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炎

概述

筋膜炎是指人体局部肌肉、血管和神经周围的结缔组织出现有炎症性病变情况,肌肉以及附属组织长期受到过度劳损或其他因素影响下都有可能会引起此类病症发生,如受寒、创伤、免疫因素等。

筋膜炎

就诊科室: 骨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fasciitis 疾病别称: 纤维织炎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慢性疼痛、肌肉萎缩症、手术并发症、心理疾病 治疗周期: 无具体治疗时间 临床症状: 肌肉肿胀、关节肿胀、疼痛、酸软、活动功能受限 好发人群: 肥胖人群、老年人、长期高强度劳作者、运动员、免疫系统病史者 常用药物: 布洛芬、双氯芬酸钠、普鲁卡因、米氮平 常用检查: 体格检查、MRI检查、组织病理活检 疾病分类

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筋膜炎最为常见表现形式,这是由于日常行走过程中,足部需要持续承受较大压力,久而久之足部筋膜、韧带等结缔组织会出现不同程度损坏、撕裂等现象,继而引起足底筋膜发炎,并引起脚跟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

颈肩肌筋膜炎

颈肩肌筋膜炎病变部位多集中于患者颈、腰、肩部等区域,由于肌肉损伤、特定肌肉、特定肌肉群、韧带或肌腱过度劳损所致。患者通常会出现特定区域点的肌肉疼痛,活动或压力会使疼痛加重,并可能会发展为肌肉无力或运动受限等。

腰背肌筋膜炎

腰背肌筋膜炎患者,大多都会伴随有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慢性腰椎损伤疾病。病变部位常见于腰臀肌、腰骶等部位,此类病症诱发的疼痛症状,可能会放射至下肢组织,继而引起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情况。

病因

目前引起筋膜炎的实际病因,尚无明确说明。但是据相关临床研究表明,筋膜炎可能与肌肉过度性劳损以及骨骼系统老化相关,再有局部受寒、组织创伤、免疫疾病等其他因素,也会增加患者病发率。

主要病因

肌肉劳损

人体局部肌肉以及周围组织长期承受巨大压力或过度拉伸的状态,会导致局部肌肉附近骨膜、筋膜等结缔组织出现退行性变化,继而引起慢性损伤性炎症的发生。

免疫因素

大多数免疫系统疾病都会引起患者体内免疫系统组织出现非特异性变态反应,所以临床症状表现上,会出现以滑膜或其他结缔组织发生炎症性病变为主要病征。

外界因素

人体组织受到创伤、受凉、潮湿等外界因素过程中,由于皮肉、筋骨等组织出现结构破坏,会导致其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增加患者发生骨骼、肌肉、结缔等系统组织炎症性病变风险。

诱发因素

气候因素

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等生活环境中人群,其发生筋膜炎的病发率相对更高。

免疫因素

存在有免疫系统基础病史者,也会成为诱发筋膜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炎等。

局部劳损

站立及行走时间太长,体重大的患者容易出现足底筋膜炎,久坐的人群容易出现腰背肌筋膜炎。

流行病学

筋膜炎常见于40~60岁之间人群,女性相对于男性更容易出现病发风险。高达70%的足底筋膜炎患者肥胖,经常走路、站立、奔跑或长期进行高强度训练的人群也易出现。

好发人群

肥胖症群体

超重、肥胖或怀孕群体,随着体重指数增加,颈、腰、脚等部位骨骼以及附近组织需要承受更大压力,增加个人患病的可能性。

老年人

足底筋膜炎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其中在40至60岁的人群中尤为常见。

长期高强度劳作者及运动员

长期高强度劳作者及运动员,由于足底、颈、腰部等部位肌肉组织,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随着时间的流逝可能会损坏肌肉以及周围结缔组织。

症状

筋膜炎典型病症表现包括疼痛、肿胀、肌肉僵硬、肢体麻木等,其中病变部位常集中于颈椎、肩胛、足部等。早起或天气骤变时,病症表现可能会出现加重现象。随着病程发展,病患处会直接影响患者正常肢体活动功能,甚至会伴有肌肉萎缩的情况。

典型症状

疼痛

筋膜一旦发生炎症性病变后,会对周围交感神经组织产生刺激作用,并引起不同程度疼痛的症状表现。

肿胀

病变部位肿胀症状,主要是由于滑膜以及软组织受到炎性改变的影响下,会出现渗液速度加快。部分无法被及时吸收以及排出的滑液会在患处发生积聚,并引起发热、肿胀等现象。

肌肉僵硬

筋膜是存在于肌肉、血管和神经的结缔组织,其会直接影响到人体骨骼系统组织的正常功能运行,继而造成患处肌肉痉挛、僵硬、麻木等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

