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
脑脓肿大多数继发于颅外感染,少数因开放性颅脑损伤或开颅手术后感染所致。典型症状有发热、头痛、呕吐等,有颈部抵抗感、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可引起精神、神经障碍,累及视觉、运动、感觉等系统,重症者可危及生命。
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Brain Abscess 是否常见: 否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感染性颅内静脉窦血栓、脑室炎、败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治疗周期: 短期治疗 临床症状: 头痛明显、喷射性呕吐、嗜睡、偏瘫、视觉障碍 好发人群: 儿童及青壮年、先天性或外伤性脑脊液漏者 常用药物: 甲硝唑、头孢曲松、氯霉素 常用检查: 血常规、脑脊液检查、头颅CT、头颅核磁共振 疾病分类直接来自邻近化脓性病灶的脑脓肿
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乳突炎并发胆脂瘤引起者最常见,称耳源性脑脓肿;额窦或筛窦炎可引起同侧额叶突面或底面的脓肿,称鼻源性脑脓肿;蝶窦炎可引起鞍区或颞叶、脑干等脓肿;头皮疖痈、颅骨骨髓炎等也可直接蔓延至颅内,形成脑脓肿。
血源性脑脓肿
多因脓毒血症或远处感染灶经血行播散到脑内而形成,如原发感染灶为胸部化脓性疾病,如脓胸、肺脓肿等,称为肺源性脑脓肿;心脏疾病,如细菌性心内膜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引起者称为心源性脑脓肿;骨髓炎、牙周脓肿,腹腔、盆腔感染等均可成为感染源;在小儿有些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闭、肺动静脉瘘、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先天性紫绀四联症等均易并发脑脓肿。
创伤性脑脓肿
在开放性颅脑损伤中,脓肿常与异物和碎骨片进入脑实质有关,细菌也可从骨折裂缝侵入。
医源性脑脓肿
因颅脑手术后感染所引起,占0.06%~0.2%,如发生于开颅术、经蝶或筛窦手术、立体定向术、脑室分流术后感染。
隐源性脑脓肿
占10%~35%,来源不明,大多在手术探查时发现。
病因脑脓肿主要为细菌经血液循环,或邻近感染灶扩散至脑内所致,大多数继发于颅外感染,少数因开放性颅脑损伤或开颅术后感染所致。
邻近化脓性病灶感染
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乳突炎、额窦或筛窦炎、蝶窦炎、头皮疖痈、颅骨骨髓炎等。
血源性感染
多因脓毒血症或远处感染灶经血行播散到脑内。
外伤所致感染
如开放性颅脑损伤,还有外伤性脑脊液鼻漏、耳漏导致的脑保护屏障破坏,细菌直接从外界侵入。
医源性感染
如颅脑手术后感染。
诱发因素感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或其他原因所致的抵抗力受损。
疾病
肿瘤、慢性疾病、先天性心脏病、脑膜炎、慢性鼻窦炎、中耳炎等。
外伤
严重脑外伤、大脑骨折等。
流行病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药卫生事业的进步,脑脓肿的发生率一度有所降低。
近来由于条件感染,如获得性免疫缺陷、器官移植、恶性肿瘤化疗等增多,脑脓肿发生率又有增高趋势。
一般在发展中国家,如印度,脑脓肿占颅内占位病变的8%,在欧美国家为1%~2%,我国则介于两者之间。
在脑脓肿患者中,以儿童和青少年居多,男女患者比例约为2:1~3:1。
本病好发于儿童、青年以及脑脊液漏患者。此外,患有肺部感染、慢性中耳炎、颅脑外伤局部感染、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较他人易患此病。
症状多数脑脓肿患者具有三类典型症状,即全身急性感染性症状、颅内压增高症状及脑部局灶性症状。部分患者呈不典型表现,即急性爆发型、脑膜炎型、潜伏型、脑瘤型及混合型脑脓肿的症状。
典型症状全身症状
起病初期一般都有全身感染的表现或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史,患者有发热、头痛、全身乏力、肌肉酸痛、脉搏频数、食欲不振、嗜睡、倦怠等表现。
颅内压增高症状
颅内压增高虽然在急性脑膜炎期可出现,但大多数患者在脓肿形成后才逐渐表现出来。有程度不一的头痛,可以是持续性、阵发性加重,剧烈时伴呕吐、脉缓、血压升高、呼吸变慢等,半数患者有视乳头水肿,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
脑部局灶性症状
脑脓肿的局灶症状和神经系统体征与脑脓肿所在部位有关,颞叶脓肿可出现欣快、健忘等精神症状,对侧同向偏盲、轻偏瘫、感觉性失语或命名性失语(优势半球)等也可无症状;小脑脓肿的头痛多在枕部并向颈部或前额放射,眼底视乳头水肿多见;额叶脓肿常有表情淡漠、记忆力减退、个性改变等;顶叶脓肿以感觉障碍为主;丘脑脓肿可表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
其他症状急性爆发型
