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病变,是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常见的一种肺炎,婴幼儿亦不少见。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全年均可发生,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表现,伴有咽痛、胸痛等症状。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治疗的首选抗菌药物,多数预后良好。重症可并发胸腔积液和肺不张等,严重者可累及其他系统,甚至引起死亡。
就诊科室: 儿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mycoplasma pneumonia ,MP 疾病别称: 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胸腔积液、肺不张、心力衰竭、气胸 治疗周期: 病情不同治疗周期不同 临床症状: 咳嗽、发热、呼吸急促 好发人群: 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生时体重轻者、免疫缺陷病患儿 常用药物: 阿奇霉素、对乙酰氨基酚、祛痰剂 常用检查: 胸部X线检查、咽拭子分离培养、支原体抗体检测、血常规 病因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因明确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它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病原微生物,革兰染色阴性,兼性厌氧菌,好发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生时体重轻者、免疫缺陷病患儿,与营养不良、卫生习惯差、空气污染等因素有关。
主要病因此病主要病因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是最小的原核致病微生物,致病机制复杂,与肺炎支原体黏附于上皮细胞表面,抵抗黏膜纤毛清除和吞噬细胞吞噬,引起呼吸道上皮细胞氧化应激反应造成损伤,也与免疫等因素有关。
诱发因素营养不良
儿童不好好吃饭,营养不均衡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容易被病原体感染。
卫生习惯差
儿童乱抓乱摸物品而不注意洗手、喜欢吃手、未定期剪指甲。
空气污染和居住于人群密集处
如学校内人群聚集,学生、老师、患儿家长均可互相感染。
寒冷
未按照天气变化增添衣物导致受凉。
流行病学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易在幼儿园、学校等人员密集的环境中发生,约每隔3~7年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发生在任何季节,南方以夏秋季多见,北方以冬秋季多见,好发于学龄期儿童。
传播途径肺炎支原体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也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好发人群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儿童大多生活在学校等人群密集处,易受感染。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如房间隔缺损患儿等。
出生时体重轻者:出生体重是新生儿的重要指标,体重轻者发育不如正常体重者完善,免疫力较差。
免疫缺陷病患儿。
症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典型症状是发热、咳嗽、呼吸急促,部分患儿伴畏寒、头痛、胸痛、胸闷等症状,可能会并发胸腔积液、肺不张、心力衰竭、气胸等疾病。
典型症状咳嗽
多数咳嗽重,初期干咳,继而分泌痰液,偶含少量血丝,有时阵咳似百日咳。
发热
中高度发热多见,体温在37℃~41℃,大多数在39℃左右。可为持续性或者弛张型,或仅有低热,甚至不发热。
呼吸急促
多发生于发热、咳嗽之后呼吸加快,每分钟呼吸可达40~80次。
其他症状部分患儿发热时伴畏寒、咽痛、头痛、胸痛、胸闷等症状,偶见恶心、呕吐及短暂的斑丘疹或荨麻疹。
并发症全身并发症
呼吸系统病变
重症患儿可合并胸腔积液和肺不张,也可发生纵膈积气和气胸、坏死性肺炎等,少数患儿表现危重,发展迅速,可出现呼吸窘迫。甚至需要呼吸支持或体外膜肺支持,可导致死亡。
皮肤改变
皮肤、黏膜损伤常见,皮肤受累的程度不一、表现多样,斑丘疹多见,重者表现为斯-琼综合征。黏膜损伤通常累及口腔、结膜和泌尿道,可表现为水泡、糜烂和溃疡。
心血管系统病变
该系统受累亦较常见,多为心肌损害,也可引起心内膜炎及心包炎、血管炎,可出现胸痛、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
血液系统病变
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常见,其他还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单核细胞增多症、噬血细胞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神经系统病变
可有吉兰-巴雷综合征、脑炎,脑膜炎、脑脊髓膜炎和梗阻性脑积水等表现。
消化系统病变
可引起肝大和肝功能障碍,少数患儿表现为胰腺炎。
局部并发症
支原体感染还可导致肺、脑、脾脏等器官及外周动脉的栓塞。其他尚有肾小球肾炎和lgA肾病、中耳炎、突发性耳聋、结膜炎、虹膜炎、葡萄膜炎、关节炎及横纹肌溶解等。
就医儿童有发热、咳嗽、喘鸣、呼吸增快、呼吸困难时,应及时就诊儿科,进行胸部X线检查、咽拭子分离培养等检查,以便明确诊断。
就医指征患儿有发热、咳嗽、喘鸣、呼吸增快、呼吸困难、胸壁吸气性凹陷、屏气、胸痛、头痛或腹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如遇高热持续、呼吸困难、胸壁吸气性凹陷往往说明肺炎严重,要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大多患儿优先考虑去儿科或者儿童呼吸科。
若患儿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应及时至医院儿科急诊或至上级医院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发热、咳嗽开始时间、程度?
