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

概述

肠套叠是肠管的一部分及其系膜套入其远端或近端的肠腔内,肠管受压后出现症状,以呕吐、腹痛、便血及腹部包块为特征,通常发生于6~36月儿童,是除了便秘以外,婴儿及学龄前儿童急性腹痛的第二类常见的病因。成人发生肠套叠的情况很少,而且大多数是发生在其它腹部手术以后或者肠道肿瘤。

肠套叠

就诊科室: 儿科、急诊科、普外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Intussusception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肠梗阻、水电解质紊乱、肠坏死、腹膜炎、感染性休克 治疗周期: 短期治疗 临床症状: 呕吐、腹痛、便血、腹部包块 好发人群: 6~36月儿童、6~12个月的婴幼儿、内分泌失调的患儿 常用药物: 青霉素、甲硝唑 常用检查: 血常规、超声检查、X线下空气灌肠检查 疾病分类

肠套叠根据套入肠与被套肠部位可分为:

结肠-结肠型

即一段结肠套进了相邻的结肠里。

小肠-结肠型

即一段小肠套进了相邻的大肠(结肠段)里。

小肠-小肠型

即一段小肠套进了相邻的小肠里。

肠套叠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

原发性肠套叠

原发性肠套叠绝大部分发生于婴幼儿,主要由于肠动节律紊乱,而肠蠕动节律的失调可能由于食物性质的改变所致。

继发性肠套叠

继发性肠套叠多见于成年人,肠腔内或肠壁部器质性病变使肠动节律失调,近段肠管的强力嬬动将病变连同肠管同时送入远段肠。

病因

75%的肠套叠是特发性的,是找不到明确的疾病作为触发或诱发因素,可能与遗传、免疫因素有关,剩下的25%的肠套叠可以找到明确的诱发疾病。其中病毒性感染后,刺激小肠淋巴组织增生,诱发肠套叠是最常见的原因。此外,梅克尔憩室、肠息肉、瘤、血肿或者血管畸形等疾病也可以引起肠套叠。

主要病因

病毒感染

腺病毒或者轮状病毒感染后,回盲部的肠黏膜可形成菜花样突起,肠壁局限性增厚,引起肠腔狭窄,并能引起肠蠕动功能紊乱形成肠套叠。

生理结构

与婴幼回盲部的生理结构有关,婴幼儿回盲部“灵活度"大,淋巴组织丰富,受炎症刺激后容易引起水肿、肥厚,蠕动时容易牵拉肠管形成肠套叠。

自主神经因素

副交感神经使肠管收缩紧张,交感神经可以使肠管舒张。可能由于小孩子的交感神经发育迟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能导致肠管舒张不良,从而发生肠套叠。

内分泌因素

胃泌素、血清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抑素等参与胃肠运动的调节,以上内分泌因素可能导致胃肠功能失调,从而导致肠套叠。

诱发因素

饮食性质与规律的改变

肠套叠多发生在4~10个月婴幼儿,正是婴幼儿从单纯乳类食物引入半固体、固体食物的阶段。由于婴幼儿肠道不能立即适应食物改变的刺激,导致肠痉挛和肠蠕动异常,从而发生肠套叠。

痉挛因素

肠道炎性改变使肠道产生痉挛,肠蠕动功能节律紊乱引起肠套叠。

流行病学

肠套叠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末夏初发病率最高,可能与病毒感染,如呼吸道和或胃肠道病毒有关,腹泻及感冒容易诱发肠套叠。80%~90%的患儿年龄在2岁内,约60%的患儿年龄在1岁内,1岁内以3个月的婴儿多见,2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5岁以后罕有发病,男孩发病多于女孩,健康肥胖的婴幼儿较易发生。成人发生肠套叠的情况很少,且大多数是发生在其它腹部手术以后。

好发人群

6~36个月的儿童

由于添加辅食或者断奶,导致饮食结构突然发生改变而易患肠套叠。

6~12个月的婴幼儿

因免疫力低下易发生腹泻、肠炎、全身性病毒感染等疾病而易患肠套叠。

内分泌失调的患儿

由于内分泌因素失调引起肠蠕动功能紊乱的儿童易患肠套叠。

成人

患有梅克尔憩室、肠息肉、瘤、血肿或者血管畸形等疾病也可以引起肠套叠。

症状

肠套叠的典型症状是腹痛、呕吐、血便,以及腹部包块。婴幼儿出现突发的、一阵一阵的、严重的腹痛,伴有频繁呕吐或者血便时,就需要警惕肠套叠的发生。对于婴幼儿来说,因不会表达自己的腹痛,通常表现为不能安抚的哭闹不安,并表现出下肢向腹部屈曲的体位。

