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损伤

概述

周围神经损伤是指周围神经干或其分支意外受到外界直接或间接创伤而发生的损伤,导致躯干和肢体的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病症。如不尽早进行有效治疗,将会影响受累肢体的结构发育,从而影响生活、学习及工作,对心理发育也有一定影响。周围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神经营养性改变,多需手术治疗,部分患者能被治愈,但也有少数患者终身残疾。

周围神经损伤

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peripheralnerveinjury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关节挛缩、废用综合征 治疗周期: 持续性长期治疗 临床症状: 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神经营养性改变 好发人群: 老年人、糖尿病患者 常用药物: 维生素B12、甲钴胺、吡硫醇 常用检查: 电生理检查、汗腺功能检查、神经干叩击试验 疾病分类

Seddon(1943)分类法

神经振荡

受伤轻微,如轻度牵拉、短时间压迫、邻近震荡的波及等引起的损伤。神经可发生肿胀,但无明显的组织结构改变,不会发生变性。表现为暂时失去传导功能,常以运动麻痹为主,感觉功能仅部分丧失,数日内常可完全恢复。

轴索中断

受伤较重,多为钝性损伤。可因牵拉、骨折、药物刺激、长时间压迫、寒冷或缺血等引起。神经轴索中断或严重破坏,损伤的远侧段可发生Wallerian变性。但其周围的支持结构,尤其是内膜管仍保持完整,因此近端再生轴索能够沿原来的远侧端长到终末器官,日后可自然恢复。

神经断裂

受伤严重,神经束甚至整个神经干完全离断,多见于开放性损伤、暴力牵拉、神经缺血、化学性破坏等。神经损伤后远段发生Wallerian变性,必须将两神经断端对合,方能使再生轴索顺利长入远侧段,恢复终末器官的功能。

underland(1951)五度分类法

Ⅰ度

仅神经传导功能丧失,神经轴索仍保持完整或有部分脱髓鞘改变。

Ⅱ度

神经轴索中断,损伤的远端发生Wallerian变性。但神经内膜管仍完整,从近端长出的再生轴索可沿原来的神经通道长到终末器官,神经功能恢复比较完全。

Ⅲ度

神经束内神经纤维中断,但束膜仍保持连续性。一般出血不多,瘢痕形成较少。损伤远端的神经纤维发生Wallerian变性。从近端长出的再生轴索可沿束膜长到远侧端,找寻退变后的Schwann细胞带,长入其中并到达终末器官,功能恢复较好。

Ⅳ度

部分神经束中断,神经外膜仍完整,外膜内出血可形成小血肿,日后可形成束间瘢痕。中断的远端神经纤维发生Wallerian变性,从近端长出的轴索因束间瘢痕阻挡无法长入远端Schwann细胞带,难以恢复其功能。只有未损伤的神经束可以恢复部分功能。

Ⅴ度

神经完全离断,断端出血、水肿,日后形成瘢痕。神经远侧发生Wallerian变性,从近端长出的轴索难以穿过断端间的瘢痕,神经功能无法恢复。

病因

周围神经损伤比较常见,多为切割伤、牵拉伤、挫伤等所导致,可造成严重的功能障碍,甚至肢体残疾,好发于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

主要病因

牵拉损伤

如产伤等引起的臂丛损伤。往往造成神经震荡或轴索中断,尚未到神经断裂的程度,大多数可不同程度地自行恢复。

切割伤

如刀、电锯、玻璃等锋利物割伤。

压迫性损伤

如骨折脱位等造成的神经受压所导致的周围神经损伤。

电烧伤或放射性烧伤

电流在其传导受阻的组织产生热力,造成组织蛋白凝固或炭化、血栓形成等,称电烧伤。皮肤受射线作用而发生的损伤称为放射性烧伤,电烧伤或放射性烧伤导致神经受损。

缺血性损伤

如肢体缺血挛缩,神经易受损。

药物注射性损伤

如渗透性试剂经常造成患者产生药物注射性损伤。

医源性损伤

由于从事医疗、防疫等医疗相关人员的操作行为不慎以及医疗相关操作的副作用而造成患者生理或心理上的损伤。

火器伤

如枪伤和弹片伤。

流行病学

周围神经损伤较为常见,发病率较高,多发于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损伤原因多样,损伤部位由四肢至头部均有,无特殊多发损伤部位,多发损伤季节与损伤地区无明确指证。

好发人群

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素质下降,易受到牵拉、切割或压迫性损伤而造成周围神经损伤。同时老年人骨质中有机质渐减、胶原纤维老化、无机盐增多,因而骨质变脆,稍受暴力则易发生骨折而压迫神经造成周围神经损伤。

