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主要指在外耳道皮肤、皮下组织发生的广泛、急性或慢性的炎症感染。外耳道起自外耳,内至鼓膜,外侧1/3由软骨部组成,内侧2/3由骨部组成。外耳道炎分为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慢性外耳道炎、坏死性外耳道炎三类,外耳道炎具有皮肤表面渗液、脱屑、瘙痒、疼痛以及外耳道有分泌物的表现。其治疗主要是进行抗感染治疗,多选择抗生素治疗。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otitis externa 疾病别称: 热带耳、外耳炎、游泳者耳病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听力减退 治疗周期: 短期治疗 临床症状: 皮肤表面渗液、脱屑、瘙痒、疼痛、外耳道有分泌物 好发人群: 外耳道皮肤受到外伤的人、免疫力低下的人 常用药物: 环丙沙星、氢化可的松、头孢氨苄 常用检查: 耳镜检查、细菌培养、颞骨CT检查 疾病分类根据疾病病程发展分类
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
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耳道出现狭窄的现象,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听力,而且还会出现耳朵处发生瘙痒和疼痛的感觉。
慢性外耳道炎
慢性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慢性或复发性炎症,是急性外耳道炎治疗不彻底或未及时治疗病情迁延而成的。患者耳内常有闷胀感、痒痛,偶有黏稠且有臭味的分泌物,听力稍有减退。
坏死性外耳道炎
坏死性外耳道炎是指外耳道皮肤和骨质的进行性坏死性炎症,并有向周围组织侵袭的趋势,多由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导致。
根据病原体感染类型分类
细菌性外耳道炎
细菌性外耳道炎是指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或变形球菌、绿脓球菌感染引起的外耳道炎,常伴有红、肿、热、痛、发热、全身不适的症状。
真菌性外耳道炎
真菌性外耳道炎是一种好发于夏季,多见于气候潮湿、温暖地区的外耳道疾病。致病的真菌以曲霉菌、青霉菌及念珠菌等引起者较为多见。如果外耳道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加上温暖的环境,真菌会十分容易生长。
外耳道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其中外耳道皮肤的抵抗力下降、外界环境改变、外耳道皮肤外伤、耳道积水、炎热潮湿的环境,以及患者免疫力低下等,都可能诱发外耳道炎。
主要病因免疫因素
掏耳朵、游泳进水、化脓性中耳炎长期脓液的刺激等,当外耳道皮肤本身的抵抗力下降或受到损伤,细菌或病毒的进入会引起感染,发生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症。
自身因素
慢性外耳道炎为急性外耳道炎,治疗不彻底或未及时治疗导致病情迁延而成。患者耳内常有闷胀感、痒痛,偶有黏稠且有臭味的分泌物,听力稍有减退。
感染因素
坏死性外耳道炎一般由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引起,有向其他组织侵袭的趋势。
环境因素
环境温度高,空气湿度大,影响了耳道分泌腺体的功能,降低了外耳道的免疫力。
自身因素
佩戴助听器或耳机等,也容易堵塞外耳道分泌腺,造成感染。
患者患有糖尿病、贫血、慢性肾病等慢性疾病,耳道受到感染时不容易治愈。
长期应用棉签清理耳道或者有异物摩擦,可以造成皮肤损伤,从而诱发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大多数在7~12岁发病。
在夏季时外耳道炎的发病率最高。
外耳道炎在温度高、湿度高的地区的发病率也会较高。
外耳道皮肤受到外伤的人
挖耳、游泳进水、化脓性中耳炎、长期脓液的刺激等导致外耳道损伤,更易导致链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感染,造成外耳道炎。
免疫力低下的人
如患有糖尿病或是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外耳道受到损伤后不易痊愈,进而导致外耳道炎。
症状外耳道炎患者会出现外耳道皮肤水肿,皮肤表面渗液、脱屑、瘙痒、疼痛以及外耳道有分泌物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伴有听力下降、耳闷等表现。
典型症状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
多表现为局部耳道皮肤水肿、发红、脱屑等,患者会出现疼痛、耳道肿胀的表现。
慢性外耳道炎
主要表现为耳部瘙痒,耳道皮肤附着有痂皮,耳道潮湿或者不时流出分泌物,耳道有白色豆腐渣状的分泌物堆积。
坏死性外耳道炎
多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且逐渐加剧。而且外耳道有肉芽,分泌物可呈脓血性,脑神经损害则有相应的脑神经症状,如面瘫。
其他症状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患者有时皮肤附属的皮脂腺被堵塞,分泌被抑制时耵聍腺可充满脓液。另外,由于外耳道炎一般由细菌和真菌感染导致,患者还会出现头痛、发热或全身不适的症状。
并发症听力减退
听力减退是由于耳朵的黏膜出现了感染,就会容易产生红肿,就会容易出现听力下降的情况。如果外道炎引起了听力下降,炎症消失之后听力下降的情况也就会恢复。
淋巴结肿痛
淋巴结肿大是因为外耳道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一个或多个淋巴结,表现为质地软、有压痛、表面光滑、无粘连。
外耳道炎一般发病较急,当出现耳部明显疼痛、耳内分泌物流出时需及时就医。医生根据典型的病史,对耳部、乳突、耳部周围组织的检查即可初步诊断。
就医指征患者出现耳朵疼痛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出现水肿、发红、脱屑的情况应及时就医。
患者出现耳朵有脓性分泌物时应立即就医。
患者一般优先选择耳鼻喉科。
若出现鼓膜穿孔,则应至耳鼻喉外科进一步处理。
最近有去游泳过吗?
