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脓肿

概述

肝脓肿是指肝实质内单发或多发的脓性物积聚,大多是细菌性、阿米巴性或混合性脓肿,是消化系统常见严重疾病。细菌性肝脓肿是指化脓性细菌侵入肝脏,造成局部肝组织炎症、坏死、液化,脓液积聚而形成的肝内化脓性感染。

肝脓肿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肝胆外科、急诊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Liver abscess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弥漫性腹膜炎、脓性心包炎、脓毒血症 治疗周期: 半年至一年 临床症状: 寒战、高热、肝区疼痛、恶心、呕吐、肝区钝痛 好发人群: 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有胆道疾病病史者 常用药物: 链霉素、甲硝唑、氨苄西林、庆大霉素、氯喹林 常用检查: X线检查、超声、MRI检查、CT检查、药敏试验、肝穿刺 疾病分类

胆源性肝脓肿

常因结石、狭窄导致胆管阻塞而引起胆管内高压时,带有脓性毒素和细菌的胆汁逆向反流,致肝内毛细胆管破裂,发生胆源性肝脓肿。

细菌性肝脓肿

细菌性肝脓肿是指化脓性细菌侵入肝脏,造成局部肝组织炎症、坏死、液化,脓液积聚而形成的肝内化脓性感染。

阿米巴性肝脓肿

阿米巴性肝脓肿是肠道阿米巴感染的并发症,病原体为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滋养体,在肝内大量繁殖引发肝脓肿。

病因

肝脓肿多数由细菌入侵肝脏所致,阿米巴肝脓肿则是由阿米巴原虫经结肠溃疡进入门静脉系统,在肝内大量繁殖导致,脓肿大多数为单发。

主要病因

胆源性肝脓肿

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其次为厌氧性链球菌,常见于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感染。当由于结石、狭窄导致胆管阻塞而引起胆管内高压时,带有脓性毒素和细菌的胆汁逆向反流,致肝内毛细胆管破裂,发生胆源性肝脓肿。

细菌性肝脓肿

致病菌多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厌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细菌侵入肝脏,造成局部肝组织炎症、坏死、液化,脓液积聚而形成的肝内化脓性感染。

阿米巴性肝脓肿

病原体为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经结肠溃疡进入门静脉系统,在肝内大量繁殖。

诱发因素

炎症性肠病

尤其是患有克罗恩病时,肠黏膜屏障的受损为肝脓肿的危险因素。

钝性或穿透性肝损伤

钝性或穿透性肝损伤和邻近器官脓肿扩大至肝脏可引起肝脓肿。

细菌性感染

全身细菌性感染,特别是腹腔内感染时,细菌可侵入肝。

免疫缺陷

如果患者存在免疫缺陷,就会患上相关疾病,如艾滋病或HIV感染,此类疾病会导致患者机体容易受细菌的攻击造成感染。

慢性病

尤其是未得到良好控制的糖尿病,在长期糖尿病的环境下有益于细菌的生长。

流行病学

肝脓肿发病率没有明显的性别、种族或地理差异,50~70岁的年龄发病率相对较高,近年来糖尿病成为肝脓肿的易患因素,死亡率可高达10%~30%。

好发人群

糖尿病患者

长期高血糖有利于细菌生长,同时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血管病变,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周围组织供氧减少,不仅影响局部组织对感染的反应,也有利于厌氧菌生长和降低白细胞依赖氧的杀菌能力。

免疫力低下者

免疫力低下,为白细胞提供能量功能受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缺陷,杀菌活性减弱。

有肝脏外伤史者

肝开放性外伤,细菌可以直接进入肝导致肝脓肿。

有胆道疾病病史者

胆道系统存在肝内外胆管结石、胆管狭窄、胆道肿瘤或者胆道寄生虫时可以引起胆道梗阻和感染,感染可以累及肝内胆管,而梗阻性黄疸会降低肝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清除能力,为细菌在肝内的繁殖提供了条件,从而导致肝脓肿的形成。