糖尿病患者

如本身存在糖尿病,易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从而导致周围神经损伤。

症状

周围神经损伤可包括臂丛神经损伤、腋神经损伤、肌皮神经损伤、正中神经损伤等,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神经营养性改变,即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表现。

典型症状

运动功能障碍

神经损伤后其所支配的肌肉呈弛缓性瘫痪,主动运动、肌张力和反射均消失。关节活动可被其他肌肉所替代时,应逐一检查每块肌肉的肌力,加以判断。

感觉功能障碍

皮肤感觉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检查触觉时用棉花接触,检查痛觉时用针刺,检查温度觉分别用冷或热刺激,神经断伤后其所支配的皮肤感觉均消失。由于感觉神经相互交叉、重叠支配,故实际感觉完全消失的范围很小,称之为该神经的绝对支配区。如正中神经的绝对支配区为示、中指远节,尺神经为小指。如神经部分损伤,则感觉障碍表现为减退、过敏或异常。感觉功能检查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判断亦有重要意义,包括触觉、痛觉等检查。在具有痛觉的区域可行两点辨别觉检查。病人在闭目状态下用两点辨别检查器针刺皮肤,检查病人对针刺两点的距离区别能力。不同部位两点辨别觉的距离亦不同,如手指近节为4~7mm,末节为3~5mm,而手掌部为6~10mm。可用圆规的双脚同时刺激或特制的两点辨别觉检查仪来检查。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神经损伤后立即出现血管扩张、汗腺停止分泌,表现为皮肤潮红、皮温增高、干燥、无汗等。晚期因血管收缩而表现为苍白、皮温降低、自觉寒冷,皮纹变浅触之光滑。此外,尚有指甲增厚,出现纵嵴、生长缓慢、弯曲等。

反射障碍

主要为损伤神经所支配区域的深浅反射均减弱或消失。

其他症状

畸形

由于关节活动的肌力平衡失调,可以出现一些特殊的畸形,如桡神经肘上损伤引起的垂腕畸形,尺神经腕上损伤所致的爪形手等。

实体感觉障碍

即闭目时可分辨物体的质地和形状,如金属、玻璃、棉布、丝绸、纸张等,可以代替视觉,神经损伤修复后实体感觉一般难以恢复。

瘫痪

如股神经损伤出现股前肌群瘫痪、股前面及小腿内侧面皮肤感觉障碍、股四头肌萎缩、髌骨突出。

并发症

关节挛缩

关节挛缩是指关节外软组织瘢痕形成,致使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关节组成骨多无明显异常。

废用综合征

是指由于机体不能活动的状态而产生的继发障碍,周围神经损伤易造成患者患处不能活动而导致废用综合征。

就医

出现周围神经损伤的典型症状如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应及时去神经外科就医。若受到切割伤、牵拉伤、挫伤等伤害,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判断周围神经有无受到损伤。

就医指征

出现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情况,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如有关节痉挛,应及时就医。

受到外来伤害,如切割伤、牵拉伤、挫伤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优先考虑去神经外科就诊。

若出现骨折症状,应去骨科就诊。

如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应去泌尿外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有无受到切割伤、牵拉伤、挫伤等伤害?

有无糖尿病?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

出现这种症状多久了?

手脚有无麻木、疼痛等症状?

需要做的检查

汗腺功能检查

汗腺功能检查对神经损伤的诊断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判断均有重要意义。无汗表示神经损伤,从无汗到有汗则表示神经功能恢复,而恢复早期为多汗。

神经干叩击试验检查

又称Tinel征,可帮助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了解神经修复后再生神经纤维的生长情况。神经轴突再生尚未形成髓鞘之前,外界叩击可引起疼痛、放射痛和过电感的过敏现象。沿修复的神经干部位,到达神经轴突再生的前端为止,出现上述感觉,为Tinel征阳性,表明神经再生的到达部位。神经损伤未行修复时,在神经损伤部位亦可出现上述现象。

电生理检查

肌电图检查和体感诱发电位对判断神经损伤部位和程度以及帮助观察损伤神经再生和恢复情况有重要价值。肌电图是将肌肉、神经兴奋时生物电流的变化描记成图,来判断神经肌肉所处的功能状态。还可利用肌电图测定单位时间内神经传导冲动的距离,称为神经传导速度,正常四肢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一般为40~70m/s,神经损伤时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甚至在神经断裂时为0。当然肌电图检查也会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其结果应与临床结合分析判断。另外,还可采用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周围神经的损伤情况及修复后神经的生长情况。

感觉功能检查

检查痛觉、触觉、温觉、两点区别觉,判断患者神经损伤程度,一般情况下检查痛觉及触觉即可。感觉功能障碍可用六级法区别其程度,0级为完全无感觉,1级为深痛觉存在,2级为有痛觉及部分触觉,3级为痛觉和触觉完全,4级为痛、触觉完全,且有两点区别觉,5级为感觉完全正常。

