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癌
牙龈癌是口腔癌症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口腔癌中仅次于舌癌而居第二位,但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下降趋势。本病好发于前磨牙区及磨牙区,下颌牙龈较上颌牙龈多见,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进展较快,5年生存率为62.5%,预后一般,严重影响口腔功能。
就诊科室: 口腔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carcinoma of the gingiva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病理性骨折 治疗周期: 长期持续性治疗 临床症状: 牙齿松动、疼痛、肿块 好发人群: 40~60岁人群、糖尿病患者、抽烟人群 常用药物: 顺氯氨铂、长春新碱、平阳霉素、地塞米松 常用检查: X线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疾病分类牙龈癌一般表现为溃疡型或外生型,以溃疡型多见。浅表的溃疡可生长为菜花状或大小不等的肉芽粒状,表面糜烂、出血,生长较慢。牙龈癌可通过牙间隙向对侧蔓延,在外侧向龈颊沟侵犯。可分为以下类型:
下牙龈癌
可向内侧侵及口底,向下侵及下颌骨,向后发展到磨牙后区及咽部,引起张口困难。
上牙龈癌
内侧向腭部侵犯,向上可破坏上颌窦底。
病因牙龈癌发生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目前怀疑的致病因素常为化学因素、营养因素以及慢性刺激与损伤。
主要病因化学因素
烟草是牙龈癌发病的重要因素,烟草当中有很多种有毒成分,刺激牙龈可以引起癌变。还有酒精的刺激,在喝酒的时候如果吸烟,会加重烟草当中毒素的作用。
慢性刺激与损伤
局部刺激,如咬颊习惯、牙齿错位、牙齿不均匀磨损后形成的锐尖利缘、残根残冠、牙结石等,均可刺伤口腔黏膜,长期刺激发展为牙龈癌。
营养因素
一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与牙龈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即HPV病毒感染,是本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口腔黏膜病变和癌前病变
牙龈癌的发生与某些黏膜病,如白斑、红斑、糜烂型扁平苔藓,以及口腔癌前病变有关。
诱发因素慢性感染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可能诱发牙龈癌。
长期异物刺激
假牙制作原料含有毒有害物质或制作粗糙、边缘锐利,对牙龈部位造成长期刺激诱发牙龈癌。
流行病学牙龈癌的患病率和发病率正在逐渐升高,高发年龄段在40~60岁,好发于前磨牙区及磨牙区。牙龈癌的发生率与吸烟成正比关系,女性糖尿病患者患牙龈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4.2倍。
好发人群40~60岁人群
此年龄段者患者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此病。
糖尿病患者
女性糖尿病患者患牙龈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4.2倍。
抽烟人群
局部化学刺激容易导致癌变。
牙龈癌早期生长较慢,具有侵袭性,大多没有包膜,边界不清楚,与周围组织粘连而不能移动。癌肿逐渐生长可侵及牙槽突及颌骨,破坏骨质,导致牙松动、疼痛等症状。
早期症状早期向牙槽突骨膜及骨质浸润,因其骨质破坏可引起牙齿松动和疼痛。
中期症状病变继续发展,向唇颊沟、口底、腭侧黏膜、上颌窦、下颌骨内侵犯,当下牙槽神经受累可致患侧下唇麻木。当肿瘤侵及磨牙后区、咽部及咀嚼肌群时可引起张口受限,颌骨破坏严重者可造成病理性骨折。
晚期症状晚期牙龈癌患者还可出现高钙血症及白细胞增多症,高钙血症临床表现为虚弱、厌食、恶心、便秘、压抑、腹痛等症状,严重者意识模糊,甚至意识丧失、昏迷。
并发症癌肿侵及颌骨造成骨质破坏,在大力咀嚼时颌骨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
牙龈癌常发生继发感染,肿瘤伴以坏死组织,触之易出血,体积过大时可出现面部肿胀,浸润皮肤。
牙龈癌侵犯骨质后,常出现颌下淋巴结转移,后期则颈深上淋巴结群受累。
就医牙龈癌属于恶性肿瘤,如出现口腔内有不能消去的包块,或牙龈反复出血、身体消瘦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就医指征口腔内有不能消去的包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出现牙龈反复出血、身体消瘦,应及时就医。
肿块突然增大或出现刺激痛、自发痛,需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患者优先考虑去口腔科或者口腔颌面外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平常是否有抽烟、饮酒等习惯?
是否有以下症状?(溃疡、疼痛、肿块)
症状出现了多久?
既往有无其他病史?
是否有过治疗,治疗效果如何?
