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

概述

胆结石即为胆石症,以发生部分不同分为胆囊结石与胆管结石。胆管结石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结石,继发性结石主要是胆囊结石排进胆总管,并停留在胆总管内,多为胆固醇结石或胆色素结石,少数可能来源于肝内胆管结石。

胆结石

就诊科室: 肝胆外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Gallstones 疾病别称: 胆石症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Mirizzi综合征、胆肠内瘘、结石性肠梗阻 治疗周期: 短期持续性治疗 临床症状: 胆绞痛、恶心、呕吐 好发人群: 成年人、肥胖、长期高脂饮食、不食早饭者 常用药物: 双氯芬酸、酮洛芬、吲哚美辛、山莨菪碱 常用检查: 腹部超声、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腹部CT 疾病分类

胆石可发生在胆管系统的任何部位,胆囊内的结石为胆囊结石,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下的肝总管和胆总管内为肝外胆管结石,汇合部以上的为肝内胆管结石。具体如下:

胆囊结石

最为常见,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有症状者多表现为右上腹绞痛,也可表现为隐痛,易与胃部疾病混淆。

肝外胆管结石

可再细分为原发性结石与继发性结石。原发性胆管结石是指在胆管内自发形成的结石;继发性胆管结石是从其他部位排出的结石,主要来源于胆囊,少数来源于肝内胆管。

肝内胆管结石

指肝脏内胆管产生的结石,具体病因尚不清楚。是我国常见而难治的胆道疾病。其病因复杂,主要与胆道感染、胆道寄生虫(蛔虫、华支睾吸虫)、胆汁淤滞、胆管解剖变异、营养不良等有关。

根据结石的化学成分不同,也可将胆结石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胆固醇类结石

包括混合性结石和纯胆固醇结石,胆固醇含量超过70%,在纯胆固醇结石中超过90%,其他成分有胆红素、钙盐等,80%以上胆囊结石属于此类。

胆色素类结石

胆固醇含量应低于40%,分为胆色素钙结石和黑色素石。前者为游离胆色素与钙等金属离子结合而成,并含有脂肪酸、胆汁酸、细菌、黏蛋白等成分。黑色素石不含细菌、质较硬,由不溶性的黑色胆色素多聚体、各种钙盐和黏液糖蛋白组成,几乎均发生在胆囊内。

其他结石

此外,还有碳酸钙、磷酸钙或棕桐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少见结石。如果结石钙盐含量较多,X线检查常可显影。

病因

胆结石与较多因素有关,一般认为是个人生活习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肝脏正常情况下会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等物质的消化,在不健康生活、饮食习惯影响下,可导致胆汁分泌紊乱、成分改变等异常。胆汁内有结晶析出,结晶逐渐钙化,最终形成结石。

主要病因

胆汁中的胆固醇或钙浓度过高,胆汁易形成结晶,沉淀聚集融合,形成结石。

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基础为胆汁中胆固醇、胆汁酸及卵磷脂等成分比例失调,导致胆固醇呈饱和状态发生,沉淀析出结石。

胆色素结石包括黑色结石和棕色结石,黑色结石主要在患有肝硬变或慢性溶血性疾病的胆囊内形成,棕色结石在胆囊内或胆道内形成。

胆囊排空功能损害,胆汁淤积。

某些内分泌激素水平与胆结石形成有关。

怀孕、肥胖、全胃肠外营养等因素可增加胆结石风险,蛋白质、脂肪、糖食用过多,胆囊结石发病率较高。

细菌感染是原发性胆管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寄生虫如华支睾吸虫感染也可能。

诱发因素

生活、饮食习惯不健康,如进食油腻食物、暴饮暴食、不吃早饭是最为常见的原因。此外,部分细菌、寄生虫感染也可诱发。

流行病学

胆结石是常见病、多发病,我国的大城市胆结石的发病率近10%,且发病率逐年增加,女性多发于男性。

好发人群

肥胖者。

长期高脂饮食者。

长期不食早饭者。

寄生虫感染者。

症状

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通常经查体发现。由于结石会引发炎症,部分患者可出现右上腹隐痛,部分患者可出现急性胆绞痛,常有恶心、呕吐等不适。

典型症状

胆囊结石

典型症状为胆绞痛,右上腹疼痛剧烈,呈阵痛,可持续15~30分钟/次。多数患者只表现为上腹部隐痛,同时伴胀满、反酸等症状,易与胃部疾病混淆。

肝外胆管结石

可出现腹痛,多位于右上腹。严重时可引起高热、寒战,甚至出现黄疸。

肝内胆管结石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当患者因各种原因出现抵抗力下降时,可能会出现右上腹痛、发热等胆管炎症状。