除了发热咳嗽,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咽痛、胸痛等)
有无用过其他药物?(如阿奇霉素、头孢等)
既往有无其他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胸部X线检查
多表现为单侧病变,约占80%以上主要为右肺,大多数在下叶,有时仅为肺门阴影增重,多数呈不整齐云雾状肺浸润影,从肺门向外延至肺野,尤以两肺下叶为常见,少数为大叶性实变影。
咽拭子分离培养
用患儿痰液或咽拭洗液分离培养支原体是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靠标准。
支原体抗体检测
临床上目前常用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MP-IgM一般在病后1周可检测到,但病情越重MP-IgM出现越晚,阳性率越高,至第3~4周达高峰,以后降低2~4个月时消失。
核酸检测
此方法简便,特异性及灵敏度高,已经在临床上开始应用来检测肺炎支原体。
血常规、CRP、血气分析、血生化、D-二聚体等
白细胞数大多正常或稍增高,重症患儿可见有白细胞降低,血沉多增快,用于了解肺炎严重程度、病情变化及并发症等。
诊断标准临床上有肺炎的表现和(或)影像学改变,结合支原体病原学检查即可诊断。
多见于学龄期儿童,持续剧烈咳嗽,发热为主要表现,部分有喘鸣,肺部可出现啰音。
胸片呈肺间质浸润性、小叶性、大叶性肺实变和肺门淋巴结肿大。
白细胞数大多正常或稍增高,重症患儿可见有白细胞降低,血沉多增快。
青霉素、头抱类抗生素无效。
特异性抗体检测对诊断有帮助。
核酸检测方法简便,特异性及灵敏度高。
咽拭子分离培养,用患儿痰液或咽拭洗液分离培养支原体是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靠标准。
鉴别诊断 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控制炎症,改善肺的通气功能,防止并发症。针对支原体进行抗菌治疗,积极对症治疗,治疗周期根据患儿自身情况而定。
治疗周期 轻症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周期为3天,重症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周期为5~14天。 一般治疗护理
环境安静、整洁,要保证患儿休息,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
饮食
应维持足够的入量,并可补充维生素,同时补充钙剂对病程较长者,要注意加强营养,防止发生营养不良。
退热与镇静
一般先用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冰枕,或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热。对高热严重的病例可用氯丙嗪肌注。
止咳平喘的治疗
应清除鼻内分泌物,有痰时用祛痰剂,痰多时可吸痰。同时多给患儿饮水,咳喘重时可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队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药,激素短期治疗对喘憋症状明显者有效。
氧疗
病情较重者需要氧疗,一般幼儿可用鼻导管,重症患儿可用面罩给氧。
药物治疗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目前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抗菌药物。阿奇霉素每日仅需一次用药,使用天数较少,生物利用度高以及细胞内浓度高,依从性和耐受性均较高,已成为治疗首选,但对婴幼儿阿奇霉素的使用尤其是静脉制剂的使用要慎重。停药依据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以及炎性指标决定,不宜以肺部实变完全吸收和抗体阴性或核酸转阴作为停药指征。
丙种球蛋白
丙种球蛋白不常规推荐用于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但如果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搬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时,可考虑应用丙种球蛋白。
手术治疗软式支气管镜的治疗价值在于通过局部灌洗通畅呼吸道,结合异物钳或活检钳、细胞毛刷等,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与痰栓。少数患儿存在黏膜肉芽组织增生或因管壁纤维化收缩导致不可逆的支气管闭塞,可采用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治疗。而呼吸道内炎性肉芽肿致呼吸道堵塞、狭窄,影响远端通气且有相应症状或导致反复感染者可采用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术前应仔细评估,权衡利弊,操作技术娴熟。术中、术后严密观察,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其他治疗如患儿合并肺内外并发症,给予相应对症治疗。
心力衰竭的治疗
重症肺炎的婴幼儿以及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肺炎患儿,往往发生力衰竭,除给氧、祛痰、止咳、镇静等一般处理外,应早用强心药物治疗。
腹胀的治疗
多为感染所致的麻痹性肠梗,一般采用非手术疗法,如禁食,胃肠减压等,肛管排气、小剂量2%肥皂水或小量3%盐水灌肠等刺激结肠活动,也有助于减轻腹胀,例如,可先用稀释肥皂水(约2%)灌肠后留导管排气。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
包括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改善微循环抗凝治疗等。