症状

肝脓肿典型症状是寒战、高热、肝区疼痛和肝大,体温常可高达39℃~40℃,伴恶心、呕吐、食欲缺乏和周身乏力。肝区钝痛或胀痛多属持续性,有的可伴右肩牵涉痛,右下胸及肝区叩击痛,肿大的肝有压痛。

典型症状

胆源性肝脓肿

寒战、高热

为肝脓肿中最为常见的症状,且反复的发作,体温较高,最高可达40.0℃左右,多为驰张热,常常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并有脉率增快的表现。

肝区疼痛

肝脓肿由于炎症作用,内有脓液积聚导致肝不断肿大,牵拉肝包膜内的神经,引起肝区的持续性钝痛。当肝脓肿向膈肌破溃时,脓液刺激膈肌并向右侧胸腔蔓延,会出现右侧的胸痛及右侧肩部的牵拉痛,甚至出现刺激性的咳嗽和呼吸困难。

乏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为全身的中毒性反应,还有些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细菌性肝脓肿

寒战、高热

细菌性肝脓肿起病急骤,脓肿形成后大量细菌和坏死物质入血导致感染中毒症状,出现寒战、高热,严重时可以导致感染中毒性休克。

肝区钝痛

多有明显肝区钝痛,呼吸时明显,可以向肩背部放射。

阿米巴肝脓肿

黏液血便

发病前多有痢疾病史,有黏液血便。

弛张热或间歇热

临床症状较轻,以弛张热或间歇热为主,体温38℃~39℃,可伴有寒战。继发细菌感染时,感染中毒症状明显加重,出现高热。

肝区疼痛

局部症状主要是肝区疼痛不适,可以放射至右肩背部。

其他症状

肝大

若脓肿位于右肝下部,常常可以看到右季肋部或右上腹饱满,可触及波动性的肿块,同时可以扪及肿大的肝。

皮肤表现

如果脓肿位于肝的表面,多累及到皮肤,肝区的皮肤会出现凹陷、水肿、红肿等。

黄染

有胆道梗阻的患者甚至会出现全身皮肤黏膜的黄染。

并发症

弥漫性腹膜炎

此疾病常常并发于脓肿破溃,脓液流入腹部,导致腹部出现腹部压痛、肌紧张、反跳痛等一系列腹膜炎的症状。

化脓性心包炎

由于肝脏感染脓肿侵犯了心脏的临近组织或者器官,导致患者出现循环障碍和心包堵塞的现象,出现发热、多汗、畏寒等一系列症状。

脓毒血症

此并发症存在致死的危险,长期的感染使细菌进入血管引起感染,常常表现为心慌、寒战、气促等一些比较重的症状。

就医

如果发生了肝脓肿的症状,如肝区钝痛、寒战、高热等症状,应该立刻就医诊治。胆道感染、右膈下脓肿等疾病也可能出现相似症状,需要及时进行鉴别。

就医指征

如果上腹部压痛、肝区叩痛明显,皮肤存在黄染应及时就诊。

如果出现了寒战、高热,患者应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了感染中毒性休克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优先考虑去消化内科。

出现肝大、肝区疼痛症状,应去肝胆外科。

出现寒战、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应去急诊科。

医生询问病情

什么时候出现症状的?持续多久了?

什么情况下病变会加重?

自家在家有没有吃过、用过什么药?

以前得过胆道系统的疾病吗?

