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

概述

反流性食管炎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类型,指过多的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胃灼热感、反酸、吞咽困难等症状,胃镜下可表现为食管黏膜的糜烂及溃疡。男女均可发病,中年人居多,临床以嘈杂、泛酸,甚至进食不畅等为主要表现。抑酸治疗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措施,一般可治愈,但复发率高。

反流性食管炎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reflux esophagitis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上消化道出血 治疗周期: 短期治疗 临床症状: 反流、烧心、胸痛、吞咽困难 好发人群: 中老年人、肥胖者、吸烟者、饮酒者、精神压力大者 常用药物: 奥美拉唑、莫沙必利、铝碳酸镁 常用检查: 胃镜检查、食管24小时pH监测、食管测压 疾病分类

第十届洛杉矶国际消化会议提出的反流性食管炎的内镜表现的分类如下:

A级

食管黏膜有一个或几个<5mm的黏膜损伤(mucous break)。

B级

除A级外,连续病变黏膜损伤直径>5mm,无融合性病变。

C级

非环形的超过两个皱璧以上的黏膜融合性损伤。

D级

黏膜有环状融合性损伤病灶,且病变范围达到食管周径的75%。

病因

反流性食管炎是多种病理生理改变造成食管的防御能力下降、损害因素增加,反流至食管的胃十二指肠内容物(胃酸、胃蛋白酶、胆盐胰酶)损伤食管黏膜。

主要病因

抗反流屏障削弱

由于年龄的增长,机体老化导致食管下括约肌的收缩力下降,引起食物反流。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也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发病机制。

食管清除作用减弱

正常情况下,一旦发生食物的反流,大部分反流物通过1~2次食管自发和继发性的蠕动性收缩将食管内容物排入胃内,即容量清除,剩余的部分则由唾液缓慢地中和。老年人食管蠕动缓慢和唾液产生减少,影响了食管的清除作用。

食管黏膜屏障作用下降

反流物进入食管后,可以凭借食管上皮表面黏液,不移动水层和表面HCO3-,复层鳞状上皮等构成上皮屏障,以及黏膜下丰富的血液供应构成的后上皮屏障,发挥其抗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损伤的作用。随着机体老化,食管黏膜逐渐萎缩,黏膜屏障作用下降。

诱发因素

手术原因

食管或胃手术后引起胃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障碍,使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十二指肠内容物、胰液反流入食管,刺激食管黏膜。

呕吐物刺激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引起高酸性胃液反流。

某些疾病引起长期反复呕吐,使胃酸、胃蛋白酶反流入食管,导致食管黏膜屏障和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受损。

饮食失当

大量烟酒、过食辛辣食物及过热食物等,易灼伤食管黏膜。另外,有些饮食,如巧克力、咖啡、可乐等,会使胃酸分泌增加,高胃酸时,易产生反流性食管炎。

药物不良反应

如茶碱类、抗胆碱能药物、β受体阻滞剂、烟酸、黄体酮等,会刺激食管黏膜,使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下降,导致胃内容物反流。

流行病学

反流性食管炎属于胃食管反流病之一,在欧美国家十分常见。人群中胃灼热、反酸症状的发生率高达10%~20%,亚洲约为6%,而我国在为5.77%~6.2%。反流性食管炎男性比女性高。

好发人群

中老年人、肥胖、吸烟、饮酒及精神压力大者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高发人群。

症状

反流性食管炎典型症状为反流及烧心,还有吞咽困难及胸痛等非典型症状以及哮喘、咳嗽等食管外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

胃灼热、反酸

一般在胸骨后有烧灼样不适感,多在进食后1小时左右发生。半卧位、躯体前屈或剧烈运动可诱发,服抑酸药后多可缓解或消失。而进食过热、过酸食物,则可使之加重。

胃食管反流

餐后、躯体前屈或夜间卧床睡觉时,有酸性液体或食物从胃食管反流至咽部或口腔。

出血及贫血

严重的食管炎可能出现食管黏膜糜烂,导致出血。初期为慢性少量出血,溃疡会引起大量出血。长期或大量出血,均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其他症状

非典型症状

胸痛

由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发生在胸骨后。严重时可为剧烈刺痛,可放射到后背胸部、肩部颈部、耳后,有时似心绞痛,可伴有或不伴有烧心和反流。

吞咽困难或胸骨后异物感

见于部分患者,可能是由于食管痉挛或功能紊乱所致,症状呈间歇性,进食固体或液体食物均可发生,少数患者吞咽困难是由食管狭窄引起,呈持续或进行性加重。

食管外症状

包括无季节性发作性夜间哮喘、咳嗽、睡醒后声嘶、中耳炎等。反流还会造成反复发作的吸入性肺炎。

并发症

食管狭窄

反复发生的反流性食管炎产生纤维组织增生,导致食管狭窄,发生率为8%~20%,可引起吞咽困难、哽噎、呕吐、胸痛等症状。

Barrett食管

有恶变倾向,但每年癌变率仅约0.5%,国外85%的食管腺癌发生于Barrett食管。

上消化道出血

食管黏膜糜烂及溃疡可以导致呕血和(或)黑便,伴有不同程度的缺铁性贫血。

就医

如果患者出现反酸、烧心症状且反复发作,需积极就医,可通过胃镜检查等明确诊断。同时要注意与食管癌、消化性溃疡以及心绞痛等疾病进行鉴别。

就医指征

出现反酸、烧心症状时,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治疗。

出现反酸、烧心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出血等并发症时,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消化内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需手术治疗时,到胸外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反酸、烧心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咳嗽等症状)