伤部检查

检查患者有无伤口,如有伤口,应检查伤口范围和深度、软组织损伤情况及伤口有无感染。如伤口已愈合,观察瘢痕情况和有无动脉瘤或动静脉瘘形成等。

运动功能检查

0级:无肌肉收缩。

1级:肌肉稍有收缩。

2级:不对抗地心引力方向,能达到关节完全动度。

3级:对抗地心引力方向,能达到关节完全动度,但不能加任何阻力。

4级:对抗地心引力方向并加一定阻力,能达到关节完全动度。

5级:正常。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外伤史、临床症状和检查,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性质和程度,如是否受到切割伤、牵拉伤、挫伤等伤害,临床症状是否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

鉴别诊断

神经根损伤

大多因为挤压、牵拉、摩擦、手术等因素造成的身体相关部位的神经损伤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伴有神经根刺激症状,表现为放射痛。周围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以此可以相互鉴别。

缺氧、缺血性神经损伤

缺氧缺血性神经损伤是指因呼吸停止或其它原因,导致神经血供不良而发生的神经性缺血性或缺氧性神经水肿所致的神经功能或器质性神经损伤。部分患者治疗及时,恢复后的神经功能良好,但若部分神经由于缺血时间过长继发神经缺血变性,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周围神经损伤多为切割伤、牵拉伤、挫伤等外力因素造成的严重功能障碍,可根据病因进行诊断。

病理性神经损伤

是由于某些疾病导致神经慢性损害的疾病,发病时症状大多不明显,只有轻微的神经症状,此病往往由于诊断失误,使本病发病非常严重时才能确诊而耽误病情救治。周围神经损伤临床表现明显,如肌肉呈弛缓性瘫痪,主动运动、肌张力和反射均消失,皮肤潮红、皮温增高、干燥、无汗等,可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予以鉴别。

治疗

周围神经损伤多需手术治疗,处理原则为尽早恢复神经的连续性及良好的缝合神经,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后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治疗周期 周围神经损伤病因及治疗情况较为复杂,一般治疗需持续性长期治疗,如果病损为神经失用症,多在3个月内恢复,预后良好。轴索断裂者恢复期一般在3~6个月或更长,神经断裂者恢复多在6个月及以上。 药物治疗

维生素B12

用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也可用于亚急性联合变性神经系统病变,如神经炎的辅助治疗。禁用于已知对维生素B12过敏或以前发生过由于眼药引起过敏症状者,青光眼患者慎用。

甲钴胺

为治疗周围神经病类药,用于周围神经病和因缺乏维生素B12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治疗,如对甲钴胺或处方中任何辅料有过敏反应者禁用。

吡硫醇

主要用于脑血管疾病,如脑震荡综合征、脑外伤后遗症、脑炎脑膜炎后遗症等的治疗,改善头胀、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变化等症状。对脑动脉硬化、阿尔茨海默病精神障碍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较小,主要有皮疹、口干、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眩晕、头痛等,如不良反应较大,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手术治疗

神经松解术

主要目的是将神经从周围的瘢痕组织及神经外膜内的瘢痕组织中松解出来,解除神经纤维的直接受压,改善神经的血液循环,促使神经功能的恢复。神经松解术有两种,解除神经外膜以及外层周围组织的瘢痕压迫的方法,称为神经外松解术。松解神经束间的瘢痕,解除神经束的压迫,称为神经内松解术。神经松解术应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必须十分细致谨慎,以防伤及正常神经束。

神经缝合术

方法有神经外膜缝合、神经束膜缝合及神经束膜外膜联合缝合三种。神经外膜缝合方法简单易行,对神经的损伤小、抗张力强,可减少混合神经由于束膜缝合而可能导致的功能束错位对接。因神经内的神经纤维在神经束内下行过程中互相穿插、交换及组合,故缝合时难以做到或难以维持神经主要功能束的准确对合,因而导致两断端缝合口间神经束常发生扭曲、重叠、交错等现象。有时两神经端常留有间隙而结缔组织增生,影响神经再生轴突的通过。神经外膜缝合术主要适用于周围神经近端(混合神经束)损伤的缝合,如臂丛神经、臂部神经和下肢坐骨神经等。神经束膜缝合或神经束膜外膜联合缝合主要适用于周围神经远端损伤的缝合,因此部位的神经其功能束(感觉、运动)多已明显分开,采用此方法可准确地对接神经束,如腕部正中神经和尺神经,腘部腓总神经和胫神经等。

神经移植术

根据移植神经段的组成和缝合方法分为:

