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是由寒冷及感染等导致皮下脂肪的炎症性疾病。由低体温即腋温低于36.5℃所致者,也称为新生儿冷伤,可继发于严重感染、颅内出血、出生窒息、缺氧、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主要发生在春冬季节,与产房温度低有关,且早产儿多见。病初表现为体温降低、吸吮差或拒乳、哭声弱,严重低体温、硬肿症患儿可继发肺出血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而致死。
就诊科室: 儿科急诊、新生儿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neonatal hypothermia 疾病别称: 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冷伤 是否常见: 否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肺出血 治疗周期: 短期治疗 临床症状: 低体温、皮肤硬肿、拒奶 好发人群: 出生后1周内早产儿、有重症感染病史儿童、出生时有窒息的新生儿 常用药物: 多巴胺、碳酸氢钠 常用检查: 体格检查、血糖检测、血常规、血气分析 病因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病因包括寒冷和保温不足、严重感染、缺氧等引起的产热能力不足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该病好发于出生后一周内的早产儿、有重症感染的新生儿以及出生时有窒息的新生儿,可由早产、低体重、宫内生长受限、出生窒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先天异常(如腹裂或淋巴水肿)等因素诱发。
主要病因寒冷和保温不足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环境温度低时,产热和散热的调节功能差,使体温降低,具体如下:
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少,皮肤薄,血管丰富,易于失热;
躯体小,总液体含量少,体内储存热量少,对失热的耐受能力差,寒冷时有少量热量丢失,体温便可降低;
新生儿由于缺乏寒战反应,寒冷时主要靠棕色脂肪,早产儿由于其储存少,胎龄越小,储存越少,寒冷时易出现低体温。
疾病因素
如严重感染、缺氧、心力衰竭和休克等使能源物质消耗增加、热量摄入不足、产热能力不足,即使在正常散热的条件下,也可出现低体温和皮肤硬肿。严重的颅脑疾病也可抑制尚未成熟的体温调节中枢,其调节功能进一步降低,使散热大于产热,出现低体温,甚至皮肤硬肿。
多器官损害
低体温及皮肤硬肿可使局部血液循环淤滞,引起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导致皮肤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出现水肿。如低体温持续存在、硬肿面积扩大、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进一步加重,可引起多器官功能损害。
诱发因素早产、低体重、宫内生长受限、出生窒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先天异常(如腹裂或淋巴水肿),还有严重感染、缺氧、颅脑损伤、低血糖等因素,可引起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流行病学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多发生于家庭分娩或社会经济条件低下地区,近年来,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条件及技术的提高,本病的发生率较过去已明显降低。本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尤以我国北方各省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但也可因感染及其他因素影响发生于夏季和南方地区。
好发人群出生后一周内的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
低体重出生儿。
摄入量不足的新生儿。
合并基础疾病的患儿,如重症感染、窒息、分娩过程中发生产伤的新生儿。
症状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包括三大主征,即低体温、皮肤硬肿和多器官功能损害,可并发休克、心功能低下、心肌损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肺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酸碱或电解质失衡、内分泌调节等多系统功能损害。
典型症状低体温
