朊蛋白病

概述

朊蛋白病是由朊蛋白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非炎性致死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精神障碍、痴呆、帕金森病样表现、共济失调、肌阵挛、肌肉萎缩等。本病目前无特殊治疗手段,预后差。目前已明确的人类朊蛋白病有克-雅病、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格斯特曼综合征、Kuru病(库鲁病)4种。

朊蛋白病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prion disease 疾病别称: 朊毒体病、蛋白粒子病、感染性海绵状脑病、亚急性海绵状脑病 是否常见: 否 是否遗传: 是 并发疾病: 压疮、肺炎、认知障碍 治疗周期: 长期持续性治疗 临床症状: 步态不稳、失明、耳聋、智力障碍 好发人群: 中老年人 常用药物: 丙戊酸钠 常用检查: 脑脊液检查、脑电图、头颅CT 疾病分类

克-雅病

克-雅病是指由朊蛋白感染,而表现为精神障碍、痴呆、帕金森病样表现、共济失调、肌阵挛、肌肉萎缩症状的慢性或亚急性进展性疾病。根据不同的病因,临床中常将克-雅病分为散发性、遗传性、医源性和新变异型4种类型。国外报道,多数为散发,其次为遗传型,医源型和新变异型发病率最低,病因可分为外源性朊蛋白感染和内源性朊蛋白基因突变。

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

本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朊蛋白疾病,该病极为罕见,为进行性、致死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因为家族遗传性的基因突变。

格斯特曼综合征

本病为中年隐性起病,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病程较长,平均可持续5年左右,病因为基因突变。

Kuru病(库鲁病)

Kuru病(库鲁病)曾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高地福尔人群中流行,目前已经基本得到控制,病因为感染朊蛋白。

病因

人类朊蛋白病的病因有两种,一种为外源性朊蛋白的感染,主要为携带朊蛋白的动物和少数的医源性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侵入人体;另一种为内源性朊蛋白基因突变。

主要病因

朊蛋白感染

朊蛋白可通过消化道、血液以及医源性途径感染,如硬脑膜移植、经肠道外给予人生长激素制剂和埋藏未充分消毒的脑电极等。

基因突变

内源性发病原因为患者自身的朊蛋白基因突变导致,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流行病学

克-雅病好发于50~70岁人群,男女均可发病,感染后的潜伏期为4~30年,现今全世界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此病,年发病率1~2/百万。格斯特曼综合征病非常罕见,已发现病例均位于北半球,如北欧、加拿大、美国、日本,我国经病理证实的已有两个家系报道。Kuru病是发生于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高地福尔人群中的亚急性传染性朊蛋白病,该地区曾盛行一种食人尸的风俗,使得该地区Kuru病大量流行,目前Kuru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极为罕见。

传播途径

朊蛋白病可通过消化道、血液途径传染,如通过皮肤破损处、结膜和患者脑脊液、血液、组织相接触而感染。此外,医源性感染途径主要是硬脑膜移植、经肠道外给予人生长激素制剂和埋藏未充分消毒的脑电极等。患者接触携带朊蛋白的动物也可感染朊蛋白,目前有牛海绵状脑病,即疯牛病传播给人类的证据。

好发人群

和动物密切接触者

目前有疯牛病传染人类的证据,高危人员包括从事畜牧检疫的人员、兽医、牧民等。

医护人员

外科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病理检验人员容易感染本病。

症状

人类朊蛋白病多为中年以上发病,临床表现为进展性的精神症状、智力障碍、锥体外系症状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症状。

典型症状

克-雅病

本病多为慢性或亚急性,呈进行性发展,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层功能损害、小脑功能障碍、脊髓前角损害、锥体束受损等症状及体征,依据其临床表现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症状

早期症状以精神与智力障碍为主,类似神经衰弱样或抑郁症表现,如情感低落、易疲劳、注意力降低、记忆减退、失眠、易激动等。

中期症状

中期症状以进行性痴呆、肌阵挛、精神异常、锥体束征、锥体外系表现为最常见,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视觉症状且常常是首发症状,肌阵挛常被认为是此期特征性临床表现。

晚期症状

患者晚期可出现二便失禁、无动性缄默、昏迷、去皮质强直状态。

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

患者可出现顽固性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间易醒、多梦、梦游,并进行性加重,伴有惊恐发作;随意运动障碍,如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吞咽困难、肌阵挛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有多汗、流涎、多泪、血压升高、发热、心动过速等。晚期可出现呼吸急促、反常呼吸、情感障碍、皮质性痴呆、木僵、运动减少、震颤、不能站立,最后进入昏迷,突然死亡。

格斯特曼综合征

本病以小脑性共济失调、锥体束征、构音障碍、眼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痴呆但程度较轻,常见步态不稳、失明、耳聋、肌阵挛、下肢肌肉无力萎缩、远端感觉减退、腱反射减低、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Kuru病(库鲁病)

