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连性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是指由于腹腔内肠道粘连而导致肠内容物在肠道中不能顺利通过和运行。该病多继发于肠道手术,当肠内容物通过受阻时,则可产生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排便障碍等一系列症状。该病部分可经非手术治疗获得症状消退,但大多数反复发作或保守治疗无效,仍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就诊科室: 普外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肠膨胀、感染、毒血症 治疗周期: 无明确治疗周期,具体时间与梗阻的程度以及肠管粘连的严重程度等有关 临床症状: 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 好发人群: 既往有腹腔手术、创伤或感染者 常用药物: 生长抑素 常用检查: 腹部X平片立位检查、腹部CT、核磁共振、消化道造影、血液学检查 疾病分类粘连性肠梗阻根据发病原因不同,分类不同。按起病急缓可分为急性肠梗阻和慢性肠梗阻,按梗阻程度可分为完全性肠梗阻和不完全性肠梗阻,按梗阻部位可分为高位小肠梗阻、低位小肠梗阻和结肠阻,按肠管血供情况分为单纯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
病因粘连性肠梗阻病因复杂,少数为腹腔内先天性因素,大多为获得性,多见于腹部手术或腹腔炎症以后,其中腹部手术后的粘连目前是肠梗阻的首位病因。
主要病因剖腹手术
常见原因为腹腔炎症、损伤、出血、腹腔异物,多见于腹部手术或腹腔炎症以后,其中腹部手术后的粘连目前是肠梗阻的首位病因。
先天性因素
如腹腔先天性发育异常或胎粪性腹膜炎所致。
腹腔化疗
化疗药物可引起腹壁的炎症反应,导致较为严重的腹腔粘连,主要以瘢痕增生为主,可以继而导致粘连性腹膜炎。
盆腔手术
如阑尾切除术和结直肠手术,下腹部手术尤其容易产生肠梗阻。
暴饮暴食后近端肠内容物骤然增多,不能顺利通过已狭窄的肠腔,从而形成梗阻。
粘连部位发生炎症或粘连水肿,以及食物残渣、异物的堵塞,都能导致肠腔狭窄。
流行病学粘连性肠梗阻比较常见,发病率约为肠梗阻的40%左右,其中70%~80%有腹部手术史。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发病率逐年下降,一般及时发现后预后良好。
好发人群既往有腹腔手术、创伤或感染者,大部分患者存在腹腔粘连,肠管粘连点形成锐角,使肠内容物的通过发生障碍,粘连束带两端固定,将肠袢束缚,或一组肠袢粘连成团,肠壁有瘢痕狭窄,造成粘连性肠梗阻。
症状粘连性肠梗阻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机械性肠梗阻的症状,即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恶心、呕吐症状较轻,仅表现为慢性的腹痛,腹痛的位置并不固定。
典型症状腹痛
多为阵发性剧烈绞痛,腹痛的同时可伴有高亢的肠鸣音,疼痛程度不及小肠梗阻。当肠腔存在积气积液时,肠鸣音呈气过水声或高调金属音。
呕吐
呕吐在梗阻后很快即可发生,随即进入一段静止期,再发呕吐时间视梗阻部位而定,呕吐的频度、呕吐量及呕吐物性状也随梗阻部位的高低而有所不同。若呕吐物呈棕褐色或血性,则要考虑肠管血运障碍。
腹胀
腹胀一般在梗阻发生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是因肠管扩张而引起腹胀,其严重程度主要与梗阻部位有关。
停止排气排便
在完全性梗阻发生后,肠内容物不能通过梗阻部位,排便排气即停止。在不完全性梗阻,尤其是高位以下积存的气体和粪便仍可排出,则排气排便现象不会完全消失。
其他症状肠梗阻的临床症状还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绞窄性梗阻、肠坏死,可出现休克、腹膜炎和胃肠出血等表现。
晚期患者也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心慌,尿量减少和意识模糊等表现。
并发症肠膨胀
机械性肠梗阻时,梗阻以上的肠腔因积液积气而膨胀,肠段对梗阻的最先反应是增强蠕动,而强烈的蠕动引起肠绞痛。肠管内压力的增高可使肠壁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肠壁充血水肿。严重的肠膨胀甚至可使横隔抬高,影响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
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
肠梗阻时肠膨胀可引起反射性呕吐。高位小肠梗阻时呕吐频繁,大量水分和电解质被排出体外。这些液体虽未被排出体外,但封闭在肠腔内不能进入血液,等于体液的丢失。此外,过度的肠膨胀影响静脉回流,导致肠壁水肿和血浆外渗,在绞窄性肠梗阻时,血和血浆的丢失尤其严重。因此,患者多发生脱水伴少尿、氮质血症和酸中毒。
感染和毒血症
单纯性机械性小肠梗阻时,肠内纵有细菌和毒素也不能通过正常的肠黏膜屏障,因而危害不大。绞窄段肠腔中的液体含大量细菌、血液和坏死组织,细菌的毒素以及血液和坏死组织的分解产物均具有极强的毒性。这种液体通过破损或穿孔的肠壁进入腹腔后,可引起强烈的腹膜刺激和感染,被腹膜吸收后,则引起脓毒血症。严重的腹膜炎和毒血症是导致肠梗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就医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主要是依靠患者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和腹部X线等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就医指征既往有腹腔手术、创伤或感染者,进行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一旦体检中发现肠梗阻的体征,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发现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高度怀疑粘连性肠梗阻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应立即就医,及时治疗。
就诊科室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普外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可到相应科室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因为什么来就诊?