其他症状

胆囊结石长期嵌顿或阻塞胆囊管,但未合并感染者,胆囊黏膜吸收胆色素,分泌黏液性物质,导致胆囊积液,积液呈透明无色,称为白胆汁。

胆结石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厌食等症状。

并发症

急性胆管炎

轻度急性胆囊炎应尽早实施手术治疗,无腹腔镜手术禁忌症者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发病>72小时伴胆囊坏疽或穿孔,继发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脓毒症等并发症的中重度急性胆囊炎,应选择即行胆囊切除术,不适合急诊手术条件的患者,可待急性炎症缓解后者择期手术。

急性胰腺炎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是指由胆道结石、炎症等引起胰管梗阻,胰黏膜屏障损害,胰液外溢,胰腺组织自我消化,形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腹痛起始于上腹部,出现早,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常突然感脐上偏左疼痛,呈刀割样,持续性疼痛,并有阵发性加重,急性胰腺炎的诊断要结合临床、生化指标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作出综合判断。本病常需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是对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更应当配合抗休克、抗感染、对症支持、手术等措施。

Mirizzi综合征

多由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和(或)其他良性疾病压迫或炎症波及引起肝总管或胆总管不同程度梗阻,导致胆管炎、梗阻性黄疸为特征的一系列的症候群。临床表现与胆总管结石不易区别。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可行内镜治疗、手术切除病变胆囊,解除胆道受压梗阻,修补胆管缺损及通畅胆汁引流。

胆肠内瘘

胆肠内瘘多因节食导致的梗阻和反复感染引起,胆囊颈结石嵌顿引起胆汁引流不畅,胆囊内压力增高,炎性肿大的胆囊与周围脏器粘连,反复感染时胆囊壁、肠壁会被破坏,形成胆肠内瘘。术中需探查全部小肠,避免遗漏病变结石排出路口易损伤血管,可引起消化道出血。术前诊断困难,会反复出现胆绞痛、胆道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必须手术治疗。

结石性肠梗阻

胆石性肠梗阻是胆道结石,因各种因素致使胆道或胆囊与邻近十二指肠结肠胃等脏器间形成瘘管,结石进入肠腔梗阻肠道引起的一种机械性肠梗阻,胆石性肠梗阻是胆系结石的少见并发症,不易早期诊断,常在术中明确诊断。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便秘、恶心。需行保守治疗,禁食胃肠减压,纠正电解质紊乱,应用广谱抗菌素再行剖腹探查术,行小肠切开取石、胆囊切除术及胆-肠瘘关闭术。

就医

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胆结石,无症状者不需预防性手术,可观察和随诊。有症状和并发症的胆囊结石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病情复杂或无腹腔镜条件的可做开腹胆囊切除。

就医指征

患者出现右上腹疼痛,伴恶心、反酸时,应及时就医。

患者出现右上腹剧烈疼痛,伴寒战、高热时,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当患者出现右上腹疼痛时,可去肝胆外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持续多长时间了?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上腹痛、恶性、呕吐等)

出现症状后采取过什么治疗措施吗?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

腹部B超检查

胆结石首选超声检查。超声可发现结石、明确结石大小和部位、了解是否合并胆道梗阻等情况。注意检查前一天晚上10点到第二天检查结束之前需要空腹。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CT检查

可清晰显示肝内胆管结石分布、胆管系统扩张和肝实质的病变,对肝内胆管结石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当医生怀疑胆结石而腹部B超检测不出结石时,可选择MRCP或CT检查。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能通过内镜直观观察胆道情况,如发现可疑病变可取活检,如果同时造影还可显示胆道系统和胰腺导管。因为该检查为有创检查,存在诱发急性胰腺炎、胆管炎的风险,目前已被MRCP取代。

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

该检查为有创检查,当患者存在肝内胆管扩张,但MRCP或CT检查不能发现病变时,可考虑应用该检查方法。该检查可能并发胆汁漏、出血、胆道感染等并发症。

血常规检查

当白细胞升高时,可能存在感染。

肝功检查

胆石梗阻胆管时,胆红素升高。

诊断标准

B超为首选影像学确诊方法,确诊率接近100%,B超提示胆囊内有强回声团,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其后有声影。

X线片10%~15%的胆囊结石含有钙盐腹侧,腹部侧位片可与右肾结石区别。

CT或磁共振检查可显示胆囊结石,但不作为常规检查。

鉴别诊断

胃炎

胃炎多会有上腹部疼痛,一般表现为由轻到重。而胆结石一般是右上腹疼痛,所以二者有时容易混淆。这种情况下,超声检查就可以发现结石,进而对二者做出明确诊断。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一般会表现为规律疼痛,而胆囊结石腹痛多发生进餐后,尤其是进食油腻食物后。通过胃镜检查与腹部B超检查可以对二者做出鉴别。

