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

概述

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由子宫内膜腺体、间质和血管组成,数量可单个或多个,直径从数毫米到数厘米,可分无蒂或有蒂。从育龄期到绝经后的女性,都是子宫内膜息肉的高发人群。

子宫内膜息肉

就诊科室: 妇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endometrial polyps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不孕、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 治疗周期: 长期持续性治疗 临床症状: 异常阴道流血、白带异常、宫颈口息肉 好发人群: 年龄较大者、高血压患者、肥胖者、他莫昔芬使用者 常用药物: 地屈孕酮片 常用检查: 宫腔镜引导下活检、医生查体、经阴道超声检查 病因

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至今未完全阐明,可能与内分泌、炎症、年龄、基础疾病、药物等有关。

主要病因

内分泌因素

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与雌激素水平过高密切相关,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激素补充治疗、长期服用激素类的保健品,都会使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

炎症因素

长期妇科炎症刺激、宫腔内异物(如宫内节育器)刺激、分娩、流产、产褥期感染、手术操作或机械刺激,都可能引起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

诱发因素

年龄增长、高血压、肥胖、糖尿病、乳腺癌术后长期应用他莫昔芬、HPV感染等,也是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高危因素。他莫昔芬的使用是妇女子宫内膜息肉发生发展的特定风险因素,Ⅱ类研究报告指出其患病率高达30%~60%。

流行病学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因为许多息肉可无症状导致其发病率不确切。据报道子宫内膜息肉患病率为7.8%~34.9%,取决于所研究的人群。子宫内膜息肉的发展高危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肥胖及他莫昔芬的使用,子宫内膜息肉的患病率似乎在生育年龄期妇女中有所上升,但目前尚不清楚绝经后其患病率是否继续上升或下降。

好发人群

年长女性。

高血压、肥胖、糖尿病患者。

乳腺癌术后长期应用他莫昔芬者。

HPV感染者。

症状

子宫内膜息肉以阴道异常出血、白带异常为典型症状,部分患者也会出现其它症状,如感染、腺体增生、恶变等。

典型症状

70%~90%的子宫内膜息肉表现为经间期出血、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单发、较小的子宫内膜息肉常无症状,仅在超声检查、诊刮 或切除子宫后标本剖检时被发现。若息肉较大或突入颈管的息肉,易继发感染、坏死,引起恶臭的血性分泌物。

其他症状

单发、较小的子宫内膜息肉常无症状,仅在超声检查、诊刮或切除子宫后标本剖检时被发现。若息肉较大或突入颈管的息肉,易继发感染、坏死,引起恶臭的血性分泌物。

并发症

炎症

阴道不规则出血可能影响女性正常生活,并且长期出血有可能导致炎症。

不孕

不孕妇女中子宫内膜息肉的高患病率,表明子宫内膜息肉与不孕存在因果关系。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起源于子宫内膜息肉的情况虽然少见,但是前期的病例系列研究结果表明子宫内膜息肉的恶变率在0%~12.9%,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贫血

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没有及时治疗,导致疾病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患者出血量增多,出现贫血。

就医

当患者出现疑似子宫内膜息肉症状,如异常子宫出血、月经不规律时等,需尽早到妇科就诊。医生通过采集病史、查体与各项影像学检查后可初步做出诊断,为进一步确诊,需要在宫腔镜下摘除病灶做病理检查。

就医指征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阴道不规则出血,或绝经后阴道出血。

月经异常,包括月经量过大、月经紊乱、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

白带异常,如白带夹杂血丝或白带增多。

宫颈口可见或直接可触及到肿块。

就诊科室

患者出现经间期出血、月经过多等症状时,一般去妇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具体检查过的项目都有什么?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不孕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阴道流液或流血等)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

