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是指没有明显病因、缺乏偏头痛特征的临床最常见的慢性头痛,占头痛患者的70%~80%。表现为双侧枕部、全脑紧缩性或压迫性非搏动性头痛。多与日常生活中的应激有关,但如持续存在,则可能是焦虑症或抑郁症的特征性症状之一。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tension headache 疾病别称: 肌收缩性头痛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 治疗周期: 长期间歇性治疗 临床症状: 头痛、肌肉紧张、失眠 好发人群: 不良情绪者、头部姿势不良者、肩胛部姿势不良者 常用药物: 酮洛芬、萘普生、阿米替林、乙哌立松 常用检查: 实验室检查、CT、MRI、脑电图、经颅多普勒检查 疾病分类根据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分为4型:
偶发性紧张性头痛
每月发作<1天,至少发作10次(每年<12天)。
频发性紧张性头痛
每月发作≥1天,但<15天以上(每年≥12天,并<180天),且至少已3个月者。
慢性紧张性头痛
每月发作≥15天(每年≥180天),且已3个月者。以上3型又各自分为伴或不伴颅周压痛(即在额肌、颞肌、咬肌、翼内外肌、胸锁乳突肌、颊肌、斜方肌上用力压迫)两种。
可能的紧张性头痛
是指紧张性头痛诊断标准A~D中只有1项不符合,且不是偏头痛,并除外其他疾病,包括可能偶发反复性紧张性头痛、频发反复性紧张性头痛、慢性紧张性头痛。
病因紧张性头痛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既往多认为其发病可能与肌肉紧张及肌肉收缩导致的血管病变有关。目前多认为,紧张性头痛的发病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环境中的诸多因素。心理因素,如抑郁、焦虑、愤怒、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头颈部经常固定于某一位置等常为重要诱因。
主要病因精神因素
疼痛阈值是指人体感知疼痛的最小刺激量。正常情况下,人体对一定的刺激量是能够忍受的,不会引起痛苦感觉。在病理情况下,由于患者长期处于焦虑及抑郁状态,心理状态不佳,大脑皮质高级整合能力紊乱、失控,导致痛觉阈值降低。同时脑啡肽样物质分泌出现异常,以至小量的刺激即可引起疼痛,尤其表现在头、面、颈、肩部,持久的疼痛造成束紧感及压迫感。此种患者治疗的核心在于解除焦虑、抑郁,达到心理平衡,使脑啡肽的分泌恢复平衡状态。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学说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学说认为紧张性头痛的发生是由于当患者紧张、生气、恐惧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使动作电位传输呈跳跃式传导活动加重,动作电位传输的终极出现去极化,去甲肾上腺素(NE)、5-HT、儿茶酚胺等神经递质释放增多,这些物质可促使血管收缩,组织缺血、缺氧,酸性代谢产物蓄积,致紧张性头痛发生。因此,对此类患者稳定情绪,恢复平衡,造成相对的稳态,是治疗的关键。
血管因素
偏头痛发作期颈部肌肉收缩作为前驱症状并不少见,由此引起肌肉小动脉收缩,产生肌肉缺血收缩和疼痛,说明血管运动调节异常。
颅周肌肉疾患
肌肉疾患是紧张性头痛的原因还是结果,或只是紧张性头痛发病机制之一,至今尚无结论。在头痛发作期间,肌电图的研究表明颈部肌肉收缩较颞部肌肉更强,而偏头痛患者比紧张性头痛更明显。在疼痛缓解期,偏头痛患者颞部、额部和颈部肌电活性比紧张性头痛更强。
钾离子致病学说
实验证明当向颞肌注射6%盐水时,产生颞肌收缩而出现局部疼痛。若反复注射,则出现持续性肌肉收缩。而在持续收缩或缺血的肌肉中,钾离子的浓度升高,钾离子有可能刺激组织中的化学感受器而产生疼痛。但本学说对紧张性头痛的解释还有矛盾之处,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姿势因素
姿势引起的紧张性头痛是指人体采用某种姿势长久工作,如伏案工作长时间屈颈、低头;不断地咬牙、皱眉等,造成慢性、持久的头、颈部肌肉收缩,而引起头痛。此种患者应保持正确的工作姿势,间断地改变姿势,加强锻炼,改掉皱眉、咬牙等不良习惯。
