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由于椎体的移位或碎骨片突入于椎管内,使脊髓或马尾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胸腰段损伤使下肢的感觉与运动产生障碍,称为截瘫。而颈段脊髓损伤后,双上肢也有神经功能障碍,为四肢瘫痪。脊髓损伤可分为不完全脊髓损伤和完全脊髓损伤,好发部位为中下颈椎和胸腰交界部,多为交通事故、高处坠落伤、摔倒或外伤,胸椎以下损伤多发于坠落伤。
就诊科室: 骨科、急诊科 是否医保: 否 英文名称: spinalcordinjury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呼吸衰竭与呼吸道感染、压疮 治疗周期: 长期持续性治疗 临床症状: 脊髓震荡、脊柱损伤、瘫痪 好发人群: 脊柱骨折的人、受外伤的人 常用药物: 甲泼尼龙、神经节苷脂、东莨菪碱 常用检查: 影像学检查、电生理检查 疾病分类脊髓震荡
脊髓受到强烈震荡后发生超限抑制,脊髓功能处于生理停滞状态,脊髓神经细胞结构正常,无形态学改变。
不完全脊髓损伤
伤后3小时灰质内出血较少,白质无改变,伤后6~10小时,出血灶扩大,神经组织水肿,24~48小时以后逐渐消退。
完全脊髓损伤
脊髓内的病变呈进行性加重,从中心出血至全脊髓出血水肿,从中心坏死到大范围脊髓坏死,可长达2~3cm。晚期脊髓为胶质组织代替,也可为脊髓完全断裂。
病因脊髓损伤主要是脊柱骨折的并发症,好发部位为中下颈椎和胸腰交界部。其中交通事故发生率最高,其次为高处坠落伤,高龄患者即便发生像摔倒这样的轻微外伤也可能发生脊髓损伤。另外小儿由于脊柱不稳定,受伤后也会引发脊髓损伤。
主要病因重物冲击腰背部、后仰跌倒背部撞击于凸起的石块上,或腰背部的挤压伤等直接暴力可造成与外力作用部位一致的脊髓损伤,临床中较少见。
高处落下、头部的打击和脊柱的过伸、过屈或扭转,造成椎体的骨折、脱位或脊髓的血液循环障碍均可引起脊髓的间接损伤。
儿童期引起脊髓损伤的最常见的原因是坠落伤(56%),其次是车祸伤(23%)。在成人,常见的损伤部位是胸腰移行段,其次是颈椎;而在儿童,最常见的脊髓损伤水平是颈髓(57%),其次是腰段(16.5%),胸段脊髓受肋骨和骨性胸廓的保护支撑,受伤的机会较少。
诱发因素开放性损伤
枪伤、切割或刺伤会造成开放性脊髓损伤。
年龄
小儿脊柱活动性大,过度屈曲或过度伸展易发生脊髓的牵拉损伤。高龄患者行动不便,即便发生像摔倒这样的轻微外伤也可能发生脊髓损伤。
流行病学脊髓损伤发生率很高,占全部脊椎损伤的40%~60%,我国现有脊髓损伤患者超过200万人,并且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受伤者以中青年损伤为最多。
好发人群受外伤者
由于交通事故、高坠伤或者跌倒等导致脊柱、颈椎受伤的人,青年人居多。
骨折者
脊柱骨折的人最易发生脊髓损伤。
症状脊髓损伤的症状有脊髓震荡,严重患者会有高位截瘫、四肢瘫痪等,有的甚至会出现呼吸障碍、膀胱直肠功能障碍等。
典型症状脊髓震荡
临床上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及反射完全消失或大部分消失。一般经过数小时至数天,感觉和运动开始恢复,不留任何神经系统后遗症。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不完全脊髓损伤又分为前脊髓综合征、后脊髓综合征、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征、脊髓半切综合征。
前脊髓综合征
颈脊髓前方受压严重,会引起四肢瘫痪,下肢瘫痪重于上肢瘫痪,但下肢和会阴部仍保持位置觉和深感觉,有时甚至还保留有浅感觉。
后脊髓综合征
脊髓受损平面以下运动功能和痛温觉、触觉存在,但深感觉全部或部分消失。
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征
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四肢瘫,上肢重于下肢,没有感觉分离。
脊髓半切综合征
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的运动及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觉和温觉消失。
完全性脊髓损伤
损伤平面以下的最低位骶段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包括肛门周围的感觉和肛门括约肌的收缩运动丧失。2~4周后逐渐演变成痉挛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并出现病理性锥体束征。胸段脊髓损伤表现为截瘫,颈段脊髓损伤则表现为四肢瘫。
脊髓圆锥损伤
第十二胸椎和第一腰椎骨折可发生脊髓圆锥损伤,表现为会阴部皮肤感觉缺失,括约肌功能丧失,致大小便不能控制和性功能障碍,双下肢的感觉和运动仍保持正常。
马尾神经损伤
马尾神经起自第二腰椎的骶脊髓,一般终止于第一骶椎下缘。现为损伤平面以下弛缓性瘫痪,有感觉及运动功能及性功能障碍及括约肌功能丧失、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
其他症状椎间盘部位损伤
该部位损伤可以导致水肿和血肿表现,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脊髓灰白质中心性损伤
下肢功能影响小,可能自主排尿,而上肢功能影响较大,可能残留手指运动功能障碍。
并发症呼吸衰竭与呼吸道感染
这是颈脊髓损伤的严重的并发症。颈脊髓损伤后,肋间肌完全麻痹,因此伤者能否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腹式呼吸是否幸存。颈的损伤往往是伤者在现场即已死亡,颈的损伤由于影响到膈神经的中枢,也常于早期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即使是颈,以下的损伤也会因伤后脊髓水肿的蔓延,波及中枢而产生呼吸功能障碍,只有下颈椎损伤才能保住腹式呼吸。