还有什么其他症状吗?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可伴右肩牵涉痛,右下胸及肝区叩击痛,肿大的肝有压痛。如脓肿在肝前下缘比较表浅部位时,可伴有右上腹肌紧张和局部明显触痛。巨大的肝脓肿可使右季肋呈现饱满状态,有时甚至可见局限性隆起,局部皮肤可出现红肿。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部分患者有贫血,大部分患者有血沉增快,部分患者可出现肝功能轻度异常(血清ALP、GGT多增高),同时应对患者行血糖检测。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右叶脓肿可使右膈肌升高,肝阴影增大或有局限性隆起,有时出现右侧反应性胸膜炎或胸腔积液。

超声

超声常作为诊断首选,脓肿前期,病灶为不均匀、边界不清楚的低回声区,周围组织水肿可产生较宽的声圈。肝脓肿液化后,表现为边缘清楚的无回声区,壁厚,脓腔内可随液化程度形成不同的回声表现。

CT检查

平扫时脓腔为单发或多发低密度区,巨大脓腔的内壁不规则。病灶边界多数不清楚,脓肿壁呈稍高于脓腔低于正常肝的环形带。增强扫描后脓肿壁可呈单环、双环甚至三环,由外到内分别为水肿、纤维肉芽组织和炎性坏死组织的病理结构。

MRI检查

具有多序列成像及功能成像的优势,TIW1中表现为低信号,T2W1中为高信号。脓肿腔可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信号,注入对比剂后肝脓肿典型表现为周边强化,而后病变中央信号缓慢升高。

病原体检测

取患者的脓液或血液样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和药敏试验。

肝穿刺

阿米巴肝脓肿可抽出巧克力色脓液,细菌性可抽出黄绿色或黄白色脓液,培养可获得致病菌。脓液还应做AFP(甲胎蛋白)测定,以除外肝癌液化。

诊断标准

感染性疾病(尤其是胆道感染、菌血症者)出现高热、肝区疼痛及肝区叩击痛、肝大并触痛者,应高度怀疑。

结合腹部B超、CT和MRI诊断多不困难,B超、CT可检出>2cm脓肿病灶,而MRI可检出<2cm脓肿病灶。肝穿刺抽得脓液,即可确诊。

CT检查时见肝内存在小气泡和液气平,或者脓肿壁呈“环征”。

鉴别诊断

右膈下脓肿

多继发于化脓性腹膜炎或上腹部大手术后,全身反应如寒战、发热等和局部体征不如肝脓肿明显,但右肩牵涉痛较显著,深吸气时尤重。X线检查右膈下常有液气面出现,右侧横膈升高,膈肌运动受限。

原发性肝癌

巨块型肝癌中心坏死液化,继发感染时临床表现与细菌性肝脓肿相近,但前者一般情况较差,肿大肝表面不平,有结节感或可触及较硬的包块,血清甲胎蛋白及脓肿穿刺病理学检查有重要鉴别意义。

胆道感染

多有右上腹绞痛及黄疸,压痛主要在胆囊区,肝大及肝压痛不明显。X线检查无隔肌升高、运动受限等表现,B型超声检查肝区无液性暗区。

治疗

肝脓肿必须早期诊断,处理肝脓肿的同时要针对病因积极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穿刺引流以及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 肝脓肿的治愈标准尚不一致,一般以症状及体征消失为临床治愈,肝脓肿的充盈缺损大多在六个月内完全吸收,而10%的概率可持续至一年。少数病灶较大者可残留肝囊肿,血沉也可作为参考指标。 药物治疗

细菌性肝脓肿

对急性期但尚未局限的肝脓肿和多发性小脓肿,以采用非手术治疗。在治疗原发病灶的同时,使用大剂量有效抗生素和全身支持疗法,以控制炎症,促使脓肿吸收自愈。在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控制感染的同时,应积极补液,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给予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K,必要时可反复多次输入小剂量新鲜血液和血浆,改善肝功能和增强机体抵抗力。

由于病原菌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性细菌多见,在未确定致病菌以前,可首先选用光谱抗生素,如氨苄西林活头孢类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再根据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选用针对性药物。

单个较大的脓肿也可以在B超引导西行长针穿刺吸脓,尽可能吸尽脓液,并注入抗生素,将脓液送细菌培养和抗生素敏感试验,此方法可反复使用;也可穿刺置管引流,冲洗脓腔和注入抗菌药物,而无需手术切开引流。

