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

概述

胃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5年相对生存期在20%左右。胃癌指源于胃黏膜上皮畑胞的恶性肿瘤,主要是胃腺癌。早期胃癌无明显症状,随病情进展逐渐出现消化不良等胃部不适症状。晚期主要表现为疼痛、呕吐,甚至呕血、黑便,也可以出现腹部肿块、上腹压痛、脾肿大和黄疸,以及远处淋巴结转移、盆腔转移等体征。 

胃癌

就诊科室: 肿瘤科、普外科、消化内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gastric cancer,GC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是 并发疾病: 胃出血、幽门梗阻、胃穿孔、贲门梗阻 治疗周期: 病情不同治疗周期不同 临床症状: 腹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呕血、黑便 好发人群: 饮食习惯不良者、长期酗酒者、吸烟者、有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者 常用药物: 5-氟尿嘧啶、替加氟、丝裂霉素、阿霉素 常用检查: 内镜检查、X线钡餐、病理活检、血常规、PET-CT 疾病分类

早期胃癌

不论范围大小,早期病变仅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可分隆起型(息肉型)、浅表型(胃炎型)和凹陷型(溃疡型)三型。

中晚期胃癌

也称进展型胃癌,癌性病变侵及肌层或全层,常有转移。

蕈伞型或息肉样型

约占晚期胃癌的1/4,癌肿局限,主要向腔内生长,呈结节状、息肉状,表面粗糙如菜花,中央有糜烂、溃疡,亦称结节蕈伞型。癌肿呈盘状,边缘高起,中央有溃疡者称盘状蕈伞型。胃窦小弯后壁有一肿物突出胃腔,略呈分叶状,表面不平呈颗粒状,并见有糜烂。肿物基部稍狭小,呈亚蒂型,周围黏膜未见明显浸润。

溃疡型

约占晚期胃癌的1/4,又分为局限溃疡型和浸润溃疡型,前者的特征为癌肿局限,呈盘状,中央坏死,常有较大而深的溃疡,溃疡底一般不平,边缘隆起呈堤状或火山口状,癌肿向深层浸润,常伴出血、穿孔。浸润溃疡型的特征为癌肿呈浸润性生长,常形成明显向周围及深部浸润的肿块,中央坏死形成溃疡,常较早侵及浆膜或发生淋巴结转移。

浸润型

此型也分为两种,一种为局限浸润型,癌组织浸润胃壁各层,多限于胃窦部,浸润的胃壁增厚变硬,皱壁消失,多无明显溃疡和结节,浸润局限于胃的一部分者,称局限浸润型。另一种是弥漫浸润型,又称皮革胃,癌組织在黏膜下扩展,侵及各层,范围广,使胃腔变小,胃壁厚而僵硬,黏膜仍可存在,可有充血水肿而无溃疡。

混合型

同时并存上述类型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变者。

多发癌

组织呈多灶性,互不相连。如在萎缩性胃炎基础上发生的胃癌即可能属于此型,且多在胃体上部。

病因

胃癌可由多种因素影响,在慢性胃炎等各种胃部疾病,或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以及不良饮食习惯、环境和遗传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都可导致胃癌的发生。

主要病因

环境和饮食因素

环境因素在胃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火山岩地带、高泥炭土壤、水土含硝酸盐过多、微量元素比例失调或化学污染等可直接或间接经饮食途径参与胃癌的发生。生活中摄入过多的食盐、高盐的盐渍食品、熏制鱼类、亚硝胺类化合物的食物都可是诱发胃癌的因素。另外,发霉的食物含有较多的真菌毒素,也有引发癌症的可能。

感染因素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有共同的流行病学特点,胃癌高发区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高,而幽门螺旋杆菌抗体阳性人群发生胃癌的危险性高于阴性人群。

遗传因素

胃癌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家族发病率高于人群2~3倍。

免疫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胃癌发病率较高。

胃部疾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等胃部疾病容易诱发胃癌的发生。

流行病学

胃癌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1.5~2.5倍,大约90%的胃癌属于腺癌,可分为肠型胃癌和弥漫型胃癌。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高,发病的高峰年龄在50~80岁。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区,胃癌年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胃癌占癌症死亡人数接近四分之一。

好发人群

患有癌前病变,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胃息肉、胃部分切除者等。

饮食习惯不良者,如饮食不规律、吃饭过快、喜高盐、热烫饮食等。

长期酗酒及吸烟者。

有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者。

长期心理状态不佳者,如压抑、忧愁、思虑、自卑等。

某些从事特殊职业的人群,长期暴露于硫酸尘雾、铅、石棉及金属行业的工人。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群。

