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突炎
急性乳突炎是乳突气房黏骨膜,特别是乳突骨质的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儿童,多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展扩散而来。致病菌毒力强、耐药,患者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情况下,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易并发本病。由于抗生素的普遍应用,目前急性乳突炎的发病率已有所下降。急性乳突炎如未被控制,炎症继续发展,可引起颅内外并发症。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acute mastoiditis 疾病别称: 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耳后鼓膜下脓肿、硬膜外脓肿、硬膜下脓肿 治疗周期: 7~10天 临床症状: 耳流脓、同侧颞区头痛、发热、耳聋 好发人群: 抵抗力低下者、儿童(尤其2岁以下) 常用药物: 抗生素、麻黄素、2%苯酚甘油 常用检查: 触诊、耳镜、血常规、细菌培养+药敏 病因急性乳突炎多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并发症,继发于外伤或通过血行性感染者很少见。患者体质虚弱、抵抗力差,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易并发本病。患病原因与中耳炎时脓液向外引流不畅,以及乳突气房解剖结构有关。
主要病因细菌感染较重
如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易形成乳突髓炎,可引起颅内并发症或败血症,而Ⅲ型肺炎球菌感染可引发隐蔽性乳突炎。
患者体质较弱
若患者体质较弱,存在慢性疾病,易出现感染,则可导致急性乳突炎。
中耳脓液向外引流不畅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咽鼓管黏膜充血、肿胀、纤毛运动障碍,中耳分泌物不能循此向鼻咽部引流。如鼓膜穿孔甚小或穿孔被堵塞,分泌物经穿孔向外耳道排放受阻,或为婴儿,其鼓膜较厚、不易发生穿孔等,均可致中耳脓液蓄积,炎症进一步加重。
乳突气房解剖结构的影响
急性乳突炎多发生于气化型乳突。若乳突气房伸展范围较广,而气房大小不一,分布不匀,边远的大气房却与邻近鼓窦的细小气房相通。当气房内蓄积分泌物时,周边大气房的分泌物常不能顺利地向鼓室引流,容易引起乳突炎。
诱发因素机体抵抗力弱或治疗处理不当,脓液蓄积于乳突气房,可形成急性化脓性乳突炎。
流行病学近年来由于农村经济及医疗状况的飞速发展,抗生素的更新换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很少发生,发生了也能迅速治愈,发展为急性乳突炎而需作手术者极为少见。在磺胺类药问世以前,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乳突炎而需手术治疗者占58%;使用磺胺类药物后下降至26.2%,使用青霉素后只占2.7%。
好发人群抵抗力低下者
患者体质虚弱、抵抗力差,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病灶易扩散而并发本病。
儿童
尤其在2岁以下儿童中发病率最高,小儿腺样体肥大易诱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从而并发本病。
症状急性乳突炎的表现为耳后压痛、红斑、肿胀、耳痛、头痛、耳流脓,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重者可达40℃以上。另外,可同时伴有嗜睡、不适、易激惹、喂养困难、呕吐、腹泻等。
典型症状患者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各项症状,全身症状明显,常有发热、食欲不振、抽搐、胃肠道反应、全身不适,特别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进行到第三周左右,体温可升至40℃以上,尤其儿童。
耳痛为针刺样,疼痛位于耳深部或乳突部,跳痛或向头面部放射。
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大量流脓时,耳漏突然减少,并伴有耳痛、发热加剧。
听力下降,多表现为传音性聋。
乳突部压痛,特别是乳突尖及乳突导血管处明显,同时耳后皮肤红肿。
外耳道后上壁充血红肿或塌陷,鼓膜穿孔,残余鼓膜充血,穿孔处搏动性溢脓。
在使用抗生素期间易发生低热。
并发症颅外并发症
耳后鼓膜下脓肿、贝佐脓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迷路炎及岩部炎。
颅内并发症
硬膜外脓肿、硬膜下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脑脓肿。
其他
严密观察并发症发生,乳突炎特别是骨疡型和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急性发作时,因引流障碍,感染可经骨壁的破坏区,扩展或通过骨鳞缝、前庭窗、蜗窗等,或经血管及骨血栓性静脉炎,而使感染蔓延至邻近组织器官,引起各种并发症。 凡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患者,有耳痛及头痛增重,畏寒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神志改变等,均应考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才能减少病痛,挽救生命。
就医患者出现耳鸣、耳流脓等症状时,就应引起警惕,就医检查。
就医指征出现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症状时,如耳鸣、听力下降、耳道流脓请及时就医。
出现耳痛难忍、头痛、耳流脓增多,体温升高至40℃以上,持续不退时,请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一般就诊科室为耳鼻喉科。
年龄较小的儿童前往儿科就诊,做相应实验室检查,但最终需要耳鼻喉专科医生协助确认。
医生询问病情哪里不适?
感觉听力有没有改变?
体温是否正常?
之前是否有过治疗,治疗方法是什么?
有没有呕吐腹泻?
