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

概述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其中以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最常见。盆腔炎(PID)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盆腔炎的治疗原则主要为抗生素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积极治疗后可以治愈,但是易反复发作,患者需遵医嘱定期进行复查。

盆腔炎

就诊科室: 妇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泌尿系统感染、脓肿 治疗周期: 视病情而定 临床症状: 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常阴道出血 好发人群: 生育年龄性活跃的妇女 常用药物: 头孢菌素、青霉素 常用检查: 阴道分泌物涂片、阴道超声检查 疾病分类

根据炎症累及部位分类 

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充血、水肿、有炎性渗出物,严重者内膜坏死、脱落,形成溃疡。 

输卵管炎 

炎症经过子宫内膜向上蔓延,可引起输卵管炎,若脓液聚积于管腔内则会形成输卵管积脓。 

输卵管卵巢脓肿 

卵巢与发炎的输卵管伞端粘连可发生输卵管卵巢炎,进而形成卵巢脓肿,脓肿壁与输卵管积脓粘连并穿通,即可形成输卵管卵巢脓肿。 

盆腔腹膜炎 

盆腔内器官发生严重感染时,经常会蔓延到盆腔腹膜,从而引起盆腔腹膜炎。 

盆腔结缔组织炎 

病原体经淋巴管进入盆腔结缔组织,从而引发盆腔结缔组织炎。 

根据盆腔炎发生缓急分类 

可分为急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两类,慢性盆腔炎是因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及时治疗,病情迁延不愈所致。 

病因

盆腔炎是病原体感染导致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炎症的总称。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以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最为常见。

主要病因

内源性病原体

盆腔炎主要是由于阴道或宫颈的菌群上行性感染引起,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以两者混合感染多见。主要的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有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厌氧菌有脆弱类杆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厌氧菌的感染容易引起盆腔脓肿。

外源性病原体

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前两者只感染柱状上皮及移行上皮,尤其衣原体感染常导致严重输卵管结构及功能破坏,并引起盆腔广泛粘连。在我国,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引起的盆腔炎明显增加,但目前缺乏大宗流行病学资料。

诱发因素

年龄

盆腔炎性疾病的高发年龄为15~25岁。年轻妇女容易发生盆腔炎性疾病可能与频繁性活动、子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子宫颈黏液机械防御功能较差有关。

下生殖道感染

下生殖道感染,如淋病奈瑟菌性子宫颈炎、沙眼衣原体性子宫颈炎,以及细菌性阴道病与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子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

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等,由于手术所致生殖道黏膜损伤、出血、坏死,导致下生殖道内源性病原体上行感染。

性卫生不良

经期性交、使用不洁月经垫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此外,低收入群体不注意性卫生保健、阴道冲洗者,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生率高。

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

如阑尾炎、腹膜炎等蔓延至盆腔,病原体以大肠埃希菌为主。

盆腔炎性疾病再次急性发作

盆腔炎性疾病所致的盆腔广泛粘连、输卵管损伤、输卵管防御能力下降,容易造成再次感染,导致急性发作。

流行病学

盆腔炎可严重影响妇女身体健康,增加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国内因医疗条件的限制或对妇科小手术的无菌操作重视不足以及宫内节育器的广泛应用等原因,盆腔炎仍较多见,但目前尚无对发病率的较大量统计数字可资参考。

好发人群

多发生在生育年龄性活跃期妇女,尤其是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以及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者。

症状

盆腔炎可因炎症轻重及范围大小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常见症状为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

典型症状

持续性下腹痛,活动或性交后加重,是盆腔炎主要的症状。

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常阴道出血。

其他症状

若病情严重可出现高热、寒战、头痛、食欲缺乏。

若于月经期发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若患者存在腹膜炎,可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

并发症

泌尿系统感染

可有尿急、尿频、尿痛症状。

脓肿形成

可有下腹包块及局部压迫刺激症状,包块位于子宫前方可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如排尿困难、尿频,若引起膀胱肌炎还可有尿痛等;包块位于子宫后方可有直肠刺激症状,出现腹泻、里急后重感和排便困难。

异位妊娠 

盆腔炎会引起粘连,从而阻止受精卵进入子宫,导致异位妊娠。 

不孕 

盆腔炎可导致输卵管粘连阻塞而引起不孕,不积极治疗盆腔炎也会增加患不孕的风险。 

就医

盆腔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及其重要,尤其对于性交活跃者的年轻女孩,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对于有疑似盆腔炎临床表现的患者,更应该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

