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水肿

概述

脑水肿是指脑组织内液体含量过多贮积引起脑体积增大的一种病理状态。缺氧、创伤、梗死、炎症、肿瘤和中毒等病理过程中均可伴发脑水肿。脑组织易发生水肿,与其解剖生理特点有关,如血-脑屏障会限制血浆蛋白通过脑毛细血管的渗透性运动。常见的脑水肿类型为血管源性脑水肿和细胞毒性脑水肿,但在许多疾病过程中,多种类型的脑水肿常合并存在。

脑水肿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神经外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encephaledema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脑疝、脑死亡 治疗周期: 4~6周 临床症状: 头痛、呕吐、意识障碍 好发人群: 患有颅内疾病者、颅脑损伤者、患有全身性疾病者 常用药物: 甘露醇、甘油果糖、白蛋白、高渗盐水 常用检查: 腰椎穿刺、CT检查、MRI检查、超声检查 疾病分类

血管源性脑水肿

血管源性脑水肿最常见,见于脑外伤、感染、肿瘤、出血、梗塞等,主要发病机制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特点是白质的细胞间隙有大量液体积聚(细胞外间隙扩大)且富含蛋白质。灰质血管和神经元周围胶质成分肿胀(胶质细胞水肿)。

细胞毒性脑水肿

因脑细胞摄水增多而致肿胀。与微血管通透性不增高,神经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肿胀合并细胞外间隙减少有关。

间质性脑水肿

各种原因致脑积水,主要发生于脑室的周围白质,脑室内脑脊液压力的高低可直接影响此类脑水肿的程度,治疗主要行脑室分流术,则脑水肿很快消失。

渗压性脑水肿

此类脑水肿与急性水中毒、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综合征、血浆低钠离子低渗透压有密切关系。在临床工作中上述几种脑水肿常同时存在,难以截然分开。

病因

脑水肿是脑组织对各种致病因素的反应,几乎所有颅脑疾病都会有脑水肿,病因复杂多样。感染、中毒、颅脑外伤、脑血管病、脑缺血、缺氧以及全身性疾病均可导致脑水肿的发生。患有颅内疾病者、颅脑损伤者、患有全身性疾病者更容易诱发。

主要病因

颅脑损伤

各类颅脑损伤,直接或间接造成脑挫伤、裂伤都能引起脑水肿。脑外伤并发颅内血肿,使局部的脑组织受压迫也可以引起脑水肿。颅骨凹陷骨折对脑组织产生压迫,或者骨折片直接刺入脑组织,在受累部位可出现脑水肿。爆炸伤时气浪剧烈冲击胸部,或胸部直接受到挤压伤,致上腔静脉压力急剧升高,压力传导至脑组织,造成脑组织内毛细血管广泛弥漫性的散在点状出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发生弥漫性脑水肿。

颅内占位病变

脑瘤压迫周围脑组织阻碍脑静脉回流,导致脑静脉压升高,局部淤血,脑脊液吸收及循环障碍,及肿瘤具有生物毒性作用,破坏了脑瘤周围的血脑屏障,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发生局限性脑水肿。

脑血管病

颈内动脉或脑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脑脂肪栓塞,致脑供血障碍,继发局限性或广泛脑水肿。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出血及并发的周围血管痉挛,均能导致脑水肿。

外源性或内源性中毒

铅中毒或其他原因引起之全身性中毒,常并发弥漫性脑水肿。

脑代谢障碍

各种原因,全身性的或局限性的脑代谢障碍导致脑水肿。

诱发因素

脑缺氧

癫痫持续状态,胸部创伤,不同原因所致的呼吸困难、窒息、心跳骤停、长时间低血压、休克、高原性缺氧、一氧化碳中毒及其他肺源性脑病,使脑处于缺氧状态可诱发脑水肿。

颅内炎症

脑炎、脑膜炎、脑室炎、脑脓肿及败血症所致颅内炎症往往发生不同程度的脑水肿,这与致病微生物的毒性及累及的范围有关。脓肿及炎性肉芽肿周围脑水肿显著。

脑的放射性损害

电磁损伤如微波、红外线、X线、γ射线、β射线、快中子等可以引起脑水肿。肿瘤放疗或接受其他射线照射,可以引起轻度或较重脑水肿。常见于对放射线敏感的患者,或照射剂量过大,严重者发生脑病。