是否既往做过胃镜检查?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

胃镜

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最准确的方法,并能判断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和有无并发症,结合活检可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食管炎和其他食管病变(如食管癌等)作鉴别。

24小时食管pH监测

应用便携式pH记录仪监测患者24小时食管pH值,提供食管是否存在过度酸反流的客观证据。

食管X线钡餐

该检查对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敏感性不高,对不愿接受或不能耐受胃镜检查者,X线钡餐有助于排除食管癌等其他食管疾病。

食管测压

可测定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显示频繁的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和评价食管体部的功能,可作为辅助性诊断方法。

诊断标准

反流性食管炎根据其典型症状,辅助胃镜检查可以得到确诊。如患者出现反酸、烧心等典型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可以初步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如进行胃镜检查发现有食管黏膜破损,并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食管病变,即可进一步诊断为本病。

鉴别诊断

食管癌

食管癌的典型症状是进行性吞咽困难,而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是反酸、烧心,目前食管镜和胃镜检查对其有决定性意义。

消化性溃疡

本病虽然也有泛酸、烧心等症状,与反流性食管炎类似,但其典型表现为反复、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胃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心绞痛

近50%被疑为心绞痛的胸痛病人是食管源性胸痛,对胸痛病人在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未见异常,且硝酸甘油治疗试验无效时,试用质子泵抑制剂,如治疗有效,可抑诊为反流性食管炎。

治疗

判断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严重程度后,需消除诱因,合理选择药物。治疗目的是快速缓解症状、治愈反流性食管炎,维持缓解、减少复发、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周期 本病采取短期治疗,抑酸药物治疗一般疗程为8周。若停药后复发,必须进行维持治疗。 一般治疗

抬高床头15~20cm,可减少卧位及夜间反流。睡前2~3小时不宜再进食,白天进餐后不宜立即卧床,肥胖者减轻体重可以减少反流。

药物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

质子泵抑制剂可产生显著而持久的抑酸效果,缓解症状快,是糜烂性食管炎的首选药物,常用药物为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但停药后患者病情会复发,因此需进行维持治疗。但需强调的是服用该类药物应早餐前给药,药物剂量一定要足,疗程8周。

H2受体拮抗剂

对夜间胃酸分泌抑制明显,可缓解轻至中度患者的症状。但对C级以上的反流性食管炎愈合率差,长期服用会产生药物耐受。常用药物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促动力药

单独使用疗效差,PPI(质子泵抑制剂)效果不佳时,考虑联合应用促动力剂,特别是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食管动力减弱和胃排空延迟的患者。常用有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

制酸剂

可中和胃酸,常用的药物是含有铝、镁、铋等碱性盐类及其复合制剂,可用于解除症状,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愈合几乎无作用,但铝碳酸镁有吸附胆汁的作用,常用的药物有铝碳酸镁。

手术治疗

抗反流手术是不同术式的胃底折叠术,目的是阻止胃内容反流入食管。对于需要长期使用大剂量质子泵抑制剂维持治疗的患者,可以根据患者的意愿来决定抗反流手术。对确诊由反流引起的严重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质子泵抑制剂疗效欠佳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预后

反流性食管炎经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后可以治愈,能够减轻或消除食管炎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但停药后2/3的病人症状复发,B级以上食管炎6个月后100%复发,故必须进行维持治疗。

能否治愈

本病能治愈,但停药后2/3的病人症状会复发。

能活多久

本病经过治疗不影响患者寿命。

复诊

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反复时需要复查,必要时复查胃镜。

饮食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饮食上需注意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症状的减轻,嗜酒者应戒酒。

饮食调理

避免引起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的食物,如高脂肪、巧克力、咖啡、酒精、碳酸饮料、薄荷、酸性与刺激性食品等。

避免长期吸烟、饮酒等刺激性食物或药物,防止食管黏膜不能抵御反流物的损害。

宜低脂食物,清淡饮食。

宜吃
白菜 青菜 鸡蛋 桂圆 红枣 羊肉 狗肉 南瓜粥 菠菜 查看更多>
少吃
红薯 土豆 洋葱 巧克力 火锅 萝卜
慎吃
酸奶 辣椒 胡椒 生姜 玉米 护理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需提高自身对该病的认识,改善自身生活方式,合理调节饮食结构,要注意劳逸结合,积极配合治疗,避免诱发因素。

日常护理

口服用药

了解各类抑酸、促进动力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遵医嘱正确服用。

改善生活方式

白天进餐后不宜立即卧床,为了减少卧位及夜间反流,睡前2小时内不宜进食,抬高床头15~20cm。睡前2~3小时不宜再进食。注意减少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如肥胖、便秘、紧束腰带等。

病情监测

观察并记录每天进餐次数、进食量、种类,以了解其摄入营养素的情况,同时要注意观察反酸、烧心症状是否有所改善或加重,如症状进一步加重,则需要及时就医。

预防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本病的原因之一,所以平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不仅可以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对于确诊的患者而言,也可以降低该病的复发率。

早期筛查

长期出现反流、烧心典型症状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可通过内镜检查进行筛查。

预防措施

合理膳食,以低脂食物、清淡饮食为主,避免可引起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的食物。

戒烟酒,改善生活方式,避免腹压增加。

改变不良进食习惯,进食时需要细嚼慢咽,速度不宜过快,且睡前2~3小时要避免进食,或者进食后不宜立即平躺。

参考文献

[1]王辰,王建安.内科学(上册)[M].八年制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50.

[2]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第8版[M].人民卫生出版.2013:357.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14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14(10).

[4]王林恒编著.老中医教你养肠胃[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92.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50.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