筋膜炎起初症状,大多表现为患处疼痛,早晨起床或天气骤变时,疼痛症状可能会出现加剧现象,并可能伴有发热、肿胀等其他特征。

中期症状

随着病程逐渐发展,颈、肩、足底等病患处会出现疼痛加剧。即使通过充足的休息,疼痛感无明显缓解,并会引起肌肉组织出现不良症状反应,例如僵硬、痉挛、麻木等。

晚期症状

病患处肿胀会发展为肌性水肿,然后演变为深红色硬结,表层皮肤组织由于受到小血管血栓影响,会出现局部缺血。若得不到即使治疗处理,除了会影响患者正常肢体活动功能以外,还会造成肌肉体积缩小或萎缩。

其他症状

筋膜炎除了会引起病患处出现疼痛症状以外,部分患者疼痛感可能会扩散至患处其他部位,甚至会导致慢性疼痛的情况。

并发症

慢性疼痛

筋膜、骨膜等结缔组织发生炎症性病变后,会对其周围神经纤维组织产生持续性刺激,并引起患处或其他部位出现持续性疼痛。

活动功能障碍

由于筋膜炎多发生于颈椎、肩胛、足部等关节部位,所以病症发作时会阻碍患者正常活动。患者在运动或活动后,疼痛感可能逐渐加重。

坏死性筋膜炎

筋膜长期受到炎性病变影响下,会导致局部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继而增加其发生致病菌感染风险,甚至可能引起并发坏死性筋膜炎的发生。

心理疾病

筋膜炎所导致的长期慢性疼痛、活动功能障碍等病症表现,会引起部分患者出现有忧郁、焦虑、紧张等心理方面问题。

就医

筋膜炎常因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转为慢性而迁延不愈,且易反复发作。因此,当局部肌肉酸痛不适、肌肉紧张或活动受限时,需引起警惕,及时就医。

就医指征

肌肉过度劳损是诱发筋膜炎的主要病因,所以对于长期从事长期高强度劳作者、站立及运动员,需要重视此类病症排查。

颈部、肩胛、腰背等局部肌肉或关节组织一旦发现有持续性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并且通过充足休息无明显改善的状况下,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尽早诊断具体病因。

就诊科室

患者应优先考虑到骨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有何不适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

从事什么工作?是否存在长期从事高强度劳作情况?

疼痛或不适症状是否倾向于一天特定时间出现?

是否长期生活于寒冷、潮湿等环境状况?

既往有无其他系统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通过指示患者进行特定姿势动作以及对怀疑病变处进行触诊,观察其是否存在突发疼痛或索状结节的症状表现。

影像学检查

通过超声检查、MRI成像,可帮助查看结节性筋膜炎的特征,并且还能排查患处炎性水肿和增生的情况。

组织病理活检

对于病变组织进行体内刺穿取样,并对炎性结缔组织进行活检检测,诊断肌筋膜、骨膜等结缔软组织是否存在炎性抗体细胞。

骨扫描

骨扫描是通过放射性核素观察骨组织形态以及代谢情况,临床上是检测活动性足底筋膜炎的敏感方式。

诊断标准

在身体检查期间,沿脚跟骨内侧面的触诊可能会引起压痛。由于小腿肌肉或跟腱过紧,脚的背屈可能有限。脚部的背屈可能会引起脚掌筋膜过度伸展运动,从而引起疼痛。

通过对病变结缔组织以及渗出液进行取样检测,可以进一步确诊具体病因,排除其他感染性因素的可能性,具体检测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等。

骨扫描检测可以诊断疼痛症状是由于关节炎或关节周围组织病变所导致的,更好诊断出现骨骼软组织炎症、代谢性骨科病等病症类型。

鉴别诊断

关节炎

关节炎是由于体内关节以及附属组织受到感染、创伤或其他病因所引起的骨科炎性病变。关节炎与筋膜炎在临床病征表现上,相似性较高,但是相应治疗措施具有一定差异性。

肌肉劳损

肌肉劳损与筋膜炎都属于积累微细损伤所引起的慢性退行性病变,但是两者在超声波检查过程中,肌肉组织会呈现出传导以及回声速度差异性特征。

治疗

目前筋膜炎的主要治疗措施为药物治疗以及康复治疗,通过采用对症药物,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病症所引起的疼痛、肿胀、肌肉僵硬等病症表现。康复治疗则主要采用肌肉拉伸训练,以实现恢复肌肉以及肢体功能,延缓病症发展进程。对于病症表现严重者,则可以采取微创介入手术、封闭手术等方式进行改善治疗。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需要结合患者实际病症才能进行判断,早期此类病症患者无需经过系统治疗,只需通过充足休息即可达到良好恢复效果。 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

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等,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起到消炎、镇痛、解痉等功效,继而缓解病症所引起的局部疼痛、发热、肿胀等症状反应。

中成类药剂

如复方风湿宁片、小金丸、西黄胶囊等,以上类型药物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活血化瘀、舒筋壮骨等。其对于加速患者病症恢复,具有辅助性治疗效果。