全身或肢端凉,体温常在35℃以下(80.7%),严重者可在30℃以下(13.3%)。低体温患儿中以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居多。
硬肿
包括皮脂硬化和水肿两种病变,以硬化为主者多为出生一周后或感染、病情危重者;以水肿为主者多为生后1~2日或早产儿。硬肿为对称性,累及的多发部位顺序依次为下肢(92.9%)、臀(90%)、面颊(67.1%)、上肢(47.1%)、背、腹、胸部等,严重者可出现体温降低、心率及呼吸减慢、运动减少。
多器官功能损害
本病早期常有拒乳、不哭等反应低下的表现,随着体温降低,硬肿出现或加重,可伴有循环障碍如休克、心功能低下、心肌损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肺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酸碱或电解质失衡、内分泌调节等多系统功能损害表现。
并发症循环障碍
重度低体温患儿常伴有明显的微循环障碍,如面色苍白、发绀、四肢凉、皮肤花纹,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早期心率一过性增快(心率>160次/分钟),随病情加重或体温降低逐渐减慢,严重时可低于100次/分钟,且心音低钝、节律不正。早期血压常无改变,复温过程中部分病例有一过性下降趋势,尤其是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改变明显。
急性肾功能衰竭
严重硬肿症可有尿少甚至无尿等急性肾功能损害表现,如诊断治疗不及时可迅速引起呼吸困难、发绀、肺啰音、肺出血(出血性肺水肿)等急性左心衰竭表现,并在数小时或1~2日内死亡。
肺出血
多发生在重度低体温(<30℃)患儿的极期,是本病最危重的临床征象和主要死因。
弥散血管内凝血
本病还可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代谢紊乱等并发症。
就医新生儿体温偏低合并有硬肿、水肿、心率变慢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到儿科急诊或新生儿科就诊。
就医指征体温偏低,且自行保暖后体温不能快速恢复正常者,需立即就诊。
低温偏低,且全身出现相应临床表现,比如硬肿、水肿、心率变慢等,需立即就诊。
就诊科室建议到儿科急诊或新生儿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目前有什么症状?(比如低体温、皮肤硬肿、吸吮差等)
出生时情况如何?是否为早产儿?有无缺氧、窒息等表现?
出生后开始后喂养的时间、喂养方式、奶量如何?有无拒奶、热量不足、保暖不当的情况?
患儿有无严重感染、败血症、先天性心脏病等?
母亲孕期有无感染等病史?
既往是否完善过血液学、头颅MRI、脑电图等检查?
是否至外院就诊?
需要做的检查体格检查
通过视诊、触诊可观察患儿硬肿的部位及程度,以及测定患儿的温度。
血常规
一般白细胞总数无明显变化,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若中性粒细胞增高明显或减少,多提示预后不良。
血气分析
由于缺氧和酸中毒,可出现pH下降、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增高。
血生化检测
测定血糖和血清电解质(钾、钠、钙和磷等)。
肾功能检查
尿素氮、肌酐、渗透压、尿量和尿比重测定等,重症病例可有尿素氮、肌酐增加等改变。
超微量红细胞电泳时间测定
由于血液粘稠度增加,红细胞电泳时间可延长。
心电图
部分病例可有心电图改变,表现为Q-T间期延长、低电压、T波低平或ST段下降。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试验
判断患儿凝血功能是否正常,判断是否发生了严重的并发症。
胸片检查
判断是否合并肺炎。
诊断标准病史
寒冷季节、环境温度过低、保温不当,或有严重的感染、窒息、产伤等所致的摄入不足或能量供给低下病史。
临床表现
早期吮乳差、哭声低、反应低下,病情加重后,体温(如肛温或腋温)<35℃,严重者<30℃,周身出现对称性硬肿。多器官功能损害的早期可出现心率减慢、微循环障碍,严重时可出现休克、心力衰竭、肺出血、肾功能衰竭等。
实验室检查
根据需要检测动脉血气、血糖、钠、钾、钙、磷、尿素氮、肌酐、心电图、胸部X线摄片。
鉴别诊断新生儿皮下坏疽
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多见于寒冷季节有难产或产钳分娩史,常发生于身体受压部位,如枕、背、臀部等,或受损如产钳部位,表现为局部皮肤变硬、略肿、发红,边界不清楚并迅速蔓延,病变中央初期较硬以后软化,先呈暗红色以后变为黑色,重者可有出血和溃疡形成,亦可融合成大片坏疽。通常没有较低的体温,据此可与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鉴别。
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需要进行复温、补充热量和液体的一般治疗,以及纠正器官功能紊乱和控制感染的药物治疗,属于短期治疗。
治疗周期 轻中度患儿6~12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重度可在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属于短期治疗。 一般治疗复温
