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囊肿

概述

颌骨囊肿是指生长在颌骨中的非脓肿性病理性囊腔,内含囊液或半流体物质,通常由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包绕。早期可能无症状,随着瘤体的增大,可能出现牙体缺损和颌面部畸形。若及时手术治疗,通常预后较好。

颌骨囊肿

就诊科室: 口腔颌面外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cyst of jaw 是否常见: 否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病理性骨折、复视 治疗周期: 长期间歇性治疗 临床症状: 牙齿病变、骨损害、面部畸形 好发人群: 青壮年 常用药物: 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罗红霉素 常用检查: 视诊、触诊、穿刺术、X线片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疾病分类

颌骨囊肿可根据组织来源分为以下两类:

牙源性颌骨囊肿

由成牙组织、牙的上皮或上皮剩余演变而来。

根尖周囊肿

由于根尖肉芽肿慢性炎症的刺激引起的,如果根尖肉芽肿在拔牙后未做适当处理,仍残留在颌骨内则容易引起囊肿。

始基囊肿

发生于成釉器发育的早期,牙釉质和牙本质形成之前,在炎症和损伤刺激后出现病变。

含牙囊肿

发生于牙冠或牙根形成之后,临床表现比较典型。

牙龈性角化囊肿

来源于原始的牙胚或牙板残余。

非牙源性颌骨囊肿

由胚胎时期的残余上皮所致的囊肿和由损伤所致的血外渗液囊肿以及动脉瘤样骨囊肿。

球上颌囊肿

发生于上颌侧切牙与尖牙之间,牙常被排挤而移位。

鼻腭囊肿

位于切牙管内或附近。

正中囊肿

位于切牙孔之后,腭中缝的任何部位。

鼻唇囊肿

位于上唇底和鼻前庭内。

病因

颌骨囊肿多数是由牙组织或牙演变造成,非牙源性在临床上少见。生活中的多种因素均会诱发此病,如物理因素、精神因素等。

主要病因

牙源性颌骨囊肿

颌骨囊肿由牙组织、牙演变而来。

非牙源性颌骨囊肿

临床上较为少见,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于颌骨内的上皮发育,形成了囊肿。

诱发因素

物理因素

热、损伤、放射性物质以及长期慢性刺激,如残根、残冠等,都可成为颌骨囊肿的发病因素。

化学因素

这是颌骨囊肿病因最早受到重视的因素,如吸烟、喝酒。

内分泌因素

内分泌功能紊乱可引起某些颌骨囊肿,这可能与颌骨囊肿好发于青壮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精神因素

精神过度紧张、心理平衡遭到破坏,造成人体功能失调,可能是颌骨囊肿发生发展的因素。

流行病学

我国目前尚无确切的口腔颌骨囊肿发病率的资料。

好发人群

青壮年好发。

症状

颌骨囊肿可发生于颌骨任何部位,生长比较缓慢,初期无自觉症状。若继续生长,骨质逐渐向周围膨胀,则形成面部畸形。如果囊肿发展到更大时,表面骨质变为极薄之骨板,扪诊时可有乒乓球样的感觉,并发出所谓羊皮纸样脆裂声,最后此层极薄的骨板也被吸收时,则可发生波动感。

典型症状

牙齿病变

囊肿波及牙齿,牙齿根尖的骨组织被吸收,造成牙齿病变,甚至缺牙。

骨损害

可导致骨骼畸形。

肿块

囊肿内充满草黄色液体,角化囊肿多数有乳白色物质混杂在其中,质地较为柔软。

颜面部畸形

骨密质增厚,骨质膨胀,造成面部畸形。

乒乓球感

囊肿内因有液体,按压时会出现乒乓球质感。

其他症状

颌骨多发性角化囊肿同时可伴发皮肤基底细胞痣、分叉肋、眶距增宽、颅骨异常、小脑镰钙化等症状,又被称为角化囊肿综合症。此种疾病是由染色体的位点突变所致。

并发症

病理性骨折

当下颌囊肿发展过大,骨质损坏过多时,可能引起病理性骨折。

复视

上颌骨的囊肿可侵入鼻腔及上颌窦而使眼球受到压迫,影响视力,产生复视。

感染

出现继发感染,会出现一系列全身症状,如发热、畏寒等。

囊肿破溃

随着囊肿的生长可能会导致破裂,破裂后可能会导致感染。

瘘管形成

部分患者可在术后拆线前或者拆线时发现创口裂开或者有瘘孔形成。

就医

颌骨囊肿患者应早发现、早治疗,如出现面部无痛肿大、牙齿病变等典型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就医指征

在常规检查或其他情况下,发现了比较明显的面部膨隆、面部肿块按压有乒乓球感、牙齿病变等症状,一定要尽快就医,明确诊断,

对于高度疑似颌骨囊肿的患者要及时进行详细的颌面部检查。

就诊科室

所有患者均应到口腔颌面外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颌骨膨隆的时间?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牙齿移位、面部畸形、颌骨膨隆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神经麻木、张口受限、红肿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

颌面部临床检查

应详细检查患者口腔颌面部的情况,不要忽略任何一个体征,一般可通过视诊、触诊来进行检查。视诊可以了解囊肿的形态、生长部位、体积大小以及有无功能障碍,触诊可以了解囊肿的边界、质地,以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

全身检查

包括患者的精神和营养状态,特别是肝、肾、心、肺等重要器官的功能状况,这些对患者的治疗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X线片检查

