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

概述

肠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常继发于肺结核。肠结核90%以上由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该菌为抗酸菌,很少受胃酸影响,可顺利进入肠道,多在回盲部引起病变。该病情一般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低热、盗汗,主要通过药物、急症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方式达到治愈的效果,该病情预后一般较好,不会影响寿命。

肠结核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传染科、急诊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是否常见: 否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肠梗阻、结核性腹膜炎、肠外瘘、腹腔局限脓肿 治疗周期: 短期治疗 临床症状: 腹痛、腹泻、便秘、低热、盗汗 好发人群: 中青年、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常用药物: 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 常用检查: 实验室检查、X线钡剂灌肠检查、结肠镜检查、CT肠道显像检查 疾病分类

溃疡型肠结核

肠壁的集合淋巴组织和孤立淋巴滤泡首先受累,呈现出肠壁的充血和水肿,进一步发展为干酪样坏死,并形成边缘不规则、深浅不一的溃疡。

增生型肠结核

病变多局限在回盲部,黏膜下层及浆膜层可有大量结核肉芽肿和纤维组织增生,使局部肠壁增厚、僵硬,亦可见瘤样肿块突入肠腔。

混合型肠结核

兼有上述两种病变。

病因

90%以上的肠结核主要由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少数因饮用未经消毒的带菌牛奶或乳制品,而发生牛型结核分枝杆菌肠结核。此外,本病也可由血行播散引起,或由腹(盆)腔内结核病灶直接蔓延引起。病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免疫力低下的人、本身有结核病史的人,同时便秘、免疫力低下以及致病菌都可以诱发此病情。

主要病因

人型结核分枝杆菌

多因患开放性肺结核或喉结核而吞下含菌痰液,或常与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共餐而忽视餐具消毒等而被感染。该菌为抗酸菌,很少受胃酸影响,可顺利进入肠道,多在回盲部引起病变。

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因饮用未经消毒的带菌牛奶或乳制品而发生牛型结核分枝杆菌肠结核。

其他部位原发结核病灶

本病也可由血行播散引起,见于粟粒型肺结核,或由腹(盆)腔内结核病灶直接蔓延引起。

诱发因素

便秘

含结核分枝杆菌的肠内容物在回盲部停留较久,增加了局部黏膜的感染机会。

免疫力低下

当患者抵抗力低下,侵入的结核分枝杆菌毒力较强时,直接增加了结核菌素致病风险。

致病菌

当入侵的结核分支杆菌数量较多、毒力较大、机体难以抵抗时极易诱发肠结核。

流行病学

本病一般见于中青年,女性稍多于男性,约为1.85:1。近年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率增高、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等原因,部分人群免疫力低下,导致本病的发病有所增加。

传播途径

经口感染

吞下含结核杆菌的痰液,饮用未经消毒的带菌牛奶或乳制品。

血行播散

常见于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直接蔓延

常见于女性生殖器结核,由腹(盆)腔内结核病灶直接蔓延引起。

好发人群

中青年女性

根据流行病学表明,具体原因不明。

免疫力低下的人

近年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率增高、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等原因,部分人群免疫力低下,导致本病的发病有所增加。

本身有结核病史的人

90%以上的肠结核主要由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该菌为抗酸菌,很少受胃酸影响,可顺利进入肠道,多在回盲部引起病变。

症状

肠结核可能是全身性结核的一部分,因此,病人多呈低热、盗汗、乏力、消瘦、食欲减退等结核病的全身症状,腹部症状则因病变类型有所不同。该疾病一般可引起肠梗阻、结核性腹膜炎、腹腔局限脓肿、肠外瘘等并发症。

典型症状

腹痛

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间歇发作,餐后加重,常伴腹鸣,排便或肛门排气后缓解。腹部可有压痛,多位于右下腹。

大便习惯改变

溃殇型肠结核常伴腹泻,大便呈糊样,多无脓血,不伴里急后重。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增生型肠结核以便秘为主。