泌尿生殖道的感染和结石
由于括约肌功能的丧失,伤员因尿潴留而需长期留置导月管,容易发生泌尿道的感染与结石,男性病人还会发生副睾丸炎。
压疮
截瘫病人长期卧床,皮肤知觉丧失,骨隆突部位的皮肤长时间受压于床褥与骨隆突之间而发生神经营养性改变,皮肤出现坏死,压疮最常发生的部位为低部股骨大转子、髂嵴和足跟等处。
体温失调
颈脊髓损伤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受伤平面以下皮肤不能出汗,对气温的变化丧失了调节和适应能力,常易产生高热,可达40℃以上。
就医高龄老人出现跌倒或者儿童被牵拉到脊柱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当大型交通事故或高坠伤至脊柱骨折后也要及时检查是否伤到脊髓。
就医指征当受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麻木的情况,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发生交通事故、高处跌倒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任何部位的脊髓损伤一旦发生,都需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及时送医。
就诊科室多数患者优先考虑去骨科就诊。
出现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无知觉症状去脊柱外科就诊。
如果情况十分严重,可以去急诊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什么情况引起的损伤平面下无知觉?(交通事故、高坠伤等)
手脚是否有感觉?还可以活动吗?
有无腰椎间盘、颈椎间盘疾病?
是否做过手术?
有药物过敏史吗?
需要做的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和CT检查为脊髓损伤最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发现损伤部位的脊柱骨折或脱位。脊髓形态的变化包括肿胀、压迫和断裂。
电生理检查
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和运动诱发电位检查,可了解脊髓的功能状况。体感诱发电位检查代表脊髓感觉通道的功能,运动诱发电位检查代表锥体束运动通道的功能,二者均不能引出者为完全性截瘫。
诊断标准脊髓损伤的诊断标准是通过明确外伤史和影像学检查,尤其是磁共振检查以及医生查体来确诊是否脊髓损伤。如X线平片和CT检查发现损伤部位的脊柱骨折或脱位,脊髓形态为肿胀、压迫和断裂,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急性脊髓炎
多发生于青壮年,常于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或胃肠道的感染、疫苗接种等病史,可有劳累、受凉、外伤等诱因。起病较急,多数患者在2~3天症状发展达高峰,多表现为受损平面以下运动障碍、感觉缺失及括约肌功能障碍。脑脊液检查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增高, 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及氯化物正常,MRI示病变脊髓节段略增粗,可由此鉴别。
脊柱结核
患者多有结核病接触史,临床表现为为全身乏力、盗汗、消瘦等全身表现。X线检查可见椎体破坏、椎间隙变窄或椎体寒性脓肿等改变,可以根据临床表现和接触史进行鉴别。
治疗脊髓损伤的患者在受伤后要紧急治疗,早期救治措施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脊柱脊髓功能的恢复,一般可以选择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 脊髓损伤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 一般治疗早期救治措施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脊柱脊髓功能的恢复。脊髓损伤一般都是巨大交通事故或者高坠伤,伤者大部分意识模糊或者无法活动,要采用遵循ABC抢救原则,即维持呼吸道通畅、恢复通气、维持血循环稳定。
药物治疗甲泼尼龙
对受伤在8小时以内者,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是一种可选的治疗手段。其作用机制为大剂量甲泼尼龙能阻止类脂化合物的过氧化反应和稳定细胞膜从而减轻外伤后神经细胞的变性,降低组织水肿,改善脊髓血流量,预防损伤后脊髓缺血进一步加重,促进新陈代谢和预防神经纤维变性。
东莨菪碱
通过调整微循环、改善脊髓损伤后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和堵塞造成的微循环障碍,减轻脊髓缺血、坏死,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使用越早越好。宜在伤后当日使用。
甘露醇
静滴甘露醇、甘油等脱水治疗,预防及治疗脊髓水肿可减轻脊髓损伤所造成的继发性脊髓损害。
抗儿茶酚胺类药物
脊髓损伤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的集聚是使脊髓出血坏死的重要因素,抗儿茶酚胺类药物能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脊髓出血坏死。
