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

概述

1型糖尿病是胰岛β细胞发生自身免疫破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而引起营养物质代谢性异常疾病,占临床上糖尿病的5%。1型糖尿病绝大多数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常导致患者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的“三多一少”症状,并有时会引起急性严重代谢紊乱、感染性疾病、慢性并发症(微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等)相关问题,严重影响患者健康。

1型糖尿病

就诊科室: 内分泌代谢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疾病别称: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是否常见: 否 是否遗传: 具有遗传性 并发疾病: 急性严重代谢紊乱、肾盂肾炎、膀胱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治疗周期: 长期持续性治疗 临床症状: 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皮肤瘙痒 好发人群: 青少年 常用药物: 胰岛素 常用检查: 尿糖、血糖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特异性自身免疫标志物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浆白蛋白测定 疾病分类

从发病的快慢和胰岛B细胞的破坏速度上看,将1型糖尿病分为经典1型、暴发性1型和缓慢进展性1型。

经典1型糖尿病

诊断时临床表现变化很大,可以是轻度不典型症状、典型三多一少症状或昏迷,取决于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能否早期诊断。多为青少年患者,起病较急。胰岛相关自身抗体检查多为阳性。一般起始治疗即需要应用胰岛素降糖。

暴发性1型糖尿病

呈超急性起病,如未及时诊断和治疗,常导致患者在短期内死亡,是内分泌代谢疾病中的急危重症。

缓慢进展性1型糖尿病

又称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其早期临床表现貌似2型糖尿病,而以胰岛B细胞遭受缓慢的自身免疫性损害为特征。多为成年后发病,起病缓慢,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糖尿病不需胰岛素治疗的阶段。尽管起病急缓不一,一般均很快进展到需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或维持生命。这类患者很少肥胖,但肥胖并不能排除本病可能性。

病因

绝大多数1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多见于青少年,任何年龄皆可发病,肝炎病毒感染、风疹病毒感染、接触某些物质,如灭鼠药、牛奶等,都可能会诱发1型糖尿病。

主要病因

自身免疫系统缺陷

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遗传因素

1型糖尿病的亲属发生糖尿病的机会显著高于一般人群,有一定的遗传性。对1型糖尿病的单卵双胞胎进行长期随访,发生糖尿病的双胞胎一致率为30%~50%。遗传学研究显示,1型糖尿病是多基因、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诱发因素

某些病毒感染可能增加1型糖尿病发生风险,如肝炎病毒感染、风疹病毒感染等。

接触某些物质,如灭鼠药、牛奶等,也可能会诱发1型糖尿病。

流行病学

1型糖尿病多发于儿童、青少年,患病率远低于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但增高速度远不及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在亚洲较少见,但在北欧某些国家和地区发病率较高,我国1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比例的5%。

好发人群

多见于青少年,任何年龄皆可发病。

症状

1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部分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视物模糊。另外,还会引起急性严重代谢紊乱、感染性疾病,以及如糖尿病肾病等的慢性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健康。与2型糖尿病相比,发病相对较急。

典型症状

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

多尿、多饮

血糖升高后因渗透性利尿引起多尿,继而口渴多饮。

多食和体重减轻

外周组织对葡萄糖利用障碍、脂肪分解增多、蛋白质代谢负平衡,渐见乏力、消瘦,儿童生长发育受阻;病人常有易饥、多食。

其他症状

皮肤瘙痒

可有皮肤瘙痒,尤其外阴瘙痒。

视物模糊

血糖升高较快时可使眼房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而引起屈光改变致视物模糊。

心血管系统

心慌、气短、心律不齐等。

消化系统

无并发症者容易饥饿,进食量增多,有并发症者,食欲减退、恶心、腹胀。

生殖系统

少部分女性患者发生特发性卵巢早衰,男性患者可出现性功能障碍。

心理状态

患者可有焦虑、抑郁等,伴有失眠的症状。

并发症

1型糖尿病可能会引发以下并发症:

急性严重代谢紊乱

早期三多一少症状加重;酸中毒失代偿后,疲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尿、口干、头痛、嗜睡、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丙酮);后期严重失水,尿量减少、眼眶下陷、皮肤黏膜干燥,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厥冷;晚期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昏迷。少数病人表现为腹痛,酷似急腹症,易误诊。