其他
烟酒及寒冷刺激造成的焦虑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也可导致紧张性头痛的发生。另外,还有一些易被人们忽略的原因也会引起紧张性头痛,如戴新潮的假发或帽子,使头部箍紧;戴得眼镜过重,对太阳穴和鼻部产生压力;穿太高的高跟鞋,使背部肌肉劳损,牵涉颈部和头部肌肉而产生头痛等。
流行病学紧张性头痛约占头痛患者的40%,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头痛。我国流行病学显示,紧张性头痛的患病率约为10.8%,远低于欧美国家。女:男患病比为1:80。发病高峰年龄在40~49岁,随年龄递增而逐渐递减。
好发人群长期处于压力、焦虑、抑郁、情感冲突或受压抑等情绪的人群,可引起发作性紧张性头痛。
头颈和肩胛部长期处于不良姿势的人群。
症状紧张性头痛起病缓慢,逐渐加重,多持续数天,头痛部位不定,多为压迫感、紧束感等,无持续搏动感。可有颈肩背部肌肉僵硬感,许多患者可伴有头昏、失眠、焦虑或抑郁等症状。头痛程度较轻,一般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不因体力活动而加重。头痛可于晨间醒来时或起床后不久出现,可逐渐加重或整天不变。
典型症状头痛部位
90%以上的患者头痛多为两侧痛,多见于后枕部、颈项部、两颞侧、头顶部、额部或全头痛,有时伴有颈部、肩部或头面部肌肉紧张、僵硬,患者活动头颈部时感到不适或肩部疼痛。
头痛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
头痛多为轻至中度疼痛,很少因为头痛而卧床不起或影响日常生活。头痛表现为钝痛、胀痛、压迫感、麻木感、沉重感和束带样紧箍感,后颈部、肩胛部肌肉有压痛,有时可触及1个或多个硬结,该硬结叫“痛性结节”,是由肌肉长期收缩所致。精神紧张可加重,头前后屈伸可诱发,不因体力活动而加重。但有些重型患者,因伴有恶心、呕吐和其他偏头痛症状,而迫使其卧床休息。患者长年累月的持续性头痛,很多患者的症状可回溯10~20年。患者整日头痛,但1日内可逐渐增强或减轻。因应激、生气、失眠、焦虑或忧虑等因素使紧张性头痛阵发性加剧。
其他症状偏头痛
有些患者初期表现为症状明确的偏头痛,当发作频率逐渐增加后表现为发作性紧张性头痛,并进而可转为慢性紧张性头痛。
失眠
紧张性头痛会加剧患者精神的负担,导致其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从不能入睡,甚至失眠。
并发症抑郁症
紧张性头痛患者抑郁的发生率为4.2%,明显高于对照人群,说明紧张性头痛更易患抑郁障碍。长期紧张性头痛不仅影响患者生活、工作和学习,还会导致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的下降,最终势必会影响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更给社会带来了负担。
焦虑症
头痛患者中焦虑的发病率显著升高。紧张性头痛伴发焦虑障碍的比例为17.3%。头痛伴发焦虑,使其临床诊断和治疗难度增加。
就医紧张性头痛的生化机制与偏头痛亦有相似之处。对于长期复发性头痛的患者,初期可能表现为先兆型偏头痛,后来逐渐转为无先兆型偏头痛及紧张性头痛。其与血管性头痛合并存在,最后成为紧张性头痛。所以出现长期复发性头痛,建议及时治疗,避免疾病进展,甚至出现并发症,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就医指征头痛,伴有颈部、肩部或头面部肌肉紧张、僵硬时建议及时就医。
出现新发、突发进展性头痛,原有头痛模式改变,查体出现异常神经体征者,建议就诊排除继发因素。
已诊断为紧张性头痛,近期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心理压力过大,出现消极情绪,甚至轻生想法时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神经内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消极情绪,甚至轻生想法时,建议就诊心理科或精神科。
医生询问病情出现头痛的症状有多久了?
头痛的性质是什么样的?
头痛都在上面情况下发作?
是否有压力或烦心事?