这些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休克、腹膜炎和胃肠出血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尤其是腹部手术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可见肠型和蠕动波,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亢进、气过水声或金属音,出现压痛或腹膜刺激征等,均提示存在肠梗阻。
腹部CT和核磁共振
能够更直观的帮助医生判断患者肠梗阻的原因、部位、程度以及有无肠绞窄。有助于诊断肠套叠、肠扭转或结肠肿瘤等。
水溶性造影剂消化道造影
对于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水溶性造影剂消化道造影不但可以帮助判断梗阻部位,通过其到达右半结肠的时间来推测非手术治疗成功与否,甚至还能起到治疗作用。
血液学检查
可根据血红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判断梗阻时间。由于失水和血液浓缩,血尿常规可提示血液浓缩尿比重增高。
诊断标准既往有腹部手术、腹腔内感染或其他有关的腹部疾病病史。
典型的粘连性肠梗阻症状: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
白细胞计数可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伴核左移。
X线少见小肠“鱼骨刺”样改变或液平面,腹部四周可见高度扩张的结肠袢,结肠袋显影。
鉴别诊断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指术后早期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继之出现肠蠕动障碍,从而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
血运性肠梗阻
系肠管的血供发生障碍所致。肠管血供发生障碍多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以及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等,如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患者短肠、无肠甚至危及生命。
麻痹性肠梗阻
因肠壁神经肌肉活动紊乱,导致肠内容物不能运行,而非肠腔内外有机械性因素引起肠梗阻,并非手术可以治愈。
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一方面是为了缓解患者的梗阻症状,为可能实施的手术做准备,另一方面,非手术治疗是也是某些粘连性肠梗阻唯一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是大多数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粘连松解、肠切除肠吻合、短路手术、肠造口或肠外置手术等。
治疗周期 粘连性肠梗阻具体恢复时间因人而异,与梗阻的程度以及肠管粘连的严重程度等有关。 一般治疗胃肠减压
此为粘连性肠梗阻最基本的处理方法,通过胃肠减压清除积聚的气体及液体,降低胃肠腔内压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减少细菌繁殖与毒素吸收,促进局部及全身状况改善。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这也是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的重要方法。根据梗阻部位、生化检查、血气分析、引流量、尿量、心脏功能及肾功能等,决定输液量及种类。
抑制胃肠道液体分泌
可以减轻胃肠道负担,促进康复。
药物治疗应用抗生素
粘连性肠梗阻多半有细菌繁殖及毒素吸收,应给予静脉抗生素,目前第三代头孢菌素应用效果较好。由于肠腔内尚有厌氧菌存在,可加用抗厌氧菌药物如甲硝唑等。
解痉止痛
粘连性肠梗阻早期由于梗阻以上肠管收缩加强,病人多有剧烈阵发性腹痛,可给于解痉剂,如屈他维林、阿托品或6542(消旋山莨菪碱)。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粘连松解、肠切除肠吻合、短路手术、肠造口或肠外置手术等,适用于绝大多数非手术治疗无效以及反复发作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把握好手术时机,在肠梗阻发展至绞窄前进行,肠粘连现象开始后,最好在肠粘连发生三个月以上, 或在两周内进行。
其他治疗近年来,水溶性造影剂在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中的作用受到重视。水溶性造影剂能加速不全性小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的缓解,缩短病人的预期住院日。
预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早期对症治疗可以改善症状,病情严重者经手术治疗也能达到痊愈,预后较好。部分患者可能并发肠坏死、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能否治愈该疾病大部分患者能治愈,部分患者有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危及生命。
能活多久粘连性肠梗阻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既往有腹部手术、腹腔内感染或其他有关的腹部疾病病史的患者可定期体检,有相关症状时更应该进行相关检查,如腹部CT、核磁共振等,术后可根据恢复情况及医生的要求进行复诊。
饮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以促进患者症状减轻并消退,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合理控制总热量,合理营养物质分配,合理餐次分配,少食多餐。
饮食调理宜吃清淡有营养,流质食物,宜吃容易消化促进排便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还有富含蛋白质及铁质的食品。
忌粗糙、油腻食品,如猪油、奶油等,忌发物食物,如海鲜等。
宜吃
鲤鱼 苋菜 青菜 橙子 西红柿 葡萄 鸡蛋 香蕉 茴香少吃
猪心 西瓜 芒果 糯玉米 芹菜 柿子 韭菜 酸菜慎吃
海鲜 青椒 护理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早期预防很重要,既往有腹部手术史,手术后护理需适量运动,注意饮食,有粘连性肠梗阻症状患者不要过分紧张,需立即禁食水,去医院进行相应的治疗。
日常护理做完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要适量进行运动,对肠胃功能进行恢复。
如果已经恢复了排气排便,在饮食上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
在进食期间需要通过补液供给营养,保持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
如果做完手术后,3~4天肠功能还没有恢复,需要使用甘油保留灌肠或者温水灌肠。
病情监测可定期去医院换药,观察伤口恢复情况,还可做腹部立位X片,防止病情复发。
预防粘连性肠梗阻重在预防,预防措施主要是提高手术技能,包括减少组织缺血、保护肠管,减轻损伤,手术结束时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去除异物、血块等,进而减少肠道粘连。
预防措施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腹腔内感染,解除诱因。
腹部手术后尽可能早地下床活动,防止肠道粘连。
反复发作的粘连性肠梗阻尽早行手术治疗,避免导致严重并发症。
外科操作时应尽量注意避免可诱发粘连的一些因素,手术操作轻柔,勿损伤肠管和其他腹内脏器的浆膜面。
参考文献
[1]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王建荣,周玉虹.外科疾病护理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
[3]汪建平.中华结直肠肛门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4]吴肇汉,秦新裕,丁强主编.实用外科学[M].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