需要做的检查触诊
乳突部炎症反应,触诊乳突部压痛,软组织肿胀。
血常规
血液分析示白细胞增多,多形核白细胞比例增加。
听力检查
此病患者常有听力下降,故需行听力检查,可显示传导性听力减退。
耳镜
耳镜检测最为直观,可见外耳道骨部上壁下陷、外耳道脓液多、鼓膜充血可见穿孔。
影像学检查
疑有颅内并发症可以行颅脑CT、MRI检查。
其他检查
乳突相或加脓液细菌培养+药敏,可以确定确定致病菌及首选治疗药物。
诊断标准临床表现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各项症状在恢复期中未持续消减,反而加重。
乳突部肿胀、压痛。
骨性外耳道上壁红肿、塌陷。
鼓膜充血、肿胀、膨隆、穿孔小或脓液黏稠、引流不畅。
乳突相示乳突气房模糊,或骨质破坏。
局部检查
电测听传导性聋。
血常规白细胞增多,多形核白细胞增加。
鉴别诊断外耳道疖
外耳道疖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而有掏耳等外耳道外伤史,全身症状轻。外耳道疖位于外耳道口后壁时,有明显的耳廓牵拉痛。虽也可有耳后沟肿胀,但无乳突区压痛。检查鼓膜正常,可见疖肿或疖肿破溃口。
治疗早期全身及局部治疗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应参照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类药物,静脉给药,改善局部引流,炎症可能得到控制而逐渐痊愈。若引流不畅,感染未能控制,或出现可疑并发症时,应立即行乳突切开术。
治疗周期 一般7~10天,根据病情程度有所不同。 一般治疗对于进食饮水差、高热等全身症状较重的患者予,以支持对症治疗,补液、降温、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药物治疗全身用药
抗生素
应尽早足量应用药敏敏感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力求彻底治愈,可留取鼓膜穿孔脓液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血管收缩剂
用麻黄素等血管收缩剂喷鼻,改善耳部通气引流。
局部用药
无鼓膜穿孔时
使用2%苯酚甘油滴耳,可消炎止痛,但鼓膜穿孔后禁用。
鼓膜已穿孔流脓者
注意清理外耳道脓液,每日1次用吸引器轻轻吸引,但注意负压勿过大,以免将水肿黏膜脱出妨碍引流,以3%双氧水冲洗外耳道后擦干,滴入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炎症消退后可用甘油或酒精制剂滴耳。
手术治疗抗生素治疗及鼓膜切开反应不佳,且病情继续进展,全身症状重,并有并发症发生趋势或已发生者,应行手术治疗。采用耳后进路乳突单纯开放术,目的在于清除全部病变气房,恢复乳突鼓室通气,建立充分引流。术中注意探查鼓窦入口处,应避免造成砧骨移位,并注意探查有无鼓室盖骨板或乙状窦骨板侵蚀破坏,术腔可放硅胶管引流,或充填纱条,切口不予缝合,术后换药,至术腔完全封闭愈合。
预后持续的正规治疗是本病治愈的关键,严格遵医嘱进行相关检查,并按时按计量用药或根据病情进行手术,一般均可治愈。
能否治愈患者经积极规范治疗可以治愈。
能活多久及早接受治疗,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用药一周复诊。
饮食急性乳突炎患者的饮食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相同,饮食应清淡,对饮水少、高热的患者应注意补充水分。
饮食调理宜吃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汤、牛奶、面片、米粥、豆浆等,以免因咀嚼而致疼痛。
吃奶的婴儿,仍可以母乳或牛奶为主,忌食辛辣、刺激、生冷、油腻食物。患儿的母亲也忌以上诸物。
护理急性乳突炎的护理主要在于保持耳道内的清洁,对症护理,对呕吐腹泻者注意补充液体,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高热者予以冷敷。
日常护理用药注意
使用滴耳药时用药量不宜过多,以免阻碍脓液排出。
保持耳道清洁
在鼓膜没有愈合前,应避免污水进入耳道,不宜游泳。在哺乳期的小儿,喂哺时应避免奶汁流入耳道内。爱哭的孩子也要防止泪水流入耳内,常感冒的小儿不要用力擤鼻,以免影响耳咽管。
病情监测观察脓液量的变化,监测血常规白细胞。
特殊注意事项对于鼓膜穿孔后的患者,应采取侧卧位,便于耳道内脓液排出。
预防急性乳突炎主要病因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情未得到控制进一步发展,因此应提高抵抗力,注意预防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一旦发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及时就医。
预防措施积极及时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急性中耳炎后应及时就医和治疗,以防中耳乳突处的化脓性炎症扩展,引起颅内外严重并发症。
提高身体抵抗力,加强营养,提供充足的蛋白质与维生素饮食,加强锻炼。
参考文献
[1]黄兆选,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6.
[2]王丹.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13):2601-2602.
[3]于秋红等主编.眼耳鼻咽喉口腔科诊疗学精要[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82.
[4]徐鑫荣主编.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三基训练指南急诊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12.
[5]田从哲,刘素芬,孟胜环等主编.眼耳鼻喉疾病的诊疗与护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16-218.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