耳朵有哪些症状(如耳朵皮肤渗液、瘙痒、脓肿)?
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
睡眠情况怎么样?
既往有什么病史吗?
是否发生过耳道感染?
需要做的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视诊和触诊来检查患者的耳廓和外耳道,如果出现牵扯痛很可能为外耳道炎。
耳镜检查
患者患急性外耳道炎时,通过耳镜可以发现耳道有不同程度的充血、肿胀,也可见耳道内有一些小的脓疱。
细菌培养
药物治疗无效时可以通过细菌培养来诊断外耳道炎,收集患者外耳道内的分泌物来进行细菌培养,可以检测出感染外耳道炎的病原体是什么,进而选择合理的药物来治疗。
放射科检查
颞骨的CT检查可以观察到耳廓的整体结构,这样可以判断耳骨是否受损,具有确诊意义。
医生检查可发现外耳道、耳廓皮肤出现弥漫性充血、肿胀、糜烂、外耳道变窄,伴有少许脓性分泌物。
通过实验室检查将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检测出的病原体若为细菌,则为细菌性外耳道炎,若检测出的病原体是真菌,则为真菌性外耳道炎。
化脓性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是因为细菌通过咽鼓管,进而进入中耳引起。咽鼓管堵塞后,耳内分泌物滞留不畅也可以引起化脓性中耳炎,细菌、病毒、真菌都可以引起中耳炎,中耳炎产生后会对听力有一定的影响。化脓性中耳炎发病部位是中耳,而外耳道炎发病变部位是外耳,两者根据发病部位即可进行鉴别。
外耳道湿疹
外耳道湿疹是由于过敏原引起变态反应形成的皮炎,牛奶、鱼虾、花粉、皮毛以及局部用药都可能引起外耳道湿疹。湿疹大多数都会引起瘙痒,抓挠后流出黄色水样分泌物,凝固后结黄痂,容易留疤。但是外耳道炎没有过敏反应病史,两者据此可以进行鉴别。
治疗外耳道炎的主要治疗包括清洁外耳道、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炎症和感染,以及疼痛管理。药物治疗以局部抗生素类滴耳剂为主,也可选用抗菌素药膏用以控制外耳道局部炎症反应。
专科医生清除耳道内的分泌物、脱屑及结痂等。如果鼓膜没有穿孔,医生会将3%的过氧化氢和水稀释,并加热至体温来冲洗耳道。
药物治疗环丙沙星
适用于中度外耳道炎,需要局部抗生素滴液,即环丙沙星。环丙沙星为合成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广谱抗菌活性,杀菌效果好。环丙沙星可见胃肠道反应、皮疹、头昏及头痛,偶见轻度转氨酶升高、体液潴留、高尿酸血症及白细胞减少等,孕妇、哺乳妇女及婴幼儿不宜用。
氢化可的松
慢性外耳道炎治疗一般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比如氢化可的松乳膏以减少局部的炎症和瘙痒。轻度外耳道炎,可用2%醋酸涂抹耳道,并用局部氢化可的松消炎,持续7天即可痊愈。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者、接种疫苗前后两周内、病毒性皮肤病患者、角膜溃疡患者、严重的精神病和癫痫患者,以及活动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新近胃肠吻合术者、骨折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者、较严重骨质疏松者,以及明显糖尿病患者、严重高血压患者、对乙醇过敏者禁用。
头孢氨苄
如果是严重的外耳道炎,可能需要用全身性抗生素,即头孢氨苄。用药后可能会出现皮疹、荨麻疹、红斑、药物热等过敏反应,偶见过敏性休克、恶心、呕吐、腹泻和腹部不适等胃肠道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头晕、复视、耳鸣、抽搐等神经系统反应。该药物具有肝毒性和肾毒性,对头孢菌素过敏者及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既往史的人禁用。