需要做的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片
多显示为牙槽突破坏吸收,下牙龈癌继续发展,可使颌骨呈扇形骨质破坏,边缘可较光滑,也可凹凸不平;生长缓慢者破坏区边缘可有骨增生现象。
CT和MRI
牙龈癌仅表现为不规则形软组织密度增生和异常信号,并可见其向周围组织浸润。下牙龈癌可侵及口底和颊部,上牙龈癌可侵犯腭和上颌窦。
活体组织检查
较为方便容易,属定性检查,也是肿瘤治疗前的关键一步。
诊断标准牙龈乳头及龈缘区有溃疡型或者外生型包块,无自限性。
组织病理学检查中可见角化珠,鳞状细胞角化明显,核分裂象少。
鉴别诊断上颌窦癌
早期不易发现,但以后可能出现鼻塞、鼻出血及一侧鼻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如向下发展,可使上牙松动和疼痛。向上发展,则可使眼球突出,有时发生上唇麻木感。向后方发展,可导致张口困难,可通过X线、MRI、病理活检鉴别。
中央性下颌骨癌
中央性颌骨癌好发于下颌骨,早期多无自觉症状,以后可出现牙痛、局部疼痛,并出现下唇麻木。多为骨性膨胀,牙松动、脱落较早,常为多个牙,脱落牙牙槽窝内可见新生物。X线片示下颌骨破坏从中央向四周蔓延,下牙龈癌牙龈部多有溃疡或增生隆起,牙松动、脱落较晚,肿瘤侵及颏孔或下牙槽神经管时伴有下唇麻木,X线片示下颌骨可呈扇形骨质破坏,边缘可较光滑,也可凹凸不平。
治疗牙龈癌早期可手术治疗,晚期可辅助药物化疗。治疗方案需要个体化,综合治疗,多学科协作,特别注重首次治疗效果及合理的随访计划。
治疗周期 牙龈癌需长期持续性治疗。 药物治疗牙龈癌可以使用化学药物进行术前化疗,主要采用DOPD方案(顺氯氨铂+长春新碱+平阳霉素+地塞米松)。
手术治疗牙龈癌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
病变仅局限于牙槽突未侵及至牙根尖水平者,下颌牙龈癌可行保留下颌骨下缘的颌骨矩形切除,上颌牙龈癌可行低位上颌骨切除。
如癌瘤已侵及下牙槽神经管,应行节段性甚至半侧下颌骨切除术。侵及上颌窦底而未破坏上颌窦者,应行上颌骨次全切除术,已侵入上颌窦者应行上颌骨切除术。
下颌骨部分或一侧切除者,酌情行钛接骨板连接缺损两端或行骨移植,以保证下颌骨连续性,避免下颌偏斜发生咬合紊乱,上颌骨切除后的缺损可用赝复体修复。晚期已累及邻近组织的牙龈癌应行扩大切除术,术后配合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
手术完成后患者需要接受放疗作为辅助治疗,消除可能残余的癌细胞。部分晚期患者无法进行手术切除,可采用化疗或放疗作为姑息治疗的手段,缓解症状,延迟病情进展。
预后牙龈癌经过规范诊断和治疗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比较好。对口腔颌面部正常结构的修复和重建,可改善晚期口腔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能否治愈牙龈癌早期患者若能及时治疗,定期随诊,5年生存率约为62.5%。牙龈癌晚期患者治愈效果较差,常会发生转移。
能活多久经过及时规范治疗,牙龈癌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62.5%。
复诊对于牙龈癌术后患者,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
饮食牙龈癌患者饮食护理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症状减轻并消退,合理、均衡的分配各种营养物质。控制总热量摄入,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酒。
饮食调理宜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饮食,如鸡蛋、牛奶、水果和蔬菜。
忌吃腌制、烧烤食物,如咸菜、烤肉等。
忌烟、酒、咖啡、浓茶等,以免刺激口腔黏膜,促使疾病复发。
护理牙龈癌病人需戒烟、戒酒、少食烫辣食物,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要过分紧张,以免加重病情。平时应注意口腔卫生,常用漱口水。
日常护理消除一切局部刺激因素,如清除牙结石、拔除残根、摘除不良修复体、磨除龋洞锐缘等。
保持口腔卫生,按时刷牙,可使用漱口水。
病情监测对牙龈癌患者需追踪观察,一般3个月或半年复查一次 ,以便对复发情况早发现、早治疗。
心理护理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其消除恐惧、焦虑情绪,使其能正确对待病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预防牙龈癌的病因尚不明确,预防主要是改变饮食习惯,保持健康饮食,重视口腔卫生。一旦口腔有不适症状及时就诊,定期复查。
早期筛查对初次发现口腔内不可消去的包块应该及时就医排查。
预防措施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过烫、过辣的饮食,避免吸烟、饮酒。
注意口腔保护,如果出现牙齿断裂、戴假牙等情况,一定要更加注意做好口腔清洁,避免不良修复体、残冠、残根等刺激诱发牙龈癌。
参考文献
[1]于小翠.评价提高牙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的有效护理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7.027(012):141.
[2]李媛媛,李忠,李坤.不良修复体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牙龈癌发生的影响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9.034(001):165-167.
[3]赵中华,李敬东,梁锐英,辛志强,赵军伟,裴雷杰.牙龈癌PTEN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鳞癌分级的分析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017(001):5-8.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