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炎

概述

唇炎是以口唇干裂、皲裂、脱屑为主要症状,发生在唇部的炎性疾病的总称。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唇炎和慢性唇炎,常以慢性唇炎最为常见。

唇炎

就诊科室: 口腔科、口腔黏膜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cheilitis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慢性唇炎、腺性唇炎、肉芽肿性唇炎、梅-罗综合征、光化性唇炎 治疗周期: 一周或者长期间歇性治疗 临床症状: 唇部干燥、灼热、疼痛、肿胀、皲裂 好发人群: 喜欢舔唇、咬唇的人群以及乐器吹奏者 常用药物: 他克莫司软膏、丁苯羟酸乳膏 常用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 疾病分类

唇炎可分为慢性唇炎、腺性唇炎、肉芽肿性唇炎、梅-罗综合征、光化性唇炎、超敏反应性唇炎、浆细胞性唇炎、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唇炎,其中以慢性唇炎最为常见。

慢性唇炎

发生于唇部最常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

腺性唇炎

比较少见,下唇多发,偶尔为上唇或上下唇同时发病。

肉芽肿性唇炎

以唇部肿胀肥厚为特点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单发或同时发生于上下唇,以下唇多见。

梅-罗综合征

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过敏等有关。

光化性唇炎

因过多受日光照射而引起的唇部黏膜损害,又称日光性唇炎。

浆细胞性唇炎

这种以浆细胞为主的浸润也可见于口腔、龟头和女性生殖部位。

超敏反应性唇炎

接触过敏原后引起的唇炎,如鱼、虾等。

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唇炎

本病又称淋巴滤泡性唇炎、瘤样淋巴组织增生。

病因

唇炎病因尚不明确,有多种不同因素,如日光照射、烟酒刺激、气候变化、辛辣刺激、局部刺激、接触化妆品等都可以引起唇炎。不同类型的唇炎,病因不同。

主要病因

慢性唇炎

病因不明,可能与温度、化学、机械性等因素的长期持续性刺激有关。也可能与精神因素有关,患者一般无全身性疾病。

腺性唇炎

病因不明,以往认为它是一种原发于唇腺的疾病,有先天遗传及后天获得性两种可能。后天因素可与牙龈炎、牙周炎、梅毒等口腔病灶或局部因素长期慢性刺激有关,如牙膏、吸烟、辛辣刺激及某些局部药物等。目前认为,腺性唇炎起源于上皮,是唇部组织对日光照射、变应原或人为因素刺激的一种反应。

肉芽肿性唇炎

病因不明,可能与食物或(和)食品添加剂过敏、牙科材料过敏、微生物感染以及免疫因素有关。

食物或食品添加剂过敏

小麦、乳制品、巧克力、鸡蛋、花生、肉桂醛、薄荷酮、可可、香芹酮、红色酸性染料,钛镍黄染料、味精、苯甲酸等均可能与该病有关。避免食用上述食物或食物添加剂后,部分患者肿胀得以消退。

牙科材料过敏

牙科材料中钴、银汞等金属材料与肉芽肿性唇炎的关系尚有争论,经斑贴试验证实对上述材料过敏的一些患者并未发现口腔肉芽肿性病变。另外有研究发现含有月桂醛、薄荷酮的牙膏可能与该病有关。

微生物感染

以往研究中怀疑的可疑微生物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类结核分枝杆菌、酿酒酵母菌、螺旋体。

免疫因素肉芽肿性唇炎

是Th1型细胞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

梅-罗综合征

梅-罗综合征病因不明,青春期以后发病较多,男性略多于女性。唇肿、面瘫、舌裂病损多不同时出现,可相隔较长时间。

光化性唇炎

本病为过度紫外线照射所致。正常人经受一定强度日光照射吸收紫外线后,颈、颧、鼻及下唇等皮肤黏膜暴露部位可以出现黑色素沉积反应而变黑产生晒斑。超过一定剂量的日光照射后, 除黑色素生成外还会发生细胞内和细胞外水肿、胶原纤维变性、细胞增生活跃等变化。夏季多发,下唇多见。

卟啉对紫外线具有高度敏感性,植物中含的叶绿素为卟啉衍生物,故食用一些蔬菜、生药等, 可影响卟啉代谢,从而增强对日光敏感性而致病。肝脏疾病也可引起卟啉代谢障碍,使对日光敏感性增加。

日光照射的初期,细胞中的DNA、RNA与蛋白质合成及有丝分裂受到抑制,24小时后可逐渐恢复。但长期紫外线照射则可以诱导黏膜皮肤组织发生DNA和蛋白质变异,启动并促进上皮异常增生。