就医指征

对于高危人群,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重视体检中的妇科检查。无论是不是高危人群,一旦体检中出现盆腔炎症状或体征,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腹痛,并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等症状,高度怀疑盆腔炎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盆腔炎的患者,若出现食欲下降、高热、恶心、呕吐,后穹窿穿刺细菌培养阳性,宫外孕者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妇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肝脏触诊疼痛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消化内科等。

医生询问病情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腹痛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腹痛、腹膜刺激征等)

是否有过以下症状?(如恶心、呕吐,肝脏触诊有痛感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仅在44%的病人中升高,为非特异性炎症标志物,如CRP及血沉的敏感性为74%~93%,特异性为25%~90%。

阴道分泌物生理盐水涂片检査

每高倍视野中3~4个白细胞,对上生殖道感染高度敏感为87%~91%,涂片中未见白细胞时,阴性预测值可达94.5%,能了解白细胞的量和病原菌的存在情况。

阴道超声

能观察到生殖器官的情况,特异性为97%~100%,但敏感性较低,约为32%~85%,但若是即使超声无异常发现,并不能因此就排除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

尿液检查 

尿液检查可辅助判断是否有泌尿系感染。 

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 

可以检测出病原菌种类,从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子宫内膜活检 

从子宫内部取一小块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对子宫内膜炎的诊断率高。 

诊断标准

最低标准

宫颈举痛或子宫压痛或附件区压痛。

性活跃的生育期女性或者具有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如果出现下腹痛,妇科检查符合最低诊断标准,排除其他原因,即可进行经验性治疗。

特异标准

子宫内膜活检证实子宫内膜炎。

阴道超声或磁共振检查显示充满液体的增粗输卵管,伴或不伴有盆腔积液、输卵管卵巢肿块,腹腔镜检查发现盆腔炎性疾病征象。

附加标准

口腔温度超过38.3℃。

宫颈或阴道异常黏液脓性分泌物。

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见到大量白细胞。

血沉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

实验室证实的宫颈淋巴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阳性。

鉴别诊断

急性阑尾炎

起病前常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腹痛多初发于脐周围,然后逐渐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检查时急性阑尾炎仅麦氏点压痛,左下腹不痛,体温及白细胞增高的程度不如急性输卵管卵巢炎。

卵巢肿瘤蒂扭转

卵巢囊肿蒂扭转可引起急性下腹痛伴恶心,甚至呕吐。扭转后囊腔内常有出血或伴感染,则可有发热,故易与输卵管卵巢炎混淆。仔细询问病史及进行妇科检査,并借助B超可发现囊肿明确诊断。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病人主要在经期有剧烈下腹痛,多合并不孕病史,需与输卵管卵巢炎鉴别,妇科检查子宫可增大,盆腔有痛性结节,可通过B超及腹腔镜检查做出诊断。

卵巢肿瘤 

卵巢肿瘤临床表现与盆腔炎相似,表现为盆腔包块,与周围粘连、有压痛,易与慢性盆腔炎混淆,需通过超声甚至盆腔磁共振检查鉴别。 

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临床表现为急性下腹痛、低热、腹腔内出血,甚至出现休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试验可帮助诊断。 

治疗

盆腔炎治疗的目的首先是减轻急性期症状,减少远期并发症,而保留生育能力是盆腔炎性疾病治疗中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治疗原则主要为抗生素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 盆腔炎目前能治愈,但是易反复,根据病原体不同,周期不同,可为数周至数月。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半卧位有利于脓液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而使炎症局限。

高热时配合采用物理降温。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以免引起炎症扩散,有腹胀者应行胃肠减压治疗。

注意睡眠,保证休息,坚持有规律的生活。

药物治疗

青霉素及三代、四代头孢菌素

盆腔炎症大多为混合感染,可选择青霉素及三代、四代头孢菌素进行治疗,选择药物注意需氧菌与厌氧菌,及耐药菌株的问题。若患者应用抗生素48~72小时,体温无持续下降,应及时做相应的检査,寻找病因,并酌情更换抗生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适用于中毒症状严重者,同时短期给予,提高机体应激能力。