腹部肿块

多位于右下腹,质中、较固定、轻至中度压痛。多见于增生型肠结核;而溃疡型者亦可因病变肠段可和周围肠段、肠系膜淋巴结粘连形成腹块。

其他症状

全身症状和肠外结核表现

结核毒血症状多见于溃疡型肠结核,为长期不规则低热、盗汗、消瘦、贫血和乏力,如同时有活动性肠外结核也可呈弛张热或稽留热。增生型者全身情况一般较好,无明显结核毒血症状。

并发症

肠梗阻

主要表现为低位不完全性肠梗阻,腹部可见肠型,肠鸣音高亢,右下腹常可触及固定、较硬且有压痛的肿块。

结核性腹膜炎

病灶可累及周围腹膜或邻近肠系膜淋巴结,引起局限性结核性腹膜炎或淋巴结结核。

腹腔局限脓肿

发生慢性肠穿孔时常形成腹腔局限脓肿。

肠外瘘

腹腔局限脓肿穿破腹壁,形成肠外瘘。

就医

如出现腹痛、腹泻、低热、食欲不振、盗汗等症状,以及确诊肠结核的患者应立即到消化内科、传染科以及急诊科,做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腹腔镜探查等方式确诊病情。该病情需要与克罗恩病、右侧结肠癌、阿米巴病或血吸虫病性肉芽肿相鉴别。

就医指征

不明原因出现腹痛、腹泻的情况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出现腹痛难忍、低热、食欲不振、盗汗等影响正常生活者及时就医。

一旦确诊情况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多数患者优先考虑去消化内科。

出现传染症状(即结核症状,如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去传染科。

出现腹痛等无法忍受的全身症状去急诊科。

医生询问病情

什么时候出现症状的?多久了?

周围人有类似症状吗?

在什么情况下,症状会加重?

在家里有没有服过其他什么药物?

还有什么其他症状吗?

需要做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沉增快提示结核病处于活动期,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有助于本病的诊断。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也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X线钡剂灌肠检查

溃疡型肠结核

钡剂于病变肠段呈现激惹征,排空很快,充盈不佳。

增生型肠结核

肠粘膜结节状改变,肠腔变窄,肠段缩短变形、回肠和盲肠的正常角度消失。

CT肠道显像检查

肠结核病变部位通常在回盲部附近,很少累及空肠,节段性改变不如克罗恩病明显,可见腹腔淋巴结中央坏死或钙化等改变。

结肠镜检查

内镜下见回盲部等处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大小及形态各异的炎症息肉、肠腔变窄等,病灶处活检发现肉芽肿、干酪坏死或抗酸杆菌时可以确诊。

诊断标准

以下情况应考虑本病

中青年病人有肠外结核,主要是肺结核;有腹痛、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右下腹压痛、肿块或原因不明的肠梗阻,伴有发热、盗汗等结核毒血症状;

X线钡剂检查发现跳跃征、溃疡、肠管变形和肠腔狭窄等征象;结肠镜检查发现主要位于回盲部的炎症、溃疡、炎性息肉或肠腔狭窄;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如肠黏膜病理活检发现干酪性肉芽肿,具确诊意义;

活检组织中找到抗酸杆菌有助于诊断,对高度怀疑肠结核的病例,如抗结核治疗数周内(2~6周)症状明显改善,2~3个月后结肠镜检查病变明显改善或好转,可作出肠结核的临床诊断。

鉴别诊断

右侧结肠癌

本病比肠结核发病年龄大,一般无结核毒血症表现,结肠镜检查及活检较易确诊。

阿米巴病或血吸虫病性肉芽肿

既往有相应感染史,脓血便常见,粪便常规或孵化检查可发现有关病原体。结肠镜检查多有助于鉴别诊断,相应特效治疗有效。

克罗恩病

该病临床症状与肠结核相似需要进行鉴别,克罗恩病患者多见瘘管、腹腔脓肿、以及肛周病变等,并且病变多呈多阶段性分布,溃疡呈纵行、裂沟状。也可通过抗酸杆菌染色结果以及干酪性肉芽肿的有无进行鉴别。

治疗

肠结核的治疗目的是消除症状、改善全身情况、促使病灶愈合及防治并发症。因为肠结核早期病变是可逆的,所以早期治疗尤为重要。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胃肠减压,使用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化学药物以及病变肠段切除术、肠段切除吻合术等。