典型症状

腹痛

腹痛是突发的、剧烈的、间歇性绞痛,患儿可不自觉得抬起腿部缓解疼痛,即使患儿还不会表达,也会因疼痛蜷缩身体并持续几分钟。腹痛过后,婴儿通常安静、皮肤苍白、出汗,可暂时恢复正常活动。

呕吐

80%患儿有呕吐,早期为胃内容物,如乳汁、乳块和食物残渣等,可含胆汁。晚期可吐粪便样液体,说明有肠管梗阻。

红色果酱样便

正常肠管的血管比较平直,拐弯很小。发生套叠时,就会发生被套折叠的部分血管被扭曲挤压。如此导致套入局部严重水肿,这又反过来加重静脉压迫、充血及血液瘀滞,进而使肿胀的套入部排出黏液和血液,常形成典型的红色果酱样便。

腹部包块

多数患儿右上腹季肋下可触及套叠的肿块,触摸的时候有轻微的疼痛,呈腊肠样,光滑不太软,稍可移动,右下腹一般触诊可有空虚感,感觉摸不到东西。肠套叠严重时可在左腹部触及包块,甚至套叠肿块偶可从肛门脱出。晚期发生肠坏死或腹膜炎时,出现腹胀、腹水、腹肌紧张和压痛,不容易抠摸到肿块。

全身情况

随着肠套叠病情的进展,患儿逐渐出现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呈重病容。48h后可出现肠坏死,产生明显的腹膜炎体征。全身情况恶化,表现出发高热、严重脱水以及电解质失衡的明显中毒症状与体克征象。

并发症

肠梗阻

是肠套叠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肠内、肠壁和肠外各种不同机械性因素引起的肠内容通过障碍。临床症状为阵发性腹痛,伴恶心、呕吐、腹胀及停止排气、排便等,X线立位腹平片表现为固定孤立的肠襻,呈咖啡豆状,假肿瘤状及花瓣状,且肠间隙增宽。

水电解质紊乱

肠套叠因为肠管互相嵌套,很容易岀现梗阻,且婴幼儿肠管较细,更易发生梗阻,梗阻可以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肠坏死

套叠段的肠管缺血会导致肠坏死,肠坏死会引起腹膜炎、脓毒症,甚至是休克,如果不及时手术,可能会导致死。

腹膜炎

肠套叠若未及时就医而导致肠穿孔,使得含有细菌的渗出液进入腹腔引起腹膜炎,早期可表现为腹膜刺激症状,如腹痛、腹肌紧张和反跳痛等,后期由于感染和毒素吸收,主要表现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感染性休克

肠套叠若未及时就医可导致肠穿孔而引起腹膜炎,可导致肠腔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胞壁产物等侵入血循环,激活宿主的各种细胞和体液系统,产生细胞因子和内源性介质,作用于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影响其灌注,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就医

肠套叠有腹痛、呕吐、血便,腹部可触及的包块,婴幼儿不明原因阵发性哭闹、频繁呕吐或者血便,应及时就诊。如出现精神萎靡、嗜睡、脱水、发热等全身症状提示病情严重,应高度重视,及早就诊。肠套叠患者可进行血常规、超声检查、空气灌肠检查来确诊,并与细菌性痢疾、急性坏死性小肠炎、过敏性紫癜等相鉴别。

就医指征

对于腹部可扪及到韧性包块,且肿块的位置可以移动的婴幼儿,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若婴幼儿不明原因的阵发性哭闹、频繁呕吐或者果酱样血便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肠套叠的患儿,若出现反射性呕吐、阵发性腹部绞痛的症状,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儿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可以去急诊科就诊。

若为成人患者,可去普外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呕吐、腹痛、血便等)

出现这些症状多长时间了?

腹痛是一直存在还是间断存在?

来医院之前有没有服用过药物?