手术治疗

保守性手术

适用于年轻妇女,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对患者生殖功能影响较小,但是易复发。

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

适用于年龄大、双侧附件受累或附件脓肿屡次发作者,可促使恢复彻底,但是会导致雌孕激素分泌失调。

超声或CT引导下采用经皮引流技术

对极度衰弱危重患者的手术范围须按具体情况决定,可在超声或CT引导下采用经皮引流技术,能较准确找到病灶,对于定位治疗很有意义。

阴道切开排脓

若盆腔脓肿位置低、突向阴道后穹隆时,可经阴道切开排脓,同时注入抗生素。

营养治疗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补充液体。

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其他治疗

对于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出现症状前60日内接触过的性伴侣进行检查和治疗,如果最近一次性交发生在6个月前,则应对最后的性伴侣进行检查治疗,在女性盆腔炎性疾病患者治疗期间应避免无保护性性交。

预后

盆腔炎通过消灭病原体,手术疏通生殖通道等有效且规范的治疗,可有效治愈,能够减轻或消除盆腔炎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

能否治愈

盆腔炎为病原体感染性疾病,目前能治愈。

能活多久

盆腔患者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防止并发症,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对于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应在72小时内随诊,明确有无临床情况的改善。若此期间症状无改善,需进一步检查,重新进行评价,必要时腹腔镜或手术探查。无论其性伴侣接受治疗与否,建议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感染者治疗后3个月复查上述病原体。若3个月时未复查,应于治疗后1年内任意1次就诊时复查。

饮食

盆腔炎患者应注意饮食调护,合理膳食,加强营养。发热期间食清淡易消化饮食,对高热伤津的患者可给予梨汁、苹果汁、西瓜汁饮用,但不可冰镇后饮用。

饮食调理

忌食生葱、生蒜等刺激性食物,辣椒、白酒也不能食用。

禁食冷饮、瓜果等。

忌甜腻厚味食物,比如糖果、奶油蛋糕、猪油及蛋黄。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食菌菇类、葵类、芦笋、西红柿、胡萝卜等食物。

宜吃
鸡肉 苦瓜 韭菜 芒果 鲫鱼 橙子 鸡肝 扇贝 鱼 查看更多>
少吃
蒜 榴莲 葱姜 荔枝 瓜子 海鲜 西瓜
慎吃
火锅 羊肉 辣椒 螃蟹 青椒 小龙虾 鱿鱼 护理

盆腔炎患者的护理以保持外阴清洁、合理膳食、放松心情、注意休息为主,可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

日常护理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晚用清水清洗外阴,专盆专用。如无外阴阴道的炎症,忌用各种消毒剂,洁剂清洗外阴。应选择棉质宽松内裤,紧身内衣不宜长期穿着。

应注意在治疗期间禁止同房,注意性生活卫生,减少性传播疾病。

注意休息,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坚持有规律的生活。

适当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

病情监测

服用抗生素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明确临床症状有无改善。

患者需观察下腹疼痛有无减轻、发热有无好转、阴道分泌物的性状和量等。 

特殊注意事项

若盆腔炎性疾病未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或治疗,可能会发生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预防。

预防

盆腔炎多来自产后、剖宫产、流产,以及妇科手术操作后,因此需增强孕期的体质,减少分娩时局部的损伤。女性月经期生殖器官的抵抗力较弱,容易感染及出血,在月经期间应避免手术操作,可有效预防盆腔炎。

早期筛查

盆腔炎筛查的年龄

多在性交频繁的育龄期女性发生,此类女性应注意筛查。

盆腔炎筛查的方法

阴道分泌物生理盐水涂片检査

若每高倍视野中存在3~4个白细胞,对上生殖道感染高度敏感为87%~91%,涂片中未见白细胞时,阴性预测值可达94.5%。

阴道超声

特异性为97%~100%,但敏感性较低,约为32%~85%,但若是如果超声无异常发现,并不能因此就排除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

预防措施

注意性生活卫生,减少性传播疾病。对沙眼衣原体感染高危的妇女筛查和治疗可减少盆腔炎性疾病发生率。

及时治疗下生殖道感染。虽然细菌性阴道病与盆腔炎性疾病相关,但检测和治疗细菌性阴道病能否降低盆腔炎性疾病发生率,至今尚不清楚。

及时治疗盆腔炎性疾病,防止后遗症发生。

日常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换内裤,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不要进行不规范的阴道冲洗,需要做妇科手术者,应到正规的医院就诊,避免感染。

参考文献

[1]沈铿,马丁.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566.

[2]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58.

[3]徐丛剑,华克勤.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427.

本文出处:https://jk.yebaike.cn/view/600.html

关注微信