神经节苷脂
对损伤后的继发神经退化有保护作用——降低糖耗率;改善细胞膜酶的活性,减轻神经细胞水肿;选择性地对抗兴奋性氨基酸的活性;促进各种原因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功能恢复。
手术治疗急诊行椎板切开脊髓减压术
同时应用固定。
复位内固定术
应用于早期骨折椎体碎裂不重或存在小关节的损伤或交锁。
前路重建内固定手术
应用于前方椎体骨折严重,失去了承重能力。
截骨矫形术
应用于陈旧性骨折引起的脊髓损伤。
压疮手术
对于大而深的压疮采用手术疗法,在骨隆起部位切除压疮部软组织,可用皮瓣或肌皮瓣覆盖关闭切口。
其他治疗高压氧治疗
据动物试验,伤后两小时内进行高压氧治疗效果最好,这显然不适合于临床病例。根据实践经验,一般伤后4~6小时内应用也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并发症治疗
脊髓损伤由于长期卧床会引发很多并发症,根据不同的并发症再对症治疗,比如压疮患者要及时翻身、清洗;肺部疾病患者要药物治疗,必要时气管切开治疗。
畸形防治
轻度畸形者可采用被动关节活动、皮肤牵引及药物对症治疗,重度患者可以手术矫正。
预后脊髓损伤的预后大多都不好,目前脊髓损伤治疗还是一大难题,大部分患者在手术治疗后都不能完全康复。
能否治愈脊髓损伤患者治愈的可能性很小,仅能尽量减少并发症。
能活多久脊髓损伤根据患者的严重程度不同,生命时长也不同,年轻人可能在手术后可以很长时间维持生命,但是没有生活质量。
后遗症脊髓损伤后遗症是指脊髓功能损伤后,受伤节段对应受伤平面以下部位神经功能紊乱,营养供应异常导致的一系列后遗症,其中最常见的是脊髓休克、感觉障碍、运动功能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普遍比较严重,患者可能四肢瘫痪,无法自主排尿排便,但是随着病情好转,部分症状可以逐渐消失。
复诊脊髓损伤患者在经过治疗后一般每半年复诊一次,做影像学检查和其他检查,看是否有其他疾病。
饮食 饮食调理脊髓骨折患者均衡饮食即可。
护理脊髓损伤的患者主要是术后的护理要重视,家属一定要及时给患者清洗、翻身以免产生褥疮;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护理休息与运动
四肢瘫的患者肩关节应处于外展位,肘关节伸直、前臂外旋、腕背伸、拇指外展、背伸、手指微屈。指导对瘫痪肢体的关节进行每天1~2次的被动运动,每个关节应至少活动每次20下。
饮食
饮食宜定时、定量,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保证充分的水分摄入,饮水量不少于每日1000ml。
用药
按时遵医嘱服药,应用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的药物,注意用药后反应。按医嘱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呼吸情况、注意是否发热 、颤抖、出汗、烦躁不安,排尿、排便是否通畅,观察双下肢皮肤颜色、温觉、触觉,肢端动脉搏动情况,注意双下肢有无肿胀。
基础护理
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干燥,置气垫床,每两小时翻身一次,颈部受伤或手术患者要轴线翻身。气管切开的患者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留置导尿患者做好会阴护理。
心理
患者因突然失去独立生活能力,表现为抑郁、愤怒等,针对不同心理状况,组织病友联谊会,同病友之间互相交流,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病情监测家属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精神面貌状况,出现异常需要及时就医。
心理护理患者通常是在瞬息间由一个健康人突然成为一个残疾人,其心理创伤极为严重,且治疗时机长、病程长,还可能没有效果。患者常忧虑重重,悲观失望。医护人员需与家属一起,共作思想工作,发挥患者与残废作斗争的主观能动性,使残废降至最低程度。
特殊注意事项急性期
患者卧床期间,为防止压疮,预防肢体挛缩,应注意正确的肢体摆放位置,每隔1~2h翻身1次。指导对瘫痪肢体的关节每天应进行1~2次的被动运动,每个关节应至少活动每次20下,防止关节挛缩、畸形。
恢复期
护士配合康复师监督、保护、辅导患者去实践已学习到的日常生活动作,不脱离整体训练计划,指导患者独立完成功能训练。
预防脊髓损伤大多数是外伤引起的,所以对于该疾病的预防主要是防止外伤出现。
早期筛查在外伤后立即救治,对于严重的患者要及时做影像学检查和其他检查来筛查脊髓情况。
预防措施防止各个年龄段人群的外伤和意外事故。
在高危工作场所如矿场、建高楼的地方做好防护措施,防止摔伤、坍塌等事故的发生。
在进行危险运动时,如跳伞、拳击等时做好防护,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对于老年人应在加安装防滑地板,卫生间安装扶手,防止摔倒。
参考文献
[1]田伟.实用骨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660-667.
[2]李建军,王方永.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2011年修订)[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963-972
[3]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09-713.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