阿米巴性肝脓肿

以抗阿米巴药物治疗个反复穿刺吸脓以及支持疗法为主。由于本病病程较长,全身情况较差,常有贫血和营养不良,应给与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和低脂肪饮食;有严重贫血活水肿者,需多次输给血浆和全学、血。常用抗阿米巴药物为甲硝唑、氯喹林等。

手术治疗

经腹腔镜切开引流术

手术方式为切开引流,适用于多数病人。经腹腔镜切开引流在很多医院已成为常规手术,开腹肝脓肿切开引流已很少应用。手术中应注意用纱布妥善隔离保护腹腔和周围脏器,避免脓液污染,脓腔内安置多孔橡胶管引流。

经皮肝穿刺脓肿置管引流术

对于直径在3~5cm的单个脓肿,如在超声或CT下可见到液化区域,可在其引导下行穿刺抽尽脓液并冲洗。也可置管引流,置管引流术后第二日或数日起,即可用等渗盐水缓慢冲洗脓腔和注入抗菌药物。待引流管无脓液引出,病人一般情况好转,冲洗液变清亮,脓腔明显缩小,即可拔管,多数肝脓肿可经抗生素联合穿刺抽液或置管引流治愈。

其他治疗

给予充分营养支持,必要时多次少量输血和血浆、纠正低蛋白血症,增强机体抵抗能力,并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等。

预后

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多数病例采取超声或CT定位经皮肝穿刺抽脓、引流、高效广谱抗生素等非手术疗法而治愈。患者预后显著改观,病死率已由原来的70%下降到近年的4%~16%。然而,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可并发败血症死亡。

能否治愈

多数患者经过有效治疗可完全治愈。

能活多久

肝脓肿患者如果早期发现,护理得当,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患者应尽量定期门诊复查,同时注意观察病情,若有不适随时就诊。

饮食

 肝脓肿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合理、均衡的分配各种营养物质,合理控制总热量,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饮食调理

宜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高营养食物,为机体提供充足能量。

宜清淡饮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等营养,保持身体健康。

建议多饮水,加快身体新陈代谢,有利于毒素排出体外。

护理

肝脓肿患者应谨遵医嘱治疗,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注意观察体温的动态变化,注意自身情况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日常护理

病人应多休息,避免合并其他感染。

加强营养,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还要戒烟、戒酒。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勤通风,使患者有一个清洁、适宜的生活环境。

床褥勿盖过多,及时更换汗湿的床单和衣物等,以保持清洁、舒适、干燥。

加强对体温的动态观察,可使用酒精擦浴等方法进行物理降温。

病情监测

定期随访,评价疗效。随时注意观察病情,若有不适或加重的现象随时就诊,对胆道原发疾病要积极治疗,避免复发。

心理护理

寒战、高热、肝区疼痛和肝大等全身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对患者的身心造成损害,要不断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接受专业的治疗。

特殊注意事项

肝脓肿患者症状重、病史长,应该加强全身治疗,改善营养状况,必要时可以间断输入白蛋白。

遵医嘱正确、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等,并且要严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预防

做好预防工作是防治肝脓肿的根本办法,加大肝脓肿的预防知识普及工作,增强人们的防御意识。严格管理自身慢性疾病,提高自身免疫力等。

早期筛查

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性细胞百分比增高,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增高,CRP增高,ESR延长。

超声可明确其部位和大小,阳性诊断率可达96%以上,其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适当锻炼,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抽烟,不喝酒,不晚睡,不滥用药物。

严格管理自身的慢性心血管疾病或慢性感染性疾病,维持整体健康状况良好。

参考文献

[1]陈孝平,汪健平,赵继宗.外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933-937.

[2]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实用内科学[M].下册.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367-371.

[3]赵玉沛.中华医学百科全书:普通外科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1712-1721.

[4]戴自英,徐肇明主编,感染性疾病治疗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40.

[5]池肇春主编,实用临床肝病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06:352.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35.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