疗措施也基本—致。

病因

胆管癌的病因仍不明,可能与肝胆管结石有关。另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溃疡性结肠炎等肝胆疾病都可能与本病有关,吸烟、饮酒为其主要诱因。

主要病因

胆管结石

约1/3的胆管癌患者合并胆管结石,反之,胆管结石的患者5%~10%会发生胆管癌。

华支睾吸虫

可导致胆汁淤滞、胆管感染、胆管周围纤维化和胆管上皮增生,成为诱发胆管癌的原因之一。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癌变率在6%~38.5%,是正常人群的5~35倍,且随患儿年龄增长而增加。癌变的原因包括结石、化学刺激、囊肿壁受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及解剖异常等。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因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死亡或行肝移植术的病例,分别有40%和9%~36%被证实存在胆管癌。

致癌物质

石棉等化学药品、亚硝酸胺、放射性核素、异烟腓等药物,均可能是导致胆管癌的病因。

其他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溃疡性结肠炎,伤寒携带者等均与胆管癌的发生有关。

诱发因素

胆管癌的诱发因素可能为吸烟、酗酒、糖尿病、HIV感染。

流行病学

胆管癌多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于女性,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本病已常见。

胆管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中国、韩国、泰国发病率较高,欧美发病率低。

胆管癌在中国的发病率约1%。

好发人群

胆结石的患者

结石会造成胆汁的淤积,长期的胆汁淤积有可能会造成胆管癌。

50~70岁的男性

由于该人群年级较大,肝胆功能不好等情况,容易造成胆管癌。

吸烟、酗酒者

长期的吸烟、喝酒,有可能造成患者出现肝硬化的现象,最终出现胆管癌。

症状

胆管癌患者的典型症状是黄疸,通常为无痛性进行性加重的黄疸,可伴有厌食、乏力、贫血,半数病人伴有皮肤瘙痒和体重减轻,可能会并发吻合口瘘、胆道感染、胆源性肝脓肿等疾病。

典型症状

梗阻性黄疸

见于90%~98%的患者,呈进行性加深的黄疸,可伴皮肤瘙痒、尿色深染、陶土样粪便,部分患者可以触及增大的肝。

腹痛

仅45%的患者出现上腹痛,可伴有腹部包块和发热。

胆管感染

胆管感染见于36%的患者,可出现典型的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的胆管炎的表现。

胆囊增大

中下段胆管癌患者可触及增大胆囊。

其他

患者可出现体重下降、乏力、厌食、贫血等表现。

其他症状

患者可能还会出现皮肤瘙痒和体重减轻等症状,较为严重者同时还会出现肝性脑病的情况,如昏迷、嗜睡、休克等表现。

并发症

肝功能衰竭

如果胆道梗阻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会因为胆汁淤积引起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及肾功能衰竭。

胆道感染

长期的胆汁淤积患者极易并发胆道感染,会出现发热、腹痛等一系列感染症状,及时应用抗生素效果尚可。

胆源性肝脓肿

当细菌沿着胆道出现上行感染时,容易出现肝大、发热等症状,B超下可见肝脏有脓肿形成,此时提示患者出现了肝脓肿的并发症。

就医

胆管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疾病发展极其重要,尤其对于高危人群,要注意观察身体变化。对于有疑似胆管癌临床表现的患者更应该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出现黄疸、大小便颜色异常时及时就医,必要时行肝功能检查、超声以及肿瘤标记物等检查,以便明确病情,注意与胆总管结石、胆管良性肿瘤鉴别。

就医指征

中老年人群出现右上腹痛甚至绞痛等症状,应当及时就医。

当出现黄疸、二便颜色异常时应当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当患者出现肝性脑病的症状,例如昏迷、休克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患者优先考虑去肝胆外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什么时候开始皮肤发黄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黄疸、二便异常等)

期间是否出现过发热的现象?体温最高多少度?

既往是否有胆管结石等情况?

