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以鼓膜为界,鼓膜内侧为中耳。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可分为急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上是最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otitis media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耳后骨膜下脓肿、颈部脓肿、迷路炎、周围性面瘫、硬脑膜外脓肿、硬脑膜下脓肿 治疗周期: 急性中耳炎一般需治疗1~2周;慢性中耳炎需治疗1个月以上 临床症状: 耳痛、耳道流水、听力下降、耳鸣 好发人群: 儿童、有家族史者、鼻炎患者 常用药物: 氧氟沙星滴耳液、地塞米松、泼尼松 常用检查: 耳镜检查、咽鼓管检查、听力学检查、鼓室穿刺检查 疾病分类依据中耳炎病情及病情程度,该病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急性中耳炎
是指发生在中耳黏膜的一种急性炎症性反应,可分为急性非化脓性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较为常见,以内耳长期间歇或持续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为特点,是中耳黏膜、鼓膜或深达骨质的化脓性炎症,重者炎症深达乳突骨质。分为单纯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型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
小儿发病率较高,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以中耳积液(包括浆液、黏液、浆-黏液,而非血液或脑脊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
病因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好发于三岁以下的儿童。中耳炎可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多数是由于感冒、流感、鼻窦炎等疾病引起,也可由其他疾病发展而来,例如耳道内异物、耳道肿瘤等,可以发展为中耳炎。
主要病因病原体感染
急性中耳炎的病原体主要有细菌和病毒,但部分患儿由肺炎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主要为肺炎球菌,其次为未分型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而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主要致病原包括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咽鼓管功能障碍
咽鼓管堵塞
由于急慢性鼻窦炎形成大量的脓性分泌物堆积鼻咽部咽鼓管口、腺样体肥大压迫咽鼓管口,造成咽鼓管堵塞、狭窄,影响中耳引流形成感染。小儿的腭帆提肌、腭帆张肌和咽鼓管咽肌等肌肉薄弱,收缩无力等因素均不利于咽鼓管的开放。
清洁功能不良
上呼吸道感染细菌外毒素引起的纤毛运动暂时性瘫痪,管腔内分泌物潴留等因素均可不同程度地损害黏液纤毛输送系统的功能,使中耳及管腔内的分泌物、致病微生物以及毒素等不能有效排出。
防御功能障碍
咽鼓管咽口的瘢痕牵引、肿瘤的侵袭破坏、放射性损伤均可导致咽鼓管的防御功能丧失,给致病微生物侵入中耳有可乘之机。
诱发因素反复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
过度吸烟或二手烟,从而刺激鼻窦、咽部等。
耳垢过多堆积。
夏季频繁使用空调风扇:可使得房间内的灰尘、有害物质漂浮游移,且空调本身容易藏污纳垢,易诱发呼吸道过敏,使得耳咽管堵塞,从而引发中耳炎。
流行病学中耳炎(OM)是婴幼儿、儿童的常见病。80%的儿童至少得过一次中耳炎,多在6个月至4岁发病,有30%~40%的儿童反复出现分泌性中耳炎。
好发人群儿童
尤其常见于3岁及3岁以下的儿童。此外,患有腭裂或唐氏综合征等出生缺陷性疾病的儿童更易患上此病。
存在家族史的患者
尤其常见于其父母患有反复复发的中耳炎患者。
鼻炎、鼻窦炎以及腺样体肥大的患儿
长期鼻部通气状态不佳,阻塞咽鼓管,易引起脓液积聚于中耳。
症状不同类型的中耳炎,症状会略有差异。化脓性中耳炎的典型症状包括耳痛、听力下降、耳道内流水、流脓甚至流血等。而分泌性中耳炎多表现为耳痛、耳闷、耳堵、听力下降或耳鸣等。除了以上典型症状还可伴随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对低龄儿童而言,由于不能准确表达耳痛,通常哭闹剧烈、发烧不退,需注意观察是否有揉耳动作,尤其是2岁以下婴幼儿。
典型症状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主要表现为局部症状,即耳痛呈持续性;婴幼儿的耳痛特点可表现为易烦躁,有时表现为捂耳朵和拽耳朵,甚至影响睡眠,仅早期伴上呼吸道感染者可有发热。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存在局部持续性较重耳痛症状及婴幼儿耳痛特点,其症状直到耳流脓后缓解。部分患儿早期听力下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可出现穿孔和(或)胆脂瘤,并以流出物和耳聋为特征。
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的液体可能呈血清、黏膜样,黏膜脓性或者混合性,没有炎症的急性症状和征兆,流出物常为无菌性。
伴随症状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感染时可能导致全身症状,比如高热、呕吐、腹泻等。
并发症颅外并发症
包括耳后骨膜下脓肿、颈部脓肿、迷路炎、周围性面瘫。
颅内并发症
常见有硬脑膜外脓肿、硬脑膜下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脑脓肿。
就医当患者耳痛、耳鸣、耳闷、听力下降或者耳道流脓等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诊。通过查体并结合听力学检查以及颞骨CT等检查明确病情,以便及时治疗。
就医指征感冒后出现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考虑可能存在急性中耳炎,需要及时就医。
出现耳痛、流脓、发热、呕吐等症状,需要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该病患者优先去耳鼻喉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症状出现的时间?