治疗周期 肠结核治疗周期一般在6~9个月,属于短期治疗。 一般治疗

腹痛可用抗胆碱能药物;摄入不足或腹泻严重者应注意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病人,需进行胃肠减压。

药物治疗

抗结核化学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等,是本病治疗的关键。抗结核化学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整个治疗方案分强化和巩固两个阶段,具体用药方法如下,但必须采用全程督导,以保证病人不间断地规律用药。

初治肠结核治疗方案

强化期应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巩固期应用异烟肼、利福平。

复治肠结核治疗方案

强化期应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和乙胺丁醇,巩固期应用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

耐药结核病

详细了解病人用药史,该地区常用抗结核药物和耐药流行情况,尽量做药敏试验。严格避免只选用一种新药加到原失败方案,治疗方案至少含4种二线的敏感药物。药物剂量依体重决定,加强期应为9~12个月,总治疗期为20个月或更长,以治疗效果决定。监测治疗效果最好以痰培养为准。

手术治疗

急性肠穿孔应行病变肠段切除术

因修补是在有急性炎症、活动性结核病灶上进行,失败率甚高。

肠段切除吻合术

小肠因瘢痕狭窄导致梗阻者做肠段切除吻合。

分段切除吻合术

多发性病变可作分段切除吻合,应避免作广泛切除。

回盲部或右半结肠切除术

回盲部增生性病变可行回盲部或右半结肠切除,如病变浸润固定而不能一期切除,可在病变的近侧切断回肠,缝闭后行短路手术或造口,待病变控制后再行二期手术切除病变肠袢。

预后

肠结核的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当病变尚在渗出性阶段,经治疗后可痊愈,预后良好,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患者应尽量定期门诊复查,同时注意观察病情,若有不适随时就诊。

能否治愈

肠结核的病变若尚处于渗出性阶段,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多可痊愈。

能活多久

肠结核患者如果早期发现,护理得当,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患者应尽量定期门诊复查,同时注意观察病情,若有不适随时就诊。

饮食

肠结核患者的饮食应该以促进症状减轻或消退为目的,应给予患者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此外,还需注意特殊情况下肠道不全梗阻时的饮食需求。

饮食调理

饮食以少渣、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生冷、多纤维、刺激性食物。

肠道不全梗阻时,应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肠梗阻明显时应暂禁食。

营养失调患者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护理

日常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肠结核患者的不适感,对病情的预后有益,主要包括疼痛护理、腹泻护理等。此外,肠结核患者还应定期复诊,评价疗效,监测药物不良反应。随时注意观察病情,若有不适或加重的现象应随时就诊。

日常护理

疼痛较剧烈的患者可卧床休息,减少活动。若疼痛表现出现异常,如骤起的急剧腹痛,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全身症状明显者(低热、盗汗、消瘦、贫血和乏力),应注意腹部保暖,可用热敷,以减弱肠道运动,减少排便次数,并有利于腹痛等症状的减轻。

排便频繁时,因粪便的刺激,可使肛周皮肤损伤,引起糜烂及感染,排便后应用温水清洗肛周,保持清洁、干燥。

病情监测

肠结核患者应定期复诊,评价疗效,监测药物不良反应。随时注意观察病情,若有不适或加重的现象随时就诊。

心理护理

肠结核腹痛、腹泻、便秘等全身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对患者的身心易造成损害,要不断鼓励患者以乐观的心态,积极接受专业的治疗。

特殊注意事项

肠梗阻明显时应暂禁食,及时就医。

按时服药,坚持全疗程治疗。

预防

肠结核的预防应注重肠外结核,特别是肺结核的早期诊断与积极治疗。此外,注意饮食卫生以及接种疫苗均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作用。

预防措施

积极治疗原发病,尤其是肺结核,使痰菌尽快转阴。

肺结核患者不可吞咽痰液,应保持排便通畅,并用公筷进餐。

牛奶等乳制品要高温加热灭菌,餐具要反复消毒。

接种卡介苗可增强机体对结核菌的抵抗力,对结核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陈孝平,汪健平,赵继宗.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张树基,罗明绮.内科症状鉴别诊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30.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