既往是否有过肝吸虫等感染的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

肝功能检查

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可显著升高。

肿瘤标记物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部分患者肿瘤标记物CA19-9、CEA升高。

实验室检查

直接胆红质、间接胆红质的含量、尿三胆的检查可明确黄疸的性质。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也有助于阻塞性黄疸的诊断。

B超

凡是黄疸的病人应首先B超检查,不但可以判别内科性黄疽(肝内外胆管不扩张)或外科性黄疸(肝内或肝外胆管扩张),而且可以证实梗阻的部位,胆管扩张的程度,有时能确定梗阻的性质,癌瘤的部位常为不伴声影的强回声光团。

经皮肝穿胆管造影(PTC)

能清晰而完整地显示肝内胆管扩张的程度,且能显示癌灶的部位,根据癌肿侵犯胆管所致的不规则狭窄变化,可测出癌灶的范围,一般PTC对诊断上段胆管癌优越于ERCP。

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

经十二指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胆总管下段乳头部位的癌灶,并可钳取活检。插管逆行造影可显示胆管的狭窄和充盈缺损,明确癌灶的梗阻部位,其缺点是不能显示与观察梗阻以上的胆管情况,适应于下段胆管癌的检查。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能显示癌灶部位的大小及肝内胆管扩张的程度,其缺点是断层影像无胆系全貌、检查费昂贵,对胆管癌的临床诊断实用价值不高。

剖腹检查

如经上述方法仍不能确诊,部分病人则需要剖腹探查。

诊断标准

出现胆管癌患者的典型症状黄疸,通常为无痛性进行性加重的黄疸,可伴有厌食、乏力、贫血,半数病人伴有皮肤瘙痒和体重减轻、二便异常、胆囊肿大。

肝功能示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显著升高,超声可见肝内胆管扩张或见胆管肿物。

鉴别诊断

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通常有发作性腹痛史,最典型的表现为上腹绞痛和背痛,还可有寒战、高热和黄疸三种典型症状。腹痛多局限于剑突下和右上腹部,呈持续性剧痛,伴恶心、呕吐,寒战、高热可见于胆结石阻塞合并感染时,黄疸常为间歇性,有明显的症状缓解期。

黄疽性肝炎

初时也表现为黄疽,但黄疽的性质为肝细胞性,伴有明显的肝功能损害,谷丙转氨酶显著增高,胆囊不肿大。而肝区疼痛.乏力、厌油、食欲不振的症状较为突出,B超检查肝内外胆管不扩张,有助于鉴别诊断。

胰头癌

与下段胆管癌极为相似,临床上有时难以鉴别,B超或CT检查胰头癌有明显的胰头增大,而下段胆管癌胰头不大。

治疗

胆管癌的治疗原则是及早手术处理,胆管癌的患者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评估后必要时行胆管癌根治术。对于不能切除的晚期病例,应施行姑息或介入减黄治疗,控制胆道感染,延长生命。同时需要注意营养支持并避免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接受放射治疗或化疗。

治疗周期 胆管癌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 一般治疗

补充维生素K、凝血因子等,增强凝血功能。

营养支持,必要时给予一定的肠内营养,维持患者基本生存所需,避免高脂肪摄入。

药物治疗

顺铂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使用顺铂等化疗药物延缓病情进展,甚至有可能使肿瘤降期而增加手术治疗机会。胆管癌较其他胃肠道肿瘤(如结肠癌)化疗敏感性差,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胆管癌的耐药性、肿瘤内药物浓度低等因素有关,目前对胆管癌的化疗仍无确实有效的方案。

手术治疗

根治性手术

胆管下段癌:如癌肿范围局限,患者全身情况好时,可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中段胆管癌:有根治可能且全身情况好时,仍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胆总管或肝总管一空肠吻合术;如果病变范围不大,全身情况不良者,可施行胆总管局部切除-对端吻合术。

上段胆管癌:如病情许可能够切除,可在切除后作ROUX-Y型左右肝管-空肠吻合重建胆肠引流通道。

姑息性手术

凡经手术探查,癌肿已不能根洽手术切除时,可采用各种旁路转流或置管引流,减压引流可解除胆道梗阻,防止胆道感染,延长患者生命。

胆肠吻合术:梗阻以上扩张的胆管与空肠吻合,不仅能解除梗阻减轻黄疸,而且胆汁流入空肠内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对癌症患者带来较好的生活质量。