症状

早期胃癌多无症状。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表现为上腹痛、消瘦、食欲减退、乏力、恶心、呕吐、呕血、黑便、腹泻、吞咽困难等,出现腹部肿块、上腹压痛、脾肿大和黄疸、远处淋巴结转移、盆腔转移等体征。另外,胃癌还有一些并发症和伴癌综合征。

典型症状

早期胃癌

上腹不适

胃癌中最常见的初发症状,约80%患者有此表现,与消化不良相似。如发生腹痛,一般开始较轻微,且无规律性,进食后不能缓解,逐渐加重,可以为隐痛、钝痛。部分可以有节律性疼痛,尤其胃窦胃癌更明显,进食或服药可缓解。老年人痛觉迟钝,多以腹胀为主诉。

食欲减退和消瘦

食欲减退和消瘦是胃癌次常见症状,将近50%的胃癌患者都有明显食欲减退或食欲不振的症状。部分患者因进食过多,会引起腹胀或腹痛,而自行限制进食。原因不明的厌食和消瘦,很可能就是早期胃癌的初步症状,需要引起重视。早期胃癌患者一般无明显的阳性体征,大多数患者除全身情况较弱外,仅在上腹部出现深压痛。

进展期胃癌

腹痛

持续性剧烈疼痛,并向腰背部放射。极少数癌性溃疡穿孔的患者,也可出现腹部剧痛和腹膜刺激征象。

食欲减退和消瘦

出现进行性加重的消瘦、乏力、贫血、营养不良的表现,最后表现为恶病质。

恶心呕吐

这也是较常见的症状之一,早期即可发生。胃窦部癌也可出现幽门梗阻的症状。

呕血和黑便

1/3胃癌患者经常有小量出血,多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部分可出现间断性黑便,但也有以大量呕血而就诊者。

腹泻

可能与胃酸过低有关,大便可呈糊状,甚而可有五更泻。晚期胃癌累及结肠时,常可引起腹泻、鲜血便等。

咽下困难

癌肿长大后可出现梗阻症状,贲门或胃底癌可引起下咽困难,胃窦癌引起幽门梗阻症状。

早期症状

多数胃癌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腹部饱胀、上腹疼痛、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较轻微,一般认为只是普通胃炎而忽视。

中期症状

胃癌中期会出现较明显的上腹痛,一些患者还可存在乏力、贫血、消化不良等,疼痛没有规律。对位于左上腹,伴有胃溃疡的患者,可出现进食后疼痛。

晚期症状

上腹疼痛再次加剧,严重者难以忍受,可有出血存在。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可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恶病质。

并发症

出血

多呈呕血或黑便,约5%可发生难治性大出血。

幽门梗阻、贲门梗阻

可出现进食困难、呕吐、腹胀及营养不良等症状。

穿孔

较良性溃疡少见,多见于幽门前区的溃疡型癌。

就医

患有癌前病变疾病,如胃息肉、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约有10%的病人可能会演变成胃癌。因此要重视这类疾病,及时就医,定期复查,预防胃癌的发生。

就医指征

出现上腹部疼痛或不适,应及时就诊。

食欲减退、体重短时间内明显下降,应及时就诊。

出现呕血和(或)大便中有血,应及时就诊。

就诊科室

患者需就诊于消化内科、肿瘤科,如需手术,需就诊于普外科。

医生询问病情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呕血、黑便等)

症状是否有所加重?

既往有无胃息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病史?

有无胃癌、食管癌家族史?

平时饮食习惯怎么样?吃饭规律吗?

需要做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贫血,若存在贫血,应及时纠正治疗。

便常规、粪便潜血

若患者存在黑便以及便潜血试验阳性,提示患者存在活动性出血,需止血治疗。

早期胃癌三项

主要检测胃部腺体分泌的三种物质,即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血清胃蛋白酶原Ⅱ,以及血清胃泌素17,能够反映胃部的萎缩情况,有助于胃癌早期的防治。

血清肿瘤标志物

结合癌胚抗原、癌抗原CA19-9、CA724、CA125等的数值有助于胃癌的确诊,以及术后患者的病情检测。若胃癌出现肝转移,甲胎蛋白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

内镜检查

大多数胃癌通过内镜检查加活检,能得到正确诊断。但仍有少部分胃癌,特别是小胃癌或微小胃癌可能被漏诊。

影像学检查

CT检查

主要对胃癌的分期进行判断,能够明确患病范围、有无出现转移等情况。

PET-CT检查

通过计算机断层显像可以较为准确的观察到患病位置,并分析肿块的良恶性,有助于胃癌诊断。

超声胃镜

对胃癌尤其是早期胃癌的确诊有很大的帮助,可以直观的观察到胃内可疑肿块,并取相应部位做病理活检,明确诊断。

X线钡餐

当患者存在胃镜检查禁忌症时,X线钡餐能够发现胃内溃疡以及隆起病灶,分别表现为龛影和充盈缺损,但难以鉴别其良恶性。如有黏膜皱襞被破坏、消失或中断,临近胃黏膜僵直,蠕动消失,则胃癌可能性较大。