预后多数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良好,而重症及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可遗留肺结构或功能损害,需进行长期随访,一般不会影响患儿寿命。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经过治疗可以治愈,部分患儿会出现严重并发症。
能活多久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一般不会影响患儿自然寿命。
后遗症重症及难治性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可遗留肺结构或功能损害。
复诊轻症患儿、一般状况良好的患儿常规治疗好转一般无需复查,少数根据具体情况复查血常规及肺部听诊等,一般无需复查胸片,胸片表现严重者一般症状好转后1~2周后复查胸片。
饮食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需要加强营养,食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品,少食多餐。重症不能进食者,可给予静脉营养,对病程较长者要注意防止发生营养不良。
饮食调理宜进食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宜多食用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以及复合维生素B等,应同时补充钙剂。
宜给予流食,如人乳、牛乳、米汤、菜水、果汁等饮食。
禁食生、冷、辛辣的刺激性食物。
护理家长积极参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护理,如呼吸道管理,以改善患儿治疗依从性,减少治疗时间,促进患儿症状改善,提升护理质量。
对患儿耐心护理,使其精神愉快,要保证患儿休息,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使空气比较清新,并须保持一定温度、湿度。
经常变换体位,以减少肺部淤血,促进炎症吸收。
患儿出院后可以适当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一周运动两次最为合适。
家长应该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乱抓、乱摸东西,不随便把手指放到嘴里。
教育孩子想咳嗽时,应该用卫生纸捂住嘴巴、鼻子再咳嗽,不要冲着其他人面部咳嗽。
病情监测定时监测患儿的体温、呼吸,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咳嗽频率是否减少,有无其他症状出现,若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特殊注意事项家长要注意患儿服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若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头痛或视力问题,应及时就医。
预防平时增强患儿体质,减少被动吸烟,室内通风,积极防治营养不良、贫血及佝偻病等,注意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已感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积极治疗,并且预防并发症。
预防措施加强护理和体格锻炼
婴儿时期应注意营养,尽量母乳喂养,及时增添辅食,培养良好的饮食及卫生习惯,多晒太阳防止佝偻病及营养不良是预防重症肺炎的关键。注意洗手,避免被动吸烟,从小锻炼身体,室内要开窗通风,经常在户外活动或在户外睡眠,使机体耐寒及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就不易发呼吸道感染及肺炎。
预防急性呼吸道感染及呼吸道传染病
婴幼儿应尽可能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注意防治容易并发严重肺炎的呼吸道传染病,如百日咳、流感、腺病毒及麻疹等,尤其对免疫缺陷性疾病或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儿更要注意。
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感染
已患肺炎的婴幼儿抵抗力弱,易感染其他疾病,应积极预防可能引起严重预后的并发症,如脓胸、脓气胸等。
参考文献
[1]房亚菲,刘丽娟,霍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流行特征和临床表现及病原菌调查[A].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5).
[2]申昆凌,黄国英.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64-369.
[3]江载芳,申昆玲,沈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全2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4]桂永浩,薛新东.儿科学[M].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17-221.
[5]姚淑文.重症MPP患儿行家长参与护理的效果观察[A].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6).
[6]王卫平,孙锟、常立文.儿科学[M].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59.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