是否经过治疗?
有无其他不适症状?
家庭成员有无患病情况?
需要做的检查耳镜检查
通过电耳镜或纤维耳镜观察鼓膜,明确是否有鼓膜肿胀、充血、内陷及色泽变化。
咽鼓管检查
咽鼓管主观检查
医生嘱咐患者做吞咽动作, 或者嘱患者捏鼻鼓气,同时通过耳镜评估鼓膜活动度,来判断咽鼓管功能。或者通过向咽鼓管的咽口吹气,通过流声来判断咽鼓管通畅性。
咽鼓管客观检查
衡量在鼻咽部气体压力增高时,咽鼓管将气体从鼻咽部传至鼓室的能力。当测试者吞咽水的同时鼻咽部分别给予30、40、50mbar的压力,通过鼻咽部和外耳道内压力感受器分别记录各压力下鼻咽部压力变化曲线和外耳道内压力变化的曲线。
听力学检查声导抗仪检测
声导抗仪监测
平坦型曲线(B型)多见于分泌性中耳炎。C型曲线多提示咽鼓管功能不良。此外,压力数值也可以帮助判断咽鼓管的功能情况。
纯音听力测试
用来鉴别是传导性还是感音性、混合性的听力损失。
鼓气耳镜观察
通过鼓气耳镜检查有助于诊断有无中耳积液,并利于评估咽鼓管功能。
鼓室穿刺检查
鼓室穿刺检查是明确有无中耳积液,并进行细菌病原学检测的首选方法。
颞高分辨率CT
通过对鼓窦、乳突气房等结构的扫描,可以明确中耳炎病变的范围,及有无听骨链的破坏,有无颅底骨质的破坏吸收等征象,对手术有较大指导意义。
诊断标准病史:如上呼吸道感染、耳部外伤等。
临床表现:有无耳痛、耳流脓、耳闷、听力下降以及头痛、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相关检查:听力学检查、声导抗仪检测、颞高分辨率CT等出现异常。
鉴别诊断鼻咽癌
对一侧分泌性中耳炎的成年患者应做仔细的鼻腔及鼻咽部检查,包括纤维或电子鼻咽镜检、颈部触诊、血清中VCA-IgA(EB病毒)测定,以警惕鼻咽癌。鼻咽部CT扫描、MRI成像对位于黏膜下的鼻咽癌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脑脊液耳漏
颞骨骨折并脑脊液耳漏而鼓膜完整的患者,脑脊液聚集于鼓室内,部分临床表现与分泌性中耳炎较类似。根据患者头部外伤史或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病史,鼓室液体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颞骨X线片、颞骨CT扫描等可鉴别。
中耳腺瘤
患者有耳闷、耳鸣、耳痛及听力下降,少数患者会有面瘫。影像学检查可见中耳及外耳道软组织占位性病变,确诊需要病理检查。
治疗中耳炎一般采用局部、全身药物或手术治疗,治疗效果佳。如未经合理的治疗,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治疗周期 急性中耳炎一般需治疗1~2周,慢性中耳炎需要1个月到几个月不等。 药物治疗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治疗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可用抗菌药物进行适当的治疗,但疗程不宜过长。可供选用的药物有各类广谱青霉素、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
糖皮质激素
可用地塞米松或泼尼松等口服,进行短期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还可经导管向咽鼓管咽口喷入泼尼松龙等糖皮质激素药液,以减轻局部水肿。
其他
若患者伴有鼻塞症状,可用盐酸羟甲唑啉等减充血剂喷(滴)鼻,以及抗组胺药或鼻用激素治疗,可缓解咽鼓管咽口炎性黏膜的肿胀,降低中耳腔负压,减少渗出,缓减疼痛。
手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手术
鼓膜穿剌术
在鼓膜紧张部的前下或后下象限穿刺,抽出积液。
鼓膜切开术
当鼓室积液黏稠不易通过鼓膜穿刺清理时,可选用鼓膜切开术;或者穿刺抽吸后,短期内又有积液复发时,也可换用鼓膜切开术。
鼓膜切开加置管
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在鼓膜切开清理积液后,可于切口处放置鼓膜通气引流管,利于长期引流,置管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咽鼓管功能恢复后,置管则自行脱出或病情痊愈后手术取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
以清除中耳病灶为目的和以重建传音结构为目的。
乳突根治术