本病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为首发症状,并贯穿全程,之后出现震颤、眼外肌运动障碍、肌无力,最后完全丧失运动功能。

其他症状

患者随疾病进展,可能出现进食困难、呛咳、呼吸心跳异常等。

并发症

压疮

患者由于认知能力下降、行走困难、长期卧床,如果护理不当,容易导致压疮发生,表现为局部皮肤的颜色变红、皮肤黏膜破损等。

肺炎

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呛咳等,容易形成吸入性肺炎,表现为发热、咳嗽等症状。

认知障碍

患者后期可以出现生活能力下降、语言障碍、理解能力下降等认知障碍的表现。

就医

对于朊蛋白病,目前无特效治疗的药物和手段,但是患者出现肌阵挛、步态异常、意识障碍等症状,还是应该积极就医,通过积极就医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就医指征

患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智能减退、走路不稳等症状时,且无明确原因,应该及时就医。

患者突然出现昏迷、瘫痪、心跳或呼吸骤停,要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建议患者到神经内科就诊,如果是突然出现昏迷、心跳和呼吸骤停,需要到急诊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

相关症状持续多久了?

既往病史情况?

是做什么工作的?

家人有相似的症状出现吗?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通过体格检查,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查体,了解患者是否有共济失调、构音障碍、认知能力下降等表现。

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均正常,可出现脑脊液14-3-3蛋白阳性。

脑电图

可以有脑电图周期性同步放电的特征性改变。

头颅CT和MRI

早期无明显异常,中后期可出现脑萎缩性改变。另外,可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脑活检

临床诊断困难时可行脑活检,脑活检可发现海绵状变性。

S100蛋白检测

检查血液中的S100蛋白,对本病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诊断标准

克-雅病诊断标准

在2年内发生的进行性痴呆。

肌阵挛、视力障碍、小脑症状、无动性缄默4项中具有其中2项。

脑电图周期性同步放电的特征性改变。

具备前两项,不具备第三项者,可能为克-雅病;具备以上三项者很可能为克-雅病;患者脑活检发现海绵状变性者,则可确诊为克-雅病。

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诊断标准

有明显的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家族史,出现顽固性失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共济失调、锥体束征等表现,结合脑电图的特殊改变可确诊本病。

格斯特曼综合征诊断标准

有家族史情况下,该家系中的人群出现进行性慢性小脑性共济失调、锥体束征、痴呆发生较晚或不明显,结合脑电图特征性三相波即可诊断本病。

Kuru病(库鲁病)诊断标准

在相关地区摄食过死亡亲人遗体,出现小脑共济失调和全身震颤的主要症状,通过相关基因检测可确诊。

鉴别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

朊蛋白病主要与阿尔茨海默病相鉴别,二者均以痴呆为主要表现,但阿尔茨海默病病程更长,脑电图一般无改变,无小脑体征。

慢性酒精中毒

患者可出现工作能力和记忆能力的下降,智能下降逐渐加重,和朊蛋白病的症状相似,但是通常伴有情绪和性格的改变,还有长期的酗酒史,通过饮酒史、家族史以及典型症状容易鉴别。

治疗

朊蛋白病目前无特殊治疗手段,主要是对症治疗,预防各种并发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治疗周期 本病需要长期持续性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仅能根据临床症状对症治疗,如出现锥体外系症状时给予抗帕金森病药物;脑电图阵发性放电者给予抗癫痫药,如丙戊酸钠。

手术治疗

本病无有效的手术治疗。

预后

朊蛋白病总体预后不良,多数患者可在1~5年死亡,故需及早明确诊断,处理并发症,给予支持治疗。

能否治愈

本病目前无法治愈。

能活多久

克-雅病患者多于1年内死亡,格斯特曼综合征患者多于发病5年后死亡,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患者平均13.3个月死亡,Kuru病(库鲁病)患者多在起病3~6个月内死亡。

复诊

一般建议1~3个月复诊,了解疾病变化情况。

饮食 饮食调理

本病饮食无特殊,适当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即可,保证能量的摄入。

护理 日常护理

注意协助患者适当进行日常活动,瘫痪患者要做好皮肤护理,勤翻身、勤拍背,预防吸入性肺炎和皮肤压力性损伤。痴呆患者注意加强看护,避免独自外出。

特殊注意事项

痴呆患者可携带手环、胸牌,写明家属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以免患者走失。

预防

朊蛋白病的预防,主要是避免接触确诊的患者和动物,注意饮食卫生,加强个人防护,减少感染朊蛋白病的几率。

预防措施

合理膳食,不吃未煮熟的肉。

不要去疫区。

避免接触已感染朊蛋白病的患者和动物,尤其是其血液、唾液。

医护人员和检验检疫人员注意防护,戴好口罩、帽子及手套,避免感染。

参考文献

[1]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赵瑛,徐运,丁素菊.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9.11.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163.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