感染性疾病

糖尿病容易并发各种感染,血糖控制差者更易发生也更严重。肾盂肾炎和膀胱炎多见于女性病人,容易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发生肾及肾周脓肿、肾乳头坏死。疖、痈等皮肤化脓性感染可反复发生,有时可引起脓毒血症。皮肤真菌感染如足癣、体癣也常见。真菌性阴道炎和巴氏腺炎是女性病人常见并发症,多为白念珠菌感染所致。

慢性并发症

可累及全身各重要器官,可单独出现或以不同组合同时或先后出现。并发症可在诊断糖尿病前已存在,有些病人因并发症作为线索而发现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微血管是指微小动脉和微小静脉之间、管腔直径在100µm以下的毛细血管及微血管网。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特异性并发症,其典型改变是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和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病变可累及全身各组织器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和心肌组织,其中以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尤为重要。

糖尿病肾病

慢性肾脏病变的一种重要类型,是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是1型糖尿病的主要死因。在2型糖尿病,其严重性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主要引起肾小球病变,病理改变有3种类型,即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型、弥漫性肾小球硬化型、渗出性病变。近年发现,肾小管间质病变(如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等)的发生可以早于肾小球病变,且在肾功能损害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病程超过10年的糖尿病病人常合并程度不等的视网膜病变,是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他

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可引起心肌广泛灶性坏死,称为糖尿病心肌病,可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猝死。可与其他心脏病共存,预后更差。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肢体动脉等,引起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等。

神经系统并发症

可累及神经系统任何一部分。病因复杂,可能涉及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疾病和微血管病变、代谢因素、自身免疫机制以及生长因子不足等。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伴随严重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或低血糖症出现的神志改变。

缺血性脑卒中。

脑老化加速及老年性痴呆等。

周围神经病变

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是最常见的类型;以手足远端感觉运动神经受累最多见。通常为对称性,典型者呈手套或袜套式分布;下肢较上肢严重,先出现肢端感觉异常,可伴痛觉过敏、疼痛;后期感觉丧失,可伴运动神经受累,手足小肌群萎缩,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及神经性关节病。腱反射早期亢进、后期减弱或消失,音叉震动感减弱或消失。电生理检查可早期发现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局灶性单神经病变:可累及任何脑神经或脊神经,但以动眼神经、正中神经及胭神经最常见,一般起病急,表现为病变神经分布区域疼痛,常是自限性。

非对称性的多发局灶性神经病变:指同时累及多个单神经的神经病变。

多发神经根病变(糖尿病性肌萎缩):最常见为腰段多发神经根病变,典型表现为初起股、髋和臀部疼痛,后骨盆近端肌群软弱、萎缩。

自主神经病变

多影响胃肠、心血管、泌尿生殖系统等。临床表现为胃排空延迟(胃轻瘫)、腹泻(饭后或午夜)、便秘等;休息时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寂静性心肌缺血、QT间期延长等,严重者可发生心脏性猝死;残尿量增加、尿失禁、尿潴留等;其他还有阳痿、瞳孔改变(缩小且不规则、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存在)、排汗异常(无汗、少汗或多汗)等。

糖尿病足

指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溃疡、感染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多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非外伤性截肢的最主要原因。轻者表现为足部畸形、皮肤干燥和发凉、胼胝(高危足);重者可出现足部溃疡、坏疽。

其他

糖尿病还可引起视网膜黄斑病、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虹膜睫状体病变等。口腔疾病也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而年龄≥30岁的口腔疾病病人不少存在糖代谢异常。皮肤病变也很常见,某些为糖尿病特异性,大多数为非特异性。糖尿病病人某些癌症如肝癌、胰腺癌、膀胱癌等的患病率升高。此外,抑郁、焦虑和认知功能损害等也较常见。

就医

一经诊断就应开始胰岛素治疗并需终身替代治疗。当出现血糖异常、“三多一少”等症状时及时去内分泌科就诊,当出现昏迷、脱水、循环衰竭等症状时请立即就诊于急诊科。患者应遵循医嘱,规律治疗、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就医指征

