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风湿热

概述

小儿风湿热是儿科较为常见的危害学龄期儿童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一种全身性结缔组织的非化脓性炎症,主要侵犯心脏和关节,其他器官如脑、皮肤等均可受累。该病多发于5~15岁儿童,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治愈率高,较易复发。

小儿风湿热

就诊科室: 小儿内科、小儿风湿免疫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pediatric rheumatic fever 疾病别称: 小儿急性风湿性多关节炎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具有遗传倾向 并发疾病: 关节炎、心内膜炎 治疗周期: 1~6个月 临床症状: 发热、面色苍白、疲倦、食欲减退 好发人群: 风湿热家族史者、营养不良者、免疫功能低下者 常用药物: 阿司匹林、强的松、地高辛 常用检查: 血常规、咽拭子培养、心电图 病因

小儿风湿热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寒冷和潮湿是重要诱因。此外,小儿风湿热还与遗传、家族病史有关。

主要病因

先天因素

小儿风湿热的基因可通过父母遗传到下一代。

后天因素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的细胞壁的M蛋白有特殊致风湿性,感染后可导致小儿风湿热。

诱发因素

潮湿和寒冷使得人体免疫力降低,可以诱发小儿风湿热。

流行病学

本病多见于学龄儿童,患儿性别差异不大,大多数在冬春两季发病。有小儿风湿热家族病史的家庭发病率较无风湿热史的家庭高,居住条件潮湿,社会经济情况差者发病较多。风湿热的发病与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人体免疫反应及环境因素有关,我国风湿热的发病率近年有明显下降。

好发人群

有风湿热家族史者

小儿风湿热具有遗传倾向,风湿热的基因可能通过父母遗传到下一代。

营养不良者

缺乏营养,身体免疫力较差,康复慢,容易发生细菌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者

抵抗力低,易被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感染,从而导致本病。

症状

发热、疲倦和关节疼痛或肿大是小儿风湿热最主要的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面部及四肢不自主的运动,如不自觉地皱眉、咧嘴、耸肩、皮下结节、环形红斑等症状。

典型症状

发热

发热是小儿风湿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体温在38~40°C,伴随扁桃体发炎等症状,面色苍白,面部无血色。

心脏炎症

包括心肌炎、心包炎等,表现为心悸、呼吸困难、面色苍白无血色。

皮下结节

常见于膝、踝、肘、腕等关节的周围,豌豆大小,多为几个或十几个,偏硬,触碰不会痛,不与皮肤粘连。

舞蹈病

多见于女孩,表现为面部及四肢不自主的运动,如不自觉地皱眉、咧嘴、耸肩等,兴奋时或注意力集中时症状会加剧,以上症状会在入睡后消失。一般病程1~3个月。

环形红斑

常见于躯干及四肢内侧的环形或半环形淡红色皮疹,通常不痛不痒,时隐时现。

伴随症状

部分患儿还会有食欲下降、鼻衅、多汗、腹痛、体重减轻等症状。

其他症状

不自觉地皱眉、咧嘴、耸肩等,兴奋时或注意力集中时症状会加剧,以上症状会在入睡后消失。

并发症

关节炎

炎症引起的关节红、肿、热、痛,以及功能障碍、关节畸形。

心内膜炎

溶血性链球菌直接侵袭心内膜而引起,具体表现为发热、脾大、腹痛、血尿、便血、胸痛、咳嗽、咯血。

就医

小儿风湿热应早发现、早就医、早治疗,并及时复查避免再次复发此病。因此,当儿童出现发热、疲倦、关节疼痛、皮下结节、环形红斑及皱眉、咧嘴等症状时,尤其有小儿风湿热家族史的患儿,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是否患病。

就医指征

出现感冒、扁桃体炎并伴有发热、心跳加快、面色苍白,关节疼痛、发热、肿大,面部及四肢不自主地运动,如不自觉皱眉、咧嘴、耸肩等;皮下出现数个豌豆大小结节,躯干及四肢内侧出现淡红色环形或半环形皮疹,应及时就医。

出现呼吸困难、咳血等症状,应该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风湿热患儿可至小儿内科、小儿风湿免疫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关节是否疼痛?

最近有无感冒、发烧症状?

身体上有无豌豆大小结节?

此类症状持续多久了?

有没有感觉心脏不舒服?

