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概述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指深静脉无病理改变,仅为下肢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使静脉内血液倒流,远端静脉淤滞,继而病变,静脉扩张、变形,出现不规则膨出和扭曲。发病原因主要是先天性静脉壁软弱和静脉瓣膜缺陷,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等均是本病的促发因素。下肢浅静脉曲张具有明显的形态特征,诊断并不困难,通过叩击试验、静脉瓣膜功能试验、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等可全面了解病情,为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可采用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硬化剂治疗。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就诊科室: 血管外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simplex varicose veins of lower extremity 疾病别称: 下肢浅静脉瓣膜关闭不全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并发疾病: 血栓性静脉炎、溃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治疗周期: 3个月左右 临床症状: 下肢毛细血管扩张、下肢酸胀、疼痛、乏力、皮肤瘙痒、溃疡 好发人群: 长期站立或久坐的人群、不爱运动的人群 常用药物: 七叶皂苷、己酮可可碱、前列腺素E1 常用检查: 叩击试验、深静脉通畅试验、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静脉瓣膜功能试验 病因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多由于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关闭不全导致的浅静脉血流反流,增加下肢静脉压力引起。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所导致的静脉壁薄弱、静脉瓣发育不全及浅静脉内压力不断升高是引起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

主要病因

先天性的静脉壁薄弱是重要原因,患者常合并有周身或局限性的静脉壁缺陷,在静脉压力增加的情况下,便产生静脉的迂曲、扩张。

长期站立、肥胖和腹腔压力等因素可增加静脉压力,均会增加静脉曲张发生、发展的可能。

诱发因素

妊娠、遗传和习惯性便秘等易诱发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流行病学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在成人中的发病率高10%~35%,一般在女性及老年人中更常见。

好发人群

多见于长期站立或久坐、不爱运动的人群。

症状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症状多为下肢酸胀不适及钝痛感,同时有肢体沉重感,易乏力。多在久站后上述感觉加重,通过平卧、肢体抬高则可缓解。静脉壁受损,静脉隆起、扩张、迂曲,呈蚯蚓样外观,以小腿内侧大隐静脉走行区明显。

典型症状

早期肢体皮下会出现毛细血管扩张,久而久之出现皮下血管扩张、迂曲成团,久站后出现酸胀、疼痛。

后期会出现肢体肿胀、可凹性水肿、皮肤瘙痒、皮炎、色素沉着、足靴区溃疡。

继发浅表静脉血栓时,会出现血栓性静脉炎,局部红、肿、热、痛,可触及条索样肿物。

并发症

血栓性浅静脉炎

曲张静脉内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并发非感染性炎症。有时也可因足部细菌入侵造成感染性炎症,腿部出现红肿、发热,静脉呈条索状,触之疼痛。

溃疡

踝上足靴区为静脉压较高的部位且有恒定的穿通静脉,皮肤营养状况差,一旦破溃会引起难愈性溃疡,常并发感染。

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曲张静脉管壁较薄,轻微外伤可致破裂出血且较难自行停止。应抬高患肢并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必要时可予缝扎止血,以后再作手术治疗。

就医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在长期久站的工作人群中较为常见,一旦出现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引起患者的重视。就诊时除询问病史、症状表现和体格检查外,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还需要结合下肢静脉功能试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才能就诊。

就医指征

出现小腿、脚踝、足部酸胀、乏力、疼痛不适及钝痛感,同时有肢体沉重、乏力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足踝部皮肤出现营养性改变,包括汗毛脱落、皮肤萎缩、脱屑、色素沉着,应及时就医。

出现局部皮肤湿疹、溃疡形成、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肢体皮下会出现毛细血管扩张,患者优先考虑去血管外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不适,有什么不舒服?

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

有无下肢酸胀不适及钝痛感等伴随症状?

是否吸烟喝酒?

家人有无相类似情况?

