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睡症

概述

嗜睡症是指由于调节睡眠-觉醒节律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出现的一种以白天睡眠过多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睡眠障碍。这种睡眠过多并非由于睡眠不足,或者药物、酒精、躯体疾病所致,也不是某种精神障碍的一部分。嗜睡症可分为1型发作性睡病、2型发作性睡病、特发性过度睡眠以及Kleine-Levin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白天过度困倦或睡眠过多。

嗜睡症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hypersomnia 疾病别称: 嗜睡障碍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是 并发疾病: 猝倒症、自我封闭 治疗周期: 长期持续性治疗 临床症状: 白天睡眠过多、记忆衰退、思维能力下降 好发人群: 有睡眠问题者、有睡病家族史者、有精神疾病者、营养不良者 常用药物: 莫达非尼、文拉法辛 常用检查: 血常规、CT、量表测评、睡眠监测 疾病分类

1型发作性睡病

主要表现为白天嗜睡,伴有猝倒症状,少数患者伴有瘫痪、幻觉、睡眠麻痹等症状。

2型发作性睡病

主要表现为白天睡眠过多,常伴有、睡眠瘫痪及入眠期幻觉等症状但无猝倒症状。

特发性过度睡眠

患者常反映有较长的夜间沉睡,起床后隔几个小时才能完全清醒,在此期间可能存在定向障碍。

Kleine-Levin综合征

此种嗜睡症出表现为白天睡眠过多外还伴有食欲过剩、性欲亢进、甚至患者的听觉、嗅觉及视觉都可能出现异常。

病因

病因不明,大约33%的发作性睡病患者有家族史,有些家族视乎呈染色体显性传递,提示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下丘脑分泌神经肽下丘脑泌素神经元的功能障碍,可能与发作性睡病的发生有关。内因包括睡眠障碍性疾病等导致的嗜睡,外因包括药物使用等导致的嗜睡症。

主要病因

有睡眠问题

夜间睡眠差或睡眠时间过短影响睡眠质量,时间久了之后形成生物钟紊乱。疲惫、嗜睡并伴有头晕、头脑不清晰等症状可能是早期神经衰弱的表现。

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易导致困倦爱睡,补充蛋白质可能会使嗜睡症状好转。

其他原因

药物影响,如抗精神药物、镇静剂、抗过敏药、长效安眠药等可引起过度嗜睡。其他精神疾病或身体疾病,如癔症、抑郁症、贫血、肾功能衰竭等都可引起过度嗜睡。

诱发因素

情绪紧张、精神压力大

导致睡眠质量不佳从而引起生物节奏紊乱。

具有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与人白细胞抗原单体型密切相关,这在90%的明确伴有猝倒症与40%的不伴猝倒症的患者中可以见到。

抑郁症

可能是白天过度疲倦的主要原因。

接受甲型流感疫苗注射

据统计,12国儿童在接受甲型流感疫苗注射后患上了嗜睡症,患者突然昏睡的概率较未接收疫苗注射者高出九倍。

流行病学

嗜睡症通常发生在15~30周岁之间,也有少数病例出现时间或早或晚。嗜睡症通常不易消除,男性与女性受影响程度大致一样,一旦出现可能伴随终生。通常有睡眠问题者、有睡病家族史者、有精神疾病者、营养不良者易出现嗜睡症状。

好发人群

有睡眠问题者

夜间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短或伴有睡眠呼吸暂停,如睡觉打呼噜,影响睡眠质量,扰乱生物钟,使生物钟紊乱,易发生嗜睡。

营养不良者

营养不足、能量摄入降低,妨碍机体正常运转,易导致困倦。

有睡病家族史者

大约33%的发作性睡病患者有家族史,有些家族视乎呈染色体显性传递,提示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有精神疾病者

如抑郁症,抑郁症患者白天感到困倦的几率几乎是正常水平的三倍。

症状

嗜睡症的主要且多数患者临床症状是白天睡眠过多,少数患者有或经常同时伴有猝倒症、睡前或半醒前幻觉、睡眠麻痹、自动行为以及夜眠障碍等症状。

典型症状

白天睡意强烈,这种症状是嗜睡症最为明显的症状。

在完全清醒状态下突然失去肌张力,从而引起头部、身体在没有丧失意识的情况下瘫痪,可持续几秒钟或几分钟。

患者在即将入睡或将要醒来时身体暂时不能运动,通常只持续几秒钟,与猝倒类似。

常见于入睡前或睡眠瘫痪前出现精神、梦境般的影像。

1型发作性睡病伴有猝倒症状,而2型发作性睡病无猝倒性症状,但二者都伴有瘫痪、幻觉睡眠麻痹等症状。

表现为睡眠时间长达12~14小时,且睡觉时很难被叫醒,少数患者伴有意识模糊。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认知功能发生改变,可能导致职业、社交等社会功能和能活质量下降。

并发症

自我封闭

少数患者出现精神问题,如焦虑、易怒甚至自我封闭等。

猝倒症

指不伴有意识丧失的短暂的瘫痪,由突然的情绪反应引起,是睡眠障碍常见的症状之一。

就医

当患者持续性出现白天过度睡眠,影响到自己日常生活与工作时应及时就医。了解病因以便解除和根除病因;药物治疗,用药原则需个体化;行为治疗,严格遵守作息时间,调整生物钟,适当运动以强免疫力。

就医指征

有家族史或伴行其他疾病患者应配合医生进行下一步检查。

当嗜睡发生的时间多不合时宜或有严重嗜睡症的患者建议及早就医治疗。

嗜睡并伴有肢体活动障碍、呕吐、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优先考虑去精神科。

若伴行有心理疾病者建议去心理科或精神心理科。

医生询问病情

是否有家族遗传?