起病突然,呈发展迅速的化脓性脑炎症状,患者头痛剧烈,全身中毒症状明显,伴寒战、脉搏频数、心音低,早期出现昏迷,可迅速导致死亡。
脑膜炎型
以化脓性脑膜炎表现为主,脑膜刺激症状明显,脑脊液内白细胞和蛋白含量显著增高。
潜伏型
患者无明显的颅内压增高及神经系统症状,仅有轻度头痛,精神和行为改变,记忆力减退、嗜睡等。
脑瘤型
脓肿包膜形成较好,周围水肿均已消退,病情发展缓慢,临床表现很像脑瘤,甚至在手术时仍认不出为脓肿。
混合型
临床表现不一,不能简单地归入上述任何一类。
并发症脑室炎
感染扩散至脑室可引起脑室炎。
感染性颅内静脉窦血栓
患者脑脓肿长期不愈或反复发生炎症,可造成血管损害而形成感染性颅内静脉窦血栓。
败血症
脑脓肿感染的细菌入血,可导致败血症的发生。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脑脓肿长期不愈,炎症细胞侵害全身小动静脉,可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就医脑脓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减轻后遗症极其重要。对于有疑似脑脓肿临床表现的患者,应该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
出现典型的脑脓肿临床症状,如发热、头痛、全身乏力、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呕吐、呼吸变慢等,患者需要及时就医。
出现意识不清、发热、休克表现,需要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患者优先考虑去神经外科就诊。
患者出现颅内高压症状去神经内科就诊。
出现颅脑邻近化脓性感染病灶或皮肤疖痈等去普通外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有哪些不舒服的感觉?
这些症状存在多长时间了?
目前有发热、疼痛、呕吐、嗜睡等症状吗?
有没有肺部感染、慢性中耳炎、糖尿病等或其他疾病的病史?
之前接受过相关治疗吗?效果如何?
需要做的检查血常规
显示白细胞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甚至大于90%。
脑脊液检查
显示颅内压增高,早期化脓性脑膜炎或脓肿破溃时脑脊液中细胞数增多,蛋白明显增高,糖、氯化物降低,已形成脓肿者脑脊液检查可正常。
脑CT检查
由于头颅CT检查方便、有效、可准确显示脓肿的大小、部位和数目,故已成为诊断脑脓肿的首选和重要方法。显示脑实质内有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灶,增强扫描时脓肿壁呈均匀强化,脓肿中央密度不变。
钻孔检查
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意义,适用于采取上述各检查方法后还不能确诊而又怀疑脑脓肿的病例。
本病腰穿及脑脊液化验时细胞数可逐渐减少,甚至正常,糖及氯化物也会恢复正常,但蛋白含量多数增高。
头颅X线拍片法可以发现脓肿的原发病灶,如耳源性脑脓肿可发现骨岩部骨质破坏和乳突气房消失。慢性脑脓肿还可显示颅内压增高的头颅X线改变,以及钙化的松果体移位。
脑超声波检查大脑半球脓肿可发现中线波向对侧移位,有时可出现脓肿波。小脑半球脓肿可有侧脑室对称性扩大,可出现侧脑室波。
当患者出现典型症状如局部红肿、乳突疼痛、耳道流脓等感染的全身反应时,还有发热、肌肉酸痛、脉搏频速、食欲不振、嗜睡、血象增高、C反应蛋白增高时可以诊断为脑脓肿。
鉴别诊断化脓性脑膜炎
一般化脓性脑膜炎起病较急,中毒症状和脑膜刺激症较明显,多无定位体征,脑脊液中白细胞和蛋白量增加显著,不难与脑脓肿相鉴别。但若脑脓肿与化脓性脑膜炎相伴随,则临床上难以严格区别两者,可采用脑CT加以鉴别。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脓肿
一般单纯的硬脑膜外脓肿很少有颅内压增高及神经系统局灶性体征,而硬脑膜下脓肿临床上脑膜刺激征严重,病情发展快,多有较严重的意识障碍,CT或核磁共振都可有较明确的特征性图像,影像学检查可以鉴别。
耳源性脑积水
有耳部疾病致横窦或乙状窦血栓形成,以此可鉴别,耳源性脑积水引起颅内压增高而缺少定位体征,病程较长。
化脓性迷路炎
可出现头痛、眼震、共济失调和强迫头位,颇似小脑脓肿,但本病眩晕较头痛严重,共济失调都是两侧性的,无脑膜刺激征、无视乳头水肿、无神经系统局灶体征,根据临床症状可以鉴别。
治疗脑脓肿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不同病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原则是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尽早实施手术治疗。
注意营养和维生素的补充,注意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的调整。
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以药物增强免疫力。
药物治疗抗生素