浆细胞性唇炎

病因不明,可能与局部末梢循环障碍、高血压等有关,长期局部刺激可能是本病的诱因。

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唇炎

病因不明,可能与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的原始淋巴组织在光辐射下增生有关。

超敏反应性唇炎

接触一些过敏原或致敏物质引起。

诱发因素

季节性原因

寒冷、紫外线刺激可引起唇炎。

不良习惯

有舔唇、咬唇、喝水量少的不良习惯引起唇炎。

刺激性食物

长期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或者吸烟、喝酒。

外部因素

使用劣质唇部化妆品导致。

感染

由于过敏、真菌感染或者病毒性感染所产生。

流行病学

唇炎是发生于唇部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冷热、烟酒刺激均可发生唇炎,各个年龄段都可发生。

好发人群

喜欢咬唇、舔唇,喝水量少者。

青春期后的人群,男性多于女性。

症状

唇炎见于以唇部干燥、灼热或疼痛,唇肿、充血,唇红部脱屑、皲裂,表面渗出结痂为症状的唇部炎症。有时会出现糜烂、脓肿,严重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甚至影响唇部活动。

典型症状

慢性唇炎

唇部干燥、灼热或疼痛,唇肿、充血,唇红部脱屑、皲裂,表面渗出结痂。有时出现糜烂、脓肿或血性痂皮,疼痛明显。

腺性唇炎

下唇多发,偶为上唇或上下唇同时发病,以唇部肿胀为特征,好发于中年,唇部可见唇内侧有针头大小的小口,触诊可触及小结节。

肉芽肿性唇炎

以唇部肿胀、肥厚为特点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单发或同时发生于上下唇,以下唇多见。慢性反复性肿胀、肥厚,最后形成巨唇或硬结。20~30岁发病较多,但也可见于儿童或老年人, 无明显性别差异。

梅-罗综合征

以反复性唇肿、复发性面瘫、舌裂三联征为特点,重者会出现偏头痛、面部感觉迟钝、唾液分泌过多或过少等症状。

光化性唇炎

多见于长期受日晒的50岁以上的男性,有明显季节性,春、夏为疾病高发期,唇部表现为水肿充血明显,灼热、刺痛,有湿疹糜烂样表现,长期不愈有癌变的风险。

就医

不同的唇炎疾病进程不同,有些唇炎可在去除刺激的情况下自行恢复,如果病情反复发作、时好时坏、久治不愈,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

就医指征

习惯于咬唇、舔唇,喝水量少,唇部有水肿、充血明显,有湿疹样糜烂时应及时就医。

唇部红肿、皲裂、破皮、血管扩张应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患者习惯舔唇、咬唇,唇部水肿明显时,需要去口腔科就诊。

患者唇部肿胀,黏膜表面常有痂膜附着时,可以去口腔黏膜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唇部红肿、皲裂、充血)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唇红部脱屑、皲裂,表面渗出结痂,有时出现糜烂、脓肿或血性痂皮)

唇炎是否反复发作?

有无既往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

一般唇炎不需要做检查,根据病史、表现可诊断。对于浆细胞唇炎或长期不愈者,需要做组织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

唇部肿胀、增厚,黏液腺体增大,有黏稠或脓性液体从腺导管口溢出,黏膜表面常有痂膜附着等特点,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作出明确诊断。

诊断标准

慢性唇炎

根据患者病程反复程度、是否时轻时重,在寒冷干燥的季节好发,唇部红肿、脱屑、痛痒伴随结痂等特点可以诊断为慢性唇炎。

过敏性唇炎

服用药物过敏或接触其他过敏原导致的唇炎,发病急,唇部红肿、灼痛、肿胀、渗出、糜烂、结痂,患者存在过敏史。

急性光化性唇炎

长期接受日晒,好发于夏季,起病快,病程短,根据以上表现可以诊断。

肉芽肿性唇炎

唇部肿胀肥厚,以下唇好发,由此可以进行诊断。

梅-罗综合征

以复发性面瘫为特点,由此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慢性唇炎需要与变态反应性唇炎、盘状红斑狼疮、扁平苔藓、多形红斑相鉴别

