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由沙眼衣原体L1、L2、L3型所引起,经性接触传播,潜伏期为1~6周,一般在3周左右,表现为腹股沟、直肠周围淋巴结炎症。治疗不及时进展到晚期,可引起直肠狭窄和象皮肿。
就诊科室: 性病科、皮肤性病科、感染科、外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Lymphogranuloma Venereum 疾病别称: 第四性病、衣原体淋巴肉芽肿 是否常见: 否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直肠阴道瘘、阴道尿道瘘、肛门周围瘘 治疗周期: 14~21天 临床症状: 针尖大小的丘疹和脓疱、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阴部象皮肿 好发人群: 青壮年性活跃人群 常用药物: 多西环素、红霉素、四环素、米诺环素 常用检查: 体格检查、直接分泌物涂片检查、血清学补体结合试验、微量免疫荧光试验、病理检查 病因性病性淋巴肉芽肿主要是由病原体沙眼衣原体15个血清型中的L1、L2、L3三种血清型引起。其中与其他的血清型相比较,L型具有更强的侵袭力。
主要病因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通常是不洁性接触后感染沙眼衣原体引起。沙眼衣原体可通过黏膜或皮肤的细微缺损进入人体,然后进入淋巴组织,导致淋巴管炎、淋巴管周围炎和及淋巴结炎。并可进一步扩展并导致邻近淋巴结受累,出现脓肿、瘘管和狭窄的形成,直肠黏膜被破坏,可出现溃疡。
诱发因素不洁性行为、非婚性行为、多个性伴侣等,易诱发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流行病学该病好发生在青壮年性活跃人群,世界各地均有发病,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病率高,20世纪60年代以后我国偶有病例报道。
传播途径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可通过性接触传播。
好发人群青壮年性活跃人群,有不洁性行为人群。
症状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的典型症状是由沙眼衣原体L1、L2、L3型所引起,经性接触传播的腹股沟、直肠周围淋巴结炎症。分为三期,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
早期症状早期也称为生殖器初疮期,男性好发生在龟头、冠状沟、包皮内侧以及尿道口等处,女性好发生于大小阴唇、阴道以及宫颈等处,有时也可发生于生殖器以外的部位(如手指、肛门以及口唇等)。潜伏期后约5%~25%患者可出现生殖器初疮,皮损最初为针尖大小的丘疹和脓疱,迅速形成表浅性糜烂或溃疡,多为单发,直径2~3mm,无自觉症状,一般10天左右自愈,愈后不留有瘢痕。
中期症状中期也称为腹股沟横痃期,生殖器初疮发生1~4周后,男性患者可发生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约2/3患者累及双侧,1/3患者单侧。最初肿大的淋巴结孤立、散在、质硬,可有疼痛及触痛,后逐渐粘连,融合成形状不规则的沿腹股沟分布的肿块,鸡蛋大小或更大,与周围组织粘连,表面皮肤青紫色或紫红色。由于腹股沟韧带将肿大的淋巴结团块上下分开,形成两侧隆起中央凹陷的特征,1~2周后肿大的淋巴结团块软化、波动、破溃,形成多处瘘管,排出脓性或血性液体,一般数周至数月愈合,愈后遗留瘢痕。女性患者如发生在阴道上2/3或宫颈时,可引起直肠炎和直肠周围炎,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便中带血、腰背部疼痛等,最终可发生肛周脓肿、溃疡、窦管等,常伴全身症状,自觉瘙痒或无任何感觉。
晚期症状晚期经数年后,可发生阴部象皮肿和直肠狭窄。象皮肿主要累及男性的阴茎和阴囊,女性的阴唇和阴蒂等处,表现为坚实肥厚性肿块,直肠炎和直肠周围炎后形成瘢痕,并收缩引起直肠狭窄,导致排便困难、腹绞痛等,女性患者由于组织破坏可发生直肠阴道瘘、阴道尿道瘘以及肛门周围瘘等。
并发症女性由于组织破坏可发生直肠阴道瘘、阴道尿道瘘、肛门周围瘘。直肠炎及直肠周围炎症后瘢痕形成,使直肠下端呈管状狭窄,引起排便困难、腹绞痛及大便变细,少数病人肛门外围可继发癌变。
就医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患者优先考虑就诊于皮肤性病科,且性伴也应同时接受检查,就诊前一般无特殊要求,但需注意休息,不要进行性生活。
就医指征有不洁性行为后出现皮疹,尤其是生殖器部位、腹股沟部位,需要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优先考虑性病科或皮肤性病科就诊治疗。
如患者合并其它不适,如合并HIV感染、出现并发症,需要同时治疗,并发症需要外科协助诊治。
医生询问病情不洁性行为后多久出现症状?