常用药物有甲硝唑、氯霉素、头孢曲松、青霉素等。应用抗生素要注意用药要及时、剂量要足,一旦诊断最好在取得脓肿标本后全身给药,必要时可鞘内或脑室内给药。开始时选用抗菌谱广的药物,以后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改用敏感抗生素。用药持续时间要够长,必须体温正常、脑脊液和血常规正常后方可停药,在脑脓肿手术后应用抗生素不应少于两周。
手术治疗当脑脓肿估计已有包膜形成便可考虑手术,不同的情况可选择不同的手术类型,有时亦可联合应用。
穿刺抽脓术
简便、安全,既可诊断,又可治疗,适用于各种部位的脓肿,尤其是对位于脑功能区或深部的脓肿,如丘脑、基底节,或老年体弱、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及病情危重不能耐受开颅术者适用。穿刺抽脓时应根据脓肿部位,选最近脓肿而又不在功能区或大血管的地方钻孔,在CT指导下穿刺脓腔后,应保持针尖在脓腔中央,把脓液尽量抽吸出来,并反复、小心地用生理盐水做脓腔冲洗,防止脓液污染术野,最后向脓腔内注入抗生素。
脓肿切除术
经穿刺抽脓失败者,多房性脓肿、小脑脓肿或脓腔内有异物者以及真菌性脓肿,均应行脓肿切除术,对脓肿破溃者也应紧急开颅切除脓肿并清洗脑室内积脓,手术时应注意防止脓液污染伤口。本法治疗彻底,颅内减压满意,术后使用抗生素的时间也可明显缩短,但需要一定的医疗技术和条件。
预后脑脓肿通过手术治疗后可获得治愈,保守治疗的治愈率相对较低,但是部分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达到缓解症状的效果。预后与诊治是否及时、致病菌的毒力、感染源、患者年龄等因素有关。心源性、肺源性和多发性脑脓肿预后差,婴幼儿患者预后较成人差。
能否治愈脑脓肿经过及时治疗,多数能治愈,但易遗留后遗症。
能活多久脑脓肿的患者经过及时、积极的治疗后,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但若遗留有严重后遗症的患者,可影响寿命和生存质量。
脑脓肿治疗后会遗留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瘫痪、失语等;脑室脑膜慢性炎症后会出现脑积水后遗症。
脑脓肿患者疾病治疗后,根据医嘱复查血常规、头颅影像等评估治疗效果。
饮食脑脓肿患者应尽量调整饮食习惯,少吃发物、辛辣饮食,忌烟酒。平时注意清淡饮食,炎症期间注意加强蛋白质的摄入。
多吃易消化、高纤维、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如新鲜的瓜果、蔬菜等。
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等。
避免进食高油、高糖食物。
宜吃
桂圆 柑橘 四季豆 金针菇 包子 巴西果 龙眼肉 茴香 香葱少吃
黄油 薯条 炸鸡 螃蟹 八角 肉桂 腌蒜慎吃
茶叶蛋 芥末 护理脑脓肿患者的护理应以调整生活方式、改善饮食条件、调整饮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习惯等为主。
日常护理术后按照医嘱服用抗生素等药物,定期复查。
根治脑脓肿的病源,如中耳炎、鼻炎、乳突炎等。
注意个人卫生,防止口腔疾患,如牙周炎、牙周脓肿等。
保持健康体重,适当体育运动。
采取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熬夜、劳累。
特殊注意事项家属尽可能保持患者居住环境的安静、舒适,减少对患者的刺激。
如果患者有局灶感染病源,且出现全身感染症状时应注意瞳孔、意识的变化,防止脑疝的形成。
预防预防脑脓肿需要积极治疗脑组织邻近化脓性感染病灶、皮肤疖痈等疾病,以及注意个人卫生习惯,身体其他部位有潜在的感染来源应及时治疗。
早期筛查当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下降,合并有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时需要就诊,排查身体有无其他疾病。
身体其他部位有潜在的感染来源,如慢性鼻窦炎、中耳炎、牙周脓肿等时,注意定期体检,筛查有无其他疾病的发生。
预防措施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有颅脑邻近化脓性感染病灶,或皮肤疥痈等疾病,应尽早治疗。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澡、勤换洗衣物等。
调整生活方式
避免熬夜、劳累,进行适当体育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
参考文献
[1]黄萨,吕俊峰,袁庆海, 等.DWI在鉴别诊断脑脓肿和坏死、囊变脑肿瘤中的影像学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7,26(5):445-447.
[2]周良辅主编.现代神经外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
[3]张新娟,王光彬,林祥涛,等.MR弥散加权成像与钆增强MRI对脑脓肿的诊断价值[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11):1138-1141.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