变态反应性唇炎

常有服药或接触其他致敏物质的病史。发病急骤,可有局部灼热、发痒、充血发疱、肿胀、渗出、糜烂和疼痛。患者常有过敏病史。

盘状红斑狼疮

唇部盘状红斑狼疮表现为玫瑰红色斑,中心稍凹,边缘微突起而呈盘状。可向皮肤侧扩大,致唇红皮肤界限不清。皮肤病损可由桃红色逐渐变成褐色,发生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唇部有脱屑,可有水肿、糜烂和结痂。在病损周围可有放射状细微白色条纹环绕。除唇部病损外,颊、腭、舌等处也可有类似损害。同时在颧部、额部、鼻部、手背等外露和易受太阳照射部位,亦可有红斑样损害。

扁平苔藓

以颊部病损最常见,病损常多发,对称分布,以灰白色角化斑纹损害为主。发生于唇部的扁平苔藓,表现为灰白色条纹,呈网状或树枝状,表面糜烂渗出和薄痂,一般较少有血痂,唇红缘及边缘皮肤较少受累,在糜烂面周围仍常可见灰白斑纹。

多形红斑

本病多为急性发作,病程短暂。口腔黏膜常有大片红斑、充血、糜烂、渗出。损害常呈多形性和多部位发生,包括斑疹、丘疹、大疱、小疱。多同时伴有皮肤损害和全身症状。典型皮损为靶形红斑,可在唇、颊、舌、腭等部位发生红斑、糜烂,疼痛明显。发生于唇红部除水肿、糜烂外,常覆盖有高低不平的血痂,由于唇干而影响张口,唇部活动可使血痴发生裂隙,造成出血而不断结痂。

腺性唇炎需要与肉芽肿性唇炎、黏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病、淋巴管瘤相鉴别

肉芽肿性唇炎

一般常从唇一侧发病,逐渐另一侧也被侵犯,形成巨唇。唇皮肤潮红肿胀、有硬结感,触压时不产生压痕,扪诊时有的可触及颗粒状结节。唇肿时轻时重,但不能完全恢复正常。

黏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病

可发生于唇、颊、腭等部位黏膜,以下唇多见。与慢性唇炎类似,反复发作、唇肿发红、干裂出血,也可糜烂、脱皮、渗出、结痂,局部可有痒感。也有表现为潮红充血,上有多发结节状突起,触之软,无破溃。病理表现为滤泡样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网状细胞增生。

淋巴管瘤

多为先天性,是淋巴发育异常产生组织畸形的结果。好发于唇、舌、颊、颈部,黏膜表面不平,常呈结节状,有白或浅黄色、柔软有光泽的颗粒小球状突起。可形成巨唇。可作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肉芽肿性唇炎与牙源性感染、血管性水肿、克罗恩病、结节病相鉴别

牙源性感染

有明显的炎症性病灶牙,有红、肿、热、痛等感染症状。

血管性水肿

发病突然,唇部呈弥漫性肿胀,局部痒痛,唇有弹性、光亮如蜡,指压无压痕,水肿消失快,不留痕迹。

克罗恩病

有反复的腹泻、腹痛病史,口腔内可伴有溃疡。

结节病(sarcoidosis)

为细胞免疫缺陷引起的系统性肉芽肿性疾患,亦称为类肉瘤病。常侵犯大唾液腺、皮肤、淋巴、肺、肝、脾、眼、指(趾)、骨等器官组织。口腔表现为唇、颊暗红色无痛性肿胀,触之可扪及光滑而有韧性的结节。

光化性唇炎与慢性唇炎、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变态反应性唇炎、黏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病、唇疱疹相鉴别

慢性唇炎

好发于寒冷、干燥季节,无明确日光暴露史,患者有瘙痒感,组织病理学检查无胶原纤维嗜碱性改变。

扁平苔藓

扁平苔藓常伴口腔内白色角化纹,丘疹样皮损,无明显光照史。

盘状红斑狼疮

典型皮损为面部蝴蝶斑。发生于唇部的病损呈盘状,萎缩、充血,中心可糜烂,近舌侧出现放射状细短白纹,皮肤黏膜界限不清。

变态反应性唇炎

发病快,有变应原接触史,黏膜充血、糜烂明显,渗出多,可有水疱。

黏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病

唇部病损脱屑、皲裂、充血、糜烂、白色角化纹。无明显光照史,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助于鉴别。

唇疱疹

无光照史,有复发史,疱疹常发生在唇红皮肤交界处。

治疗

唇炎应除去一切刺激因素,如改变舔唇、咬唇等不良习惯。避免风吹、寒冷等刺激,忌食辛辣食物、忌烟酒,早期以局部湿敷上药为主要治疗手段。若病情反复需进一步进行药物治疗,对症用药。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与唇炎轻重有关,轻度患者一周可治愈,较重者长期存在,需要长期间歇性治疗。 一般治疗