急性胰腺炎

胰腺炎常在暴饮暴食后出现,疼痛部位在上腹部,超声检查、CT检查可发现胰腺肿大。而胆结石不见胰腺肿大,可见结石。

治疗

胆囊良性疾病的治疗应综合患者有无症状,胆囊有无功能、有无炎症,有无并发症和有无手术实施条件等因素。

治疗周期 胆结石无症状者定期复查即可,若出现急性胆绞痛,应立即就医,一般短期持续性治疗即可。 一般治疗

胆结石患者可以通过从改善生活方式(如吃早饭),调整饮食(少吃油腻食物)预防胆结石急性发作。

急症治疗

当胆结石疼痛急性发作时,可就诊后根据医嘱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阵痛,或解痉类药物止疼。

当结石患者感染,出现寒战、发热等症状时,根据医生建议服用合适抗生素治疗,阻止病情发展。

急性炎症期,可能需要尽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可以快速消除病因,且对于预防反复发作也有重要的作用。

药物治疗

解痉类药物

常使用山莨菪碱,可缓解痉挛,有镇痛作用。可有口干、面红、心率增快、轻度扩瞳、视近物模糊等不良反应,孕妇禁用。

非甾体类抗炎药

双氯芬酸、酮洛芬、吲哚美辛等,可缓解胆绞痛,缓解炎症。可能会出现上腹不适、隐痛、恶心、呕吐、饱胀、嗳气、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

利胆及抗感染药物

如去氢胆酸片、熊去氧胆酸片,可促进胆汁排泄、控制炎症。但一般不用于合并胆道梗阻时的治疗,出现轻症急性胆囊炎患者可服用阿莫西林林克拉维酸钾联合甲硝唑抗感染治疗。

手术治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有症状和并发症的胆结石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具有恢复快、损伤小、疼痛轻、瘢痕不易发现等优点。

开腹胆囊切除术

结石数量多,结石直径≥2~3cm;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伴有胆囊息肉>1cm;胆囊壁增厚>0.3cm伴慢性胆囊炎;儿童胆结石选切除术。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对肝内胆管严重梗阻并发炎症患者,可行此手术,可控制感染。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

适用于下段胆管结石伴有胆总管出口狭窄的患者。

中医治疗

针刺、耳穴、艾灸、推拿等治疗方法,以针刺和耳穴疗法最常见,对部分患者具有一定疗效。

预后

多数胆结石无症状患者可通过饮食、生活方式的调整控制病情进展,定期复查即可。若胆绞痛反复发作,应积极手术治疗。术后一般不易产生后遗症,疗效较好。

能否治愈

胆结石患者及时进行排石治疗,通常可以治愈。

能活多久

胆结石术后患者可恢复正常生活,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手术后患者,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若无症状,未进行手术,需每年复查一次。

饮食

胆结石每餐应七八分饱,特别是晚餐,严禁暴饮暴食,保持体重在理想范围内。建议低脂肪、高纤维素饮食。

饮食调理

宜清淡饮食,避免食用高脂肪食物,减少食用高蛋白食物,如动物内脏等。

多食用高纤维素饮食,如新鲜瓜果蔬菜及粗粮,如黑豆、芹菜等。

多饮水,少喝最好不喝甜饮料,甜食也需控制摄入。

宜吃
南瓜 豆制品 土豆 香蕉 西瓜 黄瓜 火龙果 海带 玉米 查看更多>
少吃
羊肉 甜的 酸菜鱼 糯米 甘蔗 花生米 腌制肉 豆浆 香肠 查看更多>
慎吃
螃蟹 瓜子 鱼籽 秋葵 洋葱 油葱饼 鸡蛋黄 大闸蟹 猪心 查看更多> 护理

胆结石的产生与生活、饮食习惯等人为因素有关,控制体重、清淡饮食、适当锻炼可有效预防胆结石。若胆结石反复发作,应积极治疗,阻止病情发展。

日常护理

日常注意多饮水,每天给自己定下饮水目标。

保持心情舒畅,适时缓解压力。

积极锻炼,控制体重。

病情监测

无症状患者定期每年复诊一次,若胆绞痛反复发作,应尽早手术治疗。

特殊注意事项

当出现急性胆绞痛时,应尽快就医,不可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治疗不及时易引起感染性休克、胆源性胰腺炎等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预防

胆结石的发生与某些生活、饮食、运动习惯有关。规律饮食、三餐定时定量、规律运动均可以降低患胆结石的风险。

早期筛查

体检时常规包含腹部超声,可筛查胆结石。无症状者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B超。

预防措施

合理膳食,三餐规律,严禁不吃早餐。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可少食多餐。宜清淡饮食、低脂少油、少糖少盐,定时定量进餐。

经常运动,防止肥胖,目前认为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运动有慢跑、游泳。避免久坐不动。争取每周至少5天、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中等量运动。建议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左右。

少饮自来水,注意水质,水质较差地区,安装净水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胆囊良性疾病治疗决策的专家共识(2011版)[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1,10(1):14-19.

[2]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9:438-442.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400.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