需要做的检查

叩击试验

在肥胖患者,尤其是膝部以上的大隐静脉主干,由于有较厚的皮下脂肪覆盖,静脉曲张情况往往不易被肉眼看到。此时,可沿大隐静脉的行程作静脉叩击试验以确定诊断。检查时,医生用右手叩击膝部以下明显曲张的静脉,同时以左手轻轻触压腹股沟的大隐静脉入口部,其冲击感可传导至左手时,即表示膝以上的大隐静脉主干已发生曲张。

静脉瓣膜功能试验(改良勃—托试验,Brodie-Trendelenburg试验)

患者仰卧,抬高下肢,使曲张静脉内血液排空,将止血带缠缚于腹股沟下方,压迫大隐静脉,并以拇指于腘窝处压迫小隐静脉近端,病人站立,观察浅静脉的充盈程度和速度,如放开止血带(不放松拇指)时,静脉顿时充盈,则表示大隐静脉瓣关闭不全。

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Pratt试验)

专门用于检测交通静脉瓣膜功能。病人仰卧,抬高下肢,使充盈浅静脉空虚,在卵圆窝处扎止血带,先从足趾向上至腘窝处缚缠第1根弹力绷带,再自止血带处向下扎第2根弹力绷带,让病人站立,一边向下解开第1根弹力绷带,一边向下继续缠缚第2根弹力绷带,在2根绷带之间的间隙内出现任何曲张静脉,即意味着该处有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这样可以发现和标记任何瓣膜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

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试验,又称踢腿试验)

患者取立位,用止血带在腹股沟下方压迫静脉,曲张的静脉充盈后,病人迅速用力伸展膝部20次,如充盈的曲张静脉迅速消失或明显减轻,且无下肢坠胀感时,即表示深层静脉通畅且交通支静脉完好,为阴性。反之,曲张静脉有所增加和下肢坠胀不适,即为深层静脉栓塞的表现,为阳性。另外,也可作裹腿试验,先抬高下肢,排空静脉血后,用绷带加压包裹小腿,嘱患者自由行走2~3h,若胀痛感减轻,则说明深层静脉通畅。

诊断标准

下肢浅静脉曲张具有明显的形态特征,通过一般体格检查即可以明确诊断。

站立后下肢浅静脉突起,即提示静脉曲张的可能。

若要进一步全面了解病情,则需进一步进行详细体格检查,了解静脉瓣膜功能情况及深静脉通畅情况,必要时需进行静脉超声或造影检查。

鉴别诊断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需和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鉴别,前者只有大隐静脉和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后者为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合并交通支和大隐静脉及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其为下肢深静脉回流障碍,待病程进入后期,血栓机化而完全再通后,也可变为深静脉逆流性病变,浅静脉曲张多为代偿性表现,下肢肿胀、酸胀不适,常在短期内即出现踝部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迅速出现皮肤营养不良性改变。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闭塞期,深静脉通畅试验阳性,静脉压升高,运动后更加明显。血栓再通后,深静脉通畅试验也可阴性,与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表现相似。若鉴别诊断仍有混淆,可行静脉造影检查确定。

动-静脉瘘

患肢皮肤温度升高,局部可扪到持续性震颤或有血管杂音,浅静脉曲张、压力明显上升,静脉血的含氧量增高;抬高患肢后浅静脉的曲张程度并不减轻或消失,该点与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有明显不同,静脉穿刺可抽出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

为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具有浅静脉曲张、患肢增长增粗及皮肤呈现大片血管瘤样红斑三个主要体征,体征常局限于下肢的外侧面。但本病比较少见,必须提高警惕,以免误诊为单纯性浅静脉曲张,而错误的施行不恰当手术。

治疗

大多数病人经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或停止发展,长期内科治疗无效的病人,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 症状轻微的患者通过积极的手术治疗,手术恢复后3~4天即可出院。症状严重引发相应并发症状则一般需要3个月左右。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仅适用于减轻症状及促进溃疡愈合,对瓣膜功能及静脉曲张无作用。药物种类较多,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药物如七叶皂苷;改善血液流变学药物如己酮可可碱;改善微循环药物如前列腺素E1等。

手术治疗

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以高位结扎和剥脱为主。

大隐静脉功能不全而交通支及深静脉正常者,可作高位结扎,切断大隐静脉及其属支。

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兼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者,除作上述手术外,尚应将不正常的交通支分别结扎和切断,或作大隐静脉剥脱术。