T管引流:高位肝胆管切开后,因病情或技术因素而不能作胆肠吻合时,可在肝胆管内置T管外引流。此法操作简单、损伤小,可迅速解除胆道梗阻。术后大量的胆汁丧失,可发生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肠道菌群失调和消化不良等并发症。因此有人同时作胃或空肠造瘘,在术后七天将胃或空肠造瘘管与T管在体外连接,使胆汁转流入肠道,称为非胆肠吻合式体外内引流,可消除上述并发症。其缺点是患者生存期将长期带管,给日常生活带来不变。

U型引流:经肝外胆管置U型管于肝内胆管再自肝面引出作体外引流,也可在体外将U型管两端联接,胆汁经U型管转入肠道,作为通畅的内引流,若有梗阻时,可以换管。这样就不必随身携带引流袋,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

经皮肝穿胆管引流(PTBD):在X线监视下或在B超引导下穿刺肝内胆管,将有侧孔的导管插入主肝管引流,若导丝能通过癌性梗阻的肝总管而达到肝总管下段,则可成为内引流和外引流双重功能。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可作为胆管癌的治疗手段之一,也可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其主要方法有传统的外照射疗法、术中照射疗法、内照射疗法和放射免疫疗法四种。放射治疗的目的是使肿瘤缩小,有助于胆管再通而缓解黄疸;减轻肿瘤压迫,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减慢肿瘤生长速度,或使肿瘤缩小,维持胆管内支撑导管的通畅。通过以上治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其他治疗

介入治疗

胆管内支架植入术可以缓解患者黄疸等症状。

姑息治疗

对于无法手术根治的患者,行姑息手术缓解患者不适,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黄手术主要为胆肠吻合术,通常也可以获得较好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

预后

胆管癌患者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少部分患者遵照医嘱可得到临床治愈。及时治疗后应当间隔1个月及时复诊,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延长患者生命。

能否治愈

胆管癌患者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多数患者不可以治愈,少部分早期胆管癌患者可以临床治愈。

能活多久

胆管癌患者中位生存期约为9~12个月,未经治疗的胆管癌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后平均存活时间约3~4个月。

复诊

胆管癌患者需及时复诊,对于已经进行手术的、伴有CA19-9升高的患者,可复查检测CA19-9水平,每2~3个月做一次影像学评估,持续至2年。根治性切除后根据病理采取辅助化疗等,2年内定期复查。

饮食

胆管癌患者应当饮食清淡,合理营养物质分配,合理餐次分配,忌吃油腻、生冷的食物,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及新鲜水果、蔬菜。

饮食调理

不吃油腻、生冷的食物,油炸、烧烤等食物禁止食用。

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豆制品、稀饭等是很好的选择。

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如苹果、梨、白菜、油菜可以经常食用。

护理

患者要注意手术切口部位的卫生,不要过分紧张,以免加重病情,注意休息,及时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了解患者的疾病是否有所进展,对疾病的治疗要有信心。

日常护理

患有此类疾病的患者需要在生活中特别的注意,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情。

出现皮肤瘙痒等症状时注意避免搔抓,避免出现伤口造成感染。

病情监测

超声监测

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及手术治疗,监测其超声结果,以便了解疾病是否进展。

特殊注意事项

胆道引流管应注意及时消毒、换药,并注意引流袋的护理。

预防

胆管癌的病因仍不明,故无确切而有效的早期筛查方法,但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定期体检,及早发现肝胆疾病并积极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胆管癌。

预防措施

应坚持适当的户外活动或参加体育运动,以增强体质,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

出现胆囊结石等疾病应当及时处理。

戒烟限酒,多饮水。

防治肝病,出现肝脏不适应及时就诊。

多食用优质蛋白,新鲜的水果、蔬菜应当多食用。

参考文献

[1]梁力建,胆道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
[2]支修益,癌症知多少[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5.
[3]赵玉沛,陈孝平.外科学上册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405.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