改变咬唇等不良习惯,暂停使用口红、唇膏等对嘴唇有刺激性的化妆品。

急症治疗

尽快去除刺激因素,局部湿敷。

药物治疗

慢性唇炎

用浸渍0.1%依沙吖啶溶液、3%硼酸溶液、5%生理盐水等消毒抗炎液体,或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药液(如双花液等)的消毒脱脂棉片贴敷于患处。

腺性唇炎

可以给予糖皮质激素类乳膏涂擦,或者注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肉芽肿性唇炎

予以局部注射曲安奈德。

光化性唇炎

涂抹3%氯喹软膏、5%二氧化钛软膏等。

梅-罗综合征

可局部注射或口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口服氯法齐明、沙利度胺、甲氨蝶呤等药物,也可选择给予盐酸米诺环素、罗红霉素、甲硝唑等抗生素或者英夫利昔单抗等生物制剂,但治疗效果均不肯定。

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唇炎

避免日照暴晒。由于本病对放射性敏感,可用放射性核素P32贴敷治疗,每周1~2次,2~3周为1疗程。痂皮可用0.1%依沙吖啶溶液湿敷去除。

超敏反应性唇炎

远离过敏原,可服用氯雷他定等改善过敏症状。

浆细胞性唇炎

局部可用皮质类固醇软膏,也可用X线放射或放射性核素局部敷贴治疗。

手术治疗

唇炎通常无需手术治疗,但对怀疑癌变或已经癌变患者应尽快手术,但应注意对唇红切除缘的修补。

中医治疗

本病与中医之唇风、唇肿、唇疮近似,认为系风寒湿邪相搏于唇聚而发之,也可为脾胃湿热伏结于唇。治宜疏风健脾、清热祛湿、养血润燥,方药可用四物消风汤、救唇汤、五苓散等加减;急性发作者可选用防风通圣散、化斑解毒汤、茵陈蒿汤、除湿胃苍汤等加减。

其他治疗

口服维生素A可减少唇部的黏膜脱屑、皲裂,维生素B可促进唇部黏膜生长,一旦病情好转需立即停药。

预后

唇炎的预后大多数都很好,也可能会出现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症状轻者可自愈,症状反复发作者要及时去医院进行就诊,明确病因。尽量避免唇部刺激,养好唇部。

能否治愈

唇炎为最常见的炎症性疾病,治疗方便,治愈效果快。

能活多久

唇炎一般不影响寿命。

饮食

唇炎患者平日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饮食调理

多吃水果、蔬菜,如苹果、梨、桃、西瓜,补充大量水分避免唇部干燥引起皲裂。

避免辛辣、刺激,忌吸烟、喝酒,清淡饮食防止刺激性食物引发唇炎。

有过敏史或者过敏性唇炎患者,需避免吃容易发生过敏的食物,如鱼、虾等海鲜类。

唇炎患者平时需要多补充维生素,多吃水果、蔬菜,如苹果、梨、桃、西瓜,补充大量水分,避免唇部干燥引起皲裂。

护理

唇炎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社交,需严格遵守医生的医嘱,对饮食生活要加强控制,避免不良因素刺激引起唇炎。

日常护理

停止使用劣质唇部化妆品,停用过敏性食物、药物。

避免风吹、日晒、寒冷等气候刺激。

改变咬唇、舔唇、喝水少等不良习惯。

病情监测

当唇部出现红肿、皲裂,唇红部脱屑、干燥、唇肿、充血,表面渗出结痂时需要到医院及时就诊,查明情况,明确病因。

特殊注意事项

唇炎是发生于唇部的病症总称,分类较多,其他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引起唇炎,口腔黏膜病如口角炎、干燥综合征也会引起唇炎的表现,需要进行鉴别诊断后针对病情进行治疗。

预防

唇炎的发病与寒冷、干燥、日光照射、烟酒刺激,以及舔唇、咬唇、乐器吹奏,细菌感染、微量元素缺乏、过敏因素有关,尽量避免可能诱发唇炎的因素是关键。

预防措施

多食用新鲜蔬菜,如白菜、白萝卜、青菜等,以增加B族维生素的摄入。

补充足量的水分,饮足量的水,很大程度上可避免唇部干裂。

忌用唇部化妆品,以免加重病情。

避免风吹、日晒、寒冷等气候刺激。

纠正舔唇、咬唇等不良习惯,如果长时间出现唇部皲裂、结痂症状,长时间不愈,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保持良好心情,维持正常的起居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参考文献

[1]郑麟蕃,张震康.实用口腔科学[M].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2]凌均棨.口腔内科学高级教程[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08,347-351.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835.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