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

概述

坐骨神经痛是以坐骨神经走行区域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坐骨神经痛的患者多数源自于坐骨神经本身疾患或受到外来刺激,进而出现一系列以神经损害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临床中以外来刺激多见,即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

就诊科室: 脊柱骨科、针灸科、康复科、推拿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sciatica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马尾综合征 治疗周期: 一般需治疗2~4周 临床症状: 一侧或双侧下肢沿坐骨神经走行区域的放射痛 好发人群: 久坐及重体力劳动者 常用药物: 塞来昔布、消脱止片、甲钴胺片、尼美舒利分散片 常用检查: 腰椎平片、腰椎CT、腰椎核磁共振 疾病分类

依据来源不同,将坐骨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为坐骨神经本身的炎症反应,临床中主要以坐骨神经的无菌性炎症反应为主。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主要是指源自于外来的压迫或刺激,导致坐骨神经出现水肿、缺血、变性等一系列炎症反应,又分为根性坐骨神经痛和肝性坐骨神经痛,临床常见的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梨状肌综合征、妊娠子宫压迫等。

病因

坐骨神经痛的主要病因常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等外来压迫刺激所致,也存在环境因素、先天脊柱脊髓畸形等影响。

主要病因

坐骨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其发病原因分别为: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多因感染或中毒等直接损害坐骨神经所致,以单侧发病较多见。主要发病原因为寒冷、潮湿及扁桃体炎、前列腺炎、牙龈炎、鼻窦炎等其他炎症病灶感染,有的同时伴发肌炎及肌纤维组织炎。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是由坐骨神经通路的周围组织病变刺激、压迫或破坏该神经引起,可单侧也可以双侧发病。根据受压部位可以出现沿坐骨神经走向的放射性疼痛,也可出现某一阶段的坐骨神经痛。在临床上,绝大多数为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极少见。

诱发因素

体重过重的人群可增加腰椎负担,诱发坐骨神经痛。

免疫力低下者易出现坐骨神经痛。

年纪较大、腰椎退变严重的人群也可诱发坐骨神经痛。

流行病学

坐骨神经痛是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发病率逐年升高。多见于长时间坐位、站立或弯腰重体力劳动的人群,多发于40~60岁的人群,男女均可发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好发人群

肥胖或超重者。

久坐不动者,例如出租车司机、办公室文员等。

长期重体力劳动者。

症状

坐骨神经痛的典型症状就是一侧或双侧下肢的放射痛,有时合并麻木感,可表现为腰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背外侧的疼痛。

典型症状

坐骨神经痛的症状主要是患侧下肢麻痛、乏力,活动受影响,沿坐骨神经行径有压痛、并有放射性痛,疼痛部位主要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以及足外侧,特别是抬腿时有牵扯痛,严重者可有患肢肌萎及跋行现象。

并发症

如果腰椎间盘突出严重,对马尾神经和硬膜压迫明显,除了会出现坐骨神经痛之外,还可能导致马尾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下肢功能障碍,同时合并大小便功能障碍。

就医

坐骨神经痛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及其重要,对于有疑似坐骨神经痛临床表现的患者更应该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

就医指征

如果出现臀部、腿部疼痛,活动使疼痛明显时应及时就医

对于高危人群,如果发现疑似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坐骨神经痛的患者,若出现下肢疼痛剧烈、麻木,甚至瘫痪、行走困难,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脊柱外科就诊。

若患者临床症状较轻,可到针灸科、康复科、推拿科或者疼痛科就诊等。

医生询问病情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下肢放射痛、麻木等)

坐骨神经痛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这种症状出现多长时间了?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下肢麻木、乏力、行走受限、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通过对患者进行直腿抬高试验,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坐骨神经痛,如果患者可以达到80°,则并无坐骨神经痛。若小于80°,并且患者存在放射性的疼痛,此时可以判断患者为坐骨神经痛。

腰椎X线

主要了解患者腰椎骨质情况,脊柱曲度和椎间隙宽度。排除有无骨质增生、脱位等情况。

腰椎CT

腰椎CT检查是临床中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导致坐骨神经痛的主要检查方式之一。

腰椎核磁共振检查

腰椎核磁共振检查是临床中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导致坐骨神经痛的最准确检查方式。

电生理检查

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是坐骨神经痛,并且可以判断患者坐骨神经痛的性质是否为神经根性病变引起的,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诊断标准

典型坐骨神经痛症状,如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麻木等。

腰椎核磁或CT提示腰椎间盘突出。

鉴别诊断

肿瘤压迫刺激神经所致的神经痛

患者通常还有一些肿瘤的临床表现,一般不是单纯的神经痛,此类患者可以通过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腰椎感染所致的神经痛