轻、中度即直肠温>30℃、产热良好者
用暖箱复温,将患儿置预热至30℃的暖箱内温于30℃~34℃,使患儿6~12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乡村、基层医疗单位可用热水袋、热炕、电热毯包裹或母怀取暖等方法,如无效立即转上级医院。
重度低体温即直肠温度<30℃或产热衰竭者
先以高于患儿体温1℃~2℃的暖箱开始复温,开始温度不超过34℃,每小时提高箱温1℃,于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必要时辅以恒温水浴疗法,水温39℃~40℃,脐部置消毒小纱布,用橡皮膏固定,头露水外,12分钟/次,1~2次/天,浴后立即擦干放入30℃~32℃暖箱内保温,或用远红外线抢救台快速复温,床面温度从30℃开始,每15~30分钟升高体温1℃,随体温升高逐渐提高远红外线箱的温度最高33℃,恢复正常体温后置于预热至适中环境温度的暖箱中。
补充热量和液体
早产儿或产热衰竭患儿适当增加热量,尽早胃肠喂养,重症伴有尿少、无尿或明显心肾功能损害者,应严格限制输液速度和液量。
药物治疗循环障碍
有微循环障碍或休克者及时扩容,纠正酸中毒,可使用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心率降低
心率降低者首选多巴胺或酚妥拉明。
DIC
确定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高凝状态者,立即用肝素治疗。
急性肾功能衰竭
少尿或无尿者用呋塞米,无效加用多巴胺。高钾血症者限制钾的摄入,严重时给予胰岛素加葡萄糖静脉输注以抵消钾对心脏的毒性作用。
控制感染
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相应抗生素,慎用对新生儿肾有毒副作用的药物。
手术治疗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但一经确诊肺出血,需早期给予气管内插管,进行正压呼吸治疗,积极治疗引起肺出血的病因,如肺水肿、急性心肾功能衰竭等。
预后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患儿分为产热良好和产热衰竭,前者多为病程短、硬肿面积偏小、复温效果佳、预后良好、病死率低。后者多为病程长、硬肿面积大、复温效果差、预后不良、病死率高,易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
能否治愈产热良好者预后良好,病死率低,产热衰竭者易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预后不良,病死率高。
能活多久一般产热良好的患儿经过积极治疗后,不影响自然寿命,但产热衰竭的患儿如伴有多脏器器官衰竭,则病死率较高。
饮食 饮食调理如患儿可以自行饮食,建议母乳或配方奶喂养,注意按需哺乳。
如患儿无法饮食,则需要用滴管或鼻饲喂养。
护理日常要注意患儿的清洁卫生、营养护理和空气流通。复温时需要监测患儿生命体征、体温调节状态以及摄入或输入热量,同时要特别注意尿量,给患儿复温时需逐步升温,忌升温过速。
日常护理注意皮肤的清洁、干燥,衣服、床单及尿布应柔软、清洁、平整,防止皮肤、肺部等继发感染。
保证足够的热量供给,对疾病的恢复非常重要。
注意空气流通,定期消毒。
新生儿注意保暖,控制室内温度不要过低。
病情监测复温时注意监护以下方面:
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判定体温调节状态,检测肛温、腋温、腹壁皮肤温度及环境温度,比如室温或暖箱温度,以肛温为体温平衡指标,腋温-肛温差可作为判断棕色脂肪产热状态的指标。
摄入或输入热量、液量及尿量监护。
预防注意对高危患儿进行体温监测,同时防止新生儿低体温是预防的关键,注意围产期防止感染、窒息、缺氧等高危因素的发生。
预防措施分娩室温度≥25℃,避免母亲分娩前低体温,用塑料袋、帽子及热的气体进行复苏。
尽早开始喂养,保证充足的热量供应。足月儿生后立即喂养、早产儿稳定后开始母婴皮肤接触有利于新生儿体温控制、生理稳定、脑发育及增加母乳喂养率。
生后即擦干皮肤,用预热的被毯包裹。有条件者放置暖箱中数小时,待体温稳定后再放入婴儿床中,若室温低于24℃应增加包被。
延迟洗澡及称重。
保持各项检查过程时的环境温度。
所有低体温新生儿均应除外各种病原体感染,避免早产、产伤和窒息等,及时治疗诱发冷伤的各种疾病。
参考文献
[1]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第5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2]胡亚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申昆玲,黄国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儿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2016.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