是否有其他胃肠道疾病?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检查腹部是否有可扪及的包块,右下腹有无空虚感,肛门指诊观察指套上是否有果酱样黏液便。

血常规

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判断患者有无感染情况,了解患者身体状况,为后续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腹部超声

在套叠部位横段扫描可以见到同心圆或者环状肿瘤图像,纵段扫描可以见到套筒征。在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经过肛门插入玻璃导管,并将气囊充气20~40ml,将T形管一端接玻璃管,侧管接水压计检测注水压力,另一端为注水口,可以注入37~40℃的等渗盐水,匀速对入肠内,在灌肠过程中可以看到环状块影,退至回盲部,半岛征由大到小最后消失,诊断治疗同时完成。

空气灌肠

在空气灌肠前先作腹部正侧位全面透视检查,观察肠内充气及分布情况。注气后可见在套叠顶端有致密软组织肿块呈半圆形,向结肠内突出,气体前端形成明显杯口影,有时可见部分气体进入鞘部形成不同程度钳状阴影,诊断明确的同时也可加压进行复位治疗。

钡剂灌肠

钡剂灌肠可见套叠部位充盈缺损和钡剂前端的杯口影,以及钡剂进入鞘部与套入部之间呈现的线条状或弹簧状阴影,只用于慢性肠套叠疑难病例。

诊断标准

小儿突然啼哭不安、阵发性腹痛、呕吐、便血等。

腹部可摸到腊肠样稍活动的肿块,质硬,有压痛,直肠指诊手套上染有果酱样黏液便。

X线检查见肠腔积气和气液平面,低压气钡灌肠在回盲型、回结型套叠时可显示杯口状充盈缺损。

通过以上的表现和检查,可以确诊肠套叠。

鉴别诊断

细菌性痢疾

菌痢多见于夏季,常有不洁饮食史,早期即可出现高热,体温达39°C或更高,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大便常规见到大量脓细胞,如细菌培养阳性,即可确诊。腹部触不到腊肠样包块,B型超声见不到肠套叠的典型影像,但偶尔菌痢腹泻时,因肠蠕动紊乱,可引起肠套叠,所以两者可以根据细菌培养结果以及B超检查结果进行鉴别。

急性坏死性小肠炎

急性坏死性小肠炎以腹泻为主,大便呈洗肉水样或红色果酱样,有特殊腥臭气味、高热、呕吐频繁、明显腹胀,严重者吐咖啡样物,全身情况较肠套叠恶化得快,且伴严重脱水,皮肤花纹和昏迷等休克症状,两者可以根据X线检查或B超检查进行鉴别。

过敏性紫癜

腹型紫癜患儿有阵发性腹痛及呕吐,有腹泻或便血,呈暗红色,有时因肠管水肿出血而增厚,可在右下腹触及肿块。需注意患儿是否有双下肢出血性皮疹、膝关节和踝关节肿痛等,部分病例可有血尿,25%腹型紫癜可伴发肠套叠,可以根据B超或空气灌肠检查进行鉴别。

梅克尔憩室出血

梅克尔憩室溃疡出血系突然发生,便血量往往很多,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出血时并无腹痛或仅有轻微腹痛。梅克尔憩室也可引发肠套叠,与原发性肠套叠很难鉴别,多在手术中发现。

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多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呕吐、腹泻、腹部绞痛、发热以及食欲不佳。通常在胃肠炎(特别是病毒性胃肠炎)发病早期,主要症状为呕吐。随后腹泻更为突出,但有些患者会同时出现这两种症状,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史通常可做出鉴别。

治疗

临床上肠套叠的治疗方式主要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目前放射学复位,即在X线检查中通过肛门向肠道内注入液体或空气,通过一定的压力将套在一起的肠管冲开,是首选治疗手段,早期肠套叠复位成功率在90%以上,无法复位成功的患儿,采用手术复位,必要时切除肠管。

治疗周期 肠套叠短期治疗既可。 药物治疗

肠套叠如果合并有腹腔感染或全身炎症反应,可以对患者进行广谱抗生素联合抗厌氧菌药物治疗,常见广谱抗生素包括青霉素、链霉素,抗厌氧菌药物包括甲硝唑、替硝唑、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回结肠型肠套叠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者,如肠穿孔、腹膜炎或疑有绞窄性肠坏死,小肠型肠套叠以手术治疗为宜。