流行病学

脑水肿可见于任何年龄段的患者,其中以患有颅内疾病、颅脑损伤和肺炎、肾炎、贫血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多见。另外,由于老年人易患脑血管疾病,也是脑水肿的多发人群。

好发人群

患有颅内疾病者

颅内疾病使脑静脉回流受阻或周围脑组织受到压迫,从而导致静脉压升高,使脑脊液循环和吸收出现障碍,导致脑水肿的发生。

颅脑损伤者

颅脑损伤可能导致血脑屏障的破坏或是颅内血肿形成,从而导致脑水肿。

患有全身性疾病者

全身性疾病可引起患者水电解质紊乱,钠泵功能减退,水肿液潴留于细胞内,导致脑水肿。

症状

脑水肿是颅内疾病和全身性系统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病理过程,主要表现为颅脑损害症状、颅内压增高症状以及精神障碍症状等。脑水肿容易出现脑疝、脑死亡等并发症。

典型症状

脑损害症状

脑水肿会导致的症状之一就是各种脑损害症状,癫痫、瘫痪、头痛最为常见。脑水肿之后如果水肿范围不断扩大,语言和运动功能就会出现障碍,也有少数的患者会因为水肿压迫到了视觉神经而出现视力模糊的症状,若未能及时治疗,情况将会进一步加重。

颅内压增高症状

脑水肿之后,患者的颅内压会增高,从而出现一系列不良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和呕吐、烦躁不安和嗜睡等,严重者还会昏迷。脑水肿早期生命体征也会发生变化,脉搏和呼吸变得缓慢,并且出现血压升高的代偿症状,如果脑水肿和颅内压持续升高恶化,极有可能发生脑疝。

其他症状

精神症状

脑水肿影响额叶、颞叶、丘脑前部可以引起精神障碍,严重者神志不清、昏迷。颅内压增高也可引起精神症状。

丘脑下部损害症状

有时体温中度增高,脑水肿累及丘脑下部,可引起丘脑下部损害症状,表现为嗜睡、中枢性高热、内分泌代谢功能紊乱等。

并发症

脑疝

脑水肿导致颅内压急剧增高,使脑组织发生移位,脑组织从解剖间隙或孔道突出,形成脑疝。

脑死亡

脑水肿使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又可加重脑水肿,发展至一定程度,可使脑组织发生功能与结构上的损害。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脑水肿加重,或由局限性发展为弥漫性,将对脑产生严重危害,形成不可逆性的继发性病理改变,最终导致脑死亡。

就医

患者一旦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到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就医,并进行腰椎穿刺、CT、MRI、超声、脑室造影等检查。脑水肿注意与脑出血、脑梗死相鉴别。

就医指征

出现头痛、呕吐、颅内压升高等情况,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出现喷射性呕吐、神志不清等症状及时就医。

出现昏迷、黑朦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患者出现头痛、呕吐、颅内压升高时,优先考虑去神经内科。

出现颅脑损伤、脑出血、脑血肿症状先去神经内科,必要时请神经外科会诊。

医生询问病情

什么时候出现相关症状?持续多久?

是否有颅脑疾病病史?是否进行过颅脑手术?

是否有贫血、肝炎、肾炎等其他疾病病史?

以前是否发生过类似情况?

是否曾就医?做过什么检查?结果如何?

曾进行过什么治疗?效果如何?