睡眠质量如何?既往有无颅脑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目前尚缺乏特异性的辅助检查手段,对于已表现出继发性头痛的各种警兆者,可行CT、MRI、脑电图、TCD及腰椎穿刺等检查诊断手段。
体格检查
压迫颅周肌肉如额肌、颞肌、咬肌、胸锁乳突肌等可加重疼痛。
神经系统检查
常无阳性体征,有时可发现头顶部有压痛点。
实验室检查
对诊断意义不大,但可有血清钾离子浓度升高、血流变学异常等。
脑电图检查
检查脑部是否出现病变,进而判断是否为脑部疾病引起的头痛。
肌电图检查
查看病人肌肉活动情况,进而判断是否由肌肉负荷过重而引起头痛。
诊断标准根据《国际头痛疾病诊断分类》第3版标准(2013年)。诊断标准如下:
发作性紧张性头痛持续30分钟至7天;慢性紧张性头痛持续数小时或呈持续性。
疼痛至少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两个:
压迫、紧缩感(非搏动性);也可为胀痛、头颈背僵硬感;伴或不伴肌肉触痛、压痛。
轻或中度(不影响日常生活)。
双侧性,多位于双侧颈枕部或全头。
日常生活如行走或上楼梯不加重疼痛。
具有以下症状中1项
无恶心和(或)呕吐(可以畏食)。
通常无畏光和畏声,或仅出现其中之一。
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
鉴别诊断紧张性头痛诊断较难,容易与其他头痛混淆,应认真进行鉴别诊断以排除其他疾病。
偏头痛
偏头痛与紧张性头痛关系密切
两者在临床表现上有相同之处,如两种疾病均有颈部肌肉收缩、头部充血、癫痫倾向等,血小板内5-HT浓度均低,心理因素均可诱发疾病,两种病对阿米替林、麦角新碱、普萘洛尔(心得安)等的反应相似。
偏头痛与紧张性头痛的不同
两者在发病年龄、突出症状、每日发作的频度、持续时间、病变部位、发作时是否伴发呕吐、头痛家族史等方面均有不同,但各种表现都有一定的重叠性。
鼻源性头痛
如鼻炎、鼻窦炎等,因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鼻部本身症状表现可不明显,易与紧张性头痛混淆。这时应做鼻腔及鼻窦检查,尤其是拍鼻窦X线片以明确诊断。
齿源性头痛
尤其是第一恒磨牙龋病已形成洞,食物残渣填塞到一定程度时,刺激牙髓神经,引起头面部疼痛,酷似紧张性头痛,这时需要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口腔,不难确诊。
颈椎病
本病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与紧张性头痛相似,但颈椎病常伴有眩晕、肩痛、手麻木或臂痛、眼花或眼胀,X线有颈椎退行性病变等,以此做鉴别。
头面部的部分恶性肿瘤
如鼻咽癌、上颌窦癌等,在发病初期多以头痛为主要表现,而无鼻部本身的症状。应提高警惕,做X线检查、颈部淋巴结触诊及鼻腔检查。
颞动脉炎
颞动脉炎与紧张性头痛的发病年龄及病程等有相似之处,但两者临床上有明显区别。颞动脉炎者单侧头痛居多,若为双侧也常有一侧偏重,左侧较多。痛区可以看见颞动脉迂曲外凸,多以前额明显,枕颞部次之,也有游走性疼痛者。头痛轻重不一,性质各异,如持续性胀痛、针刺、刀劈、烧灼或触电样剧烈阵发锐痛,少数剧烈难忍,彻夜不眠,高效止痛药不见效。其表现明显不同于紧张性头痛。
三叉神经痛
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的发作性短暂剧痛。每次疼痛仅数秒,每天发作数次至数十次。疼痛如刀割、烧灼或针刺样。常因洗脸、刷牙、说话、咀嚼而诱发。患者常可指出诱发疼痛的位置,称为“扳机点”。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以三叉神经第2、3支受累较多。
颅内压力异常所致的头痛
此类患者均以头痛为主,酷似紧张性头痛。此类疾病可通过腰椎穿刺测量颅压及头颅CT检查以兹鉴别。
治疗紧张性头痛的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预防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松弛训练、物理治疗、生物反馈治疗、针灸及心理治疗等,可改善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急性发作时可选择非甾体类抗炎药,但是必须注意勿滥用,以免引起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
治疗周期 紧张性头痛目前尚不能治愈,需要终身间歇性治疗。 药物治疗由于紧张性头痛的发病机制并不清楚,所以在药物选择上多采用非麻醉性止痛药,以减轻症状。其中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抗抑郁药及中枢性肌肉松弛药等。一般多以口服方式给药,并且短期应用,以免引起药物的毒副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酮洛芬
除用于紧张性头痛外也适用于肌肉和关节痛止痛。其作用为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提高细胞内cAMP浓度,改善血小板功能。副作用为胃不适恶心腹泻、心悸出汗、嗜睡及皮肤瘙痒等。
萘普生
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起止痛抗炎作用。副作用为恶心、胃部不适、疲倦、眩晕及乏力,妊娠妇女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阿米替林
属于三环类抗抑郁药,为较早用于慢性紧张性头痛伴有抑郁症状的药物。本药既是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药,又是5-羟色胺再摄取的抑制剂。过去认为后者为本药止痛的主要途径,但近来的研究表明上述两种作用对止痛效果并无差别。其改善头痛的机制是由抗抑郁效果所介导的间接作用。副作用为恶心呕吐、乏力、困倦头昏及失眠等,严重心脏病及青光眼患者禁用。
乙哌立松
属于中枢性肌肉松弛药,除可抑制肌张力过高并可抑制疼痛反射活动,从而改善紧张性头痛的症状。副作用为恶心、呕吐、胃部不适、腹泻、乏力、困倦及站立不稳。有药物过敏史或肝脏疾病者慎用,妊娠妇女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手术治疗目前无针对性手术方法。
