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肌炎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以肌无力、肌痛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肢带肌、颈项肌、咽喉部肌群,如同时累及皮肤,称为皮肌炎,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和机体免疫机能紊乱有关。大部分为慢性渐进性,儿童较成人预后好。成人病人约10%可发现恶性肿瘤,伴恶性肿瘤的老年病人或有严重心肺损害者预后较差。
就诊科室: 风湿免疫科 是否医保: 否 英文名称: polymyositis 疾病别称: 皮肌炎 是否常见: 否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恶性肿瘤、红斑狼疮、硬皮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治疗周期: 长期持续性治疗 临床症状: 肌肉疼痛、运动障碍、呼吸困难、吞咽困难 好发人群: 有多发性肌炎家族史的人群 常用药物: 环磷酰胺、硫唑嘌呤、加兰他敏、强的松 常用检查: 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免疫学检查、肌电图、肌肉活检 病因多发性肌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影响因素较多。其中遗传因素在发病机制中占重要作用,可能与病毒感染和机体免疫机能紊乱有关。
主要病因遗传因素
多发性肌炎被认为是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者而产生,已经证明HLA-DR与其高度相关,已有许多的研究证HLA-DRB1*0301及与它连锁的等位基因DQA1*0501是与多发性肌炎关联的主要遗传易感基因。
感染因素
是引起发病的主要始动者,环境因素中微生物感染被认为是主要的原因。许多病原微生物被认为是多发性肌炎的发病始动者,如柯萨奇病毒、细小病毒属、肠道病毒、反转录病毒,特别是人T-淋巴营养性病毒。
免疫因素
在多发性肌炎中,肌炎特异性CD8+T细胞有很强的肌细胞毒性,会攻击肌组织,从而引起发病。
诱发因素感染
各种细菌、病毒、真菌感染可以诱发多发性肌炎。
流行病学我国多发性肌炎的发病率尚不明确,国外报告的发病率为(0.6~1)/万,不同种族发病率不全相同,女性多于男性。多发性肌炎比皮肌炎更多见,成人和儿童均可发病,而后者儿童很少见。单纯的多发性肌炎较少见,仅占所有特发性炎性肌病的5%。
好发人群有多发性肌炎家族史的人群。
症状多发性肌炎症状通常在数周至数月内达高峰,可出现全身肌肉无力,严重者呼吸肌无力,危及生命。疾病受累范围不同,所以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以对称性四肢近端、颈肌、咽部肌肉无力以及肌肉压痛为主要特征。
典型症状肌肉症状
通常累及横纹肌,有时平滑肌和心肌亦可受累。患者多最先感觉肢体近端肌肉无力,特别是髋关节和大腿的肌群。病变常呈对称性,在少数病例中损害可局限在一个肢体肌肉群,或一单独肌肉或许多肌肉连续发作,随后有肌肉疼痛、压痛和运动痛。
运动障碍
由于肌力下降,呈现各种运动机能障碍和特殊姿态,如头部下垂、两肩前倾等。病变肌肉质地可如正常或呈柔靭感,肌肉上面的皮肤可增厚或水肿。
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
食管上部和腭部肌肉受累时可出现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
胃肠道症状
胃肠道、舌肌、咽肌和食管下端肌肉无力较常见,15%~50%的患者存在胃食管反流、便秘、腹泻和腹痛。
呼吸困难
当累及膈肌和肋间肌可发生气急和呼吸困难。
心肌炎
受累可产生心肌炎,患者可以出现心慌、胸闷、胸痛、发绀等表现,甚至心力衰竭。
皮肌炎
皮肤损害表现为弥漫性或局限性暗红色斑或斑丘疹、脱屑性湿疹,特征性病变在眼睑、鼻梁、颧颊、手背及指甲周围皮肤出现紫红色斑,肘、膝尤其是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伸侧面可出现紫红色斑丘疹,边界清楚,称Gottron征。以后变萎缩,有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减退和上覆细小鳞屑,偶见溃破,以眼睑为中心可出现眶周不等程度水肿、紫红色斑片。
其他症状全身表现
部分患者还有全身症状,如低热、关节痛、体重减轻、雷诺现象等。
并发症恶性肿瘤
多发性肌炎可伴发恶性肿瘤,临床医生应该根据症状、家族史和年龄特征筛查恶性肿瘤,除确诊当时需要筛查肿瘤外,追踪随访的3年内都需要定期筛查肿瘤。
其他结缔组织病
典型临床表现且符合肌炎的诊断标准者,同时又存在另一肯定结缔组织病的称为重叠综合征,常与红斑狼疮、硬皮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重叠。
就医多发性肌炎起病较隐匿,如未及时发现,病情发展严重时发生肌萎缩,可出现吞咽困难,引起吸入性肺炎、呼吸困难。因此,早期出现对称性肢体乏力者,特别是具有特发性炎症性肌病家族史者,应及时就诊。
就医指征无明显诱因出现多发性肌肉疼痛、压痛及运动痛,需要及时就医。
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心力衰竭者,需急诊救治。
就诊科室大多患者考虑去风湿免疫科就诊。
出现呼吸困难、心力衰竭患者可去急诊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症状持续时长大概多久了?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多发肌肉疼痛、压痛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近期是否服用什么药物?