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用于初步判断病情,主要为神经系统方面的检查,如医生会检查患者是否有口唇发绀、心率加快等表现,意识状态如何,瞳孔大小、对光反射、肢体张力有无异常等。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脑脊液检查、尿常规等,有助于确定脑水肿的病因。如脑水肿患者检查可见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及蛋白含量一般无变化。

CT检查

有助于确定脑水肿的部位和程度,通常患者示颅腔增大,颅骨变薄,颅缝分离和前囟增大。

腰椎穿刺

目的主要是检查颅内压力的严重程度,且判定可能的病源学病因。

MRI检查

较CT检查成片更清晰,患者可见脑室系统明显扩大,有时还能查出脑积水的水肿原因,进行疾病鉴别。

脑电图

能为脑水肿程度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

诊断标准

有颅脑疾病、颅脑外伤或其他可引起脑水肿的全身性疾病病史。

有颅内压增高及颅内压增高表现。

CT或MRI检查可见脑水肿影像学表现。

腰穿压力明显增高是最有意义的。

通过以上表现,可确诊为脑水肿。

鉴别诊断

脑出血

中老年患者多见,多有一定诱因,如劳累或情绪激动等作用下骤然起病,昏迷和偏瘫是其常见临床表现。借助头颅CT发现脑出血可明确鉴别。

脑梗死

脑梗死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的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的病理过程,好发于50~60岁以上老年人。脑梗死起病急,多在休息或睡眠中发病,偏瘫、偏盲、意识障碍、失语等为其常见临床表现,其临床症状在发病数小时或1~2天达到高峰。

急性脑血管病

急性脑血管病常急性起病,可能作为脑水肿的并发症出现,但多在弥散性损害的基础上出现局灶性损害的症状和体征。而且急性脑血管病症状在休息、吸氧、低转条件下不能缓解,头部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治疗

脑水肿病情发展较快,如不及时治疗,其后遗症也较严重。因此及时、规范的治疗极为重要。脑水肿主要通过药物、手术等方式来治疗原发疾病,减轻症状。此外可辅助高压氧治疗。

治疗周期 脑水肿患者治疗周期视病情而定,一般4~6周可恢复。 一般治疗

患者应卧床,避免头颈部过度扭曲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其他因素,如激动、用力、发热、癫痫、呼吸道不通畅、咳嗽、便秘等,有条件情况下给予亚低温治疗。

药物治疗

甘露醇

甘露醇属于高渗性脱水药,可有效改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甘油果糖

温和持久提供能量、无肾损害及反跳,有改善微循环及清除自由基等脑保护作用。

白蛋白

白蛋白可提高胶体渗透压、增加脑灌注、稀释血液、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脑供氧。

高渗盐水

过度换气和甘露醇治疗无效者常用浓度3%或7.5%的高渗盐水,但此法会出现高氯血症、凝血障碍、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利尿剂

如呋塞米,强效利尿的同时可抑制脉络丛脑脊液生成,常用于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治疗。

β-七叶皂苷钠

可有效促进肾上腺皮质醇分泌,并影响前列腺素代谢,具有抗炎、减少渗岀、促进静脉血及淋巴回流、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作用。

手术治疗

清除占位病变

脑挫裂伤、侵润、坏死、液化的脑组织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清除颅内血肿,去除刺入脑内的骨片与整复凹陷骨折,解除对脑组织的刺激和压迫,脑瘤切除,非外伤性脑内血肿清除等,将病因清除后,脑水肿逐渐消退。

开颅减压术

通过骨窗开颅和切开硬脑膜缓解脑肿胀和升高的颅内压,减轻或避免脑干的继发性损害。开颅减压术适用于:

CT示脑实质呈高密度或等密度,脑室、脑池缩小,单侧脑肿胀显示中线移位,经保守疗法颅内压力仍持续升高者。

病人意识在GCS评分4分以上,无脑疝危象症状,颅内压接近3.9kPa(40cmH2O)。

物理治疗

亚低温治疗

亚低温治疗可通过降低脑血流量,来减少脑出血后脑组织水分渗入,从而降低脑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代谢率、耗氧量。

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能迅速大幅度增加脑组织及脑脊液的氧含量,提高氧的弥散量及弥散距离,改善脑细胞的缺氧状态。