物理治疗训练坐位、站立、睡眠及工作时颈部和头部的正确姿势。
练习改善头部位置,加强颈后部肌肉的动作,并在颈后部放置冰袋。
在背和肩部进行中至深部按摩2分钟。
被动伸展斜方肌上部、提肩肌和胸肌5分钟,必要时根据病情被动运动颈前部肌肉。
心理治疗焦虑、抑郁、紧张等精神心理或情绪上的因素是紧张性头痛的病因之一。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头痛后,开展心理治疗是十分必要的。诊断不同的紧张性头痛,应向患者做充分解释,缓解紧张情绪,消除应激,解除焦虑和抑郁的精神因素,开展心理教育,并给予专业性心理治疗技术,使心胸开阔。再配合休息和适当的文体活动,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
中医治疗根据我国中医理论进行针刺及按摩治疗均有一定的疗效。近年来根据中医学理论对头痛的认识,国内相继开发一些中医药物并已应用于临床,辨证用药标本兼顾,毒副作用较少。
其他治疗模拟人体频谱治疗:一方面可以改善机体的微循环,调节人体生物电场,从而改善神经功能。另一方面可使偏高的钾离子浓度波动值得到改善,消除其对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减少“致痛物质”的释放。使兴奋的交感神经得到控制,达到内环境平衡,从而缓解头痛。
预后紧张性头痛患者预后良好,有效且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头痛的症状,使患者工作、学习不受影响。积极避免诱发因素,可以使症状减少,甚至不再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能否治愈紧张性头痛目前尚不能治愈,但是积极治疗可使症状得到缓解,甚至不再发作。
能活多久紧张性头痛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复诊患者需要在预防性用药4周后复诊,根据症状缓解情况,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饮食紧张性头痛患者应饮食清淡、慎用补虚之品。合理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改善症状,减少头痛的发作。
饮食调理少吃巧克力、咖啡等食品,忌烟酒,饮酒会引起血管扩张,引起或加重头痛症状。
多补充大豆、核桃等镁元素丰富的食物。
可进高营养、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
多食用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以免便秘及用力排泄会使血压及颅内压快速升高,引起头痛。
护理紧张性头痛患者应对疾病进行充分解释,解除焦虑情绪,家属应予以安慰和精神支持,耐心听取患者主诉,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平时注意保暖,生活作息规律,减少诱发因素,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日常护理口服用药:了解各类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正确服用。
休息:充足的休息和良好的睡眠质量,可以减少或缓解头痛,过度疲劳和劳累可增加血氧消耗,造成血管扩张,从而引起头痛。
保持环境安静,维持环境舒适的温度、湿度,避免不良因素刺激而诱发头痛。
头颈部肌肉应适当地按摩及放松运动,避免头颈部肌肉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可减少紧张性头痛的发作。
温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放松。
病情监测家属以及患者要通过观察头痛的特征及性质、有无头痛的前驱症状及其表现,头痛程度及伴随的不适症状、有无生命体征变化等等内容来进行病情监测。
预防紧张性头痛与长期焦虑、神经紧张、过度疲劳关系密切。从事高强度工作的人,要注意休息和放松。另外,长期从事某种单调工作,导致头颈部或肩胛部长期处于不良姿势,也容易造成紧张性头痛。预防紧张性头痛首先要避免精神刺激,戒除烟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也是非常必要的。
预防措施长期伏案工作的人要注意定时休息,每工作1小时起身活动10分钟。
养成良好坐姿,注意调整桌椅高度与自身适宜,控制电脑使用时间。
睡前养成洗温水澡的习惯,临睡前喝一杯牛奶,提高睡眠质量。
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及工作习惯,如果有不良习惯要立即改正。
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不良情绪,用健康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遇事做到不慌张、不紧张、不忧虑。
多参加体育锻炼,学会肌肉放松,保证正常睡眠,杜绝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习惯。
参考文献
[1]赵宝华.头痛临床诊断与治疗[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2]佚名.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学[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3]李建章.神经科医师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4]洪晓军.神经内科学.高级医师进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189-191.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