如小隐静脉进入腘静脉处有反流现象者,可将其入口段结扎切除,远侧段行剥脱术或注射硬化剂。

其他治疗

硬化剂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的硬化剂治疗适用于浅静脉主干无明显反流或反流已得到纠正的静脉曲张,适应证包括毛细血管扩张症、网状静脉曲张、孤立的静脉曲张、术后残留和复发的静脉曲张、难以耐受手术者。治疗的原理是向曲张的静脉内注入硬化剂后加压包扎,使静脉壁发生炎性反应相互粘连而闭塞。目前使用较多的硬化剂有鱼肝油酸钠、十四烷基硫酸钠和高渗盐水等,可使内皮细胞破坏并发生继发性纤维化。

加压治疗

在行走或站立时采用加压治疗可降低下肢浅静脉高压,同时可增加皮下组织间隙的张力以对抗毛细血管的高通透性,减轻下肢酸胀和水肿。通常根据病变范围选用合适的弹力袜。弹力袜的压力一般为4~5.33kPa(30~40mmHg),压力梯度自下而上递减。在无弹力袜的情况下可采用弹力绷带,但缠绑压力较难掌握。应注意的是,在同时伴有下肢缺血表现时,禁忌使用。

预后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如未进行相关治疗,可能会有一些后遗症,如皮肤色素沉着、皮肤以及皮下有硬结,严重时还可并发静脉炎,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若经过积极治疗,本病一般预后良好,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能否治愈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经积极治疗后基本可以痊愈,但存在一定的复发率。

能活多久

该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饮食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治疗后可给予饮食调理,促使患者身体尽快恢复。

饮食调理

饮食选择上要求患者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多吃具有消结散肿作用的食物,包括芋艿、油菜、芥菜、猕猴桃等。

多吃具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如香菇、蘑菇、木耳、核桃、薏米、红枣、山药等。

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来保证人体各项机能的营养需求,如牛奶、鸡蛋、鱼、瘦肉、豆制品等。

适当的吃一些碳水化合物,来保证人体正常的能力需求,如小麦粉、大米、马铃薯、蕃薯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多吃含维生素E的食物,因为维生素E对血管的恢复具有一定功能,而植物油就是维生素E最好的食物来源,含维生素E丰富的食物有芝麻、核桃仁、瘦肉、乳类、蛋类、花生米、莴苣等。

护理

对于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做好合适的术后护理可以使之尽快愈合,患者需注意避免长时间久坐或站,应经常走动,帮助下肢血液循环。

日常护理

术后1~2d,每12小时下床活动1次,每次5~15min,以后逐步增加活动量。避免双足下垂不动或久立及过度活动。穿弹力袜,以防复发。

出院3~6个月后,日常活动可不必穿着医用弹力袜,但需要长时间站立活动时建议穿着医用弹力袜保护患肢,预防复发。

预防和观察术后局部出血、感染、血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

避免站立过久或长时间行走,宜卧床休息,将患肢抬高略超过心脏水平,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下肢静脉内压力。

病情监测

患者可关注每日关注小腿是否有肿胀情况,若症状较前加重,请及时就医。

特殊注意事项

病人患肢穿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使曲张静脉处于萎瘪状态,减轻患肢症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习惯性便秘者睡前饮白开水一杯或口服轻泻剂,避免长期、长时间蹲位。

预防

凡有单纯性静脉曲张家族史者,大都在青春期以后不久发病,因而在儿童和少年时期,应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在增强全身体质的条件下,加强静脉管壁。

预防措施

此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一般在30岁左右发病,因此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应勤于运动,增强体质,有助于防治。

肥胖的人应该减肥,肥胖虽不是直接原因,但过重的分量压在腿上可能会造成腿部静脉回流不畅,使静脉扩张加重。

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长期站立工作的人,最好穿弹力袜套。

妇女经期和孕期等特殊时期要给腿部特殊的关照,多休息,要经常按摩腿部,帮助血液循环,避免静脉曲张。

戒烟,因吸烟能使血液黏滞度改变,血液变黏稠,易淤积。

抬高腿部和穿弹力袜,抬高双腿使体位改变,帮助静脉血液回流。弹力袜要选择弹性较高的袜子(医用),在每日下床之前,将双腿举高慢慢套入,弹力袜的压力能改善且预防下肢静脉曲张。

每天坚持一定时间的行走,行走可以发挥小腿肌肉的“肌泵”作用,防止血液倒流的压力。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葛均波,徐永健,王辰主编.内科学[M].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498.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