病理活检

胃镜怀疑肿块异常时,应取一小部分组织做病理活检,镜下观察是否有癌细胞的存在,明确是否癌变。

诊断标准

主要依据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找到癌细胞而确诊。

鉴别诊断

浅表性胃炎

胃部疼痛,常伴有食欲不振或胀满、恶心、呕吐、吞酸嘈杂,发病多与情志、饮食不节、劳累及受寒等因素有关,常反复发作,不伴极度消瘦、神疲乏力等恶病质征象。做胃镜或钡餐检查很容易与胃癌相区分。

功能性消化不良

饭后上腹饱满、嗳气、反酸、恶心、食欲不振症状为主症,借助上消化道X线检查、纤维镜等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胃溃疡

由于胃癌初期特殊症状,常容易和胃溃疡或慢性胃炎相混淆,应加以鉴別,特别是青年人易被漏诊误诊。一般通过X线钡餐可区分,进一步做胃镜活检可明确诊断。

胃息肉

又称胃腺瘤,常来源于胃黏膜上皮的良性肿瘤,以中老年为多见。较小的腺瘤可无任何症状,较大者可见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恶心、呕吐,有时可见黑便。胃腺瘤需与隆起型早期胃癌相鉴別,需进一步经胃镜活检予以确诊。

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

疼痛多与吃油腻东西有关系,疼痛位于右上腹并放射到背部,伴发热。黄疸的典型病例与胃癌不难鉴别,对不典型的应进行B超或内镜下逆行胆道造影检查。

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占胃恶性肿瘤的0.5%~8%,多见于青壮年。临床表现除上腹部饱胀、疼痛、恶心等非特异消化道症状外,还可见贫血、乏力、消瘦等,有30%~50%病人可见持续高热或间歇热。胃镜下组织活检将有助于诊断。

治疗

早期胃癌没有淋巴转移时,可采取内镜治疗;进展期胃癌在没有全身转移时,可行手术治疗;肿瘤切除后,应尽可能清除残留的幽门螺杆菌感染。

治疗周期 根据胃癌处于早期、进展期、后期的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的治疗周期。 药物治疗

存在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时,应用促消化,改善食欲的药物,如多潘立酮。

反酸时,应及时应用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药物,如奥美拉唑。

疼痛严重时应考虑使用吗啡等药物镇痛。

化疗造成的恶心、呕吐等可使用地塞米松预防或缓解。

化疗中需注意各个器官的保护,可应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等。

手术治疗

目前临床上关于胃癌的手术治疗主要分为根治性手术和非根治性手术,应根据治疗目的和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根治性手术

标准手术

主要目的为根治肿瘤,应切除2/3的胃,并做区域的淋巴结清扫。

改良手术

肿瘤早期的患者可考虑选择该手术,该手术方式的胃切除范围较小,且仅针对必要的淋巴结进行清扫。

扩大手术

若患者的胃癌分期较晚,应选择胃的全切术,必要时应联合切除周围组织器官,同时进行区域淋巴结的清扫。

非根治性手术

姑息手术

该手术主要是以解决因胃癌引起的并发症为目的,如出现胃癌出血,应行止血手术;出现肠梗阻,应行胃肠道转流手术等。

减瘤手术

若胃癌患者存在不可切除的肝转移或者腹膜转移等因素,但没有出现并发症时可选择该手术方式处理,但临床意义目前存在争议。

放射治疗

放疗对于胃癌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多适用于局部晚期的肿瘤患者。放疗的同时可以配合化疗,增强治疗效果,减少局部复发。放疗之后患者可能出现一些恶心、呕吐、乏力、骨髓抑制等反应,应及时予以对症处理。

化学药物治疗

早期胃癌且不伴有任何转移灶者,术后一般不需要化疗。尽管胃癌对化疗不够敏感,但术前、术中、术后化疗仍有一定作用。

术前化疗即新辅助化疗可使肿瘤缩小,增加手术根治及治愈机会;术后辅助化疗方式主要包括静脉化疗、腹腔内化疗、持续性腹腔温热灌注和淋巴靶向化疗等。

单一药物化疗只适合于早期需要化疗的患者或不能承受联合化疗者。常用药物有5-氟尿嘧啶、替加氟、丝裂霉素、阿霉素、顺铂或卡铂等,联合化疗多釆用2~3种药物联合,以免增加药物毒副作用。