因腰椎感染所导致的坐骨神经痛一般合并有腰背部明显的压痛及叩击痛,腰椎活动明显受限;此外,患者还合并有发热、恶寒等其他全身性感染症状,可以根据临床表现以及血常规进行鉴别。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也称为蛇串疮,多数患者是因为免疫力低下所导致的病毒性神经炎,主要表现为疼痛部位簇状透明水疱,呈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一般疼痛程度比较重,改变体位不能缓解,两者可根据临床表现以及直腿抬高试验进行鉴别。

格林巴列综合征

此类疾病进展迅速,表现为从下肢远端开始出现袜套样麻木,肌力减弱,范围逐渐向上延伸,一旦考虑是格林巴列综合征,应及时就诊治疗,避免严重后遗症,两者可以根据实验室检查以及脑脊液的检查进行鉴别。

治疗

临床中主要遵循早期和长期、积极而理性、综合治疗和全面达标、治疗措施个体化等原则,对坐骨神经痛患者进行疾病教育、运动治疗、腰背肌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

治疗周期 一般需治疗2~4周。 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

尼美舒利分散片、塞来昔布胶囊等,可以缓解因坐骨神经痛引起的疼痛,减轻患者的痛苦。

脱水消肿药

消脱止片、马栗种子提取物、甘露醇注射液,可以减轻神经根的水肿,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不得自行服药。

营养神经药

如甲钴胺、神经节苷脂,可以对神经起到营养作用,并且可以缓解一部分神经症状,如麻木等。

糖皮质激素

这是一种免疫抑制类激素,副作用较多,只有在病人疼痛不能忍受时使用,否则不建议使用该类药物

手术治疗

若经过正规的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已经出现马尾综合征的患者建议积极手术治疗。一般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在国内开展相关治疗应严格规范手术的适应证,权衡利弊,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手术长、短期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中医治疗

坐骨神经痛的主要方法是推拿整骨(包括牵引疗法),其次是针灸、外用膏药、内服中药、熏蒸、药浴等,还有民间的各种偏方、验方。外用膏药、熏蒸、药浴等外用疗法对缓解肌肉痉挛、消除神经水肿和炎症,改善血液循环有很好的疗效。

内服中药可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和内分泌系统,纠正生理活动的偏差。针灸有显蓍的解痉镇痛功效,可缓解神经水肿引起的痉挛疼痛。

中医疗法的优点是副作用少、方便易行、费用较低、人们容易接受。

预后

坐骨神经痛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下肢的放射性疼痛或麻木,一般临床症状不重。只要经过有效且规范的治疗,同时避免弯腰、久坐、搬重物等行为,多数患者能够减轻或消除神经痛症状,恢复正常的生活质量。此类患者平时应该注意控制饮食,保持合理体重,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

能否治愈

坐骨神经痛一般可以治愈。

能活多久

坐骨神经痛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经过积极治疗后,多数患者可恢复正常的生活。

复诊

坐骨神经痛治疗初期,建议每两周复查一次;达到治疗目标,可3个月复查一次。

饮食 饮食调理

坐骨神经痛与饮食相关性不大,患者注意营养平衡即可。

护理

坐骨神经痛患者的护理以减轻患者腰腿痛为主,还需避免发生神经损伤,以及神经损伤发生时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等。

日常护理

口服用药

了解各类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定时定量服用。

运动

坚持腰背肌功能锻炼。建议在医师指导下开展运动,循序渐进,并长期坚持。

预防

由于坐骨神经痛病因复杂,目前还没有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方法。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疾病发生,或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有益处。

早期筛查

对于久站、久坐及重体力劳动的高风险人群,如果出现下肢放射痛时,可进行简单的筛查。具体做法是直腿抬高试验检查,患者仰卧位于床上,检查者将疼痛的患肢抬高,在抬高过程中,如果抬高角度小于60°就出现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提示坐骨神经痛风险较高,建议至医院进行专科检查。

预防措施

规律饮食,避免感受风寒湿邪,保护腰部,避免久坐、久站及重体力劳动。

经常运动,防止肥胖,目前认为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运动有慢跑、游泳,避免久坐不动。争取每周至少5天、每天30分钟以上的中等量运动。建议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左右,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

参考文献

[1]冯传汉,张铁良.临床骨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8-131.
[2]陈东银主编,坐骨神经痛防治[M],金盾出版社,2001.11:15-56.
[3]赖在文.第十七讲下肢疾患诊治[J].按摩与导引,1988(03):22-25+41.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582.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