颌骨囊肿在X线片上有其典型特征,可以协助诊断。

穿刺及细胞学检查

对触诊时有波动感的囊肿,可用注射针做穿刺检查。颌骨囊肿穿刺可吸出液体,涂片检查有时有胆固醇结晶。

活体组织检查

从病变部位取一小块组织制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以确定病变性质、囊肿的类型。这是目前比较准确可靠的,也是结论性诊断方法。但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也必须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方法综合分析,才能更正确的做出诊断。针对颌骨囊肿, 临床上很少在术前进行活检,因为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容易导致囊肿的不完整性,增加后期复发的可能,多数活检是在术中和术后进行病理诊断。

诊断标准

临床中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应检查进行诊断。

穿刺可得草黄色囊液,在显微镜下可见到胆固醇晶体。角化囊肿,大多可见黄、白色角蛋白样物质混杂其中,将抽出物做角蛋白染色检查均有助于对角化囊肿的诊断。

囊肿在X线片上显示为清晰圆形或卵圆形的透明阴影,边缘整齐,周围常呈现一明显白色骨质反应线,但角化囊肿有时边缘可不整齐。

鉴别诊断

成釉细胞瘤

大多为实质性,如果囊性成分较多时穿刺检查可抽出褐色液体,可与颌骨囊肿液多为淡黄色相区别,但有时需依靠病理检查才能确定。

骨化性纤维瘤

X线片上可表现为不规则的钙化阴影。

中央性血管瘤、炎性肉芽肿、恶性病变

可通过X线片进行确认囊肿阴影是否为颌骨囊肿,出现典型颌骨囊肿影像,即可进行鉴别。

治疗

颌骨囊肿的治疗要根据囊肿的性质及其临床表现选择治疗手段,可选用药物治疗或保守治疗的方法,也可用肿瘤刮除术等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治疗周期 绝大多数颌骨囊肿三个月左右可以完全治愈,但是角化囊肿极易复发,而且有恶变的可能,需要长期间歇性治疗。 药物治疗

多数颌骨囊肿出现感染或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还要配合药物治疗,主要以抗生素为主,可以降低术后并发感染的可能性。

针对伴有感染的颌骨囊肿,需先口服抗生素,如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等头孢菌素类或罗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控制炎症后再行手术。

针对术后患者,可以应用青霉素类或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术后抗炎治疗,预防感染。对于较小囊肿也可采用复方磷酸液灌洗,促使骨质增生、囊肿消失。

手术治疗

颌骨囊肿应采用以外科手术为主的方法进行治疗,达到彻底清除病变的目的。

肿瘤刮除术

囊肿较为局限时,手术一般可在局麻下进行。医生会充分暴露手术部位,便于彻底清除囊壁。如果囊壁与骨膜粘连时,医生会仔细分离或将粘连的骨膜一并切除,以防残留复发。囊肿范围过大时,因骨质缺损较多,需要全麻下从口外做切口,术后做颌间结扎暂时固定,以防骨折。角化囊肿因为容易发生恶变,所以在手术刮除要求上更彻底,必要时还可考虑在囊肿外围切除部分骨质。

开窗减压术

在口腔前庭囊肿最膨隆的部位进行开窗,剥除黏骨膜,去除暴露的薄骨片,切取囊壁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骨缺损修复术

为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用骨组织、药物进行填充,修复缺损的骨骼。

颌骨部分切除术

对于骨密质破坏范围大的囊肿、多发性大面积的角化囊性瘤,可以采取此种手术方法。

其他治疗

根管治疗

对于较小的肿瘤可以进行根管治疗,治疗期间配合药物进行治疗。

预后

多数颌骨囊肿均为良性病变,在手术后基本可以治愈。但是颌骨角化囊肿容易复发,也可恶变,所以在临床处理上比一般颌骨囊肿应更积极一些,在手术治疗以后需要定期复查。

能否治愈

颌骨囊肿是可以治愈的,但是要警惕复发和癌变。

能活多久

颌骨囊肿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饮食

颌骨囊肿未手术患者应禁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对于术后患者则应使用流食,遵医嘱进行饮食即可。

饮食调理

颌骨囊肿患者术后的恢复,以高蛋白、高营养半流食为主,逐步向正常饮食过渡。

未手术患者则应忌辛辣、油腻等食物,多食用高蛋白、高纤维等易消化的食物。

护理

颌骨囊肿患者的护理以促进术后恢复为主,还应避免术后感染以及感染发生时需及时发现,尽早采取相应的措施。

日常护理

颌骨囊肿患者在术后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展开颌面部肌肉的锻炼,积极恢复颌面部功能。

术后需要保证术区清洁,避免沾水造成感染。再次感染应尽早应用抗生素。

气温变化应及时应对,防止机体免疫力下降。

病情监测

患者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通过触诊、视诊自查术后部位的恢复情况。

特殊注意事项

颌骨囊肿手术以后,因颌骨骨板较薄,容易引起骨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注意。

颌面部外形受到严重影响的患者,必要时可以进行二次美容修复手术。

预防

去除病因是最好的预防方法,颌骨囊肿的预防应消除外来的慢性刺激因素,如及时治疗牙髓病变,处理残根、残冠等。

早期筛查

颌骨囊肿筛查的年龄和频率

对于成年人的高发人群或易感人群应自觉进行口腔检查,每3~5年一次。

颌骨囊肿筛查的方法

对于高发人群或易感人群可以进行视诊、触诊、X线片筛查的方法,其中X线片筛查是一种非常简单易行且误诊率较低的方法,可以快速定位疾病。

预防措施

出现牙髓病变时需积极治疗,避免引起严重后果。

消除外来的慢性刺激因素,如及时处理残根、残冠等。

当发现面部出现肿瘤或者无痛性肿大时,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张志愿主编.口腔颌面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2]周健,杜若鸿.颌骨囊肿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应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2(4):229-232.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837.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