化疗失败与癌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或多药耐药性有关。

其他治疗

内镜治疗

早期胃癌特别是黏膜内癌,可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适用于高或中分化、无溃疡、直径小于2cm且无淋巴结转移者。应对切除的癌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査,如切缘发现癌变或表浅型癌肿侵袭到黏膜下层,需追加手术治疗。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可以单纯针对癌细胞,对于正常组织细胞影响很小,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胃癌靶向治疗的药物多选择曲妥珠单抗以及甲磺酸阿帕替尼,前者对HER2阳性胃癌有效,后者可对抗肿瘤组织血管的生成,二者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中应严密检测自身变化,有异常需及时处理。

预后

胃癌的预后直接与诊断时的分期有关。迄今为止,手术仍然是胃癌的最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胃癌早期诊断率低,约10%。大部分胃癌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约7%~34%。

能否治愈

早期胃癌没有转移时,及时行手术切除肿瘤,有机会治愈,进展期胃癌基本无法治愈。

复诊

患者出院后1~2周第一次复查,复查项目包括伤口愈合情况、血常规、血生化;术后不需要化疗的患者每3个月复查一次肿瘤标志物、血常规、生化,术后一年复查一次胃镜;术后需要化疗的患者3个月复查一次CT、肿瘤标志物、血常规,术后一年复查一次胃镜。

饮食

胃癌因治疗的需要,常采取胃切除手术。手术后胃腔变小,胃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导致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因此,胃切除术后的饮食调理尤为重要。

饮食调理

胃癌对机体造成很大的消耗,为了保证患者体力和营养的需要,应给予足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热量的摄入。平时应少食多餐,不吃过冷、过热、过硬的食物,忌暴饮暴食,以免损伤胃黏膜。

做过胃切除术后,病人一般在1~3天内逐渐恢复肠功能。当肠内气体从肛门排出后,就可进食少量清流食,如米汁、稀藕粉、蜂蜜水、面汤、青菜汤等,每次饮用100~150ml,一日饮服6~7次。3~5天后应改为流食,如大米粥、小米粥、鸡蛋汤、蒸蛋羹、鸡蛋面糊等,一日吃5~6次。术后1周可吃半流饮食,如面条、馄饨、米红枣粥、烩豆腐等。

产气的食物如牛奶、豆浆以及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如芹菜、黄豆芽、洋葱等均不宜食用。

宜吃
柚子 猪肝 豆腐 鸡汤 鸡蛋 南瓜 海参 人参 洋葱 查看更多>
少吃
羊肉 螃蟹 牛肉 香蕉 红薯 榴莲 香菜 海带 大蒜 查看更多>
慎吃
沙棘 韭菜 鱼籽 柠檬 黄鳝 护理

胃癌患者应注意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做适量的活动,注意劳逸结合。癌症晚期患者疼痛较重,可针对疼痛进行护理。

日常护理

胃癌患者因抵抗力低,身体各部位易发生感染,应每天给病人温水擦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应定时给予更换卧位,骨隆突出处应垫以橡胶圈、气圈,并用酒精定期给予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以防褥疮。

床铺要保持清洁、干燥、平整,避免潮湿、摩擦以及排泄物的刺激,防止病人发生褥疮,并应鼓励和帮助患者做床上肢体运动,以防止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

特殊注意事项

疼痛是晚期胃癌病人的主要痛苦,疼痛方面的护理非常必要。护理人员应在精神上给予支持,减轻心理压力,可采用转移注意力或松弛疗法,如听音乐、洗澡等,以减轻病人对疼痛的敏感性,増强其对疼痛的耐受力。疼痛剧烈时可按医嘱予以止痛剂,观察病人反应,防止药物成瘾。如果病人要求止痛剂的次数过于频繁,除了要考虑止痛剂的剂量不足外,也要注意病人的情绪状态,多给患者一些倾诉的时间。

预防

胃癌的预防主要是减少或消除高危人群所面临的各种致癌因素,降低胃癌发病率。其次,早发现、早治疗。注意身体不适症状,定期检查,一旦发现早期胃癌尽早手术,可延长生存期,增加治愈率。另外,治疗胃癌时,应尽可能采取各种综合治疗方,以法预防复发和转移。

早期筛查

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

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饮食、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预防措施

良好的生活习惯,少吃或不吃腌菜。腌菜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在胃内适宜酸度或细菌的作用下能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性;不吃或少吃烟熏和油煎食物;不吃霉变的食物;不吸烟、少饮酒,烟雾中含有苯并芘、多环芳香烃等多种致癌物,是食管癌和胃癌的病因之一。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重要病因之一,对于有癌前疾病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可能部分预防其胃癌发生。

积极治疗癌前疾病。

定期进行相关筛查。

参考文献

[1]陈灏珠,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75-378.

[2]中华医学会内镜学分会.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8,12(1):8-14.

[3]田建华,张伟.家庭健康书系胃肠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79.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369.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