具体都哪些部位有皮疹?
有无自行用药治疗?何种药?效果如何?
性伴侣有无相同症状?
需要做的检查体格检查
早期(生殖器初疮期)
可出现针尖大小的丘疹和脓疱,表浅性糜烂或溃疡,无自觉症状。
中期(腹股沟横痃期)
可见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触痛,可形成多处瘘管,排出脓性或血性液体,愈后留有瘢痕。
晚期
若治疗不及时,进展到晚期,可能会引起阴部象皮肿、直肠狭窄,一般查体可见。
血清学补体结合试验
可疑病人在感染4周后出现阳性,其滴度≥1:64有诊断意义。
微量免疫荧光试验
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补体结合试验强,可用来鉴别本病和其他衣原体感染,通常滴度>1:512才有意义。
衣原体涂片及培养
通过衣原体的培养,可以对是否有感染衣原体作出初步判断,检查步骤为抽取波动淋巴结内的脓液,直接制成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或接种到培养细胞中,可分离出病原体。
病理检查
初疮呈非特异性改变,其坏死区绕以上皮样细胞及富有浆细胞的肉芽组织。淋巴结变化高度可疑本病,主要由分散的上皮样细胞岛组成,随着上皮样细胞岛增大及坏死,形成特有的星状脓疡,其中包含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绕以上皮样细胞及浆细胞的慢性肉芽组织。
诊断标准根据当地流行病学背景、发病前性接触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性病变,可以初步诊断。
血清学补体结合试验滴度≥1:64,或细胞培养分离到L1、L2、L3型沙眼衣原体,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梅毒
其硬下疳用暗视野检查,可发现梅毒螺旋体,梅毒血清学反应阳性。梅毒性腹股沟淋巴结炎质硬、无触痛、不破溃。
软下疳
软下疳的横痃较痛,脓液亦多,在原发的溃疡中可发现杜克雷嗜血杆菌。
腹股沟肉芽肿
此病是由一种肉芽肿荚膜杆菌引起的生殖器及腹股沟皮肤慢性肉芽肿性溃疡,其边缘卷曲高起,破坏性很大且严重,但不疼痛,组织切片可见杜诺凡小体。
皮肤癌
原发生殖器皮肤癌可转移到腹股沟淋巴结,病理组织检查可以确定诊断为癌症。
治疗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的治疗原则为及时、足量、规律给予抗生素用药,不同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期间避免性行为,性伴应接受检查和治疗,治疗后应进行随访和判愈。
治疗周期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的患者应治疗14~21天。 药物治疗多西环素
四环素类,抗菌谱与四环素相同,但作用比四环素强2~10倍,孕妇禁用。
红霉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孕妇可用。
四环素
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有效,对衣原体、支原体和立克次体亦有抑制作用,孕妇禁用。
手术治疗对出现瘘管或者窦道者,可行外科修补术或成形术,如后期出现直肠狭窄时可做扩张术,严重的直肠狭窄可采用手术治疗,出现生殖器橡皮肿可行整形术。
预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患者经过早期有效、规范的治疗,一般均可治愈,但一些合并后遗症者需要外科治疗,避免不洁性行为,可以有效的防止感染此病。
能否治愈通常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患者能治愈。
能活多久性病性淋巴肉芽肿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患者治疗后需要临床随访,每年协同性伴侣复查2~3次直至症状和体征消失。复诊主要通过血常规、HIV抗体、肝肾功能等来进行检查。
饮食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患者的饮食无特殊限制,规律饮食、均衡营养即可。
饮食调理清淡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多摄入富含纤维素食物。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疾病进展。
护理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洁身自好,避免不洁性行为。治疗期间避免性行为,性伴侣需检查和治疗,以免交叉感染,治疗后应定期随访。
日常护理口服药物足量、足疗程使用,用药前自行阅读说明书,如有禁忌,不要使用。
使用棉质内裤,腹股沟部位避免摩擦刺激,患者的毛巾、内裤等衣物需要隔离洗涤,用开水烫洗。
预防避免不洁性行为,避免多个性伴侣,如有冶游史或出现症状需及时去相关科室诊治,不要自行用药,更不可不规律治疗,以免疾病迁延。
预防措施洁身自好,避免不洁性行为。
治疗期间避免性行为,性伴侣需检查和治疗,治疗后定期随访。
避免劳累,不熬夜、酗酒,避免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的行为。
参考文献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第四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
[2]Jean L Bolognia Joseph L Jorizzo Ronald P Rapini(著),朱学骏,王宝玺,孙建方,项蕾红(译).皮肤病学[M].第2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11.
[3]张学军,涂平.皮肤性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