外用药物

如麝香壮骨膏、颈肩腰痛贴、远红外骨痛舒贴等,这些外用类药物可减轻骨质增生、关节炎、腰肌劳损等骨骼系统疾病造成的局部不良症状表现,如疼痛、僵硬、活动功能受限等。

抗抑郁药

如阿米替林、多塞平、米氮平等,针对出现有情绪持续低落、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变化患者,可以选用抗抑郁药物,防止心理系统疾病的出现。

手术治疗

筋膜松解术

超声引导下筋膜松解术属于微创介入手术,医生会选用微细针状物,从局部表皮组织插入,配合内窥镜影像的情况下,到达存在结节或硬块部位。通过外界刺激作用,继而达到软化、松解肌肉以及筋膜组织,改善患者病症状况,但是内窥镜筋膜松解术可能会增加神经受损的风险。

局部封闭术

针对病症表现症状较为严重,并且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患者可以通过对病患处进行注射糖皮质激素以及麻醉类药物,来抑制局部炎性程度,进而缓解病症引起的剧烈疼痛感。

超声波组织修复术

这是一项新型微创外科手术,它使用超声成像将针状探针引导到受损的足底筋膜组织中,利用超声波能量,探针尖端会迅速振动以破坏并分离受损的组织然后将其吸出,达到消除病灶的目的。

物理治疗

肌肉拉伸训练

肌肉拉伸训练作为物理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可以改善患者因病症所引起的肢体双侧肌肉力量、体积等不对称性现象,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的表现程度,常见锻炼方式包括有掌揉法、按压法、膊运法等。

矫正器

对于足部筋膜炎患者,可以选用特殊矫形器或足弓支撑物,将脚固定在弯曲位置。通过分散压力来缓解一些疼痛,并且能防止进一步损害足底筋膜。

其他治疗

富集血小板血浆治疗

主要包括血浆分离置换法与密度梯度离心法。血小板血浆含有高浓度的生长因子,可用于治疗肌腱及韧带退行性病变、促进骨愈合及加速慢性创面修复等。

预后

早期筋膜炎患者,通过充足休息或规范化治疗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完全治愈的效果。但是对于合并有感染、肿瘤、创伤等其他病症患者则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免导致不良后遗症发生。

能否治愈

大部分患者可完全治愈。

能活多久

正常情况下,筋膜炎是不会对患者存活时长造成任何影响。

复诊

通过一般治疗,患者不良症状反应若有持续改善,并无其他不适症状表现的情况下,只需每个月复诊,直到完全治愈即可。

饮食

筋膜炎患者饮食管理,主要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矿物质类食物作为首选,继而更好加速病症恢复。日常饮食过程中,要尽量减少辛辣、生冷、寒凉性食物,以免加重患者病症不良症状表现。

饮食调理

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苹果、鸡肉、豆腐等。

减少进食辛辣、生冷、寒凉性食物,如辣椒、刺身、马蹄等。

护理

筋膜炎患者在生活中要多注重患处的保暖措施,避免其处于潮湿环境中。其需要减少跑步、举动、跳绳等高强度剧烈活动,并定期进行肌肉放松按摩,以缓解紧张状态。

日常护理

针对伴有肢体活动功能障碍患者,家属要定期帮助患者进行肌肉拉伸训练,以免造成肌肉退行性改变。

天气一旦发生骤变时,要注重劳损组织的保暖、防潮措施,避免加重病患处不良症状反应。

特殊注意事项

患者一旦出现有急性肌肉损伤情况,应积极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保证充足休息,预防转成慢性病症。此外,若筋膜炎可能出现反复的情况,病程较长,家属应注意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疏导。

预防

日常生活以及工作过程中,筋膜炎患者要避免长期进行高强度劳作,继而引起肌肉以及附属组织性劳损。要积极采取控制体重的措施,随着体重指数增加,人体腰、足等部位所承受压力逐渐增大,会增加其发生此类病症发生风险。

早期筛查

患者若出现有局部持续疼痛、肿胀、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进一步确诊病因。

预防措施

日常工作需要久坐过程中,间隔一段时间后,需要通过变换姿势或放松按摩的方式,解除肌肉持续紧张状态。

饮食结构方面,要减少脂肪、糖分、胆固醇等物质摄入量,以免增加骨骼系统组织的额外负担。

生活以及运动时要避免身体组织出现超负荷运行,降低肌肉以及周围组织发生损伤风险。

参考文献

[1]杨鹏.中西医结合治疗项背肌筋膜炎28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7,9(07):101-102.
[2]张伟,鞠学义,李俊宽,崔云.小针刀联合药物治疗肩背肌筋膜炎600例[J].海军医学杂志,2013,34(02):18.
[3]朱其广,林远方,郑晓斌.胸背肌筋膜炎诊疗指南编写报告[C].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全国第七次中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脊柱常见病整脊诊疗指南》研究编写报告.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2011:22.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538.html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