出现血糖值异常等情况下,应立即去正规医院内分泌专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相关检查。

出现典型“三多一少”、皮肤瘙痒、视物模糊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

出现昏迷、脱水、循环衰竭等酮症酸中毒的症状时,应立即前往急诊科就医。

就诊科室

优先考虑去内分泌科就诊。

出现昏迷、脱水、循环衰竭等酮症酸中毒症状时,请于急诊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血糖异常是偶尔一次还是经常性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如何?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等)生长发育与同龄人比较如何?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视物模糊、皮肤瘙痒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出生时情况、出生体重、是否母乳喂养?

需要做的检查

糖代谢异常严重程度或控制程度的检查

尿糖测定

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尿糖阳性只是提示血糖值超过肾糖阈(约10mmol/L),因而尿糖阴性不能排除糖尿病可能。并发肾脏病变时,肾糖阈升高,虽然血糖升高,但尿糖阴性。肾糖阈降低时,虽然血糖正常,尿糖可阳性。

血糖测定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诊断糖尿病时必须用静脉血浆测定血糖,治疗过程中随访血糖控制情况可用便携式血糖计测定末梢血糖。当血糖高于正常范围而又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时,须进行血糖测定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不喝茶及咖啡、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试验前3天内摄入足量碳水化合物;试验前3~7天停用可能影响结果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糖皮质激素等。

血浆蛋白测定

(主要为白蛋白)同样也可与葡萄糖发生非酶催化的糖化反应而形成果糖胺,其形成的量也与血糖浓度和持续时间相关,正常值为1.7~2.8mmol/L。由于白蛋白在血中半衰期为19天,故果糖胺反映病人近2~3周内平均血糖水平,为糖尿病病人近期病情监测的指标。

胰岛β细胞功能检查

胰岛素释放试验

本试验反映基础和葡萄糖介导的胰岛素释放功能。胰岛素测定受血清中胰岛素抗体和外源性胰岛素干扰。

C肽释放试验

反映基础和葡萄糖介导的胰岛素释放功能,C肽测定不受血清中的胰岛素抗体和外源性胰岛素影响。

其他检测β细胞功能的方法

如静脉注射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和高糖钳夹试验可了解胰岛素释放第一时相;胰高血糖素-C肽刺激试验和精氨酸刺激试验可了解非糖介导的胰岛素分泌功能等。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检查目的而选用。

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标准

与成人相同,以静脉血浆葡萄糖(mmol/L)为标准(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当患儿有“三多一少”症状、尿糖阳性时,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或随机血糖/OGTT2h血糖≥11.1mmol/L(≥200mg/dl)者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对可疑者应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酮症酸中毒诊断标准

任意血糖>11.1mmol/L(200mg/dl);血气分析pH<7.3和(或)HCO3-<15mmol/L;阴离子间隙(AG)增高(正常值:8~16),血酮体和尿酮体及尿糖阳性。根据酸中毒的严重程度将酮症酸中毒分为轻度pH7.2~7.3,HCO3-<15mmol/L;中度pH 7.1~7.2,HCO3-<10mmol/L;重度pH<7.1,HCO3-<5mmol/L。

鉴别诊断

1型糖尿病的症状要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糖尿

一过性糖尿、肾性糖尿及非葡萄糖的糖尿,如半乳糖血症、果糖不耐受症。但其血糖水平正常,后者还可有低血糖表现。

尿崩症

1型糖尿病的多饮多尿症状需与尿崩症相鉴别,其尿比重低且尿糖阴性,由此鉴别。

甲亢

1型糖尿病的多食、消瘦需与甲亢相鉴别,根据其典型临床表现及甲状腺功能异常鉴别不困难。

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

主要应与自身免疫介导的1型糖尿病鉴别:特别是在鉴别肥胖的1型糖尿病患者与以酮症起病的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时,单凭临床表现诊断有一定困难,此时可借助联合检测胰岛细胞自身抗体、胰岛功能检查等协助诊断。