手术治疗对于坏死性外耳道炎,当保守治疗无效、久治不愈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清除病灶或者做根治性手术,可以根据具体病情进行选择。
物理治疗外耳道炎可选用红外线、超短波等进行物理治疗。
预后外耳道炎多急性发病,大多数患者治疗后可完全治愈,部分急性发病患者可出现反复发作或炎症迁延变为慢性病程。如果患者的病情不太严重,七天左右会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能否治愈外耳道炎能治愈,治愈率为90%。
能活多久外耳道炎经过积极、有效处理后对生存期无影响。
复诊一周后复诊,复诊只需要观察患者耳廓和外耳道,再通过耳镜确定耳道无充血、肿胀、脓疱即可确定病情完全恢复。
饮食患者在恢复期间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平时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多进食苦瓜、冬瓜,避免进食酒类、辛辣食品、腥物、淡水产品、海鲜。
饮食调理应当多进食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苹果、提子、红萝卜、菠菜、雪梨等。
应当进食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的半流质饮食或软食,避免过硬等刺激性食物。
应当多进食瓜类食物或者是豆类食物,对疾病的恢复有帮助,如苦瓜、冬瓜等。
避免进食酒类、辛辣食品,如大葱、大蒜、韭菜、辣椒、胡椒、芥菜、雪里红、姜、咖喱、腥物、淡水产品、海鲜。
宜吃
蛋糕 黑豆 苦瓜 苦菊 荠菜 桃 猪肉少吃
茴香 泡面 糖果 腌肉 羊肉 咖啡慎吃
芥末 咖喱 辣椒 烧烤 生姜 护理当患有外耳道炎时,耳部恰当的护理有助于外耳道炎的恢复,可以用无菌纱布或者是棉签来清洁外耳道口及耳部的皮肤,可以做耳屏前或者是耳部的按摩,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也有助于外耳道炎的恢复。
日常护理外耳道炎患者应该避免耳朵进水,洗澡时戴浴帽,禁止游泳或等症状完全缓解后一段时间再开始游泳,同时要戴耳塞。
需要使用助听器或耳机的人,要等到疼痛症状缓解和分泌物完全消失后,才可以重新使用助听器或耳机。
应用治疗外耳道炎的药物一般七天即可痊愈,用药要根据说明书,按时、按量服用。
患病之后切忌水洗,必须洗涤者用苦参汤洗涤。
痒时忌搔抓,必要时泡些食盐水,滴在痒处,其浓度以能达到止痒为标准。
洗澡、理发、浴身,注意防止污水入内,在洗头、游泳之前可以用干净的棉球堵塞外耳道。
平时外耳道要保持干燥,避免反复的掏耳以及耳朵进水的现象。
头孢氨苄一般在饭后使用,对青霉素和头孢过敏患者禁用。
外耳道炎在生活中是可以预防的,很多情况下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应多做适合自己的运动,增加身体的抵抗能力,平时多注意清洁,讲究卫生,防止污水进入耳朵。
预防措施预防外耳道炎的发生,首先要纠正挖耳习惯。游泳、洗头时污水入耳后应及时拭净,及时清除或取出外耳道的异物,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损伤最为重要。
人的外耳道有一定自洁功能,不需要用棉签等进行擦洗。耵聍可以随着人的咀嚼、说话等面部肌肉运动,而自行脱落并排出。也有一些人是油性外耳道耵聍,不容易排出,有时会堵塞外耳道而发生炎症,不要自行用挖抠的方式来解决,及时到医院治疗。
如果耳朵进水了要采取变换体位的方式,使进水的耳朵朝下,让水自行排出。
参考文献
[1]刘丞,卜行宽.听力减退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795-797.
[2]孔维佳,周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13-115.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