血液检查
血清肌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血清肌酸激酶和(或)乳酸脱氢酶升高,血清IgG、IgA、IgM增高,半数以上患者血沉快。
尿液检查
24小时尿中肌酸排出量可显著增加,>1000mg/24小时,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免疫学检查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病人血清中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其中90%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病人血清中可查到肌蛋白抗体,在其他结缔组织病中该类抗体少见,通过该检查可以进一步提供诊断依据。
肌电图
提示肌原性损害,表现为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平均波幅降低、时限缩短,可有大量纤颤波。
肌肉活检
该检查可以提示变性、坏死、炎细胞浸润,而且肌纤维肿胀,呈玻璃样、颗粒性或空泡性变,以及间质水肿,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诊断标准具备以下前4条者可诊断为多发性肌炎,具备下述5条者可诊断为皮肌炎:
典型对称性近端肌无力表现。
肌酶谱升高,包括CK、ALT、AST等升高。
肌电图检查示肌源性损害,具体表现为有三联征改变、纤颤电位、正弦波等。
肌活检异常,提示肌纤维变性、坏死、纤维大小不一,伴有炎性渗出。
典型皮疹,如眼眶周围皮疹、眶周水肿,掌指及近端关节背面出现红斑性鳞屑疹。
鉴别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
皮损以颧颊部水肿性蝶形红斑为主,可出现多系统损害,病变以肾脏受累为主。而血清肌酶和尿肌酸排出量的测定,在皮肌炎患者有明显增高,必要时肌电图和肌肉活组织检查可作为鉴别。
系统性硬化症
皮肌炎的后期病变如皮肤硬化、皮下脂肪组织中钙质沉着,组织学上也可见结缔组织肿胀、硬化、皮肤萎缩等,但肌肉病变方面皮肌炎初期病变即显著,为实质性肌炎,而在系统性硬化症中肌肉病变在晚期出现,且为间质性肌炎,可作鉴别。
嗜酸性筋膜炎
其特征为亚急性发作肌痛和近端肌群无力,血清肌酶可增高,肌电图示肌病变化,肌肉活检示肌炎伴同嗜酸性细胞炎性浸润,有时呈局灶性变化,为嗜酸性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亚型,以此可与多发性皮肌炎鉴别。
治疗多发性肌炎的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如强的松等,免疫抑制剂可以较快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激素用量,减少并发症。对重症病人应用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有一定疗效,也可进行血浆置换。
治疗周期 多发性肌炎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 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
强的松多为首选药物,一般需长期用药。依据肌力测定和血清肌酶水平下降评定疗效,病情控制后可以稳步减药。
免疫抑制剂
多与糖皮质激素并用,可首选环磷酰胺和硫唑嘌呤。对于进展较快、复发性以及病情较重的患者,可选择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生物制剂
利妥昔单抗或补体C5,治疗难治性的多发性肌炎有效。
支持治疗
如使用维生素E,能影响肌肉代谢,增强肌力。拟胆碱药物,如加兰他敏肌注、新斯的明肌注,对改善肌力都有一定作用。
手术治疗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皮肤损害处理
皮损局部每日清洁,尽可能保持干燥,尽量暴露皮损部位防止皮肤感染。皮肌炎急性期皮肤红肿或出现水疱但无渗出时,可局部使用炉甘石洗剂或单纯粉剂处理。渗出多时局部使用3%硼酸溶液或1:8000高锰酸钾溶液等进行冷湿敷处理。
并发症的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以避免肌肉的损伤,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呼吸困难、心功能不全的抢救。
血浆置换
用于进行性、活动性病变的患者,但仅能短暂缓解症状。
预后多发性肌炎大部分为慢性渐进性,2~3年趋向恢复,预后较好。儿童较成人预后好,成人病人约10%可发现恶性肿瘤,伴恶性肿瘤的老年病人或有严重心肺损害者预后差。约75%的患者能恢复良好,但即使肌肉炎症已完全控制,也很少患者能完全恢复肌肉功能。
能否治愈多发性肌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目标为控制症状,一般无法根治。
复诊治疗中要定期复查肌酶谱,并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定期随诊,应在医师的指导下减药和撤药,症状再次出现或加重时应及时复诊。
饮食多发性肌炎患者会出现肌无力的症状,需改善饮食习惯,忌食油腻、生冷、辛辣食物,尽可能避免进食海产品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不吃或少吃增强光敏感或促进免疫功能的食物。
饮食调理忌食油腻、生冷、辛辣食物,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易消化食物。
少吃精制糖、白面、腌制食品,以及牛、羊、猪肉等饱和脂肪的食物,尽可能避免进食海产品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不吃或少吃芹菜、黄花菜、香菇等增强光敏感或促进免疫功能的食物。
护理多发性肌炎患者除了积极治疗外,还应注意日常生活管理,以促进疾病的恢复。
日常护理定期监测血肌酸激酶水平,帮助调整药物治疗计划。
注重肌肉的康复训练。
皮肤损害处,需尽可能保持干燥、清洁。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减轻紧张和恐惧,树立坚持长期治疗的信心。
病情监测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体温、大便颜色、血常规,定期复查电解质,严防感染、低血钾、低血钙、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特殊注意事项对于吞咽困难者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进食时取坐位或半卧位,防止食物呛入气道引起吸入性肺炎。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用药期间必须严格遵守给药时间、剂量。
预防细菌、病毒、真菌感染是多发性肌炎常见而重要的诱发因素,因此,预防感染十分重要。日常应注意营养的摄入,根据自己的体力适度进行锻炼,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
预防措施预防各种细菌、病毒感染,避免寒冷等不良刺激。
合理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避免严重感染的发生。
适当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参考文献
[1]邓守恒,陈萍,王一平.临床内科诊疗指南[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赵云,吕玲.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9,36(6):779-781.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