通过清除鼓窦、乳突气腔的病变组织,充分引流中耳脓液,同时不触动鼓室和外耳道的正常结构,保存和提高听力的同时,有效控制并发症。
鼓膜成形术
可通过单纯修补鼓膜穿孔提高听力,多适用于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预后急性分泌性中耳炎预后一般良好。部分分泌性中耳炎有自限性,积液可经咽鼓管排出或自行吸收。少数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会遗留粘连性中耳炎、胆固醇肉芽肿等问题。病程较长而未进行治疗的患儿,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下降, 甚至引起头颅邻近部位的感染,出现严重的颅内及颅外并发症。
能否治愈中耳炎积极治疗能够治愈。
能活多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饮食中耳炎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中耳腔的感染性炎症。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以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为主。进食时要速度慢,不能过快,以免导致呛咳反流,使液体逆流进入中耳鼓室腔。
饮食调理忌腥荤发物
中耳炎患者日常饮食应忌吃蟹、母猪肉、驴肉、鹅、虾、马肉、羊肉、韭菜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容易生热化火,使炎症扩展。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中耳炎患者要禁忌辣椒、胡椒、桂皮、生姜、花椒、芥末、葱、蒜等食物,因为这类食物温热辛燥,可加重中耳炎患者的症状。
忌过咸或腌制的食物
常见的腌制食物如咸菜、咸鸭蛋、酸菜、咸肉等。这些食物也容易化火生热,引起口渴,使中耳炎加重。
忌坚硬难咬的食物
坚硬难咬的食物主要是各种坚果类,如花生、西瓜子、开心果等,这些食物难以咀嚼,会加重中耳炎疼痛。
宜吃
八宝粥 白木耳 包菜 黑枸杞 金桔 平菇 葡萄干 山药 雪梨 查看更多>少吃
八爪鱼 蛋糕 方便面 饺子 烤鸭 卤味 罗非鱼 烧鸭 生姜 查看更多>慎吃
烤鸡 驴肉 护理中耳炎好发于婴幼儿,所以0~5岁患儿的监护人应注意患儿耳部卫生。当患儿大于5岁应增强饮食,严格执行医嘱,做好护理。
日常护理注意用耳卫生的方法,拭干外耳道,保持清洁。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行鼓膜修补术者半年内避免乘坐飞机,术后术耳禁用过氧化氢溶液滴耳,以免影响鼓膜正常愈合。
掌握正确擤鼻涕的方法,按住单侧鼻孔轻轻擤鼻。
预防因中耳炎常由于细菌、病毒感染引起,应做好个人防护,提高免疫力,避免将异物放到耳道内,引起耳道感染。
预防措施因中耳炎常由于细菌、病毒感染引起,故应当确保孩子及时接种疫苗。
预防感冒,保持鼻腔通畅,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呋麻滴鼻。
洗头和沐浴时可用干棉球塞住外耳道,谨防污水进入耳内。
避免婴幼儿仰卧位吃奶,母亲给孩子喂奶时应取坐位,把婴儿抱起呈斜位,头部竖直吸吮奶汁。
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避免接触过敏原,饮食上应避免引发个体过敏的食物,如海鲜食品等。
参考文献
[1]刘大波.临床小儿耳鼻喉疾病诊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358.
[2]席淑新,陶磊.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3]黄兆选.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王建国,付涛.中耳炎[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
[5]熊方武,余传隆,白秋江,修成娟.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化学药卷上[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604.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