治疗

1型糖尿病一经确诊需终生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在糖尿病计划饮食的基础上合理应用。由于患者胰岛残余β细胞的功能不同,要注意胰岛素治疗的个体化。同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心理治疗及糖尿病教育与监测,需家长与患儿积极参与配合,以使糖尿病的综合治疗达到预期目的。

治疗周期 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持续性治疗。 一般治疗

总热量

根据患者年龄及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做到计划饮食个体化。0~12岁每天总热卡供给为1000+年龄×(70~100);决定70~100系数与下列因素有关,如年龄小热量偏高;胖瘦程度,体重瘦小的患儿热量偏高,肥胖儿童给予较低热量;活动量大小,活动量大者应适当增加热量摄入;并应参考患儿平日的饮食习惯及食量大小。

热量分配

全天热量分为3餐3点心;一般三餐分配比例分别为1/5,2/5,2/5或1/3,1/3,1/3。每餐预留15~20g左右的食品,作为餐后点心。应用胰岛素治疗时需注意,定时定量进餐,进正餐和加餐的时间要与胰岛素注射时间及作用时间相配合。

营养素的供给与分配

碳水化合物占全天总热量的55%~60%,应选择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品。脂肪占25%~30%,2岁以上儿童、青少年每日脂肪入量不能超过全日总热量的30%,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每日胆固醇入量不超过300mg,蛋白质为10%~15%。注意选择、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如出现微量蛋白尿和肾病的患儿应减少蛋白质摄入量。

保证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的摄入

摄入热量少的食物,如黄瓜、西红柿、芹菜等所含热量很少,基本上可以不限制数量;应避免摄入盐过多,建议每日氯化钠摄入量以3~6g为宜。

不适宜糖尿病患儿食用的食品

第一类为高脂肪食品,如肥肉、油炸食品。第二类为高糖食品,如糖果、含糖的饮料、含糖高的水果。第三类是纯淀粉食品,如粉丝、粉条、凉粉等。这些食品最好不吃或少吃。正确对待“无糖食品”,“无糖食品”虽不含糖,但既是食品就有一定的热量,食用后也应减去相应主食。

药物治疗

胰岛素,其适应症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差、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不能使代谢控制达标者;2型糖尿病患者遇严重应激时,如较大手术、较严重感染、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妊娠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伴妊娠和分娩时;2型糖尿病有严重心、眼、肾、神经等并发症;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综合征;禁忌使用口服降糖药时,可改用胰岛素。而且制剂品种分为动物及人胰岛素均可,但人胰岛素的应用日益普及,妊娠糖尿病推荐使用人胰岛素。还需要知道最常见和严重的副作用为低血糖,治疗时务必进行血糖监测。

其他治疗

运动疗法,其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儿童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同样适用,对糖尿病的病情控制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运动能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血脂和血液黏稠度;增强体质,改善心、肺功能;有氧运动还能明显改变机体的组分,即减少脂肪数量和增加肌肉、骨骼等组织的数量;有利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运动还能给患儿带来自信心、增加生活乐趣。运动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服装和鞋袜,运动后注意清洁卫生。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宜将胰岛素改为腹壁皮下注射,以免运动时吸收过快,而易发生低血糖。运动后易出现低血糖者可于运动前有计划加用少量食品,或适当减少胰岛素用量。

预后

1型糖尿病目前还无法治愈,但是有效且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糖尿病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

能否治愈

1型糖尿病目前来讲不可治愈。

能活多久

1型糖尿病经过合理治疗不影响寿命,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后续可能出现慢性并发症。如果终止治疗,可能死于急性并发症。

复诊

患者定期检测血糖,监控并发症有关指标。如果有不适,请随时就诊。

饮食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注意能量摄入和营养均衡等方面的要求。需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遵医嘱注意蛋白摄入量。

饮食调理

糖尿病患者的碳水化合物最好通过全谷物类、豆类、蔬菜等摄取。

应避免过高蛋白饮食。

应多吃坚果、海鲜、橄榄油等优质脂肪酸,少吃人造奶油、糕点、饼干等饱和脂肪酸。

多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利于延缓糖类物质吸收。

注意低盐饮食,合并有肾病、高血压的患者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3g。

少吃
葱 护理

患者和其家属应熟悉并掌握糖尿病各个方面的知识,如药物治疗、营养治疗、心理护理、运动疗法等方面的知识,便于对生活的管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自身生活质量。