医生查体

患者躺在检查床上,医生使用扩阴器将阴道打开,可以清楚看到宫颈口息肉,或含在宫管内的息肉。

阴道分泌物检查

用窥器扩张阴道,避免用润滑剂,用无菌棉拭子采取阴道口内4cm内侧壁或后穹隆处分泌物培养或涂片镜检。阴道分泌物检查有助于鉴别疾病是否恶性。

经阴道超声检查

典型子宫内膜息肉通常可显示为子宫腔内常规形状的高回声病灶,其周围环绕弱的强回声晕。息肉内可见囊腔,宫腔内息肉表现为一种非特异性子宫内膜增厚或局部肿块。这些超声学检查不具有特异性,在肌瘤等其他疾病中均有类似结果,最终以病理诊断为准。

宫腔镜引导下活检

较其他诊断息肉的方法而言,宫腔镜引导下活检最常见,准确率很高。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症状,结合查体可见宫颈口息肉膨出,或触及膨出物,超声可发现子宫腔内息肉病灶,可初步做出诊断。

确诊需在宫腔镜下摘除行病理检查,最佳检查时间为周期第10天之前,并且最好在月经刚干净时做检查,此时子宫内膜薄,避免子宫内膜增生与息肉混淆。

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癌

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常为少量至中等量的出血。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排液,在早期可表现为稀薄的白色分泌物或少量血性白带。如果合并感染或癌灶坏死,可有脓性分泌物伴有异味,通过活检病理可以鉴别。

治疗

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方法根据病情而定,包括保守治疗、手术切除等。直径<1cm的无症状息肉,可观察随诊,等待其自然消失。体积较大时,需行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 子宫内膜息肉可能需长期持续性观察治疗。 保守治疗

可服用孕激素治疗较小的息肉,对于绝经后无症状小息肉可以观察,当有增长时,建议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该病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息肉切除术后,可给予近期没有生育计划的患者口服短效避孕药减少复发的风险。

手术治疗

宫腔镜电切术

宫腔镜息肉切除作为诊断和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宫腔镜可在直视下电切息肉根部并且降低了复发率。并且由于息肉切除术不累及子宫肌层,宫腔粘连的风险很低。

根治性手术治疗

子宫切除术后无息肉复发,一般不用此方法。但有恶变才切除子宫,需要明确适应症后方可进行。

超高频电波刀

高频电波在接触人体后瞬间产生高热,将息肉切除。

预后

小于1cm的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可能会自行消失,1年内自然消失率约为27%。子宫内膜息肉术后有3.7%~10.0%的几率会复发,恶变一般不常见,极少数息肉可能是癌前病变,最终有几率会发展为癌症。

能否治愈

子宫内膜息肉可以治愈,75%~100%病例通过宫腔镜息肉切除术改善子宫异常出血的症状,且可以显著提高再次妊娠的成功几率。

能活多久

若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保守治疗,至少每3个月复查一次,达到治疗目标,切除子宫内膜息肉后,可6个月复查一次。

饮食 饮食调理

患者在确诊后,需积极接受正规合理的治疗,同时一般辅助治疗也是必不可少。其中饮食的调理也非常重要,良好的饮食调理可促进患者的预后。患者应尽量均衡饮食,术后宜高蛋白饮食,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不利于机体恢复。

护理

子宫内膜息肉的护理应贯穿患者的整个疗程,可从运动、病情监测等方面入手。

日常护理

注意控制饮食和适量运动,避免肥胖,并增加机体免疫力。

注意生殖器官的清洁卫生,避免炎症发生,加重病情。

根据医嘱及时复查,注意激素水平检测,随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

对于有妇科疾病的患者,应注意预防,加强锻炼,注意个人卫生管理,避免诱发因素等,可有效预防子宫内膜息肉。

预防措施

经常运动,防止肥胖,目前认为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运动有慢跑、游泳。避免久坐不动,争取每周至少5天、每次30分钟以上的中等量运动,建议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左右。

注意生殖器清洁卫生,如出现白带异常,建议及时就医。

注意避免服用激素类药物或是长期服用激素类的保健品,如需服用他莫昔芬,建议及时随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内分泌学组.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J].健康管理,2017(6).74-79.

[2]谢幸,孔北华,段涛著.妇产科学第九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40-341.

[3]陈玉阁.妇产科诊疗技术与手术要点[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464-475.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587.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