持续嗜睡症状多久了?

平时有无睡眠问题?

有无服用药物?

之前有无进行治疗?

需要做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可以帮助判断引起嗜睡的原因。

影像检查

脑部CT和脑部核磁扫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嗜睡的类型。

其他检查

需进行多项睡眠生理脑波仪以及多次入睡潜伏时间测试、睡眠评估量表、多导睡眠监测等。

诊断标准

几乎每天发生,并至少已1个月。

同时具有以下4点情况。

(1)白天睡眠过多或有睡眠发作。

(2)不存在睡眠时间不足。

(3)不存在从唤醒到完全清醒的时间延长或睡眠中呼吸暂停。

(4)无发作性睡病的附加症状(如猝倒症、睡眠瘫痪、入睡前幻觉等)。

患者为此明显感到痛苦或影响其社会功能。

不是由于睡眠不足、药物、酒精、躯体疾病所致,也不是某种精神障碍的症状组成部分。

鉴别诊断 治疗

嗜睡症的治疗分为一般治疗与药物治疗。一般情况下,嗜睡症难以根治,一般治疗主要从生活规律方面进行调节,通过调整患者睡眠时间来缓解症状。药物治疗通过使用缓解嗜睡症状的药物来控制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见的药物有中枢兴奋剂、抗抑郁药等。

治疗周期 嗜睡症多为慢性疾病,治疗周期较长,需要长期治疗以缓解症状。 一般治疗

发作性睡病的有效治疗需要规律而有结构的夜间睡眠与白天定时小睡。鼓励患者每天8小时或更多的夜间睡眠,规定睡眠时间与觉醒时间。发作性睡病患者不适合任何形式的倒班工作。每天白天定时小睡2次或2次以上,有助于维持觉醒状态,提高日间生活功能。

药物治疗

莫达非尼

主要适用于特发性过度睡眠及抑郁症患者,据临床研究,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神经过敏、焦虑等,过量或加快服药可能引起患者头痛,因此要控制用量用药。

哌甲酯类药物

适用于呼吸衰竭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儿童长期服用可产生食欲减退、失眠、腹痛、心跳过速及过敏等不良反应。

抑制猝倒的抗抑郁药

较为常见的有文拉法辛、氟西汀,适用于发作性睡眠猝倒及抑郁症,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头痛、厌食、少数患者出现幻觉。

手术治疗

本病无手术治疗。

预后

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行为与药物治疗缓解甚至消除嗜睡症状,具体治疗周期根据临床症状来判断。部分嗜睡症患者可因年龄增大而出现症状减轻,甚至自行停止发作。

能否治愈

嗜睡症多为慢性疾病,治愈周期较长,少数程度较轻、无特别并发疾病的患者能被治愈。

能活多久

若患者无特别并发疾病或后遗症,如抑郁症等有威胁生命安全的病症,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患者情况症状多因人而异,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因此具体复诊时间频率视患者情况而定。

饮食

根据不同的病例,有不同的症状,需要有不同的饮食调理方案,具体方案由临床医生视情况而定。患者可在日常饮食中多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忌烟酒。

饮食调理

多补充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类食物,如蛋奶肉类、新鲜水果等。

可适当补充苦酸麻辣类食品以解困意。

应忌烟、酒。

护理

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不熬夜、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适当运动改善生理机能,使身体呼吸代谢功能增大,加速体内循环,提高大脑的供氧量,缓解嗜睡症状。同时家属也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多与患者沟通,维持患者心理健康。

日常护理

生活节奏要规律,要克服嗜睡,首先生活节奏得把握好,平时睡觉时应保持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养成比较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适当运动,应多走出户外活动,进行一些适量的健身锻炼项目,比如清晨信步漫行、做操、跑步等。

病情监测

定期检查患者入睡时间及用药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

心理护理

对嗜睡者因自尊、感情而引起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咨询是很重要的,因为他们不能完全发挥自己的潜能,可能被家人或朋友认为是懒惰、不愿劳动。这种情况应采取心理治疗,去除病人的不良心理因素,帮助病人建立正常的生活规律。

特殊注意事项

注意患者心理上的护理,平时多与患者沟通交流,排解患者压力,多与患者做些有趣的事情丰富患者的生活,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

注意避免让患者开车或从事危险性工作,避免发生事故。

预防

目前没有确切的预防嗜睡症的方法,避免能带来嗜睡现象的条件可能会有助于减少发生嗜睡的频率。如果有嗜睡现象而且症状不能用药物来控制住时,应该尽量用不驾车、不抽烟等方法以避免受伤,并及时就诊。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合理膳食,三餐规律,定时定量进餐。

按时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与新陈代谢率,缓解嗜睡。

对治疗药物的使用应及时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

如出现嗜睡等症状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必要时接受诊治。

参考文献

[1]郝伟,陆林.精神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3.

[2]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6-77.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915.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