神经干移植术

是将直径相似的移植神经段置于神经缺损处,然后离断神经远近端分别以外膜或束膜外膜法进行缝合。

束间神经电缆式移植术

是指采用较细小的神经支移植修复较粗大神经干缺损时,将移植神经裁剪组合成所需的束组数,再分别将裁剪的神经束组于两端先缝合数针固定,形成与缺损神经干直径相似的一段“神经干”,以增加神经束组的数目,便于神经两端的缝合及更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对于神经缺损距离较长(15cm左右)或移植神经基床血液循环较差者,可采用吻合血管的神经移植术。移植神经供区有带桡动脉的桡神经浅支移植、带腓浅动脉的腓浅神经移植,还可采用小隐静脉动脉化的腓肠神经移植进行修复。

同种异体或异种异体神经移植术

由于免疫排斥反应等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其他尚有自体非神经组织的生物材料(骨骼肌、静脉、羊膜、筋膜、神经膜管)及非生物合成材料(聚乙醇酸、多聚丙酸管、硅胶管)等桥接神经缺损的方法。这些方法在实验室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临床应用上还未见成熟的经验报道。

神经移位术

神经近端毁损无法缝接者,可将另一束不重要的神经或部分正常的神经断离,将其近端移位到较重要的、需恢复肌肉功能的损伤神经远端上,使失神经支配的肌肉功能恢复。如臂丛神经根部撕脱伤后可采用副神经、膈神经、颈丛神经运动支、肋间神经甚至健侧第七颈神经根等移位到上肢重要的损伤神经的远端上。

神经植入术

神经受到严重的撕脱伤、牵拉伤或火器损伤,造成神经远端支配的终末效应器及所支配肌肉的入肌点或感觉受体的毁损,表现为仅有神经近端完好,但无法直接与支配效应器的远端神经缝接修复,不能恢复终末器的功能。为解决这一难题可将运动神经的近端分成若干束植入失神经支配的肌肉中形成新的运动终板,恢复部分运动功能。将感觉神经近端分成若干束植入支配区皮肤真皮下,形成新的感觉受体而恢复感觉功能。

其他治疗

神经电刺激治疗

可用于周围神经损伤所引起的周围神经性疼痛,通过短时程,通常为一至两周的治疗,减少疼痛的传导和接受,从而缓解疼痛。

针刺治疗

明确本病的病因、病机以及中医治则,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制定针灸处方,并随症加减配穴。

预后

本病预后情况与损伤类型有密切关系,如果病损为神经失用症,多在三个月内恢复,预后良好。轴索断裂者恢复期一般在3~6个月或更长,神经断裂者恢复多在六个月及以上,少数患者不能恢复。

能否治愈

本病部分患者能被治愈,但也有少数患者终身残疾。

能活多久

本病若无异常情况,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后遗症

瘫痪

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随运动功能减低或丧失,其主要是上、下运动神经元、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病变所致。

复诊

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周期较长,病因复杂,患者治疗的方案不同所进行的复诊时间也因人而异,因此具体复诊时间可根据医生治疗所决定。在复诊时可根据神经修复时机进行相关诊断与治疗,神经一期修复者,可留待伤口愈合后2~4周内行神经修复手术。二期修复主要在伤后1~3个月内进行,患者应根据情况把握时机。

饮食

对于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饮食调理要以补充维生素为主,尤其是B族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在补充营养的同时也应避免咖啡、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饮食调理

多补充维生素,新鲜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类食物有利于患者康复。

多吃燕麦,经常食用燕麦有利于改善神经的总体状况。

忌烟、酒、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刺激神经影响患者康复。

护理

周围神经损伤的护理方法主要为运动和感觉两个方面,患者需让关节固定或者是维持在功能位,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畸形的位置。除生活护理外,家属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缓解患者精神压力。

日常护理

体位护理

根据患者损伤的性质和部位以合适的姿势摆放,保持肢体的功能位。

坚持康复治疗

把握修复时机,预防关节挛缩和废用综合征。

防止受伤

注意保护患者肢体,防止烧伤、烫伤、冻伤以及其他外伤。

特殊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对药物有不良反应,如有不良反应应立即咨询专业医师,查看是否需要减药或停药。

注意保护患者肢体,防止受伤。

预防

周围神经损伤病因多为切割伤、牵拉伤、挫伤等伤害造成,在预防上应尽量避免这些伤害,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并注意控制饮食,防止因糖尿病病变而引起周围神经损伤。

预防措施

劳逸结合

防止思虑过度引起大脑功能损害,从而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而发生周围神经损伤。

适当运动

应多做运动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与代谢力。

生活规律

按时睡觉,有规律的作息。

饮食规律

注意营养均衡,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

保持良好的心态

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面对生活有利于预防周围神经损伤。

参考文献

[1]王如明.周围神经损伤[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629-631.

[2]王敏,杨志焕.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方法研究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02,004(001):51-54.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431.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