高压氧能阻断脑缺氧-脑水肿-颅内高压的恶性循环,增强脑组织对氧的利用,在高压氧环境中能使颅内动脉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减少,血管通透性降低,因而使脑水肿得以控制。

高压氧能促进脑血管的修复,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和重建,改善脑微循环,使缺氧的神经组织重新获得氧气供给,使脑水肿减轻。

预后

大多数脑水肿患者经过及时、规范的药物和手术治疗后,症状可得到缓解,治愈的可能性大。另外,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头痛、血压升高、呼吸障碍等后遗症。

能否治愈

脑水肿经过及时、规范的治疗,多可治愈。

能活多久

脑水肿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后遗症

头痛

脑水肿会导致大脑内的内压增高,同时会使脑膜、血管以及脑神经遭受损伤破坏形成炎症,刺激神经导致出现疼痛的症状。

性格改变

由于脑水肿会导致颅内高压,从而刺激到脑干神经,导致患者容易暴躁、愤怒。

血压升高

脑水肿的患者大多会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主要是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升高从而影响血压,导致血压升高。

呼吸障碍

脑干受到压力之后就会出现移位的情况,导致脑疝压迫呼吸中枢,从而造成呼吸障碍,如呼吸困难、节律不齐等。

复诊

脑水肿患者应遵循医嘱按时复诊,一般一周复查一次,复诊时测量颅压、监测脑电图,并通过CT或MRI观察水肿消退情况。另外,复查时注意有无脑疝、脑出血、脑梗死等并发症发生。

饮食

脑水肿患者的饮食应根据引起脑水肿的原因进行调整,以便帮助患者增强体质、保持疗效,促进原发疾病的恢复。

饮食调理

宜食用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瘦肉、豆制品等。

宜食用高维生素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忌高脂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奶油等。

忌高盐食物,如腌制品、烧烤等。

忌抽烟、饮酒。

宜吃
蟠桃 荔枝 油菜 茄子 饺子 菱角 公鸡 芋头 韭菜 查看更多>
少吃
糯米 蛋挞 猪头肉 海虾 咖喱鸡
慎吃
芥末 胡椒 护理

由于脑部疾病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因此除做好积极、正规的治疗外,脑水肿患者的护理也尤为重要,日常应做好对患者生命体征、出入量的观察、监测,对提高患者身体素质、促进疾病康复意义重大。

日常护理

高热患者可应用冰帽、冰毯等进行物理降温;注意保持大便畅通,避免在大便时发生颅内压骤增。

患者前期应卧床休息,床头抬高15~30度,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翻身时动作轻柔,避免颈部屈曲、扭转。若有呕吐,应把头偏向一侧,并随时清楚呕吐物。

心理护理

需时常关注患者精神状态,减轻患者精神压力,建立信心,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

特殊注意事项

脑水肿患者应特别注意颅内压的变化情况,防止因颅内高压引起的脑疝。

预防

脑水肿大多数是由各种颅脑及全身性的原发疾病引起的,因此对脑水肿的预防主要在于预防原发疾病。

早期筛查

颅脑疾病患者应及早监测颅内压,进行脑水肿的预防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脑水肿,及早进行有效治疗。

预防措施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治疗和控制血压,防止脑出血而导致的脑水肿;颅内感染者,积极控制感染;肿瘤患者积极治疗,防止癌症扩散等。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以提高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

平衡饮食,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由于饮食引起的感染等所导致的脑水肿。

保证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

参考文献

[1]姜渭,曹碗君等.甘露醇和高渗盐溶液在脑水肿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0,37(6):511-554.

[2]周俐红,李静,周海燕.人血白蛋白在脑出血脑水肿治疗中的作用[J].国中国医药指南,2009,7(1):97-98.

[3]李鑫,赵继宗,赵元立.自发性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水肿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007,19.

[4]刘松.实用神经外科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5.

[5]李晖等.临床常见神经外科疾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6.

[6]张晋霞.神经内科常见病诊治精要[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76.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167.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