手术方法

凡不能复位后,肠管坏死,甚至肠管颜色转红,而浆膜损伤严重或肠蠕动不恢复者,均应行肠切除术,并且应切除到肠管完全正常的部位,再行端端吻合。患儿一般情况不良或肠壁活动能力不肯定者宜暂行造瘘术,以后二期吻合。

其他治疗

放射学复位

首先需要拍摄站立位平片,以确保患儿此时没有发生肠坏死、穿孔,将特制的带有气囊的管道经肛门插入直肠内,将气囊充气固定于直肠内,在X线显示器的监视下,向肛门内充气,确保充气压力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压力过大导致肠腔破裂,利用从肛门充进去的气体,结合手法将套叠的肠管冲开。适用于病程不超过48小时,患儿一般反应较好,全身情况良好,无明显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并且肚子胀的不是很厉害以及抚摸肚皮时无肌紧张表现者。但病程48小时以上,腹胀严重,已有腹膜刺激征或者怀疑有肠坏死,反复发作怀疑有器质病变者,需手术治疗。

预后

90%以上的患儿可经非手术治疗复位肠管成功,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均可治愈,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肠套叠患者会复发,建议及时复诊。

能否治愈

肠套叠能够治愈。

能活多久

肠套叠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肠套叠有可能会复发,复发时间间隔多在6个月以内,多集中在首次发作后1~12个月,患儿这段时间提高警惕对于早期发现肠套叠至关重要,患儿有阵发性哭闹即应考虑到该病的可能,及时复诊。

饮食

确诊为肠套叠后,此时千万不要再进食,包括饮水。这时患儿会表现为反复呕吐,如果强行喂食可能导致误吸,加重患儿呕吐次数。病情初步恢复后,宜吃流质无糖的饮食,康复期宜吃低渣易消化的食物。

饮食调理

需要吃好消化、炖的比较烂食物,如粥、面等。

忌食过冷、过热、太辣食物或纤维素过高食物,宜吃减少对肠道有刺激性的食物。

生的蔬菜尽量要少吃,减少肠道刺激,以减缓肠套叠再次出现。

宜多食用含维生素B丰富的食物,例如小麦、高粱、芡实、蜂蜜、豆腐、鸡肉、韭菜、牛奶等,宜多食水果和新鲜蔬菜。

护理

注意饮食规律、婴幼儿需注意科学的添加辅食,做到科学喂养。家长应关注天气变化,注意随时增减衣物,肠套叠患儿的家长及时注意患者的情况。

日常护理

口服用药

了解各类消化道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患儿正确服用。

运动

建议在医师指导下开展运动,循序渐进,并长期坚持,以提高免疫力,防止诱发肠套叠的消化性疾病发生。

特殊注意事项

怀疑患儿患肠套叠后,此时千万不要再进食,包括饮水,应及时就医。如果患儿呕吐频繁,脱水严重,应该先行输液补充,等待患儿一般情况好转后再行放射学复位,此时可以增加复位成功率。

预防

对于孩子预防肠套叠主要是注意从流食到固体食物转变的节奏,避免因转变不合理导致该病的发生,对于成人应注意如果出现胃肠道疾病,早期进行治疗,防止病情严重发展为肠套叠,另外也应注意保暖等。

预防措施

有慢性消化道疾病的成人患者,治疗原发病可预防肠套叠。

儿童患者无明确预防措施,婴幼儿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阵发性哭闹、面色苍白、出冷汗、呕吐、大便带血、精神不振时,应及时就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保持孩子的肠道正常功能,不要突然改变小儿的饮食,辅助食物要逐渐添加,使小儿娇嫩的肠道有适应的过程,防止肠管蠕动异常。

平时要避免小儿腹部着凉,适时增添衣被。预防因气候变化引起肠功能失调。

防止肠道发生感染,讲究哺乳卫生,严防病从口入。

参考文献

[1]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79-380.

[2]葛均波,徐永健,王辰主编.内科学第9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73-379.

[3]赵玉沛,陈孝平.外科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96-497.

[4]杨洁主编,基层医院外科常见疾病诊治要点[M].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06:56-57.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399.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