日常护理

日常用药

家属应注意患者在使用胰岛素过程中的计量,避免出现低血糖,且在用药过程中务必监测血糖,避免发生意外。

日常运动

建议患者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运动时需达到最大心率的50%~70%),每日累计运动达到60分钟或90分钟的有氧运动更好。建议在午后锻炼可以选择包括步行、慢跑、骑车、游泳等锻炼方式。运动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服装和鞋袜,运动后注意清洁卫生。最好将胰岛素改为腹壁皮下注射,以免运动时吸收过快,而易发生低血糖。运动后易出现低血糖者可于运动前有计划加用少量食品,或适当减少胰岛素用量。

病情监测

血糖监测DCCT试验

血糖监测可以准确了解即时血糖和每日血糖控制水平,及时发现低血糖或高血糖,便于及时处理。有利于总体评价药物、进餐、运动对血糖的影响,并具有教育价值。急性期采用微量血糖仪每天监测餐前、餐后2小时及睡前血糖7次,必要时夜间也需监测血糖。病情稳定后每天监测2~4次。

动态血糖监测

通过提供全天血糖的动态变化,不仅能更好地评价糖尿病的代谢控制及临床治疗效果,尤其是可监测到无症状的低血糖和高血糖,并可以了解血糖异常波动的持续时间,弥补了指尖血糖监测和糖基化血红蛋白测定的局限性。同时,动态血糖监测结果对患儿及其家长具有教育意义,能够增加他们配合治疗的主动性。

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

该指标可以反映近期2~3个月内血糖的平均水平,是监测糖尿病患者日常病情控制的良好指标,正常值为≤6%,应2~3个月监测1次,一年至少4次,可以了解血糖总体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其他监测

每年1~2次全面复查了解血脂、心肾神经和眼底,以早期发现、治疗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每年监测1次甲状腺功能,包括T3、T4、TSH和甲状腺抗体及其他自身免疫抗体的监测。

心理护理

心理治疗是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的一部分,需鼓励患者积极参加集体、社会活动;还可采用运动疗法、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新颖且有效的心理干预治疗,能有效缓解抑郁情绪,长期坚持对缓解心理压力十分有效,使患者在最佳心理状态下主动接受治疗,从而改善代谢状况,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最终可使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特殊注意事项

对于患有严重心脏病、肾脏并发症、脑供血不足、收缩压较高、血糖过高、患有急性感染的患者不适合采用运动疗法。

患者应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当患者运动量增加时,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预防

根据干预时机的不同,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在遗传易感期实施,主要针对具有1型糖尿病易感基因的人群,目的是阻止特异性胰岛自身免疫的发生;二级预防针对特异性胰岛自身免疫已经启动、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的个体,旨在阻止特异性胰岛自身免疫进展为临床1型糖尿病;三级预防主要阻止或延缓新诊1型糖尿病患者残存β细胞进一步凋亡。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被称为初级干预,三级预防则被称为次级干预。

早期筛查

糖尿病风险筛查

糖尿病风险评分系统(FIN DRISC评分方法)所采用的指标多为非损伤性,通过询问生活方式、简单体检就可以实施。中国大部分以人口学、家族史、腰围、BMI、血脂、血糖等组成。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能反应一段时间内(120天)血糖的平均水平。

血糖筛查

血糖筛查标准为年龄大于45岁,BMI>25kg/m^2的人群,即应当定期进行血糖的检测。此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定义了高危人群,可以指导血糖筛查的实施。

预防措施

1型糖尿病的病因不明,较难预防,可以通过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每年检查眼底、尿微量白蛋白及自主神经病变,以早期发现、治疗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

1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保持血糖在目标范围内、戒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定期检查,能够及早发现、预防或延迟并发症的出现。若并发症得到早期治疗,或许能够阻止、延缓对身体的损害。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迟家敏.实用糖尿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实用内科学:下册.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252.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