需要做的检查

血常规

抽取血液检查患者有无感染。

心电图

通过心电图判断心脏是否受到损坏,检查时患者应心情平静,避免影响诊断结果。但心电图异常只是提示心律不齐,因而心电图结果异常不能确诊,还需要结合其它检查结果进行确诊。

咽拭子培养

用医用棉签从患者咽部轻轻蘸取少量分泌物,然后接种到培养皿中,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进行观察,咽拭子培养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则基本可诊断为小儿风湿热。

血液生化检查

用于判断患儿近期是否感染过溶血性链球菌。通常患病时结果可见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轻度下降;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沉增快;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增高;C反应蛋白阳性。

影像学检查

如胸部X线、心脏超声等,可明确心脏是否病变,如心包积液、心脏扩大等,能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诊断标准

小儿风湿热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由于缺乏特殊诊断方法,过去常将风湿热的临床表现分为5个主要指征及6个次要指征。一般有2个主征或1个主要指征加上2个次要指征,诊断即可成立。主要指征包括心肌炎、多发性关节炎、舞蹈病、皮下结节及环形红斑。次要指征包括发热、关节痛、既往有风湿热史或目前有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血沉增速或C反应蛋白阳性,白细胞总数增多、心电图P-R间期延长。若最近有过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证据则更支持诊断。

鉴别诊断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3岁以下多见,常侵犯指趾小关节,可遗留关节畸形,与小儿风湿热不同的是X线检查时会显示关节面破坏。

急性白血病

发热,伴骨关节疼痛,明显贫血,与小儿风湿热不同的是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做骨髓检查可鉴别。

治疗

对于小儿风湿热需要合理治疗,防止病情进展造成心脏发生不可逆的改变。根据病情轻重,使用合理的抗风湿药物使危重患儿避免死亡,能够及时控制症状,减少患儿痛苦。

治疗周期 小儿风湿热一般需要治疗1~6个月。 一般治疗

休息

急性期卧床休息至症状消失、血沉接近正常可起床活动。无心脏炎者休息1个月;心脏受累心界不扩大者休息2~3个月;心脏扩大或伴心衰者休息6个月才能恢复正常活动。

加强护理

避免受潮和寒冷;给予患者易消化含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饮食;心衰者适当限制水盐的摄入。

药物治疗

阿司匹林

为解热镇痛药、抗血小板聚集药,具有缓解疼痛、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重度心力衰竭患者、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

强的松

常用糖皮质激素之一,临床主要外用治疗过敏性、非感染性皮肤病和一些增生性皮肤疾患,孕妇慎用。

地高辛

用于心力衰竭,地高辛属于强心苷类药物,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增加心输出量,改善体循环。此外,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或扑动患者禁用。

手术治疗

在心瓣膜严重损害时,可做瓣膜成形术或置换术,从而恢复瓣膜的正常功能,可使危重患儿的临床症状显著好转,但必须严重掌握适应症。

预后

小儿风湿热的预后主要决定于是否发展为风湿性心脏病,初发心脏炎轻重及复发为决定风湿性心脏病预后的主要因素。风湿热的复发常以摹拟性,即初发时为心脏炎,复发时仍有心脏炎。在初发时心脏即明显受累者,多次复发者以及并发心力衰竭者预后不佳,常发生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能否治愈

小儿风湿热能够治愈,部分患者会出现复发的现象。

能活多久

小儿风湿热经过正规治疗,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患儿2~3个月复查一次C反应蛋白、抗核抗体以及心电图等。

饮食 饮食调理

宜食用清热化湿的饮食,以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

有心力衰竭者适当限制盐和水的摄入量,少量多餐,详细记录出入水量。

忌食辛辣、温热食物,慎食肥甘油腻之品。

护理

小儿风湿热的护理以促进患者症状减轻并消退为主,因本病对患者的心脏和关节的影响较严重,做好日常护理对疾病的康复极为重要,需随时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困难等危急情况。

日常护理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正确服用。

日常可适当活动,提高机体免疫力,如散步、慢跑等。运动时注意保护关节,防止受伤而加重疼痛。

患儿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合。

居住环境经常通风,不宜太过潮湿。

特殊注意事项

患者运动不能过累和过久,当出现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时立即就医。

预防

预防儿童风湿热的关键在于积极防止和控制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居住环境干湿要适宜,有家族病史的家庭尽早就医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平时适量运动,合理饮食,预防小儿风湿热。

预防措施

加强营养,合理均衡的饮食。

注意环境卫生,使居室空气清新通畅,防止细菌生长。

尽可能避免与链球菌疾病患者或带菌者接触。

注意防寒、防湿,避免着凉。

参考文献

[1]邱颖慧.小儿风湿热的临床治疗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6):148.

[2]潘秋江.小儿风湿热32例临床治疗分析[J].江西医药,2013,48(12):1247-1248.

[3]徐静.儿童护理[M].北京: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220-221.

[4]李净,马冬梅.临床常见病诊治指南[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19.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331.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